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8 2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啥?那麼年輕的阿妹也來搞扶貧?」「她是城裡人,她能幹得了農村工作?」2018年10月25日,來賓市興賓區平陽鎮弄洛村的村民看到來村子駐村的「90後」毛雅文,議論紛紛,該村的老黨黃顯樂心裡也直打鼓,擔心這個「阿妹」受不了扶貧工作的艱苦,半道跑路了。然而,一晃快兩年過去了,毛雅文用實際行動賦予「跑路」另外一種定義。她跑遍了弄洛村下轄的七個自然屯,走遍通往村屯的各種山路水路,用腳步丈量土地,用汗水獲得認同,不負青春不負村,把扶貧惠民政策送進千家萬戶。
探民入戶,做好村民貼心人
弄洛村屬於「十三五」貧困村,位於來賓市西南部的石漠化丘陵地帶,偏遠閉塞,交通不便,沒有村集體經濟和產業支撐。全村七個自然屯,四個缺少水源,基礎設施不夠完善,自然環境惡劣,群眾思想相對閉塞封固……這是毛雅文對弄洛村的第一印象。
毛雅文是來賓市土地儲備中心的一名幹部,起初,扶貧工作到底該做什麼、怎麼做,對於這個從小生活在城區,連蔥花和韭菜都分不清的女娃娃來說毫無頭緒。為了儘快轉換角色,毛雅文加班加點學習脫貧攻堅業務知識、政策文件,並在村幹部的帶領下,挨家挨戶走訪,熟悉村情。
毛雅文明白,作為一名扶貧幹部,首先要克服掉「融入」這個關口,真正走到群眾中間,做好群眾的「貼心人」,只有真正融入了,村民們才能認可你,工作才有主動權。毛雅文憑一雙腳踏遍了弄洛村委的每一寸土地,每次入戶,她都及時了解村民的生產生活情況,核對扶貧手冊,對村民理解不了的政策,便用「大白話」解釋,耐心調解群眾的矛盾糾紛,真正與老百姓打成一片。「我在走訪中發現,致貧原因集中在因病、因殘等方面,交通不便、飲水困難、沒有護欄是村民普遍關心的問題。」毛雅文說。
活用政策,做好政策知情人
毛雅文始終認為,年輕不等於「辦法少,作風飄,不適應基層工作」,相反,她要「當先鋒,打頭陣,走前列」。她開始積極學習各項扶貧政策知識,通過各種扶貧政策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駐村以來,她與駐村幫扶工作隊員、鄉鎮黨委政府通過國家的扶貧政策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2019年2月,弄洛村委古厚至弄洛4公裡屯級道路硬化項目完工,解決了弄洛屯村民出行難的問題;2019年底,該村完成農村人畜飲水工程項目,解決了弄某屯靠"天"喝水的飲水難問題;2020年4月,弄某至弄水的2公裡交通護欄項目建設完成,解決了弄水屯村民的出行安全問題。
路通了、水來了、出行安全了,村裡的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弄洛村的面貌一點點改變。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就要因戶施策拔窮根,還要針對不同致貧「病因」,毛雅文與駐村工作隊員一起謀劃開出不同「藥方」,在增強貧困戶的持續造血功能的同時做好基礎保障,實現精準扶貧。她幫助因殘因病致貧的家庭申請農村低保和殘疾補貼,無房或危房戶申請危房改造,產業發展有困難戶出謀劃策,聯絡產業指導員。在村頭村尾,田間地頭,常常可以看到毛雅文的身影,大夥都說,她對每一戶的家庭情況都了如指掌。
敢於擔當,做好脫貧責任人
「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毛雅文明白,越是到最後關頭,就是越是艱險,作為脫貧攻堅一線的扶貧幹部,就越要敢於擔當,肩上的責任不能放鬆。走村串戶時,山路十八彎,毛雅文便棄車步行,曾在一天時間走了14公裡,幫助8戶貧困戶驗收產業。駐點的「家」,一張床、一張桌椅,一個鐵衣架就是毛雅文的全部家當,沒有假日、沒有休息,她一次次對親人食言,推遲歸期,但她從未後悔來駐村的決定。
「老黨總說我們年輕的駐村工作隊員是新知青,我很贊同。從脫貧攻堅衝鋒號吹響的第一天起,我們聽從黨和人民的號召,離開城市離開家人,紮根一個個貧困村,我們便忘了自己,心中只有人民。我們脫貧攻堅責任人對國家和人民的承諾是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毛雅文堅定地說。
來源:興賓區工作隊管理辦、興賓發布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你的支持是我不斷努力的動力
原標題:《【扶貧先鋒】毛雅文:不負青春不負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