人到中年,要學會好好說話,佛門智慧中的七個說話之道

2020-12-21 木桃情感

作者 | 木桃情感

——好好說話,就是一種智慧。

古今成大事者,都會好好說話。精通說話之道的人,情商都不會低,而好的情商又會促進你人際關係的提升,最終影響你事業上的進步。

能好好說話的人,身邊都有一個「好人緣」的磁場,會吸引更多的朋友,更好的運勢。

而不會好好說話的人,人緣也不會太好,說出的話如同刀子,刺傷了別人的心。有時候,語言的力量,遠遠超過了外在有形的傷害。那以後,別人還怎麼願意同你交往呢?

人到中年,為了自己能夠家庭和睦、事業順遂、平安喜樂,要知道好好說話的7個智慧:

一、說話要有慈悲心

人到中年,要時常告誡自己: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修自己的善緣。

不管在任何場合,我們總能遇到一些突發事件,如果有一顆慈悲心,就一定有善巧的應對之法。

有一個人不懷好意地對法師說:「法師,你最近好像長個了?」

法師樂呵呵地回答:「說明你最近認識有所提高了。」

那人也只好笑一笑應付過去。

與人溝通的時候,要懷著一顆愛心,就能夠化解很多衝突和矛盾。

說話之道很簡單,就是首先要抱著一顆讓別人快樂的慈心說話開始。與人溝通時,要有一顆善於體諒別人的熱心腸,用自己的語言,去寬慰對方,讓對方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慈悲心,是化解一切尷尬的源泉。

二、會聽比會說重要得多

有人問,這不是教人好好說話嗎?和會聽有什麼關係?

其實,在平常生活中,與人溝通時,如果我們能準確全面了解對方說話的意思,以及觀察對方言談舉止透露出的心緒,就能理解對方,說出能深入對方內心的話,雙方能有更好的交流和互動。

每個人都有表達欲,都想發洩自己的情緒,找一個能撫慰我們的人。

如果你一味地說,滔滔不絕,別人剛說一句,你就要打斷十次,不願意傾聽別人說話,不給別人說話的機會,那別人又怎麼會願意聽你的喋喋不休呢?整天「說」自己的人,他的朋友會越來越少。

所以,要善於傾聽,才能做到心的交流。

三、要學會隨喜別人,不要嫉妒

佛門告誡我們,當別人過得比我們好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隨喜,要真誠地替別人感到高興,這樣,自己也會活得快樂。

看到別人有了成就,有隨喜之心,真誠地對別人表達祝賀恭喜。有一句話叫做「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快樂是會感染的。

但如果自己沒有隨喜之心,不願恭賀別人,自己又沒有能力超越對方,就會感到失落,越來越痛苦。甚至只有搞一些旁門左道來證明自己。

學會隨喜別人,不要嫉妒,慢慢心裡就自在了。

四、不要背後說人是非,論人長短

佛門最主要講善護口業,留口德,積口德。內心刻薄的人,才會嘲笑別人的短處。

別人投資失敗了,失戀了,或者遇到什麼困難了,都不要嘲笑別人。別人有什麼缺陷或秘密,也不要當眾揭別人短,給人難堪。

一個總喜歡在背後說人是非,論人長短的人,看似逞了口快,實則失了人心。一個沒有善心的人,一個愛宣揚的人,怎麼會有人願意和你說真心話呢?

總是背後說是非的人,會結惡緣,總是容易被小病纏繞,這種就是沒有智慧的人,傷人傷己。

五、管住自己的「樂說欲」

古人云:禍從口出。

言語是我們心靈世界的外化。心靜如水的人一般很少講話,內心越躁動不安,口頭上越是喋喋不休,名為「躁人多辭。」

安靜的心,就像一間收拾得井然有序的房間,再多的東西放進去都能合理布置。

躁動的心,就像堆滿各色物件的庫房,東西都擠到了門口,就是攪個天翻地覆也很難找到自己需要的。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一說話就能一語中的,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而有些人說起話來卻是語無倫次,喋喋不休,當時想說什麼卻怎麼都想不起來,事後諸葛明,後悔自己為什麼沒有說那些話。

向別人傾訴就是排洩心靈的垃圾,雖然一時可以緩解心中的鬱悶,但終究逃不出揚湯止沸的輪迴。止口不如靜心,從源頭清理才是治本之道。

六、心直可以,口不能快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心直口快的人,這樣的人性格直爽,嘴裡藏不住話,喜歡在人堆裡扎,喜歡評價別人的是非。

心直是好事,口快卻是沒有智慧,是不討巧的。用句俗語,就是嘴比腦子快。一個沒有智慧的人,別人怎麼可能體會到你的慈悲心呢?

心直口快的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這個人說話直,你別往心裡去。」自以為說的是好話,但別人聽到的全是你的傷人之語,直率常常是傷人的藉口。

千萬別以為心直口快的人說的話一定是實話真話,對於他自己來說,可能是實話,但對於事實來說,不一定是真相。

先認真傾聽別人的話,再用真誠善意的態度回答,話太快太密,實在是不討好的做法。

七、不要說大話、狂話、空話

有些人喜歡說狂大話、狂話,自己明明做不到的事,卻不由自主說出來了。

聽到這些話的旁人呢,大都一笑了之。此後你再講話,別人就不會聽你的,你就在眾人中失去了信用。你以後再說話,別人多不信。周圍的朋友會日漸疏離,諸事都會不順。

還有些人喜歡說官話、空話,話說得冠冕堂皇,很好聽,但卻沒有什麼用處。說的話不是發自內心,於人於己好處不多,就沒什麼意義了。

喜歡說大話、狂話、空話的人,多被別人認為「不可交」,這樣你如何立足呢?

所以,要多說有用的話,不要說沒有智慧的話。

佛說:「你嘴上所說的人生,就是你的運勢」,所以,要學會說話之道,好好說話

這七個佛門智慧中的說話之道,與君分享共勉。願我們都能有一個更好的人生。

——END——

相關焦點

  • 與人開口說話前,心中默念三條佛門智慧,守好自己的口業
    《無量壽經》中說:「善護口業,不譏他過」,無論俗世還是佛門中人,都非常講究說話的智慧,比如佛門非常流行的禪宗公案,就是通過問答或者動作,來啟迪信徒,那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佛教中有關說話的智慧。其一,是不發嫉妒之言。《華嚴經》中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好好說話背後蘊含你不知道的8個人生道理
    這個世界,會好好說話的人,看似很多,其實認真算起來,真沒幾個。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們常聽到的一句抱怨就是:「我這麼努力,為什麼生活還是很糟糕呢?」或許讓你生活糟糕的原因有很多,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你沒有好好說話,因為「好好說話,你才會過得好」。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好好說話的背後,蘊含你不知道的8大哲理
    這世上,會說好話的人,看似很多,其實認真算起來,真的不多。怎麼會這樣?正如我們經常聽到的抱怨:「我這麼辛苦,為什麼生活還那麼糟糕?」也許有很多原因讓你的生活變糟,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你沒有好好說話,因為「好好說話,你就會好起來」。
  • 會好好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每個人活在這世上,都要交往很多人,自己的朋友,同事,親戚,鄰居,還有最親近的家人。會說話,就會給自己鋪一條充滿陽光的路,人際關係和諧,日子也過得舒坦。不會說話,往往會在無意之中得罪了別人,自己還不自知。人生在世,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學會說話,卻要花幾十年的時間學會閉嘴。
  • 《易經》中暗藏的說話之道:真正會說話的人,從不說這3種話
    而如何掌握說話之道,更是想要走向成功所必不可少的一步,在被稱為「群經之首」的《易經》中就凝練了很多處世的智慧,比起誇誇其談的成功學,古人可凝練多了。在易經中有一個卦象叫做「兌卦」,兌卦與說話有關。兌卦有六爻,每一爻都講了一種說話方式,其中有3種卦象所代表的說話方式是非常不好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真正會說話的人,從不說這3種話。
  • 一個人的幸福從好好說話開始
    一個家庭、一份事業最需要的就是用心經營,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好好說話。學會好好說話、恰當地表達,能讓我們人生受益。 對伴侶好好說話 婚姻也許會更美滿 陳姨和老公離婚了。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中」蔡康永
    今天我要給大家解讀的書籍是《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全書共有8.1萬字。我會用大概XX分鐘的時間為你解讀整本書的精華:在社交中恰當地表達,輕鬆達到你的溝通目的。生活中,不會說話的人有很多,這些人還經常會為自己不會說話開脫。比如,過年回家遇到遠方親戚,剛一見面對方就開始催婚:「都25了,怎麼還不找對象?再過一兩年就不容易嫁出去了。」聽完這句話,你尷尬到不行。
  • 好好說話有多重要?這是我聽過最棒的答案
    但現在的問題是,會講段子的人太多,能好好說話的人卻太少。 什麼叫做好好說話呢? 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在恰當的時機對恰當的人說出恰當的話。但是,要真正達到這一效果和境界,其實很不簡單。 在我們生活中大部分面對的問題,都可以歸結為「說話」的問題。
  • 人到中年,往往就會越來越不喜歡說話
    人到中年,經歷了太多太多的人和事,上有老下有小,很多時候無奈又無助。慢慢地就不怎麼喜歡說話了,往往會越來越沉寂,默默無聞地去做人和做事。青春年少的時候,只要做出一點點的成績,往往就會咋咋乎乎,恨不得能一下子昭告天下。
  • 人到中年,和有緣的人說話,和無緣的人再見
    人到中年,與發量一同減少的的是快樂,與年齡一同增加的是煩惱,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一邊煎熬著,一邊忍痛過著,再也沒有更多的心思去取悅別人,也不會輕易地被別人取悅,只想用淡淡的心,過淡淡的生活,和有緣的人說話,和無緣的人再見,和不懂的人保持距離,不讓別人為難,也不讓自己難堪。
  • 《好好說話》Ι既能做自己,也能高情商說話的技巧之溝通篇
    我們也想掌握這樣的道和術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這就是一本講「術」的書,嗯,在好好說話這件事上「術」是重要的。【作者簡介】前一段時間《奇葩說》非常火,節目當中,馬薇薇言語犀利卻能引人入勝,成為「金句女王」,黃執中邏輯清晰、角度獨特,稱為「辯論之神」……每個人都展現出來獨特的魅力和高超的說話技巧。
  • 古人10句智慧箴言,好好說話,生活和美
    口是心靈的大門,假如大門防守不嚴,內中機密就會全部洩露;意志是心的雙腳,意志不堅定,就可能會像跛腳一般走入邪路。人的意見、秘密、想法都是從嘴裡說出去的,但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脫口而出,有些事情留在自己心裡就可以了。《周易》講「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有吉德之人,自知為善不足,非不得已不講話;急躁之人,急於自售,所以話說得多。禍從口出,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要亂說。
  • 每日好書分享:《蔡康永的說話之道》,看高情商的人如何社交
    這個社會上,會說話的人總是能混得春風得意、魚如得水。而那些不會說話的人只能在一旁氣得乾瞪眼,心裡罵人家沒有真本事,只會溜須拍馬。大家好,這裡是每日好書分享,今天分享的是蔡康永的作品,《蔡康永的說話之道》,看高情商的人如何社交。說到搞笑大王,我們會想到很多人。比如拍電影的周星馳,說相聲的郭德綱。不過有一個人也不得不提,那就是《康熙來了》的主持人蔡康永。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越會說話的人,越懂得把別人放在心上
    戴爾卡耐基說過:你的思想造就了你這個人,通過改變自己的思想,我們就能改變自己的一生。那要怎麼去改變呢?其實,「把說話練好,是最划算的事」。就這麼簡單?是的,就這麼簡單。但要把說話練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 蔡康永:多少聰明人,敗給了不會與人說話,學會說話技巧受用終身
    一個會說話的人,不僅懂得如何運用說話技巧,在恰當的場景中說恰當的話,更要的是,還能夠運用內心的力量,使對方從自己的話語中感受到溫度和價值。與這樣的人交談,如沐春風、難以忘懷,我們自然而然會被他們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就像眾多明星都希望和黃渤一起拍戲一樣,就像蔡康永在《奇葩說》中娓娓道來卻似有萬鈞之力一樣。
  • 「養一張富貴嘴,享一世富貴命」,學會說話的人受益一輩子
    積口德,就是積福氣我們在生活中做事做人要記住一個德那就是口德,說話的時候要經過深思熟慮,開口的時候要想清楚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福從口入,禍從口出。不要為逞能,嘴上舒服了但是說的話卻句句像刀子一樣扎進他人的胸口,其實得罪了很多的人自己卻不知道。
  • 鬼谷子說話之道,和別人說話,這五種話是忌諱,少說為妙
    說起鬼谷子,這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物。尤其在戰國時期,他的智慧影響著當時很多大人物。鬼谷子的思想和智慧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很好的總結,當中有很多處世的道理,以及和人交往的一些技巧。如果我們學習過後,對我們的人際交往和為人處世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和影響。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什麼樣的話可以說,什麼樣的話不能說,明白這些說話的技巧是很重要的。
  • 人到中年,這3句話要少說,會說話的人才能玩轉人際關係
    中年,是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候。父母已經年邁,再也不能成為你的依靠,反而需要你時常照顧。孩子進入了叛逆期,吃緊的功課讓他更加敏感。所有生活的擔子都落到了你的身上,除了咬牙堅持,你再也沒有第二條路走。也正因如此,更需要你事事小心,生活中少說這三句話,讓財神都願意常住你家。
  • 做人,要學會對人心狠,做事要絕斷,說話要嘴甜
    學會放手,是你無法奔跑,沒有你堅強的停留是無用的。學會感恩,感激你身邊的人,就因為他們的存在而擁有你。學會適應孤獨,沒有人會永遠和你在一起,每個人都註定要寂寞。學會堅強,懦弱是失敗者的表現,你不堅強,沒有人會幫助你堅強。學會知足,知足永遠是幸福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只能給人帶來痛苦。
  • 江小白的說話之道
    這個冬天,《奇葩說》的唇槍舌戰中,江小白戰隊給大家帶來眾多金句,作為金主爸爸的江小白同樣收穫了年輕人的關注。在一檔以「說話」為核心的節目中,單純高粱酒品牌江小白展現出了與年輕人溝通的獨特說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