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人要知道,釋迦牟尼佛講法49年,核心只有這一個字!

2020-12-15 水往雲來

許多人通過學佛,讓自己懂得了人生的真諦。同時,也明白了人生苦的來源,以及如何讓自己脫離各種苦。雖然也有很多東西做不到,但是他也在不斷地學,不斷地修行。

在許多學佛人的心中,不斷地詢問自己,釋迦牟尼佛講了49年的佛法,到底這個佛法,有沒有一個核心?如果沒有,那麼修行的人以什麼為標準?如果有,那麼這個核心,到底是什麼?

釋迦牟尼佛31歲成道,成道後一直做著普度眾生的事情。他在世時,講法49年,都是圍繞如何去掉人的「妄想執著」,來教給人們,如何去修行,如何去覺悟。這49年所講的法,存在一個核心。這個核心,只有一個字,這個字,就是一個「空」字。因此,佛門被稱之為空門。

釋迦牟尼佛講的空,並非是什麼都沒有。這種空,是指的一個人,要看透一切事物的本質,要看透一切心的本質。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這裡的心,就是人的妄想執著。只要學佛的人,將妄想執著去盡,就能達到覺悟。

在《金剛經》中,釋迦牟尼佛對須菩提說這個這麼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裡的相,是指的人對外界事物的一切看法。只要自己的心,空起來,就會發現,世間的一切相,只不過是一種假象。

比如說,我們看到的木柴,我們覺得它是木柴,只不過這種木柴,它會發生變化。我們如果用火,將木柴燒掉,那麼木柴本身就不存在了。經過這種外力,強行讓木柴發生變化的時候,木柴就消失了,就變成了空。

不僅木柴存在這種特性,這個世間的一切,都存在這種特性。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是「成住壞滅空」。任何事物,達到一定的時候,都會成空。

人的妄想執著也是如此。不管你執著什麼東西,到它消亡的時候,你的妄想執著還在,但是你所執著的東西,已經沒有了,成空了。這種外物存在狀況,釋迦牟尼佛用了一個偈語,作了很好的說明:「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一個人有妄想執著的存在,會造下種種「業」。一個人造的業有兩種:一種是善業,一種是惡業。人在這兩種業中,也存在一個現象,叫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也是學佛人所必須要知道的。並且,還要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要求,儘量讓自己得諸善果,遠離惡報。

雖然一切事物都存在「空」的特性,但是一個人在其中,無論做了什麼事情,都需要自己去了結。《華嚴經》中說:「假使千百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一旦造下的因緣得到了結,它也就不再存在。

看得無比深遠的釋迦牟尼佛,就告訴人們,對於這種因緣的本身,也不要去執著它,因為它到最終,也會成空。於是就留下了這麼一句話:「因緣生滅法,佛說皆是空。」

相關焦點

  • 《金剛經》:釋迦牟尼佛講法49年,核心內容就這一個字!
    我們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想法,這些想法,都是利於自己的生活。對於自己來說,這些想法,都是正常的。但是在佛陀(釋迦牟尼佛)看來,一個人正因為有了諸多的想法,才造成了各種煩惱。只要一個人,能去掉自己的妄想執著,顯露出自己的如來智慧德相來,他就會得到幸福快樂。佛陀成道後,一直不停地在世間講法。
  • 金剛經:釋迦牟尼講法49年,核心內容只有一個字!
    釋迦牟尼29歲在菩提樹下,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之後,就開始了他傳法度人的一生。他創立了佛教,也講了很多的法,他講法的內容,被後世弟子們,結集成經書,廣泛流傳。釋迦牟尼總共講法49年,度人無數,他雖然講法有49年之久,核心內容只有一個字。
  • 《金剛經》:釋迦牟尼佛傳法49年,核心就1個字!
    釋迦牟尼佛傳法49年,核心就1個字!這個字,就是一個「空」字。這裡的空,並非指的空氣的空,而是指的萬事萬物,存在著生滅之理。佛教中注重修行,無論怎麼去修,都要修心。在人的各種狀態當中,尤其以人的各種妄念,波動得最為厲害。
  • 『南懷瑾』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說四依法?為什麼學佛先要了解四依法?
    有些論著得非常了不起的,但是到底還是菩薩們,是尊者們的著作,不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親口所講的原著。所以學佛,2、第一注意依經不依論。3、第二依法不依人。4、以佛法佛說的佛經的所講的佛法為標準。真正學佛,所以我們皈依佛、皈依法,以佛所說的,這個留下來的記錄,那叫做經典。
  • 德林老和尚--學佛要發菩提心
    了生脫死,這是一件大事,辦這件大事,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念生老病死苦,真正發菩提心。什麼叫做發菩提心呢?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發這個心。對於每一個學佛的人, 真正想在學佛的過程中得到好處,這個觀念是少不掉的。而且這個觀念不能提起來才有,不提起來就沒有。
  • 學佛是為了出家?師父把我拉黑了!七非先生如是說
    學佛沒有最終目的,只有自己分階段的目的。家的概念不一,「出」什麼「家」源於自己的認知層次。很多人把拋妻棄子的出走當出家,是不完全準確的,「家」字上面一個寶蓋頭,下面一個「豕」,豕是豬的意思,豬在佛法裡常用於比喻無明,換句話說,拿無明當寶的人,就是在家人,能出離無明的人,就是出家人。究其實,和衣服髮型無關的。同時,佛經是你實現自我目標的參考指南,而不是命令書,至於自己學佛的目的是什麼,要不斷問自己。
  • 當別人知道我學佛後……
    不知道您是否觀察到這樣一個現象:很多人皈依、學佛後都有意無意地避免公開這個事實並不是因為對佛法沒信心但這只是一部分人的情況,並不是每個學習佛法的人,都是因為遭受重大打擊。03其實呢…… 信佛、學佛、皈依、出家……並不是一回事。
  • 釋迦牟尼佛做「常不輕菩薩」的時候,專門就行這「十大願王」|...
    這沒有人保險的。為什麼?你學佛法,就是依照佛所教導的方法去做;不能把一個「我」看得比佛都大,這是大錯而特錯的!學佛的人,不單見到佛要恭敬佛,就見到菩薩也要拜菩薩,見著阿羅漢也要拜羅漢,見著大善人、大修行人,都應該恭敬他、都應該崇拜他,不應該有一種貢高我慢,以為自己是不得了。在中文有這麼一句話,說「自大」——自己看自己很大的;這兩個字合起來,念的什麼呢?
  • 宣化上人:所有的佛法都在《阿彌陀佛》這四個字裡邊包括著
    投稿郵箱:277237474@qq.com「阿彌陀佛」雖然只是四個字,可是所有的佛法都在「阿彌陀佛」這四個字裡邊包括著。釋迦牟尼佛說每一部經典都有人請法,譬如《金剛經》是須菩提尊者請法,《法華經》是舍利弗尊者請法。唯獨這部《彌陀經》是無問而自說,沒有人請法。
  • 警告逃妻——一封學佛者老公的家書(令見001)
    後來才知道,這是一項新花銷,叫「供養上師」。我沒說什麼,反正,讀個名牌大學的MBA也不少花錢,就當供老婆上個精神哈佛吧。老實說,學佛前,你脾氣大得家裡人都有些抗不住,傳說學佛能轉性,我想,這精神哈佛讀完,要是能讓你變得性格平和些,對自己,對家人都是好事。       你學佛後家裡非但沒平靜,反而常因家人不信佛、不吃素而口角不斷。
  • 認識佛教,結緣佛法,了脫生死,學佛你必須要知道的事
    「佛」這個字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它是「智慧」、「覺悟」的意思。因為佛陀的含義是無限的深廣,「智」和「覺」這兩個字不能夠完全包括「佛」的意思,因此就採取了音譯,然後再加以註解。佛這個字有體有用,從它的本體上說是「智慧」,從它的作用上講是「覺悟」。
  • 錢財方面的因果相當驚人,學佛人一定要知道!!!
    未來的路,你想要走的更遠一點,唯獨只有厚道。西方有個故事,講如果你去買東西,比如電器用品,可以七天內完全無條件退貨。有些人臨時要用電器,就買來用了,用完後再去退貨。有個人就很奇怪,這樣子的話,如果人人都鑽這個空子,那商店不是要倒閉。
  • 依法不依人
    世間人都知道粥很好吃(「粥」代表世間一切物質上的享受,使人容易沉迷進去),卻不知道佛法是很奧妙的,它的味道比粥的味道要深遠得多。但法的味道,這種禪悅法喜,世間人粗心大意啊,不一定能夠品嘗得出來,所以大部分人還是願意吃粥。即使你出了家,能不能有法味呢?也不一定。
  • 佛教:《阿彌陀經》的核心內容,就是這四個字!
    但是這種種的苦,並非是人活著的真相。一個人活著的真正目的,就從無數的苦中,能夠找出樂來。很多人以為,今天吃飽飯了,就是樂;達到自己的人生目的了,就是樂。甚至在與別人的「爭鬥」中,獲得了勝利,這也是一種樂。但是佛陀所說的樂,並非是這種短暫的心理感受。佛陀所說的樂,就是遠離諸苦。為什麼這樣說?
  • 學佛,要讀佛經,讀經要這樣讀,否則不如不讀
    現代人大部分都越來越懶惰了,不想自己讀經研習修行,而總想吃現成的,於是現代的人大都愛聽大師現場講法而不讀佛經,這豈非本末倒置?不讀佛經,您怎麼知道對方講的是不是正法?佛藏智慧深不可測,佛經傳入中國數千年以來大多被以訛傳訛。或許佛陀他老人家早就知道了會發生現在這個情況,所以早就說了,學習佛法要:依法不依人。要以佛陀的佛法,佛經為依據,而不要以個人主見為依據。
  • 南師講述:學佛「倒因為果」
    這有什麼稀奇,如果悟到了這一點「緣起性空」,就一而貫之,一切通達了,那麼這是什麼道理?假定他悟的這個道理對,那前面功夫又怎麼說?又如何交代?第二個問題,我們現在學佛,看到了佛法就曉得「自性本空」,「性空緣起」,雖然這個道理都明白,為什麼我們還是要修持那麼久?而且我們自己,不要說做不到菩薩,連初步的小乘羅漢都做不到。尤其令我感嘆的,在現在這個時代,連證到半個果位的人都沒有看見。
  • 學佛念經的感應
    這個妹妹念了佛經後,男友一夜之間換了個人,說【因為愛你變的勇敢了,自己上半年很渣很混蛋】並且承諾以後要好好對她。並且這個女孩子還因為對《佔察善惡業報經》感興趣,特地去了解了一下,知道了一個因果。佛菩薩願力真實不虛,能讓渣男懺悔,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願有情人天長地久。頂禮南無阿彌陀佛!頂禮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 【心上蓮花次第開】一名自由畫家的學佛之路
    雖然中專開始學佛時,也曾經想過斷肉食素,但實在是抵擋不住肉食的誘惑,不了了之。後來生活好了,家裡餐桌的肉食開始豐富起來。2009年,我帶父母去三亞旅行,因為愚孝,給父母點了很多現殺的海鮮。從三亞回來後,媽媽就開始生病,頭痛煩躁。之後我做了一個噩夢:夢到在漆黑的夜晚媽媽掉進了萬丈深淵,有一個黑高的人過來拿著棒子猛打媽媽的頭……醒來後,我開始發願讀誦《地藏經》,回向給媽媽,並開始吃素、懺悔。
  • 腦子是個好東西,可惜你沒有 這句話對學佛的人,可能是表揚
    這句話不知道是誰原創的,經常在一些文章的評論中看到。筆者文章的下面也經常有人發這句話。第一次看到覺得有點新鮮,認為創作這句話的人有點腦子。後來再看到,就想起剛學寫作時老師教過的一句話:第一個把女人比作鮮花的是天才,第二個是蠢才。為什麼呢?因為第二個只是一個模仿者。為什麼模仿別人呢?實際就是沒有腦子,只能模仿別人的言行。
  • 學佛一定要從《觀經》三福修起
    這是彌陀了不起的事業,我們非常榮幸能參與。「布施波羅密」是修行最重要的一個課題。一切放下,應無所住。一切要舍,捨得乾乾淨淨。身心清淨才是法器,才有資格學佛。學佛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肚量要大,要能包容。第二、要能笑臉迎人,冤親平等,萬法一如,能與一切眾生和合相處。這樣的人才要資格學佛,才有資格入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