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相聲演員嶽雲鵬曾在微博上突然表示因面部長瘤需要手術,或將暫別舞臺,並擔心有「面癱」風險。
消息一出,令不少粉絲為此擔心不已,他到底得了什麼病?是否還能回到大家喜愛的舞臺?
原來,一直困擾「小嶽嶽」的瘤,是口腔頜面外科醫生眼中的腮腺腫瘤。那什麼是腮腺腫瘤?腮腺腫瘤該如何治療?術後有哪些併發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腮腺呈一對,分居在面頰兩側靠近耳垂的部位,其主要作用是分泌唾液。腮腺腫瘤是口腔頜面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它起病隱匿,通常患者在照鏡子或洗臉時在耳朵前方或者下方摸到包塊,早期沒有症狀,所以很多人不予重視。當腫瘤引起面部不對稱時它其實已經有相當大的體積了。
腮腺區可發生多種類型的腫瘤,其中良性腫瘤佔大多數(約佔75%)。腮腺良性腫瘤多以混合瘤為主,其次是腺淋巴瘤。
良性腫瘤一般不痛不癢,沒有症狀,患者不易發現,病程長短不一,可由數天至數年不等。當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造成面部畸形,同時長期刺激後會有惡變的可能。混合瘤除表現面部畸形外,一般不引起面神經功能障礙。
而腮腺惡性腫瘤生長較快,約20%-30%發生面癱,常伴自發性疼痛,腫塊一般較硬,可浸潤周圍組織,不活動,常有壓痛感。
臨床上對於腮腺良性腫瘤的治療,首選手術切除腫瘤及部分腮腺。
目前大部分醫院對於腮腺良性腫瘤採用傳統的「S」形手術切口,術後面部疤痕明顯,術後暫時性面癱發生的概率較高。
針對不同部位的腮腺良性腫瘤患者,設計了不同類型的美容手術切口,使得手術疤痕更加隱蔽,滿足了患者對於美觀的要求。
腮腺良性腫瘤雖然是口腔頜面外科常規手術,但術後可能出現暫時性面癱、涎瘻及味覺出汗症候群等常見併發症。術後應適當飲水,清淡飲食,多運動鍛鍊且定期複查。
通訊員:口腔頜面外科 元冬梅
內容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