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刺殺重傷,臨死前大喊:我死大清必亡,十天後清朝亡國

2020-12-18 騰訊網

清朝末年,雖然清政府昏弱無能,但是許多愛國志士,仍然竭盡所能,上下求索,變法改革,想要挽救國家於危難之中,這其中也有那些在我們眼中,整日無所事事的八旗子弟,愛新覺羅·良弼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鑲黃旗人,良弼從出生開始,就享受著榮華富貴,但是幼年的良弼並沒有沉淪與此,而是前往日本留學,學習先進的文化知識,回國之後,重建新軍,開辦學堂,希望以此來挽救時局。

但是清朝的生死存亡,除了各國列強之外,還有國內的革命黨人,而且不少清廷的大臣,和革命黨人串連一起,想要推翻清政府,袁世凱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作為當時清政府的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想的並不是怎麼挽救清政府,而是怎麼讓溥儀退位,雖然許多保皇黨對袁世凱恨之入骨,但是奈何袁世凱手中握有重兵,所以對此也是無可奈何。

良弼是一個典型的行動派,他認為清政府當時面臨的最大的敵人,就是袁世凱這些革命黨,所以良弼開始秘密籌措軍隊,但是還沒等良弼得手,消息就已經洩露。

良弼外出公辦的時候,彭家珍帶著炸彈,前往刺殺,當良弼下車的時候,彭家珍拉響了炸彈,跑向了良弼,良弼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被炸成了重傷,而後送往醫院搶救。

因為傷勢過重,良弼沒有能夠搶救過來,在良弼彌留之際,突然仰天大喊道: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必亡。而後一命嗚呼。

而一切也正如良弼所說,在良弼死後的第十天,溥儀退位,清朝滅亡,袁世凱擔任大總統,中國2000多年的帝制,也在那一天,走向共和。

相關焦點

  • 清朝最後的希望,臨死大喊:我死了大清必亡,結果十天後清朝亡了
    晚清時期開啟了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使得清朝的統治力量開始衰落,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籤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政府雖然無能,經常被西方列強欺凌,但在這種情況下,任然有很多人為拯救國家而做了很多的努力。
  • 此人臨死前說:我死,大清必亡!結果10天後字字應驗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很多人經常會說一些豪言壯志,其中唐朝時期最為典型的就是李白,曾經留下名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除了這兩句豪言壯志之外,在晚清時期還有很多非常勵志型的人物,其中這一位滿清貴族後裔,曾經說過最倔強的話:我死,大清必亡。他就是愛新覺羅·良弼,1877年出生於滿清貴族家庭。
  • 丞相被刺殺身亡,臨死前說:如果想給我報仇,請把我五馬分屍!
    前333年,燕國國君燕文侯去世,燕易王即位。齊國趁燕國國喪之時,出兵攻打燕國,侵佔了十座城池。齊國再次背信棄義的行為讓燕易王憤怒不已,對蘇秦的態度也不友好。這讓蘇秦威信掃地,他向燕易王承諾,一定幫助燕國收復被齊國侵佔的城池。 蘇秦來到齊國,見到齊王,他先祝賀齊王得到了十座城池,接著又向齊王表示哀悼。
  • 此人臨死前說:我一死,大清就要亡國!他去世十天後大清滅亡
    當時對清朝威脅最大的就屬革命軍了,全國大約有一半的軍隊都是革命軍。 他在去世之前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如果他死了,清朝的日子也就到頭了,很快就會滅亡。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句話在他去世後的10天就得到了證實,大清朝在這個時候竟然就滅亡了。
  • 延禧攻略:順嬪敗露,臨死刺殺皇上,張嘉倪演蛇蠍美人太帶感!
    《延禧攻略》中來了一個美人寵冠六宮,此人就是皇上的順嬪娘娘,也就是張嘉倪飾演的。順嬪成為皇上的寵妃之後,皇上每夜都留宿她的宮中,對瓔珞及後宮中別的嬪妃不聞不問,引起皇后等人的強烈不滿。
  • 希特勒:此人敢刺殺元首
    那麼,黨衛軍為何對一位德國木匠嚴加看守呢,此人到底是誰?原來此人跟希特勒有關,用希特勒的話來說:「此人陰謀差點得逞,讓帝國毀於一旦!」 德國慕尼黑貝格布勞凱勒啤酒館 在此我認為,喬治.艾爾塞的刺殺希特勒計劃非常巧妙,他選擇了恰當的時間和恰當的地點,如果不是時間上出錯,這個德國木匠有可能真的改變歷史
  • 人臨死前的徵兆有哪些?人死前有沒有徵兆
    而針對人在臨死以前,實際上也是歸屬於擁有很多種多樣的徵兆我們可以發覺的,而針對人在臨死以前也是擁有回光反照這一狀況產生,而這一也是一個很普遍的天氣現象,那麼人臨死前的徵兆有什麼究竟怎樣?下邊一起來瞧瞧吧。人臨死前的徵兆有什麼人在臨死前有徵兆嗎?回光反照是一個普遍的天氣現象。
  • 《新世-界》金海刺殺沈世昌竟被鐵林重傷 徐天暴怒打響殺人第1槍
    《新世-界》金海刺殺沈世昌竟被鐵林重傷 徐天暴怒打響殺人第1槍時間:2020-02-06 10:42   來源:今日頭條 阿標說影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世-界》金海刺殺沈世昌竟被鐵林重傷 徐天暴怒打響殺人第1槍 由徐兵導演,老牌戲骨孫紅雷,演員張魯一,萬茜,胡靜,李純等主演的電視劇
  • 義成公主-不弱男兒的脊梁,死於亂軍的亡國公主
    風起草原,雪落大漠,我是義成,一個亡國的公主。 翻動史冊,我想看看我在史書留下了怎樣的筆墨,《隋書》《資治通鑑》也曾留下我的身影,我是一個女人,大隋卻把國家的使命硬架在我瘦弱的雙肩。我雖不是金枝玉葉,但也是皇族貴胄,我卻不得不披上嫁衣遠赴大漠。
  • 溥儀臨終前痛苦不堪,嘴裡大喊3個字,到底是什麼讓他念念不忘?
    同時,倘若一個朝代不思進取的話,很容易為社會所拋棄,並最終獲得亡國的下場。比如清朝便是如此,清朝統治者過分驕傲,最終在1912年之時在歷史的年輪中拉下帷幕,並留下溥儀這個可憐的末代皇帝。有趣的是,溥儀在去世的時候,曾經一度大喊著「河車丸」,這是什麼意思呢?顯然得,看到這個名字,大多數的人都會明白,這是一種藥物。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李煜是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君主,作為統治者,他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在詩詞上卻頗有建樹。李煜的詞語言明快、用情真摯,在晚唐五代中獨樹一幟,對後世也有一定是的影響。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說:「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在李煜的詞作中,其亡國後的作品含義深沉,最為膾炙人口。
  • 她是清朝末代格格,傳奇人生堪比溥儀,臨死前道出皇家一陳年醜聞
    我們都知道,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溥儀。而且,自1912年清朝滅亡後,溥儀後半生的人生遭遇大家也都一清二楚,先是跑到偽滿帝國當起了傀儡皇帝。 今天,筆者就就來給大家說說清朝最後一位格格的遭遇。她叫愛新覺羅·顯琦,乃是清朝末代肅親王愛新覺羅·善耆與第四側妃的小女兒,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
  • 十大納粹戰犯,臨死前毫無悔意,喊出一個名字讓行刑官嚇一跳
    這些殺人如麻的惡人,在臨死前會說些什麼呢?臨死前其中一戰犯,還喊出一個名字讓行刑官嚇一跳。 15天之後,裡賓特洛甫在說完:「我最後的希望是德國能繼續生存下去,東西方能達到諒解,我願世界永遠和平。」就被絞死了。第二個處死的納粹戰犯:最高統帥部參謀長——威廉.凱特爾陸軍元帥。他在被處死前,大喊道:「懇請全能的上帝憐憫德意志人民,有二百萬德國軍人獻出了生命,我只不過步我兒子們的後塵而已。」
  • 慶餘年:牛欄街刺殺範閒重傷,滕子京慘死!五竹遠下江南只是藉口
    「牛欄街刺殺的時候,你在哪兒?有人要殺我的時候,你在哪兒?牛欄街刺殺時,我不在京都,對不起,不會有下次了」範閒在得知五竹在沒有經過自己同意的情況下就殺死了婉兒的哥哥,更是想到滕子京因為自己而死,頓時心中的所有怨氣再也無法壓制!
  • 亡國大夫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亡國大夫,《禮記·射義》:「賁軍之將、亡國之大夫與為人後者不入,其餘皆入。」孔穎達疏:「亡國之大夫者,謂亡君之國,言不忠且無智也。」後因以「亡國大夫」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遺臣。出自:《禮記·射義》:「賁軍之將、亡國之大夫與為人後者不入,其餘皆入。」孔穎達疏:「亡國之大夫者,謂亡君之國,言不忠且無智也。」亡國大夫是貶義成語,可作主語、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誰刺殺了甘迺迪?此人披露的真相,被權威人士譽為事實的金石之音
    馬塞洛用極其誠懇地腔調辯稱,如果昨日我幹過不道德的事,那麼今日我不可能如此憤怒。我知道憤怒的邊界在哪裡,也許我說過一些讓你們錯解的話,那都是酒後亂語,如果據此懷疑我幹了什麼,我只能說你們也醉得不輕,你們西裝革履,嚴謹而受人尊重,這顯然不是事實。由於缺乏強有力的證據,特別委員會對狡猾的馬塞洛無計可施,針對他的調查因此陷入了困局,再無法向前推進一步。
  • 秦朝與明朝都是宦官亡國,兩朝的宦官有什麼不同?
    秦朝與明朝都是宦官亡國,兩朝的宦官有什麼不同?這是一個關於官職演變的問題。一般來說,秦朝的亡國是因為宦官趙高操持國家權柄,濫殺忠良重臣,致使秦朝中央機構幾乎癱瘓,進而導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最後亡國。歷朝歷代,都是文人士大夫執筆,訴說歷史,亡國的責任,肯定不會往自己身上攬,推給外戚或者宦官,或者完全推給君王,這是常見的。現代史學研究,與歷朝歷代不同。現代社會已經不是古代帝制王朝,社會結構也不同,所以沒有特別的階級立場。秦朝與明朝的亡國原因,不再推給宦官,而是從整個社會的各個層面進行分析。
  • 清朝御前侍衛佩刀,難道皇帝不擔心他們刺殺嗎?
    到了清朝,隨著皇權的不斷集中、擴大和鞏固,清朝的侍衛隊伍在不斷發展的同時,清政府也逐漸形成了一套更加完備的、官職更加細分的侍衛制度。在這一整套體系中,御前侍衛顯然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們常看的電視劇中,御前侍衛通常都是佩刀的,然而在當時的皇宮都是不允許攜帶管制刀具的,那麼清朝皇帝為何對這些侍衛如此信任呢?
  • 清朝鐵帽子王將35個子女送國外,告誡別當中國人,一女兒家喻戶曉
    1866年,豪格的第十代嫡孫善耆誕生。善耆出身顯貴,他的榮耀全部來自滿清皇室,可以說他的個人前途牢牢被捆綁在清皇室這艘搖搖欲墜的大船上,因此他只能拼盡全力想要將大船扶正,抵禦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