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城隍的西瓜個大渾圓,具有汁多、籽少、清甜爽口、耐貯運等優點,非常好吃!
美麗密碼:西瓜產業是興業縣一項傳統產業,每年種植的西瓜以其甘甜、味純質優、色澤鮮美在區內外市場享有盛譽。這裡的西瓜分春秋兩季種植,每年端午節前後一直到夏至節,就是春西瓜的採摘旺季。6月12日,正值春西瓜採摘時節,《美麗玉林行》欄目組來到興業,走進種植西瓜最多的鄉鎮和村莊探訪。
西瓜,源源不斷銷售到外省
在興業縣城通往大江口的二級公路進入葵陽鎮龍口村的一個三岔路口,我們看見有兩輛大貨車正在裝西瓜,「這是外地的客商到興業收購西瓜的一個點,西瓜成熟季節,這裡每天有七八輛大貨車運往區內外。」隨行的興業縣政務中心主任黃春告訴記者。
走近正在裝運西瓜的大貨車,我們看到幾名瓜農正把小貨車上的西瓜搬到大貨車上,一個個整齊有序地層疊起來,裝在車上的都是飽滿勻稱、瓜形呈橢圓的西瓜。一些因外形不夠美觀的則被挑出來堆在路邊賣。興業縣城隍鎮嘉潤西瓜種植合作社的主管黃家任說,這些西瓜單瓜重達20公斤,長橢圓形,具有汁多、籽少、清甜爽口、耐貯運等優點,都是運往廣東、雲南、貴州、湖南等地一些高檔賓館酒樓。
進入龍口村的路上,我們不時看到一片片綠油油的西瓜地,瓜農們正忙著把一隻只又大又圓的西瓜從田裡挑到路邊,再集中裝車外運,挑瓜、摘瓜、運瓜、裝車,一派繁忙的景象。
黃家任把我們帶到城隍鎮萬安行政村祿馬自然村一大片西瓜地裡,這片西瓜地有500多畝,主要種植了新紅寶、慶紅寶等西瓜品種。黃家任介紹說,現在採摘的春西瓜,是清明前後開始耕種,大概70多天的時間就可以上市了,採摘一般在夏至前後結束。由於這裡種植的西瓜施的是農家肥,選種優良品種,採用嫁接種植技術,品質不錯。現在是採摘旺季,每天從興業拉往外省的西瓜有七八輛大貨車,按照每輛大貨車能裝兩萬多公斤西瓜計算,有近20萬公斤的西瓜銷往外地。
據了解,興業縣城隍鎮的湖村、萬安村、大西村,葵陽鎮的四新村、龍口村,以及蒲塘鎮的龍平村、白花村等村子也種植有各種良種西瓜,全縣今春種植西瓜面積達3000多畝,現在都到了成熟採摘季節。
西瓜成熟季節,在盛產地的村口都堆著很多西瓜售賣。
嘗瓜,領略當地瓜農的挑瓜「竅門」
在萬安村500畝大片西瓜地裡,映入我們眼帘的是一片綠色的瓜田,一個個西瓜圓鼓隆咚藏在綠色的瓜藤裡,陽光將瓜藤曬出甜甜的味道……
知道我們是來看西瓜的記者,瓜農熱情招呼我們吃西瓜。一位姓覃的瓜農在瓜田裡走了一圈,從一條藤上摘下一個成熟的西瓜,順著西瓜紋路,用刀輕輕一切,「哧啦!」一聲,那清脆的瓜皮就自動裂開成了兩半,紅紅的瓜汗瞬間流了出來,露出了水靈靈、紅通通的瓜瓤,一陣清香撲鼻而來。對美食素有研究的記者小陳迫不及待切了一大塊西瓜放到嘴裡,連咬幾口,邊吃邊伸出大拇指:「爽!」我們跟著拿起切開的西瓜一咬,一股甜滋滋、涼絲絲的汁水滋潤著喉嚨,流進了心田,感覺果香誘人、汁甜肉脆、新鮮紅嫩、清爽可口、肉質鮮美,比在家裡吃西瓜更有意思。
西瓜為什麼這麼甜,跟挑西瓜有關嗎?姓覃的瓜農笑而不語,一直追問,他說不好說,他就是憑經驗,往瓜地裡看一眼,就知道哪個瓜是不是好瓜。
黃家任笑著支招,市面上雖然也有西瓜成熟檢測儀,但是跟西瓜的硬度和成熟程度沒有直接聯繫。他認為,選瓜還是要遵循傳統的一敲二看的辦法,除了看表皮花紋是否清晰,也要看梗子是否新鮮,果臍是否長足。除此以外,也可以通過西瓜比重來判斷西瓜是否成熟。當然,也可以用一些簡單的辦法判斷,比如拍打聽聲,聽到咚咚聲,有回震的,表示成熟;拍的時候感覺到硬手,還生;拍的時候聲音沉悶,是過熟的表現;看瓜紋,顏色偏深色,紋路清晰,剛熟;顏色越深的越熟;看瓜臍,瓜臍是指西瓜的眼,越小越收緊的越好;看瓜蒂,瓜蒂是指西瓜尾接瓜藤的部位。瓜藤帶藤80%無毛的剛好,如果100%無毛的就是過熟。沒有熟透的西瓜有點酸,有點硬,瓜瓤是粉紅色的,籽是白色的。熟透的西瓜瓤是甜甜的,鮮紅色的,籽是黑色的。
黃家任說,祿馬自然村這片西瓜地是今春城隍嘉潤西瓜種植合作社指導種植的最大一片瓜地,成熟早一點的西瓜已經採摘過了。剩下的是成熟一片就採摘一片。今年受到雨水偏多的不利氣候影響,西瓜的產量比去年減少。現在在他所在的嘉潤西瓜種植合作社裡種植的西瓜品種,就是以新紅寶、慶紅寶和麒麟品種為主。麒麟品種的西瓜圓圓的和皮球一樣大小,有著翠綠的外衣,上面鑲嵌著一條條深綠色的紋線,像裹著一條漂亮的頭巾。用手去摸它的表皮,光光滑滑的,像嬰兒的皮膚一樣。黃家任說,麒麟品種是這個季節最好的西瓜品種,口感好,脆甜,價格比新紅寶和慶紅寶的品種要貴一點,也是要推薦瓜農種植的新品種之一。
種瓜,需要堅守和與時俱進
據了解,廣西種植西瓜的地方有很多,興業縣城隍鎮的西瓜因個大沙甜而深受區內外消費者的喜愛。興業縣城隍鎮土地肥沃,陽光、水分充足,適宜種植西瓜,城隍鎮農民曆來有種植西瓜的習慣,他們種的瓜不止個兒大而且沙甜。瓜農從選種到選地都細心鑽研,利用多年摸索出的管理經驗,不靠農藥,不用化肥,採用無公害標準化方法種植,就用腐熟的雞糞和普通的瓜苗種出了沙甜的西瓜。2008年的「廣西西瓜王」便誕生在這裡。該鎮許多農戶因種植西瓜走上了致富路,買了「西瓜轎車」,建了「西瓜樓」,過上了小康生活。廣西電視臺《走進農家》欄目組曾經來到興業縣城隍鎮蓮塘村,現場錄製了「廣西農產品挑戰吉尼斯紀錄大賽——興業縣西瓜擂臺賽」活動。
黃家任是城隍鎮人,從小家裡就種西瓜,他是從1998年開始從事經營西瓜種植業務。他介紹說,在西瓜種植髮展最鼎盛的時候,僅城隍鎮一季就種植有上萬畝的西瓜,在西瓜的成熟季節,城隍到處可以看到西瓜的豐收場面,買賣生意都做得紅紅火火。興業縣加大種植結構調整力度,成立了西瓜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民擴大種植面積,增強科技種植含量,走生態種植渠道,形成了種植規模化、管理專業化的生態西瓜產業格局。該縣農業部門在抓好技術服務的同時,通過在網上發布信息等渠道,幫助瓜農聯繫銷路,確保西瓜種得出來,賣得出去,確保農民增收。只是近年來,城隍的西瓜產業生意由於受市場衝擊,不比以前了。
記者也感到小有遺憾,興業西瓜產業由於西瓜品種和市場受到衝擊,又沒有深加工的項目,西瓜採摘下來一旦不得價,瓜農積極性就會降低,他們就會不種植。現在種植西瓜畝產大幅度減少,農民很多已經不選擇種植西瓜。現在西瓜成熟的季節到興業的西瓜地來,只能在路口的檔口裡有被挑選剩餘的西瓜銷售;到西瓜地的,除了商家來地裡挑選西瓜外,一般的遊客瓜農是不接待的,更不用說遊客來體驗採摘西瓜的樂趣了。
如何在市場經濟中找到突破口,開拓做強西瓜產業,讓這個傳統的西瓜產業在市場上保持領先?這需要政府部門的大力引導和扶持。坐落在城隍鎮的鹿峰山景區是國家級4A景區,西瓜產業完全可以融入旅遊產業一起發展壯大。兩者結合,大有文章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