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防禦裝備,為何歐洲鎧甲會被譽為騎士精神的象徵?

2020-12-09 騰訊網

說到鎧甲你首先會想到什麼?是東方威風凜凜的將軍還是西方英姿颯爽的騎士?不過今天我們討論的是西方的鎧甲暫不論東方。那你有沒有有想過,為什麼提到歐洲鎧甲就會馬上想到騎士呢?而不是戰馬或者頭盔,佩劍呢?我們看看兩者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一、鎧甲與騎士聯繫

鎧甲是因為戰爭而產生的,但是很顯然鎧甲的對象是士兵。但這只是說對了一部分,它並不是針對所有士兵而是面向高階士兵——騎士。因為鎧甲的稀缺性並不是大眾化的裝備,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它一直都是身份的象徵。

1、自然選擇

鎧甲的產生就有選擇面向的人群,這是一個自然所屬關係。鎧甲作為防禦裝備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首先就是作戰人群,其次鎧甲費用高昂一般的士兵根本承擔不了,在黑暗時代連年徵戰的國家根本無法為低階士兵提供全副鎧甲。而作為戰場的主導者「騎士」是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它們的裝備完全是由自己承擔,所以騎士的群體一般都是由貴族形成。

歐洲貴族鎧甲

那麼作為鎧甲的受眾人群,騎士無疑是首選。後來鎧甲的不斷升級演變,不單是戰爭中兵器的變化;也是歐洲甲冑業為了滿足騎士的需求而不斷改進。而我們一開始提到的佩劍,頭盔和戰馬為什麼不是騎士的象徵,其原因也在這裡。這三種和騎士並沒有很強的對應關係。兵器和頭盔這是作為士兵最基本的武器和防禦,而馬在平時中作為交通工具使用率也高。所以越是細分化針對性強的越能突出所屬的對象。所以一開始鎧甲的誕生就已經明確代表了階層。

2、社會環境的賦予

(1)國王的影響

據史料記載在英王亨利二世的軍隊條例中第一條規定:「凡佔有一處騎士採邑的,應置備一副鏈甲、一頂頭盔、一面盾牌和一支長矛,每個騎士置備多少鏈甲、頭盔、盾牌和長矛,應以在自己領地內所佔有的騎士採邑多少為準」這裡就明確要求了成為騎士的準則,而鎧甲的數量也被做了要求。錘子查理為了鞏固騎兵進行改革,禁止貴族冊封騎士,"讓扈從們都聚集到宮廷來,在這裡每人將獲得一匹騎馬、一把寶劍、一副上好的鎖子甲、頭盔和一件刺繡的絲綢外套。而且,如果願意,他將立刻被封為騎士"。從這兩段國王對騎士的受封要求中可以看出鎧甲的裝備是必不可少的。

鎖子甲

(2)人民的意願

當時的歐洲各國徵戰不斷,其中收到最嚴重衝擊的還是平民,俗話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那個戰亂的年代祈禱上帝已經無濟於事,人們就是希望有個英雄來拯救他們與水深火熱之中,而恰恰這時候就出現一批「上帝的戰士」十字東軍。他們為信仰而戰,他們忠誠,勇武,愛國。在教皇的大肆渲染下各國基督教徒狂熱的追隨支持他們,據說當時最著名的聖殿騎士團當時的財力富可敵國。對於平民而言捐出所有家當供奉騎士不僅希望保衛國家領土也同時希望那群身穿鎧甲手持利劍的騎士能夠護佑自己的安全。

(3)戰爭的選擇

哪裡有戰爭哪裡就有死亡,這是亙古不變的法則。要想贏得一場戰爭的勝利那麼就需要優秀的將領,精銳的士兵和先進的武器。而在戰爭中最能體現出各級地位的首先就是看代步工具——馬,其次就是看鎧甲裝備。

歐洲騎兵甲

戰爭中最漂亮的就是能打一場以多勝少的戰爭那是不僅可以揚名立萬就更是名垂青史的事情。這時候鎧甲在戰場上不僅可以給將領士兵的心裡帶來安全自豪感更是在戰爭中減少要害部位受創提高戰鬥力。到了中世紀的西歐各國的騎兵幾乎都是追求重裝騎兵,更不用說頂端的騎士階級了,追求卻對的防禦力和高速衝擊下的恐怖殺傷力。可以最快有效的破解對方的步兵陣隊。有人形容"一個騎在馬上的法蘭克人能把巴比倫城牆衝個窟窿"。可見鎧甲在戰爭中對於騎士的重要性極其威力。

(4)騎士的追求

鎧甲象徵著士兵的身份,鎧甲穿在身上氣勢上更加磅礴也讓士兵看著更加威武,非常強健。整個軍隊著上鎧甲,可以激勵軍心對外有一定的威懾作用。因為是軍人,為國家而戰鬥,為百姓而戰鬥。這種油然生出的自豪感實在讓當時血性男兒無法拒絕,另外當時的社會哪怕不去戰場也會受到戰爭的侵蝕,所以更多的人會選擇走上戰場。

雖然穿上鎧甲不能避免所以的戰場上兵器的傷害,但是,鎧甲能降低一個人受傷的程度。而且必須得是近攻才有可能刺穿鎧甲。而早期中世紀的戰爭場上,遠攻戰略是用的比較多的,穿著鎧甲就能有效保護身體不受攻擊。另外騎士裝備能讓騎士形象更加深刻立體不可冒犯。血與火的淬鍊中,誕生了炫酷的冷兵器藝術。

二、鎧甲的起源

中世紀歐洲的國家是從蠻族組織通過戰爭來劃分領土的,因此整個時代風氣都是軍事化的。隨著戰場的擴大為了減少己方傷亡和提高作戰能力,鎧甲也就應運而生了。

1、早期戰甲——札甲(皮甲)

金者鎧也,皮者甲也。從這句描述可以大致猜測到早期的鎧甲並不是我們現在腦中浮現的那種閃亮威武的板甲,是的。最最開始的鎧甲是由皮革做成的。

皮甲

中世紀早期由於材料和掌握的技術有限,最初戰士們的鎧甲是由皮革製成。很多時候直接從動物身上剝下皮毛將其清理風乾。此時的皮是幹硬的無法做成合身皮革,所以要進行軟化再放入石灰水中脫去脂肪和血肉,同時也有美白和消毒作用,這一工序被稱為浸灰。

之後就進行脫毛和鞣皮等一系列操作。不過一般的動物皮對無法對刀劍起到很好的防禦效果,所以戰士們的皮甲一般採用牛皮豬皮或更昂貴的犀牛皮或者鯊魚皮,然後被切割成各式甲片然後組裝成札甲。一般皮甲上會用一些泡釘或者鉚釘進行加固,這種皮甲在冷兵器時代對箭矢一類的投射兵器有一定防護能力而且比較輕便但是對於刀劍一類作用不大。

2、中期改革——鎖子甲

中世紀中期隨著兵器種類的增多及鋒利度的提高,札甲已經不在滿足於戰場的防禦需求,這時出現一種新的鎧甲—鎖子甲(鏈甲)。顧名思義其構成類似於鐵鏈:一環扣一環製作而成。早期由於技術水平限制,鎖子甲製作難度大所以價格頗高。其後伴隨著歐洲多孔金屬拉絲機的出現,使得鎖子甲的大規模製作成為了可能,隨著兵器新技術的創新導致戰場上的威脅加強,也就刺激了甲冑製造業的發展。

鎖子甲上的小塊加強片開始不斷增大,包裹了四肢和軀幹的主要部位演變為防刀劍砍劈的鏈環鎖子甲,後來相繼出現背甲,胸甲,手甲以及頸甲等。這時期並沒有將札甲淘汰,很多步兵的穿戴大多都是價格低廉的札甲或者是札甲和鎖子甲相結合的混合甲。

3、成熟工藝—板甲

15世紀和16世紀被稱為歐洲甲冑的「偉大時代」,這時期板甲的誕生。英國著名兵器研究者愛華特.奧克肖特認為這一時期的甲冑兼具刀劍不入的實用性以及樸素肅殺的審美氣氛,是冷兵器時代護身裝備發展的巔峰。板甲有效的解決了混合甲銜接處薄弱的危險隱患問題,米蘭鎧甲工匠以大塊的鋼板製作成了可以防護全身的盔甲。

板甲使用的是碳鋼取代了普通的鍛鐵,防禦性強:只要不是破甲武器或衝擊性箭矢,完全可以忽視其他冷兵器。像西方那樣的重騎兵,武裝到牙齒就如同中世紀坦克一般的存在。現在最為人知的就有哥特板甲和米蘭板甲。到17世紀火器慢慢成為主力裝備,板甲失去了優勢從此鎧甲也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三、後世文化的渲染

歐洲中世紀的騎士制度,不僅具有政治軍事價值,也體現了一個時代的思想觀念和文化精神。文藝復興開始就不斷出現大量文學作品和雕塑對騎士進行美化渲染。在傳奇領域有許多封建英雄的成就。如拉烏爾.德.康布雷,他們完全擁有軍人的勇氣,他們穿著金光閃閃的盔甲,不懼怕一個或一群敵人。如《馬歇爾·布西科著作集》中名句道:「上帝在世上奠定了兩樣事物。如同支撐上帝與人間法則的兩根柱子,失去他們,這個世界將混亂不堪,了無秩序。

這兩根完美無暇的柱子就是騎士制度和學術,二者完美地結合起來。」中世紀以後很久,騎士頭銜和博士學位被廣泛地認為是等值的了。高貴的騎士和莊嚴的博士均被看作是尊貴的高等職責的承擔者。而公園廣場上矗立著大量的身穿鎧甲策馬而行的騎士雕塑更是把騎士精神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中去。盔甲,融合鐵與血,力與美。血與火的淬鍊中,誕生了炫酷的冷兵器藝術。

在中世紀歐洲的歷史的長河中,騎士構成的軍隊馳騁在各大戰場持續了將近700年左右,而後面那場席捲整個歐洲的十字軍東徵也持續兩個世紀之久。鎧甲也在一次次戰爭打磨中不斷跟隨者。如果說戰馬是騎士的腿,那麼鎧甲無疑是騎士的堡壘更是賦予了他榮耀與勇氣。鎧甲就是騎士的靈魂所在。

相關焦點

  • 防禦的藝術:中世紀騎士的重裝鎧甲
    大家對歐洲中世紀(約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鎧甲的了解,大多來自博物館裡的鎧甲實物以及根據這些實物創作的圖形和繪畫,並以此對歐洲騎士和騎士鎧甲進行推測和想像
  • 防禦的藝術——中世紀勇士的重裝鎧甲
    外會玩!盔甲對戰,中世紀盔甲激鬥競技宣傳片——從這時開始,鎧甲所出現的大量的稜角狀設計,可以極大地改變箭石和彈丸的彈道,避免直接的撞擊,也可以偏轉分散近戰的力度。就象坦克裝甲的傾斜角度一樣,即使在厚度材料不變的情況下,也可以增加防禦能力。
  • 明明金屬鎧甲更加堅固,但為何清軍棄之不用,反而選擇簡陋的棉甲?
    明明金屬鎧甲更加堅固,但為何清軍棄之不用,反而選擇簡陋的棉甲? 鐵甲是非常昂貴的裝備,無論在哪個朝代,只有精銳部隊和高級軍官才得以全身鐵甲,其他大部分士兵的護具都是很簡陋的,有的士兵甚至沒有護具。而到了清代,隨著火器時代的來臨,耗費巨資的鐵甲已經沒有多少意義,所以被徹底淘汰。
  • 魚鱗VS鐵皮:板甲防禦技術滿點,為何古代中國卻鍾情於鱗甲?
    片片甲葉重疊,編織而成,在鱗甲和箭接觸的一個點上,根據動量守恆,甲片會隨之作同向運動,並吸收箭的動能。 甲片在運動過程中,又會將動能傳遞給周圍的甲片,最終箭的動能被分散吸收,對箭矢的防禦效果就很明顯。宋代曾在百步外用強弩射擊鱗甲,箭矢雖然射入盔甲,但箭刃已經完全捲曲破損,喪失了殺傷力。
  • 騎士行軍裝備中最昂貴、最體現身份的就是戰馬
    諾曼徵服初期騎士的裝備很簡單,一頂圓錐形的頭盔前端有保護鼻梁的凸出物,一副鎖子甲,開叉的裙褲,武器則是木盾和長矛。1181年,亨利二世頒布武器法令,規定一名騎士需要有足夠的資金購置背心、護甲,頭盔,盾、矛。
  • 年前放送:中世紀騎士必備扮靚神器——哥德式鎧甲
    交戰雙方都採購裝備了最新型的哥德式鎧甲鎧甲作為騎士在戰鬥中的時裝備受重視,出於虛榮騎士們對於鎧甲的式樣和裝飾也非常在意,他們最怕在對戰中被對手諷刺為鄉巴佬,穿著陳舊過時鎧甲是會被蔑視的。騎士的作戰更像一場新潮鎧甲秀,穿過時款式鎧甲會被嘲笑。在佛蘭德由於德國的工匠比較多,所以這種新式的鎧甲帶有鮮明的德國特色。
  • 歐洲騎士的桶形盔,防禦力出眾,為何中國古代軍隊不用?
    在諸多影視作品當中歐洲騎兵使用的桶形盔,可能是那個特殊年代防護比較全面的頭盔了。這種面甲和頭盔在一起的升級版頭盔,是那些騎士們經歷了多次戰場教訓以後的產物。這種方形線條突出的頭盔透露著威壓,龐大外形下的小孔無法看到騎士的眼睛,也很容易對敵人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
  • 歐洲中世紀最著名的騎兵鎧甲:哥德式鎧甲
    出於減輕重量的考慮,多數的哥德式鎧甲的大腿甲只有前半片,大腿內側則缺少防護。由於14世紀時的鎧甲就已經在強度上達到了很高的層次,所以此後對鎧甲的純材料性能的改善是緩慢的。雖然材料上的進步並不大,但是結構上和造型上的進步非常明顯,所謂的哥德式和米蘭式鎧甲就是從這時開始出現:因為前者是從米蘭開始流行的,而後者受哥特藝術風格影響很大,所以把這兩種鎧甲風格稱為米蘭式和哥德式。
  • 歐洲騎士的板甲到底怎麼做的?
    板甲顧名思義,是由經過塑形的大塊板狀鋼鐵製造而成的一種鎧甲。而一件包括全身的板甲,可能是一般人眼中,歐洲騎士最為標誌性的裝備了。但實際上,直到14世紀中葉,歐洲騎士們依然主要裝備鎖子甲或內襯甲片的鐵甲衣,最多是某些四肢或頭盔等部位得到了板甲形配件的加強。
  • 歐洲騎士的桶形盔,防禦力出眾,卻為何沒中國軍隊使用?
    為什麼會出現桶形盔?  在早期的歐洲戰場上,以羅馬為首的西歐各個帝國,騎兵們在作戰時使用的頭盔並沒有面甲覆蓋。  乾脆把頭盔做成幾乎全封閉的,全面防護總是不會錯的。  其次為了增加防禦盲點,不管是觀察外面的眼窗,還是為了呼吸的小孔,都儘可能將尺寸弄得非常小。這就導致帶著這種頭盔的士兵視野範圍會非常狹小,很容易遭到側後方的襲擊。
  • 板甲,鎧甲之巔,是否曾慘敗於蒙古騎兵,中國人還不屑製造?
    在十字軍東徵時代,歐洲騎士普遍選擇裝備輕便透氣的鎖子甲為主要護具,以鱗甲、札甲為輔。鎖子甲穿著舒適,可適應不同的身材,重量相對較輕便,是理想的防身護具。但鎖甲對鈍器的防護幾乎為零,對弓箭的防護力也不高,矛與盾之爭呼喚新型護甲的誕生。鋼鐵鎧甲的巔峰之作全身板甲,終於在14世紀初出現了雛形:半身鐵胸甲。
  • 長刀在手,鐵甲在身——識別歷史上出現過的十類鎧甲
    騎士老爺也會來上一身,作為平時的常服,或者穿在鎖甲、板甲的下面提供多層保護,也能緩衝鈍器擊打造成的傷害。這種東西雖然名叫軟甲,但是既硬又不透氣,除了冬天,沒人喜歡穿它。
  • 日本有武士道,歐洲有騎士精神,中國有什麼?
    日本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為是切腹。 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的道德規範以及哲學。 武士道是基於一些美德如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的精神信仰。 只有通過履行這些美德,一個武士才能夠保持其榮譽,喪失了榮譽的武士不得不進行切腹自殺。
  • 總說板甲是最強鎧甲,可什麼是真正的板甲你知道嗎?
    短甲由頭盔(兜)硬質的桶型身甲(胴),以及一體化的肩領甲和肩甲組成了防禦的主體。金屬的短甲由鐵或銅的甲片以鉚釘拼綴成略有彈性的硬殼型身甲。但是,短甲保留著當時東亞鎧甲特有,甚至可以說一直影響了東亞絕大多數文明的鎧甲直到近代的特色:前開襟設計。
  • 騎士精神:歐洲代表的精神文化,核心思想與今日世界文化相牽連
    在歐洲中世紀之初,也就是加洛林王朝時期,出現了騎士階層。他們相當於中國古代的戰士,為維護國家統一、抵禦外敵而存在。這個時期的騎士們擁有精湛的騎馬、御馬技術。在馬背上的戰鬥能力讓他們引以為傲。通俗來講,最原始的騎士精神是指騎士們的騎馬、御馬技術。這個時期的騎士又區別於中古時代的精英戰士、農民、教士等,因騎士擁有快而強壯的馬,並裝備著他們特有的武器。
  • 十萬歐洲騎士對六萬蒙古騎兵,兩天後僅剩千人,原因為何
    一提到歐洲重騎兵,大家首先想到的帶名詞是「力量」,「強大」,「無與爭鋒」。但就是這樣的一個王牌之師,在人數上又佔有優勢,怎麼會敗於人數較少的蒙古騎兵呢? 高大的戰馬,從小就接受嚴格格鬥訓練的職業騎士,加上覆蓋人馬全身的厚重金屬護甲和一把雙刃劍,使歐洲的重騎兵就像德軍的坦克一樣縱橫無敵。尤其是在幾次十字軍東徵中,即使是面對由著名的大馬士革彎刀和汗血寶馬組成的阿拉伯騎兵時,歐洲的騎士們也無所畏懼的發起了一次次衝鋒,如此的金屬風暴粉碎了多少阿拉伯將領的夢想。
  • 十二星座專屬終極鎧甲,金牛座炎龍合體,射手座防禦攻擊一比一!
    很多男孩子都喜歡看鎧甲勇士,裡面的鎧甲技能超高,裝備也是非常霸氣的,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十二星座專屬終極鎧甲,金牛座炎龍合體,射手座防禦攻擊一比一!白羊座:雅塔萊斯鎧甲白羊座的喜歡比較熱鬧的環境,孤獨的她們不喜歡單獨相處。
  • 《中世紀的英雄與奇觀》:走近英雄亞瑟王,勇敢的騎士和防禦城堡
    什麼是傳說,什麼是現實,這真是騎士制度的問題一直以來,熱衷完美,又會為那些被壓迫的人打抱不平的騎士神話,可以穿越傳說、文學和電影,留存在我們的精神世界中。而騎士制度,則出現於11世紀,它是封建制度最有特色的表現形式。
  • 《英雄聯盟手遊》防禦裝備中文翻譯大全 LOL手遊裝備翻譯
    導 讀 在LOL手遊中,防禦裝備對肉坦英雄至關重要,如何選擇合適的防具出裝呢?
  • 古中國與歐洲中世紀鎧甲孰強孰弱?
    大家好,今天聊聊鎧甲。在火器還未出現的時代,各國的戰爭主要靠貼身肉搏。而遠程兵種,如弓箭手、投矛手投石車這些兵器雖說已經產生,但由於操作複雜、投石車更要有良好的生產技術,所以在古代遠程兵種一直處於稀缺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