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面紗》:毛姆剖析人性的著作,三次改編成電影

2020-12-07 8分書

「我知道你愚蠢、輕浮、沒有頭腦,但是我愛你。我知道你的目標和理想既庸俗又普通,但是我愛你。我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但是我愛你。」---《面紗》

《面紗》是英國著名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的作品,故事發生在英國的殖民地香港。美麗、虛榮的凱蒂嫁給了刻板嚴肅,性格孤僻的細菌學家沃爾特,婚後不久,熱情浪漫的查理出現,兩人擦出愛的火花,她不可救藥的出軌了。

當被丈夫發現後,情人揭開虛偽無情的面紗不願為她捨棄地位、聲望、家庭,她被丈夫帶到了霍亂的發生地,一開始,他的確想殺死她…通過凱蒂的故事,作者想要告訴你:女人要自我覺醒,才能成長,不要被虛榮、情慾所控制,內心的安寧只能自己給自己。

1.凱蒂的命運為何如此?

·原生家庭帶給她的價值觀是導致她經歷那些事的淵源。

凱蒂的母親賈斯汀太太是個冷酷無情、善於操持、雄心勃勃、吝嗇而愚蠢的女人。她一心想通過丈夫來出人頭地,無望後,她又把希望寄托在漂亮的凱蒂身上,希望女兒嫁得輝煌。

教育和家庭的薰陶對一個女孩太重要了,女孩要沒有一個明理的母親,是不幸的。

多年前我認識一家人,家有一兒一女。女孩差不多有12歲,很漂亮,我曾親耳聽到媽媽對女兒說:「你長這麼好看,將來一定要傍個大款,給弟弟一個好前程」我當時聽了就很無語,這樣的薰陶,將來不知那女孩會是什麼樣。

「我要培養一個女兒,給她自由,讓她靠自己的力量獨立於世。我要把她帶到這個世界上,愛她,撫養她長大,不止是為了讓某個男人因為很想和她睡覺而供她吃住,養她一輩子。」

這是凱蒂在小說的結尾說的話,她無法不責怪母親的錯誤培養導致她的虛妄無知。她只希望她的女兒遠遠的避開這一切。比她過得好。

·丈夫愛他,卻冷漠、刻板、無趣

不要說你愛我,你用心了嗎?我愛吃蘋果,你卻送我一車梨。生活是要經營的,感情也需要維繫,夫妻之間志趣相投很重要,溝通更重要。婚姻關係裡,經濟,性,溝通,這三樣都是重要支撐。看書時我兩次落淚,是心疼了兩次沃爾特,他優秀,也很愛她,卻是那樣的結局,好男人也要學一些方法!

· 渣男很渣,但卻有「魔力」

小說裡的情人查理溫柔,有能力,有魅力,氣度閒適,令人愉快。他是當地網球比賽的冠軍,是她遇到過最好的舞者,會彈鋼琴,能詼諧幽默地演唱喜劇歌曲,身材高大、英俊帥氣、對她含情脈脈。看吧,渣男除了不能給你真心以外,其餘的什麼都能給你。會撩,會浪漫,好男人講真心,壞男人講方法,他很渣,但待在一起就是很幸福。

·她沒有自己的事業整天糾纏在愛恨裡

人的需求像個金字塔,是有不同層次的,底層是生理和安全,往上是愛,尊重和自我實現。女孩還是得有自己的事業,最起碼也應該有職業。當你在事業上有自己的位置,就不太會深陷在那種不健康的情感中不能自拔。當沃爾特帶凱蒂去疫區時,她別無選擇,丈夫去世後她又沒有容身之地。也是因為她沒有經濟能力。

2.人性的面紗一層一層被揭開

《面紗》取自雪萊的十四行詩「莫去掀起那描畫的面紗,那芸芸眾生稱之為生活。」

當出軌被丈夫發現後,她提出離婚,丈夫開了兩個條件,第一個是查理會離婚,第二是查理保證娶她。不然就帶她去一個霍亂肆虐的城市,他是細菌專家。他要藉此報復她。

果然,情人查理不會離婚,更不會娶她,甚至為了避免麻煩,建議她跟著去中國的疫區,傷心絕望下,她同丈夫去了那個危險之地。

但在疫區,她漸漸的被丈夫高尚的、可貴的人格所徵服,然後被疫區裡那些從容的、不畏生死的,幫助別人的那些人感染,學會了同情與博愛。她自己也重新找到了內心的安寧。

如果小說只寫到這裡,讓凱蒂在這樣的苦難世界裡得到內心救贖的話,毛姆就不是毛姆了,在這之後,毛姆還寫了這些:

在丈夫染上霍亂去世後,凱蒂居然感覺到了輕鬆和自由,她並沒有因為那個男人的高貴品質而愛上他,縱然他為她失去了生命。

她鄙視,認清了查理的虛偽和自私卻還是沒能抗拒住與他再一次的情慾之歡。她痛恨自己,卻還是忍不住那樣去做了。在那一刻,她為人的個性消散了,成了欲望本身。

一部好的文學作品不會只歌頌真善美,不會只有甜膩膩的正面描寫,還應該觸碰,剝開那些真實的,我們無法迴避的東西。

人人都是一團行走的欲望,滿足不了就痛苦。面紗之下,人性有A面,B面還有C面,毛姆刻薄的把這些扒開,你我都應該知道生活不是童話,並沒有那種完美結局。

3.經歷過背叛和創傷後的女人們該如何自我成長

凱蒂背叛了丈夫,卻也遭到了情人的背叛。

一生很長,承諾又太美。今天愛你是真的,明天不愛你也是真的。除去少數特別幸運的人,感情,婚姻都是要經受考驗的。風雨來了,你得有招架還手的能力。一哭二鬧三上吊是沒用的,一個女人最大的安全感就是她的賺錢能力,毫無疑問!什麼時候都不要忘了學習和成長,什麼時候都不要停止讓自己變得更好。

高曉松說「年輕的時候覺得愛情好重要,比天,比地都重要,但是時間久了之後發現,跟愛情比起來,你想過度什麼樣的人生,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更重要。」

《面紗》是一部女性精神覺醒的經典讀本。背叛也好,創傷也好,不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受害者的位置上糾纏不休,不斷的學習和自我成長,氣定神閒的面對你的感情和婚姻,美好總會出現!

相關焦點

  • 《面紗》:毛姆關於女性精神覺醒的經典作品,三次被改編成電影
    愛情與婚姻是人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話題,激情、纏綿、嫉妒、背叛,這些元素交織在一起,拉起一張朦朧的面紗,讓我們難以看清其中的真相。我們總是受什麼蠱惑,又因何而絕望,毛姆的《面紗》將為你一一揭曉。作者毛姆,英國小說家、劇作家。他的作品如解剖刀一樣,以冷靜、客觀、犀利的態度和超然的手法來剖析人生和社會。其代表作有《月亮和六便士》、《人生的枷鎖》、《刀鋒》等。1954年,被英國女王授予「榮譽侍從」稱號,成為皇家文學會的會員。
  • 豆瓣9.0《面紗》:毛姆筆下的三種婚戀狀態,詮釋愛與救贖的真諦
    ——但丁《神曲·煉獄》但丁的這幾句詩句,促成了一部偉大作品的產生,那便是被譽為「英國最會講故事的小說家」的毛姆所作的《面紗》。故事以中國香港和內陸為背景,曾三度被改編為電影,是毛姆重要的長篇小說代表作。
  • 毛姆《面紗》:愛一個人到了極致是卑微與妥協
    《面紗》是英國作家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於1924年。馬爾克斯說,毛姆是他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奧威爾說,現代作家裡毛姆對他影響很大。張愛玲也曾說,我是毛姆作品的愛好者。毛姆在將近50歲時,寫下了《面紗》這個近乎完美的愛情故事。
  • 諾頓版《面紗》,最深沉的愛情詩,最不毛姆的改編
    愛德華·諾頓版的電影《面紗》,根據毛姆同名小說改編,這個改編非常不毛姆。相比於原著,電影版只抽取了小說中的一條愛情線,改編成了一個意蘊豐富的愛情故事。可以說電影版放大了愛情,縮小了人性。恰恰因為這種改編,使得直指虛無主題的原著,在電影中有了更明確的救贖主題和溫情色彩。這部中美合拍片,在2006年上映時的確在宣傳上相當不給力。即便如此,它在IMB上的評分達到7.5,在豆瓣上也是8分以上,口碑還是很不錯的。
  • 《月亮與六便士》:關於人性、夢想、愛情與孤獨,毛姆寫得透透的
    毛姆的作品到底有什麼魅力,驚豔了如此多的名人名家呢?我想,這還要從他最得意的代表作《月亮與六便士》說起。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以客觀冷靜的姿態和犀利的筆鋒,剖析了理想人生與現實生活、物質享受與精神需求之間存在的種種不可調和的矛盾。
  • 毛姆《面紗》:揭露人性的複雜,在自我救贖中學會如何去愛
    毛姆《面紗》:揭露人性的複雜,在自我救贖中學會如何去愛毛姆《面紗》:揭露人性的複雜,在自我救贖中學會如何去愛。《面紗》是英國戲劇家毛姆的作品,題目中的「面紗」,是取自雪萊的詩作《別揭開這華麗的面紗》。毛姆是一個關注人性的作家,在他的骨子裡,總有一種讓人琢磨不透的悲觀態度,仿佛一切對他來說,都是一場虛幻。而這份悲觀,或許和他父母早逝、寄人籬下、因口吃而產生的自卑感有關。所以,他才會缺乏安全感,甚至成為局外人。在這部作品中,毛姆也同樣給一個看似尋常老套的愛情故事,蒙上了一層悲劇的「面紗」,讓人還未掀開,就已先感受到了一絲涼意。
  • 這5部小說改編電影,打五星都不夠!
    當文學名著遇上電影…… 1《面紗》 導演: 約翰·卡蘭 豆瓣: 8.3
  • 面紗之下,人性種種
    孤寂的童年,養成了毛姆內向敏感的性格,也對他成年後的文學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作品中時常展露出對信仰的剖析與人性的洞察。出版於1925年的小說《面紗》,是毛姆根據自己1920年遊歷中國的經歷創作而成的。故事發生在香港,女主人公凱蒂和香港官員湯森通姦,事情敗露後,凱蒂的丈夫沃爾特帶她前往中國內陸爆發瘟疫的湄潭府。
  • 豆瓣評分9.0以上好看的恐怖片電影排行榜推薦
    豆瓣評分9.0以上恐怖片,你看過幾部?10、《七宗罪》Se7en (1995)  豆瓣評分:9.0  類型: 劇情 / 懸疑 / 驚悚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天主教教義所指的人性七宗罪。
  • 毛姆《面紗》:如何剝開生命中四層面紗,實現靈魂救贖
    英國作家毛姆,主要代表作有《人性的枷鎖》、《月亮與六便士》、《面紗》等。毛姆如同一個外科醫生,持一把手術刀,在小說裡,將人性剖析得淋漓盡致。小說《面紗》保持著毛姆寫作的一貫作風,講述的是一個出軌女人經過自我救贖,最終重獲新生的故事。
  • 愛是對的,但卻愛錯了人,毛姆的《面紗》完成了妻子精神上的救贖
    根據在中國曆遊四個月的見聞經歷,毛姆寫出了三部作品,以香港及中國內地為背景的長篇小說《面紗》為觀眾所喜愛。這部小說的靈感得自於但丁《神曲·煉獄篇》中的詩句。一八九四年,毛姆還是醫學院的學生時,去佛羅倫斯度假,房東的女兒教他讀《神曲·煉獄篇》。
  • 三分鐘解讀《人性的枷鎖》豆瓣9.2
    正因如此,菲利普必須被套上枷鎖,不管主動還是被動,他都必須首先經歷人性枷鎖所帶來的一切痛苦與甜蜜、溫暖與張狂,才談得上卸下枷鎖獲得自由。沒有經歷過這種迫切與悔恨糾結的人並沒有資格反對枷鎖,因為他們頭上套著一個叫做「無知」的無形枷鎖,很難做出全面而有效的判斷。菲利普的一生給我印象最深的有兩點,一是他不吝自我剖析不斷自我否定的勇氣。二是他敢於為自己人生負責的態度。
  • 毛姆,一個愛恨情仇的旁觀者,用造物者視角成就了《面紗》
    這個故事來自但丁的《淨界》,是毛姆的名篇《面紗》的靈感來源。毛姆20歲的時候窮遊了佛羅倫斯。在佛羅倫斯,毛姆住在一對母女的房子裡,不僅房租便宜,房東的女兒厄西利婭還給毛姆上義大利語課。他們一起讀但丁,厄西莉亞便給毛姆講起了《淨界》裡的故事。
  • 《死無對證》劇情反轉一次次被顛覆 剖析人性人物鮮明
    《死無對證》劇情反轉一次次被顛覆 剖析人性人物鮮明  年度高分懸疑爽片《死無對證》即將於9月18日正式上映,作為一部豆瓣高分經典懸疑電影,自官方宣布定檔就受到國內影迷的高度關注。從官方發布的物料中就能感受到整部影片的緊張感與劇情的層層反轉。影片上映在即,五大看點全揭秘讓你提前感受劇情與人物的魅力。
  • 有什麼好看高顏值的歐美愛情電影推薦?互相喜歡拒絕渣男!
    初戀50次 豆瓣評分7.9很感動甜蜜的愛情劇。每次親吻都像初吻一般!和莎莫的500天 豆瓣評分8.0適合失戀的人看的電影,略帶矯情文藝。面紗 豆瓣評分 8.3根據毛姆的小說面紗改編的 拍攝地點在中國的桂林 風景很好 劇情也是很感人的一樹梨花壓海棠 (洛麗塔)豆瓣評分8.2洛麗塔改編的電影,女主把調皮蘿莉演的特別好,有點情色的電影。
  • 瘟疫的隱喻|《面紗》:不確定的世界,不確定的毛姆
    【引言】1978年,遭受癌症折磨的蘇珊·桑塔格完成了《疾病的隱喻》,疾病的切膚體驗和日常遭際,讓她獲得了一種觀察角度,對文學傳統中的疾病話語予以審視和剖析。他在行程中收集的中國素材,將在未來的四年中陸續成就為三部作品:一部散文體遊記《在中國的屏風上》,一部劇本《蘇伊士之東》,和一篇長篇小說《面紗》。其中小說《面紗》的醞釀時間最長,1924年才陸續開始在雜誌上連載。1925年3月以書的形式出版。《面紗》一經出版就獲得了廣泛的關注,迅速躋身於暢銷書之列。盛名之下,煩惱也隨之而來,屢屢有人以書中情節前來碰瓷。
  • 豆瓣9.2《人性的枷鎖》:毛姆的半自傳中,隱藏了成長的兩個啟示
    毛姆的《人性的枷鎖》一書或許能給我們提供一些啟發。二《人性的枷鎖》是一本典型的英國式成長小說。它將帶我們領略英國病弱少年的成長之旅,教我們如何與理想和平共處。這本書的作者毛姆,自稱「一流的二流作家」。他性格毒舌,目光敏銳,擅長從市民生活的點點滴滴,挖掘人性深處的貧瘠之處。他冷酷,卻不冷漠,常常在苦難中用溫暖的筆觸,給主人公的生活增添一絲希望的光芒。本書作為毛姆本人的半自傳體小說,秉持了他一貫深刻而又不失溫度的寫作風格。作為一部現實主義作品,書中剖析了一個年輕人追尋理想的心路路程,強調了奮鬥的意義,弘揚了善良、勇氣等高貴品質。
  • 名人X檔案|冷靜剖析世界——毛姆
    英國劇評家羅納·巴勒斯將毛姆的戲劇分成三個時期:第一時期大多寫家庭生活為主,如《弗雷德裡克夫人》《杜特太太》;第二時期著重寫婚姻糾葛,如《第十人》《格雷絲》;末期轉以社會道德為題材,力求探索人們在道德與社會兩方面所承擔的責任問題,其中《惡性循環》《裝聾作啞》和《貴族夫人》是他本人最喜歡的劇本。
  • 真正的勇士,也不見得敢於正視這塊面紗
    如同身邊來來往往的情人一樣多的,是毛姆的作品,20部長篇小說、100多部短篇小說、30個劇本,以及諸多遊記、回憶錄和文藝評論(也許因為活的久),小說《人性的枷鎖》、《刀鋒》、《尋歡作樂》、《月亮和六便士》等成為歷經時間考驗的經典。電影《面紗》改編自毛姆的同名小說。
  • 毛姆《面紗》:疫區之行是報復還是救贖?從這三個人物著手分析
    ——毛姆《面紗》前言《面紗》出自英國著名作家毛姆之手。這本書講述了女主人公凱蒂婚內出軌後,在丈夫沃爾特的設計下,和丈夫一起遠赴霍亂之地湄潭府,最後凱蒂卻獲得了自我覺醒和救贖的故事。毛姆筆下的凱蒂愛慕虛榮、膚淺無知,卻生得美麗動人,俘獲了眾多男士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