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行動」讓退捕漁民「退得出、穩得住、能小康」

2020-12-23 重慶市人民政府

江北區華新街「家家老火鍋」老闆譚方成正忙著為顧客服務

水上漂了20多年的漁民譚方成響應國家政策號召,上岸重新創業。創業之初,他放出豪言:「我年輕,能吃苦。只要肯幹,就有出路!」

在人社局的創業幫扶下,譚方成不等不靠,開了一家火鍋店,經過一年多的勤勞經營,得到眾多消費者認可。在奔向小康路上,譚方成慢慢從被幫助對象轉變為幫助更多人的退捕漁民。

據了解,隨著退捕漁民轉產安置「五心行動」即將進入收官階段,全市建檔立卡退捕漁民10489人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不等不靠自主創業奔小康

「重慶本地人都來吃的火鍋,特別棒,物美價廉。」「菜品很新鮮,分量足,老闆很熱情,來吃的主要是回頭客。」「沒吃到,等了很久沒位子。」點開美團的「家家老火鍋」,從一條條評論裡,看得出這家火鍋店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熱捧。

「家家老火鍋」的老闆譚方成今年38歲,初中畢業後,跟隨父輩成了「水上漂」一族,以打魚為生。雖然在水裡漂了20多年,習慣了打魚的生活,但當2019年國家號召漁民退捕上岸時,他了解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後,毫不猶豫決定響應國家政策,上岸重新開始新生活。

上岸後不再過著熟悉的打魚生活,一家四口如何生活成為譚方成面臨的難題。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譚方成沒有害怕,他放出豪言:「我年輕,能吃苦。只要肯幹,就有出路。」

經過走訪考察,他決定開家火鍋店。在江北區人社局和街鎮對接的創業指導下,譚方成在江北區華新街街道城市領地小區附近經營了一家「家家老火鍋」的餐館,踏上了自主創業之路。

經過譚方成一年多的經營,火鍋店的生意還算不錯。譚方成在自己創業的同時還積極帶動其他困難人員就業,目前店裡有員工11人,都為「4050」就業困難人員,每月發放工資4萬餘元,解決了這些員工的就業和生計問題。

譚方成說,今後他將繼續努力經營好火鍋店,創業創富,希望能帶動更多的退捕漁民就業。

大齡漁民靈活就業享補貼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裡,撐船打鐵磨豆腐」最苦,三者都是重體力活,且飲食、休息極不規律。江北區退捕漁民周世芬和丈夫葉子安打了一輩子魚,過去的幾十年,夫妻倆以船為家,她早已經習慣了船上那方小天地——不用面對太多人,也無須應對複雜的人際關係,「那是一種簡單、自由的生活」。不過,捕魚需要看天吃飯,危險時刻伴隨。

退捕政策下來後,周世芬對未來的生活有過迷茫和抱怨。「不是我們不願改行非要泡在水裡,而是沒有其他選擇。一是在船上的這幾十年,沒有學歷和其他技能;二是所處的年齡也很尷尬,40多歲,找工作沒有優勢。」周世芬很清楚自己和丈夫的處境。

另一個現實問題是,周世芬家有老人癱瘓多年,需要時刻照顧。當漁民時,時間自由,如果換一個生活方式、換一個工作,照顧老人就成了大難題。

江北區人社局工作人員在了解到這一情況之後,多方為夫妻倆尋找合適的工作崗位,主動給他們介紹再就業補貼政策,以此來緩解退捕給這個小家庭帶來的「陣痛」。

各方不懈努力,最終為周世芬在鎮上尋得了一份僅周末上班的家政工作,並且有政策支持,即將享受靈活就業社保補貼。而其丈夫葉子安除了空閒時間回村務農之餘,也會在廠區做臨工,既照顧了家中老人,又極大緩解了經濟壓力。周世芬和葉子安再也不用起早貪黑在河裡冒著風險打魚了,上岸後的生活更加穩定和有規律,夫妻倆感覺生活輕鬆多了。

「百日攻堅」發力「五心行動」

今年9月起,市人社局開展長江禁捕退捕漁民安置保障「百日攻堅」計劃,全面發力宣傳入心、就業暖心、培訓貼心、社保安心、兜底暖心「五心行動」。

據市人社局有關人士介紹,市和區縣兩級政府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安置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下,同步成立了由人力社保部門主要負責人任組長,農業農村、財政、民政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專班,市級專班抽調5名業務骨幹脫產集中辦公。建立「周調度、旬通報、月約談」和機關處室「一對一」對口指導區縣工作機制,將「四個100%」納入區縣政府實績考核,壓緊壓實區縣責任,做到工作全協同。

將退捕漁民納入重點就業群體,制定出臺退捕漁民安置保障「百日攻堅」計劃和做好退捕漁民就業幫扶、養老保險參保、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等配套政策文件,從就業服務、職業培訓、社會保障等方面實現政策全覆蓋。已累計落實社保補貼、公崗補貼、交通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貼息、養老保險代繳等幫扶政策,發放培訓補貼70餘萬元、社保補貼100餘萬元、創業擔保貸款660餘萬元,代繳困難人員養老保險240餘人。

成立宣講小分隊,深入漁民家庭走訪,面對面宣講安置保障政策,摸清摸準退捕漁民就業、社保狀態和就業創業、培訓意願。設立退捕漁民幫扶專員,填寫幫扶明白卡,根據漁民年齡結構、就業意願,針對性制定「一對一」幫扶方案,提供全方位服務。加強就業幫扶,組織精準對接,開展專場招聘40餘場、職業介紹1.1萬餘人次,職業培訓1173人次。

相關焦點

  • 江都區:監督護航「十年禁漁」 確保漁民「退得出」「穩得住」
    為落實長江十年禁漁要求,揚州江都區紀委監委全流程、全鏈條跟蹤監督各職能單位「禁漁令」落實情況,確保漁民「退得出」、「穩得住」。 在邵伯鎮漁業村的一處漁港,紀檢監察人員正實地查看禁捕退捕工作執行情況。十年禁漁令發出後,當地村民積極響應。
  • 重慶退捕漁民新身份之瘦身魚教練:我在西湖養生態魚
    ,2020年底前完成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外水域的漁民退捕,並實行10年禁捕計劃。如今,長江10年禁漁令實施將近一年,不少熱心讀者紛紛致電上遊新聞熱線966966/上遊新聞APP留言,希望了解退捕漁民的生活現狀。退捕漁民去哪兒了?今天,上遊新聞曝光臺頻道記者帶你了解重慶市九龍坡區退捕漁民李雪冬的近況。
  • 眉山市天然水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調度視頻會召開
    12月22日,全市天然水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調度視頻會召開。會議貫徹落實全國長江禁捕退捕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總結成績,分析問題,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任務。
  • 陽新新聞:龍港鎮退捕漁民迎來2578個就業崗位
    20日,黃石市退捕漁民轉崗就業暨金秋招聘月招聘會在陽新縣龍港鎮舉行。據悉,從今年1月1日0時起,我國開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長江流域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將用十年時間涵養長江漁業資源,修復水域生態環境。
  • 今日,新華每日電訊關注我縣禁捕退捕工作
    今天,新華每日電訊以《告別「水上漂」,打魚變護魚——江蘇漁民退捕轉產見聞》為題關注我縣禁捕退捕工作。  昔日捕魚者,今朝護魚人。長江禁捕退捕以來,江蘇在嚴格落實禁捕要求的同時,多渠道推進漁民安置保障工作,積極幫扶職業漁民「轉業」,推動「生計漁業」向「生態漁業」轉變、「打魚」向「打工」轉變。
  • 湘陰縣組織退捕漁民學習辣椒種植技術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為幫助退捕漁民開拓思路、增長見識,引導更多的退捕漁民積極參與到新型農業產業發展道路上來,11月20日,湘陰縣鏈田職業培訓學校組織該校退捕漁民培訓班的學員們來到長沙望城區學習辣椒種植技術,縣政協副主席、縣工商聯主席陶娜參加。
  • 推進重點水域禁捕 落實漁民安置保障_工作動態_市農業農村局_永州...
    4月2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召開全省重點水域禁捕和漁民安置保障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關於長江經濟帶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精神,對全省禁捕退捕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安排,確保漁民退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在今年年底之前能夠圓滿完成湖南禁捕退捕工作任務
  • 封存拆除退捕漁船8377艘後,上饒全市還補貼了……
    12月8日,記者從市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0年1月1日起,我市水生生物保護區、鄱陽湖區全面禁捕;3月20日前,完成核發補償資金、註銷捕撈證件、船網工具回收等工作;8月底前,基本完成退捕漁民社保工作;10月底前,完成禁捕退捕工作。
  • 南充市高坪區2020年就業扶貧暨退捕漁民專場招聘會成功舉辦
    為深入貫徹落實人社部穩就業攻堅季行動,迎接第7個全國扶貧日活動,10月16日,南充市高坪區2020年就業扶貧暨退捕漁民專場招聘會在金融廣場隆重舉行,此次招聘會由南充市高坪區人民政府主辦,南充市高坪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南充市高坪區就業服務管理局協辦,以「穩崗就業,決勝攻堅」為主題
  •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成立長江流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
    安置保障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渝府辦發〔2020〕87號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推進全市長江流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經市政府同意,成立長江流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領導小組
  • 離漁而行,逐夢前行——退捕漁民子女校園生活剪影
    南磯山鄉政府根據「禁捕退捕」漁民子女就學工作相關政策及文件精神,提出要確保妥善安排、解決退捕漁民子女教育等保障問題,讓禁捕退捕政策落到實處。邱會樹同學便是漁民退捕子女中的一員,父親邱慈明原是南磯山漁民,世代以打魚為生,禁漁政策實施後,經政府引導來到經開區就業,收入比以前高出許多,兒子邱會樹也隨父前往,並就讀於經開區的南昌二中昌北校區八年級7班。
  • 周俊文:靈活解決退捕漁民就業 讓他們生活水平不降低
    周俊文在山棗鎮金白沙村調研禁捕退捕工作周俊文在山棗鎮山棗村看望慰文貧困戶吳立洪中國湘鄉網8月4日訊(全媒體記者:劉俊榮)8月4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周俊文來到山棗鎮,對我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展開實地調研,並走訪慰問部分貧困戶。
  • 在線訪談|省人社廳:為高校畢業生、退捕漁民等重點群體提供特殊...
    「目前來看,我省實施的援企穩崗政策對保企業、保就業、保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董長麒說,穩崗返還穩就業做法被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為高校畢業生、建檔立卡貧困戶、退捕漁民等重點群體就業提供了哪些政策幫扶?▶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為應對疫情,我省迅速將招聘活動從線下轉為線上,開展「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湖北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行動、「知名民企湖北行」等活動,共舉辦各類線上招聘668場,組織企業3萬多家,提供就業崗位159.6萬個次,達成就業意向11.5萬人。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變化後,全力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
  • 長江禁捕退捕部際專班水上大排查第二工作組到蕪開展禁捕退捕水上...
    12月20日至21日,部際專班水上大排查第二工作組由湖南省漁業漁政局唐湘北副局長帶隊,乘坐中國漁政030船對我市長江幹流131公裡進行了全覆蓋水上「四清四無」大排查,到岸重點聽取了我市長江禁捕退捕工作匯報,抽查了重點縣(市)無為市的禁捕退捕工作開展情況、日常巡航執法情況、中國漁政舉報平臺受理掌握非法捕撈問題和國務院大督查等督查巡查反饋給我市有關問題的整改情況
  • 君山退捕漁民上了《人民日報》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報》 第 14 版生態版,以《漁民上岸 日子更好》為題,報導了嶽陽市君山區六門閘社區漁民在洞庭湖禁捕之後,轉型養殖生態魚,魚館街所在的生態漁村,到訪的遊客日漸增多的故事。洞庭湖禁捕之後,湖南岳陽君山區——漁民上岸 日子更好湖光瀲灩,成群的鷗鷺在水天間飛舞。因為緊鄰洞庭湖岸,湖南岳陽君山區六門閘社區漁民眾多。社區臨湖的一條街,曾有26家野生魚館,尹龍初的魚館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家。
  • 巢湖市銀屏鎮做好「三字」文章 ,讓漁民禁得了漁上得了岸
    為推進長江流域生態文明建設,銀屏鎮全力做好「摸」、「談」、「穩」三字文章,全面實現所有漁民退捕上岸。精準「摸」清家底。全面摸排「三無」船隻,截止目前,全鎮共摸排「三無」船隻430餘只,其中第一批上報48條,第二批摸排345條,第三批摸排30餘條。進一步完善協議籤訂,建立了一船一檔,目前對430餘只「三無」船隻全部籤訂拆解協議,進行統一拆解,現已全部拆解完成,為退捕後續工作夯實基礎。
  • 實錄|農業農村部介紹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階段性成效和下一步...
    其中「一江兩湖七河」和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重點水域,共有建檔立卡漁船8.4萬艘、漁民18萬人,已全部提前退捕上岸;各省(市)自主確定的其他水域,共有建檔立卡漁船2.7萬艘、漁民5.1萬人,已提前完成2020年退捕任務,剩餘1599艘、3072人將按計劃於2021年底前完成退捕。二是漁民安置保障穩步推進。
  • 益陽有序推進禁捕退捕 守護水域生態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禁捕退捕工作,將其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來落實,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督導,多次批示,採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漁民家中和洲島調研座談,切實掌握第一手情況,切實加強對漁民群眾關于禁捕退捕的政策宣傳教育,著力營造濃厚氛圍,廣泛爭取廣大漁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持。
  •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切實做好重點水域禁捕退捕有關工作的通知
    省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責、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重點水域禁捕相關工作。二、強化退捕漁民轉產安置。要積極落實「1131」計劃,切實做好漁民轉產就業工作,根據漁民年齡結構、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等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轉產轉業安置方案,實行分類施策、精準幫扶,通過發展產業、務工就業、支持創業、公益崗位等多種方式促進漁民轉產轉業。對轉崗就業難度較大的大齡困難漁民,要積極納入就業援助體系,確保每一個想就業創業的退捕漁民有事做、有收入,在全面小康進程中不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