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耳根下方長鼓包?可能是腫瘤!

2021-12-19 煙臺市口腔醫院訂閱號

著名相聲演員嶽雲鵬曾在微博上突然表示因面部長瘤需要手術,或將暫別舞臺,並擔心有「面癱」風險。

消息一出,令不少粉絲為此擔心不已,他到底得了什麼病?是否還能回到大家喜愛的舞臺?

原來,一直困擾「小嶽嶽」的瘤,是口腔頜面外科醫生眼中的腮腺腫瘤。那什麼是腮腺腫瘤?腮腺腫瘤該如何治療?術後有哪些併發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腮腺呈一對,分居在面頰兩側靠近耳垂的部位,其主要作用是分泌唾液。腮腺腫瘤是口腔頜面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它起病隱匿,通常患者在照鏡子或洗臉時在耳朵前方或者下方摸到包塊,早期沒有症狀,所以很多人不予重視。當腫瘤引起面部不對稱時它其實已經有相當大的體積了。

腮腺區可發生多種類型的腫瘤,其中良性腫瘤佔大多數(約佔75%)。腮腺良性腫瘤多以混合瘤為主,其次是腺淋巴瘤。

良性腫瘤一般不痛不癢,沒有症狀,患者不易發現,病程長短不一,可由數天至數年不等。當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造成面部畸形,同時長期刺激後會有惡變的可能。混合瘤除表現面部畸形外,一般不引起面神經功能障礙。

而腮腺惡性腫瘤生長較快,約20%-30%發生面癱,常伴自發性疼痛,腫塊一般較硬,可浸潤周圍組織,不活動,常有壓痛感。

臨床上對於腮腺良性腫瘤的治療,首選手術切除腫瘤及部分腮腺。

目前大部分醫院對於腮腺良性腫瘤採用傳統的「S」形手術切口,術後面部疤痕明顯,術後暫時性面癱發生的概率較高。

針對不同部位的腮腺良性腫瘤患者,設計了不同類型的美容手術切口,使得手術疤痕更加隱蔽,滿足了患者對於美觀的要求。

腮腺良性腫瘤雖然是口腔頜面外科常規手術,但術後可能出現暫時性面癱、涎瘻及味覺出汗症候群等常見併發症。術後應適當飲水,清淡飲食,多運動鍛鍊且定期複查。

通訊員:口腔頜面外科 元冬梅

內容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耳朵下面鼓個包,警惕腮腺腫瘤
    一說到腮腺,可能有人會聯想到小時候得的「痄腮」,就是流行性腮腺炎。「痄腮」腫脹的位置就是腮腺,這也是腮腺腫瘤生長的位置。近年來,貴州遵義71歲的何先生被腮腺腫瘤折磨得苦不堪言。這個腫瘤不僅影響美觀,還嚴重影響了他的頸部運動。
  • 耳後,總是鼓包卻毫不在意?當心!若再有以下症狀可能是鼻咽癌!
    你是否也有耳後鼓包,不知道什麼,也沒在意。耳後鼓包要不要在意呢?注意!耳後淋巴結聚集了耳部、頭皮以及咽部的淋巴液,如果有鼓包,不要輕視!因為有可能是炎症,但有些時候可能是惡性腫瘤淋巴結轉移。耳後,總是鼓包卻毫不在意?當心!
  • 耳垂下方長小腫塊,小心是腮腺腫瘤
    ');}-->   部分人發現耳垂下方有胡豆大小的腫塊,前期還覺得不疼不癢,但突然哪一天發現胡豆大小的腫塊有長大的趨勢,嚴重者還會出現疼痛感,醫生提醒,這可能和腮腺腫瘤有關。
  • 女子耳後鼓了一個包,不痛也不癢,檢查一看竟是腫瘤「在惹禍」
    但是有的人臉腫並不一定是得了流行性腮腺炎,還有可能是腮腺腫瘤。耳朵後面鼓了一個包,不想竟是它惹的禍!近日,湖南泰和醫院耳鼻喉科病友李女士的家屬將一面"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的錦旗送到醫護人員手中,家屬再三感謝耳鼻喉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
  • 一吃東西,下巴根就會鼓個包
    可別小看這毛病,它不僅讓你咀嚼食物時有疼痛感,並且能看見一個鼓包,關鍵是它還可能引起淋巴腫瘤,所以還需引起重視…… 聽說過各種結石,可你知道在口腔裡的頜下腺也會出現結石嗎?可別小看這毛病,它不僅讓你咀嚼食物時有疼痛感,並且能看見一個鼓包,關鍵是它還可能引起淋巴腫瘤,所以還需引起重視。
  • 電池鼓包原因_電池鼓包解決方法
    電池鼓包了還能用嗎?   近些年,電池的安全問題一直是人們持續關注的話題,雖然電池技術在不斷地完善,但是安全隱患依然存在。今天我們來分析與我們生活比較接近的電動車電池、手機電池、電動汽車電池這三類來分析電池鼓包的原因以及電池鼓包後我們應該如何處理的問題。
  • 你的腋下、頸部有鼓包嗎?
    耳後有鼓包是有炎症,提示你要疏通淋巴了!耳後淋巴結聚集了耳部、頭皮以及咽部的淋巴液,這裡如果有鼓包,不要輕視,是有炎症的表現。2、人體被病毒或細菌等感染時,就會沿著淋巴管進入到淋巴結,被其濾過,細菌的濾過效果較好,病毒和腫瘤濾過較差。3、當細菌、病毒等進入淋巴結後,引起體液免疫應答,淋巴結為了多產生淋巴液,淋巴小結開始增多增大,此時,淋巴結就腫大了。耳後淋巴腫大的原因: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致。
  • 94歲老人小腹長了個「鼓包」拖了20年
    94歲老人小腹長了個「鼓包」拖了20年近日,94歲的李大爺兩天前突然肚子痛,噁心嘔吐,無法排便,並伴有明顯疼痛,但老人仍不願來醫院就診,在家人的督促下來到濰坊市中醫院疝和腹壁外科就診。「老人有二十多年的腹股疝病史,因平時只有局部墜脹感,平臥後包塊可以自行消失,一直未做治療,這次不知道怎麼回事,右側疝氣在排便時突然增大,鼓起的包回不去了,肚子脹痛!」陪同就醫的家屬說。
  • 人醫科普 | 誒,脖子上長了個「包」,到底是不是腫瘤?!
    經常有人發現自己的脖子上無緣無故長了個「包」,便急急留言諮詢到底是不是腫瘤。今天,我在這裡教您一些初步的識別方法。當然,還要提醒您:要想確診是不是腫瘤,請一定要看病理檢驗結果後才能確定!切不可盲目的猜想!
  • 疝氣可能造成大問題,別忽視小腹上的鼓包
    可以想像一個足球,外皮有一塊破損,內膽從破口處鼓起一個包,這個鼓包就是所謂的疝氣了。疝多發於腹部,常見的是腹外疝,就是肚子裡的腸管、脂肪等連同腹膜,經過腹壁的薄弱點或孔隙,向體表外突出所形成的。摸摸你的肚子,感覺起來皮肉分布均勻。但實際上,在肚子裡面,腹壁上的肌肉筋膜等並不均勻,而是有薄有厚的,有些地方還有一些天然形成的孔道。
  • 脖子後面鼓起來?可能「富貴包」,醫生提醒:這種情況很危險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人在低頭的時候頸後面出現一個大鼓包,時間久了,這種鼓包還被人們稱作為「富貴包」,其實他就是一種不良的體態,很多人真的會以為富貴包是一種好的寓意,其實他並不富貴,如果長時間任他這樣發展下去,就會引起很嚴重的後果。
  • 頭條||【健康教育】您的耳後有鼓包嗎?趕緊對照看看!
    耳後有鼓包是有炎症,提示您要疏通淋巴了!耳後淋巴結聚集了耳部、頭皮以及咽部的淋巴液,這裡如果有鼓包,不要輕視,是有炎症的表現。先來看看淋巴結為什麼會腫大:1.淋巴結都有其服務的區域,當其管轄的區域內出現炎症時,它才會腫大。
  • 摸著脖子上的小鼓包,20歲小夥嚇壞了
    前些天,一個一臉愁容的小夥子,走進了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淋巴內科楊海燕主任醫師的診室。20歲小夥上頸部驚現小包塊好好的,怎麼突然問自己有沒有得癌症?今年只有20歲的小周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前段時間他在洗臉的時候,發現脖子上有一個1釐米左右的小鼓包。包塊在皮膚下,能摸出大致的輪廓,按著還有些痛。
  • 寶寶下巴長包塊 竟是罕見腫瘤
    2歲的樂樂身體一直很健康,但最近他下巴長了一個大包塊,媽媽帶他來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兒科看病。在給孩子做了初步查體和抽血檢查後,接診樂樂的張樂萍主任認為,除了要考慮一些血液病:如白血病、髓系肉瘤等,寶寶還有可能得的是一種罕見疾病: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
  • 汽車輪胎「鼓包」是什麼意思·為何輪胎會鼓包?
    」是輪胎比較常見的故障,鼓包輪胎是否能繼續使用,輪胎又為什麼會鼓包。所謂的鼓包其實可以理解為「吹氣球」,本質就是內部平均2.5bar的壓縮空氣,把強度被破壞掉的合成橡膠吹出了一個球哦。同時車輛長途行駛中會讓胎壓大幅升高,極限可以達到0.5bar左右,高壓力會加強鼓包的程度,從而提升爆胎的概率;至於老化標準當然也要注意,出現裂紋(紋路)時可以正常使用,但如果變成裂縫就要及時更換了。
  • 手上鼓了個包?你可能得了腱鞘囊腫
    「上午做家務累了,睡了個午覺,手背上怎麼長出來一塊骨頭?」奶奶指著手背上隆起的一個小圓包焦急地問我。
  • 輪胎輕微鼓包還能繼續開嗎?鼓包了應該怎麼辦?老司機這麼說
    隨著汽車的普及,人們遇到的汽車相關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機油問題、輪胎問題等等隨之而來,可是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常見,但很多朋友卻不知所措,今天老司機想給大家科普的便是關於輪胎鼓包問題,相信大家都比較關注這些問題:輪胎鼓包還能繼續用嗎?引起輪胎鼓包的原因有哪些?該如何預防呢?
  • 脖子上長了一個包…難道是腫瘤?!
    從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基礎研究和臨床工作20餘年,擅長咽喉腫瘤、腮腺腫瘤、甲狀腺腫瘤等頭頸腫瘤的診治,在喉癌、下咽癌的功能重建、內鏡下咽喉鼻竇腫瘤的診治以及嗓音疾病的外科微創治療方面有專長。獲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科研資助,獲軍隊醫療成果獎3項、專利2項。專家現場答疑1、頸部腫塊是如何導致的?都是腫瘤嗎?
  • 耳朵後面有包,摸摸有點疼,再不重視就完了
    耳朵後面長了個硬包是怎麼回事1、耳朵後面長硬包的原因人耳根部是大量淋巴結聚集的地方。人體的淋巴結就像多層的過濾網,能夠把被免疫系統識別的異物或病原體從人體循環中過濾出去。不同部位的淋巴結各自收集特定部位的淋巴。人耳根部淋巴結只要收集頭皮和前額皮膚的淋巴。
  • 腫瘤的蛛絲馬跡:脖子上長包,醫生卻建議她趕緊查查腸鏡?
    半年前,王大媽遇到點小麻煩,左邊脖子下面不知道什麼時候長出個硬硬的小疙瘩,不痛不癢,也就沒注意。直到最近,體檢查了腫瘤標誌物,發現其中一項癌胚抗原竟然明顯升高了。根據這個蛛絲馬跡,醫生建議她住院完善腸鏡和CT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