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辛集中營波蘭猶太人倖存者的自傳漫畫《鼠族》

2020-12-22 綾小路義行

1、圖像小說《鼠族》和他的作者阿特·斯皮格曼

《鼠族》的作者是阿特·斯皮格曼,出生於1949年、1951年隨父母移民美國,他的父母是波蘭籍猶太人難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後被關押在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和德國慕尼黑附近的達豪集中營,最後雙雙倖存下來。

阿特·斯皮格曼有一個哥哥裡休,在1945年德國黨衛軍在波蘭進行猶太大屠殺時,被自己姨媽毒死、以免落入納粹之手受到虐待。

斯皮格曼從小喜歡漫畫,於70年代加入美國的地下漫畫運動,受到《Funny Aminals》主編賈斯汀·格林邀請,正式創作漫畫。

斯皮格曼最初的想法並非是猶太人遭受迫害的《鼠族》,而是想描寫美國黑人遭受的不公,但是因為聽了父親弗拉德克的經歷後,引起了他極大興趣,轉而開始創作《鼠族》。

1973年,阿特創作了獻給母親的漫畫——《地獄行星的囚徒》,講述自己在母親自殺去世後,經歷的痛苦和沮喪。

經過將近10年對當年大屠殺倖存者的採訪,參觀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舊址,並前往父親弗拉德克的故鄉、波蘭索斯諾維茨收集資料,1980年《鼠族》在阿特和妻子穆利創辦的漫畫雜誌《原生》上連載。

阿特在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旁聽過導演肯·雅各布斯的授課,他承認自己深受其影響。

美國漫畫的發展在5、60年代受到嚴重打擊,麥卡錫主義認為漫畫毒害青少年,50年代推出《漫畫自律法》規定漫畫出版物必須由美國漫畫雜誌出版商協會審查,於是引發了美國地下漫畫運動。

大多地下漫畫都是針對20歲以上的成年人,於是這些漫畫被打上了很多標籤,就像日本的劇畫漫畫一樣,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圖像小說」這個詞,既巧妙避開了漫畫這個「讓很多人產生是給小孩看的」雷區,又呈現出一種藝術加持。

2、圖像小說《鼠族》與波蘭猶太人的遭遇

《鼠族》通過阿特的父親弗拉德克之口,講述了二戰波蘭猶太人的真實經歷。

1939戰俘經歷

1938年初,弗拉德克夫婦前往捷克斯洛伐克療養,這裡靠近德國的小鎮上卻已經升起了德國的納粹萬字旗,對猶太人的迫害以德國為中心開始發散,德國猶太人有的被直接逮捕,有的被壓上街遊行,一部分猶太人捨棄了產業出逃國外。

3個月後,波蘭中南部城市別爾斯科發生了反猶太人事件,弗拉德克的工廠遭到搶劫、被洗劫一空。

1939年9月,波蘭與德國開戰,弗拉德克作為預備役參軍加入戰鬥,經過幾天訓練後被派往前線,弗拉德克在河邊的陣地上殺死了一名德國士兵,雖然士兵最後舉手投降,但弗拉德克還是開了很多槍,直至對方最後一動不動。

2小時後弗拉德克被德軍俘虜,並關入波蘭戰俘營,這裡的波蘭戰俘住在木頭房子裡,而猶太戰俘只能住在臨時帳篷裡,受凍挨餓。不久後,弗拉德克通過招工,進入德國工廠幹苦力,但卻得到了暖床、飽飯。

3個月後,弗拉德克被釋放,但德國人釋放猶太戰俘的目的是為了避開國際法,直接將他們槍斃。到達波蘭境內的盧布林後,之前釋放的戰俘陸續被拉出去槍斃。

弗拉德克通過賄賂,終於踏上列車回到400公裡外的索斯諾維茨家中。

1944、奧斯維辛集中營

奧斯維辛是波蘭南部的一個小城,奧斯維辛集中營於1940年,由希姆萊下令修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其為「奧斯維辛-比克瑙 德國納粹集中和滅絕營」。

1942年德國通過了「最終方案」之後,陸續有120萬以上的猶太人在這裡被屠殺。

1945年1月,奧斯維辛被蘇聯紅軍解放。

弗拉德克夫婦在波蘭索斯諾維茨不斷躲避一次又一次的反猶運動,有時躲在隔板裡,有時躲在波蘭鄰居的地窖裡,但是最終,他們被猶太同胞出賣,在準備跨越國境的火車中被逮捕,並送往奧斯維辛,這時是1944年,距離被解放還有1年。

真實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到底是怎樣的情況呢?

被帶到這裡的猶太人全員列隊進入大廳後脫光衣服、交出貴重物品,然後被趕進淋浴間,幸運的是,這裡噴出的是涼水並不是傳說中的毒氣。在室外的冰天雪地中發放囚犯服和鞋子,鞋是木頭的,所有囚犯的左小臂內側都被烙上囚犯編號。

弗拉德克和另一個猶太人分到一張床,連翻身都困難,牢頭是一名波蘭囚犯,每天要做大量的運動,比如「起立和臥倒」。

弗拉德克因為曾經想去美國而自學了英語,就是因為會英語,被波蘭牢頭特殊對待,因為牢頭知道美軍正在接近,如果美軍獲得勝利,要獲得好待遇就必須懂英語。

牢頭就是因為會德語才能討好黨衛軍做了牢頭,牢頭屋裡的桌子上擺滿了麵包、肉、雞蛋和咖啡,弗拉德克不僅逃過了黨衛軍歷次的魔爪,還得以在這裡大吃一頓。

弗拉德克為他的朋友曼德爾鮑姆要到了一雙合腳的皮帶和鞋,曼德爾鮑姆喜極而泣,不過,沒過幾天,曼德爾鮑姆就被守衛開槍打死了,原因是守衛扔掉了他的帽子,就在他去撿帽子時,守衛打死了他,說他想逃跑,守衛因此得到了嘉獎。

在牢頭的照顧下,弗拉德克在奧斯維辛安全過了2個多月,這裡的夥食是加了鋸末的蘿蔔湯,黨衛軍不斷清洗掉猶太人,只有有技術的人才能留下來,弗拉德克有時是木匠,之後又做了鞋匠。

集中營內每周會發給工人3根香菸,如果不抽菸可以換到一天份的麵包,200支香菸可以換到一瓶伏特加。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進行一次淘汰,脫掉上衣,如果你太瘦就會將你帶走殺掉,當弗拉德克發現自己已經虛弱的註定被帶走時,逃脫淘汰的唯一方法就是躲進廁所。

弗拉德克曾經被帶到奧斯維辛的焚屍房工作,即將進入這裡的人被告知要淋浴,脫光衣服、取下貴重物品後擠入淋浴間,這時從柱子裡噴出氫氰酸B毒氣,時間為3-30分鐘,很快所有人就都死了。

門口是屍體最多的地方,他們試圖從門口逃出去,大部分人拼命抓牆、指甲都抓斷了。

1944年夏天,匈牙利的猶太人被陸續送到這裡,奧斯維辛的焚屍爐即使滿負荷也不能滿足需求,於是黨衛軍在周圍挖了很多巨形的遊泳池一樣的大坑,將人趕進坑裡活活燒死。

奧斯維辛發生過反抗活動,三名黨衛軍守衛被殺,一個焚屍房被炸掉,但是所有參與的人都被殺了,其中的4個猶太姑娘被吊死在路旁示眾。

前線蘇軍離這裡只剩40公裡的時候,大部分囚犯被驅趕上路,走不動的、累壞的人被逐一射殺,弗拉德克看到一名被槍殺的猶太人,在地上翻滾抽動了30次,最後一動不動了。

弗拉德克曾經見過一隻狗被殺死的樣子,他感慨人要死的時候竟然和狗一樣。

大家被趕上一列火車,一節車廂裡擠了大概200人,弗拉德克在頂部兩端拴上毯子,爬上去避難躲過一劫,最後只有20人倖存,火車裡沒有水,弗拉德克卻可以夠到車廂外的雪來解渴。

1944、達豪集中營

火車的終點是德國巴伐利亞州,距離慕尼黑16公裡處的達豪集中營,這裡最大的災難就是食物,不像奧斯維辛集中營那樣需要技術人才,這裡也沒有人能夠賄賂。

看守們會翻看你的衣服看有沒有跳蚤,以此來作為是否給食物的標準,弗拉德克搞到了一件牢服,洗乾淨之後收起來,在發飯的時候才會換上,所以每次都能幸運的領到食物。

不過即使這樣,幾個星期後他還是得了斑疹傷寒,達豪集中營去廁所的一層路上布滿了猶太人的屍體,必須踩著他們過去。

弗拉德克熬過了一次高燒,終於等到了機會,他們被挑選送往瑞士邊境,進行釋放,不過到達邊境時,看守逃跑了,於是他們也四散而逃。

在當地的德國國防軍撤退前,這裡的居民並不友好,他們向撤退的德軍舉報避難的猶太人,可惜德國人自己都自身難保,大部分居民就像猶太人當初那樣,拋下家園和德國軍隊一起逃走了。

弗拉德克最後遇到美軍,美軍留下他們打掃房間,並為他們提供食物,千辛萬苦回到了波蘭索斯諾維茨,但是這裡依然對猶太人不友好,一位原麵包房主找到自己的產業後,卻被侵佔他財產的波蘭人痛打一頓最後吊死。

1946年弗拉德克去了瑞典,在那裡依靠高筒襪生意發了一筆小財,最後移民美國。

3、《鼠族》中的考據

《鼠族》通過對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猶太人倖存者的採訪,用圖像小說的方式保存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

比如奧斯維辛集中營到底是蘇聯人解放還是美國人解放的?

2020年1月德國明鏡周刊就發表消息,認為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美國人解放的,但是有很多歷史文獻和照片都證明,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是被蘇軍解放的。

《鼠族》中也是這樣記述的,一直都是蘇軍在從波蘭方向接近德國奧斯維辛,弗拉德克最後遇到美軍是在德瑞邊境附近。

很多人認為猶太人是鐵板一塊,甚至戰爭開始以後,不少平民都是善良之輩,但是在《鼠族》中並不是這樣描述的,在1939年黨衛軍在波蘭開始迫害猶太人以後,不僅平民害怕被牽連,也驅趕猶太人,甚至猶太人中間,也出現叛徒。

作者的父親弗拉德克就是因為被猶太人陷害,才被關進了奧斯維辛,當時弗拉德克想逃亡去匈牙利,讓先過去的猶太同胞到了那邊寫信通知自己,自己再動身,結果收到的「平安信」卻是黨衛軍讓猶太人寫的釣魚誘餌。

在奧斯維辛和達濠集中營裡,同為猶太人的同胞為了一塊麵包也會凶相畢露,《鼠族》記述了弗拉德克生病時,有人偷走了他藏在枕頭下面的麵包,他的朋友被偷走了鞋子,在擁擠的火車上,弗拉德克因為可以得到雪水解渴,卻要別人用珍貴的食品來換。

戰爭是殘酷的,讓人泯滅了人性。

《鼠族》還描繪了一個細節,在美國生活的奧斯維辛猶太倖存者弗拉德克卻對美國黑人有著強烈的種族歧視,當他的兒子、作者阿特開車順路帶上了一位黑人時,弗拉德克激動的對其進行了辱罵。

「他們中的有些人並不反對種族歧視,只是反對自己被歧視。」

人性在幾千年來並沒有多少改變。

1955年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樹立了一座紀念二戰大屠殺的紀念碑,上面刻著一首德國牧師弗裡德裡希·古斯塔夫·埃米爾·馬丁·尼莫拉的詩《我沒有說話》。

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教徒;最後他們奔我而來,那時已經沒有人能為我說話了。

相關焦點

  • 波蘭猶太人奧斯維辛集中營自傳漫畫《鼠族》和歐美「圖像小說」
    1978年,美國紐約雷哥公園街區,一位叫弗拉德克(Vladek)的波蘭籍猶太人正在給他已經成家的兒子阿特·斯皮格曼,講述自己二戰時期被先後關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和達豪集中營的真實經歷……2年後,阿特·斯皮格曼將其整理成極簡漫畫,命名為《鼠族》。
  • 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感染新冠病毒去世 享年94歲
    (原標題: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感染新冠病毒去世 享年94歲)
  • 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著藍白條服飾出席紀念活動
    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著藍白條服飾出席紀念活動 (5/8) "← →"翻頁
  • 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自傳作家基奇卡感染新冠病毒去世
    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自傳作家基奇卡感染新冠病毒去世 時間:2020-04-29 07:32:33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景致記錄:在波蘭,有個世界反法西斯紀念館——奧斯維辛
    波蘭的一座世界反法西斯紀念館——奧斯維辛集中營,是在談到波蘭時,不得不提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時,那個令人感覺沉重的地方,就是奧斯維辛集中營,那是納粹時期的德國建立的勞動營和滅絕營。奧斯維辛集中營,位于波蘭南部的小城,小城原名叫奧石維新,希特勒佔領波蘭之後,將其更名奧斯維辛,並建立了集中營,又稱奧施維茨-比克瑙集中營,各國的戰俘、德國本國的以及外國的猶太人等等,一批又一批都遷移至此。奧斯維辛集中營,那隔絕著外界的高壓鐵絲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所建。那冷冰冰的崗亭,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所建。
  • 奧斯維辛75周年:90歲老人回憶集中營歲月,不能忘卻的紀念
    她和父母一起抵達克拉科夫附近的奧斯維辛集中營。這是納粹的死亡集中營,她和其他數百名猶太人擠在一起,24小時沒有食物、水和新鮮空氣空氣。 抵達時,男人與婦女兒童分開。雷妮這位波蘭人,就再也沒有見過父親。她和母親站成一排。「死亡天使」納粹黨軍官約瑟夫·門格勒,一位對囚犯進行殘忍實驗的醫生站在隊伍最前面。
  • 她把中國的和平之聲傳遞到波蘭奧斯維辛
    課餘時間,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做英語講解;公祭活動期間,曾給國際和平城市協會會長亞門特做翻譯;前往波蘭奧斯維辛交流學習2019年,範梓幸作為紫金草國際交流志願者,前往波蘭奧斯維辛-比克瑙國家博物館交流學習。該館是在奧斯維辛-比克瑙集中營遺址上建起來的博物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在此建立了集中營 ,大約有110萬人在這裡被殺害,其中絕大部分是猶太人。為使後人永世不忘這一段血腥的歷史,波蘭於1947年把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改為殉難者紀念館。
  • 《美麗人生》原型逝世 曾是納粹集中營倖存者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據外電報導,奧斯卡得獎電影《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講述的是一位義大利猶太人在納粹集中營以積極的態度保護兒子。啟發這故事的納粹集中營倖存者薩爾莫尼(Rubino Romeo Salmoni)周日在羅馬逝世,終年91歲。薩爾莫尼1944年被義大利法西斯警察拘捕,最後被送到「死亡工廠」波蘭奧斯威辛(Auschwitz)集中營,時年24歲。他曾說:「在奧斯威辛我不是薩爾莫尼,而是猶太人編號A15810,等候被消滅。」他以「地獄」形容營內非人的生活,長期饑寒交迫,常赤腳在雪地站數小時。
  • 二戰紀實影像:1943年納粹毀滅華沙隔都,猶太人被送集中營
    華沙猶太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最大的猶太人聚集區,它在納粹德國佔領的波蘭境內成立於1940年10月至11月16日之間,有超過40萬猶太人居住在3.4平方公裡區域。圖為1943年,起義前的華沙猶太區。隨著1939年9月德蘇入侵波蘭,波蘭猶太人從一開始就被納粹當局針對。德國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在波蘭佔領區劃分了數百個隔都,強迫猶太人在這些區域中生活。
  • 納粹集中營的殘忍暴行,一些年輕孩子,竟成為了納粹軍醫的實驗品
    1943年5月他得到了一份工作,正是這份工作讓他從此飛黃騰達,他被任命為黨衛軍駐奧斯維辛集中營的醫生。門格勒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度過了21個月,曾多次笑裡藏刀地迎接這些猶太囚犯。照片右邊的這個人就是他,每次猶太人到來後都是由他來判定哪些囚犯足夠健康,可以去右邊到勞工營裡悲慘的活下去,哪些不夠健康,應該去左邊等待某一天被送進毒氣室。
  • 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集中營!
    難民和飽受納粹蹂躪的倖存者被趕進集中營,納粹企圖改造他們。188000多名政治犯,猶太人和其餘受納粹迫害群體被關在達豪集中營內,它是個勞改營也是醫學實驗的地方。圖為一長排的營房延伸到遠處。集中營冷峻的灰牆和鐵絲網。1945年悲劇的尾聲中,集中營的士兵們看到美軍近在咫尺,慌忙迫使7000名囚犯進行死亡行軍,其中大多數是猶太人。
  • 奧斯維辛最後見證人——達裡奧 葛柏,去世
    二戰期間,納粹為屠殺猶太人所建的集中營裡有一群特殊囚犯。他們都是猶太人,被挑選出來組成「特別工作隊」( Sonderkommando),負責把其他猶太人送進毒氣室,然後把屍體從毒氣室拉出來,再塞進焚屍爐火化。 2000名「特別工作隊"成員參與這些工作,並且有些人不得不處置其親朋好友的屍體。
  • 另一個「辛德勒」,納粹集中營的指揮官居然是猶太人?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集中營給整個猶太民族歷史留下慘痛的記憶,對當時被關押在集中營裡的猶太人來說,殺氣騰騰的黨衛隊看守絕對是夢魘。然而,在二戰結束後的拉脫維亞,發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撲朔迷離的事件,一個集中營的黨衛軍指揮官,居然自稱他是猶太人。一個猶太人,穿上了黨衛軍軍官的制服,管理著一個關押猶太人的集中營,太不可思議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德國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75周年
    新華社柏林1月29日電(記者任珂 張遠)德國聯邦議院29日舉行儀式,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75周年,緬懷納粹大屠殺受害者,警惕反猶主義抬頭。德國和以色列總統首次共同出席紀念儀式。當天在柏林國會大廈前,德國、以色列和歐盟旗幟降半旗。國會大廈內的聯邦議院會議大廳座無虛席。
  • 在奧斯維辛,雙胞胎請出列:納粹的「雙子情結」從何而來?
    在醫生約瑟夫·門格勒的領導下,打著「醫學研究」的幌子,奧斯維辛集中營裡3000名兒童遭受著病痛、毀容和酷刑的折磨,疾病和人類忍耐力等等都成為明目張胆的研究內容。經過集中營火車站臺上的挑選,雙胞胎被從其他囚犯中分離出來,並立即送往實驗室檢查。
  • 希特勒為何要屠殺猶太人?臭名昭著萬湖會議如何把猶太人推向死亡
    海德裡希開門見山說猶太人在德國的分配有問題,自從徵服波蘭後多了250萬猶太人,隨著德國佔領大片的蘇聯土地又多了500多萬猶太人,也就是德國佔領區一年內多了750萬猶太人。對此帝國元帥希特勒下達命令,要求在座的人在組織和財政方面做出一切準備,徹底解決猶太人問題,說白了就是要進行一次大淨化。
  • 希特勒為什麼要滅絕猶太人?這個原因很少被提及
    而最為低等的要數猶太人。雖然納粹豢養的一批科學家從各種角度試圖論證這種種族主義思想是正確的,但大部分不過是強詞奪理而已。德國人之所以討厭猶太人,只是因為德國在一戰戰敗,而又不願承認自己的戰爭罪責,於是就將一切責任都推給猶太人,說是猶太人在軍隊中搞鬼導致德國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