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弘一法師書法收藏趣聞

2021-12-30 中國美術家網

  

董橋

蕊秋信佛。父親舊藏明代鎏金釋迦牟尼佛像真漂亮,我在巴黎她家看熟了,面相莊嚴,智慧明澈,薄衣暗紋精緻,軀體很圓渾,遠看近看神採動人,法國古董商說是上佳精品。蕊秋虔誠供奉,晨昏上香,先是初一十五茹素,近年漸漸戒了吃葷,六月她來香港見她清瘦了些,肌膚倒更見溫潤,眼睛尤其明淨。上月中旬她來電話說機緣湊泊,裡昂一位法國收藏家勻了明代永樂一尊鎏金觀世音菩薩坐像給她,一足跏趺,一足點地,面相華妍,衣帶流暢,手指恰是王世襄先生說的如蘭吐蕊,尺寸不大,金片斑駁,古穆端莊。「眼下只少了一幅弘一法師寫的南無阿彌陀佛,」她說,「願意賜我一幅小的嗎?」我早年收了好幾幅弘一的南無阿彌陀佛,那時候坊間常見,並不稀罕,贗品也少,蕊秋說的那件小幅她見過,只五十釐米高十二釐米寬,舊紙泛黃了墨色烏亮呈祥。我翻箱找出來寄給她,她一收到深宵打電話聊弘一聊了十多分鐘。說深宵是我這邊的深宵她那邊的黃昏:「儲藏室裡找到一個老鏡框鑲了進去,尺寸剛好,像訂做那麼恰當,真是佛陀保庇!」翻看四十多年前日記,弘一這件小幅是豐子愷一位學生蔣先生賣出來的。

  那時候我在中環做翻譯,那位蔣先生跟翻譯組裡老主任相熟,經常變賣字畫幫補家用。豐子愷人人要,我嫌貴,愛挑些小件書法買,沈尹默詩箋收了三五張,還有吳稚暉張伯英柳亞子信札,弘一這件南無阿彌陀佛最便宜。蘇曼殊八行信箋上白描觀音我錯過了倒是可惜。那年春節之前幾幅吳湖帆小品老主任全要了,我只撿了一幅孫雪泥歲朝清供,小橫幅,七十年代倫敦戴立克喜歡我送給他。那位蔣先生後來不見了,聽說回江浙老家不回來了。五六十年代流落香港的讀書人很多,生計艱困,處處碰壁,滿腹學問換不回兩餐溫飽,蔣先生說菩薩無暇保庇,家裡貼滿南無阿彌陀佛天上也不掉半塊餡餅!悄悄一句牢騷話我一輩子忘不了,跟蔣先生惶惑的眼神一樣深刻。「幸虧逃出來的時候還抱著一堆破字破畫,」他說,「不然老早流落街頭。」蕊秋說她小時候在臺北也遇見過這樣潦倒的書生,臘月歲尾瑟瑟縮縮躲在衡陽路屋簷下賣春聯,她母親幫襯他買幾張「福」字放下十幾張鈔票,書生愣了半天回過神來頻頻點頭道謝:「大小姐慈悲,大小姐慈悲!」兩眼布滿血絲,拱手拜了又拜,翌年聽衡陽路金店老闆娘說書生讓一家書店的善心店東請去臺中分店當夥計,轉運了!蕊秋說我家那幅弘一法師寫的《花香》她老覺得句子眼熟,老想著也許是在書生春聯冷攤上見過。

  她記得攤子上確有幾張紅紙抄了佛經佛偈。我家那件條幅寫的是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裡一則《花香》:「庭中百合花開,晝有香,香淡如,入夜來香乃烈。鼻觀是一,何以晝夜濃淡有殊別?白晝眾喧動,紛紛俗務縈,目視色,耳聽聲,鼻觀之力分於耳目,喪其靈。心清聞妙香。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古訓好參詳。」底下題「依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中花香文綴錄」。蓮池大師是明末四大高僧雲棲祩宏,本姓沈,名祩宏,杭州人,書香世家。鄭培凱教授寫過一篇《雲棲大和尚》,說在杭州西南山巒深處見過蓮池大師的墓,「文革」砸掉了,一九九四年六月臺灣嘉義信徒黃佑成、黃楊淑景重建。鄭教授說蓮池大師結過兩次婚才出家為僧,第一位妻子臨盆出事,母子雙亡,第二位妻子奉父母之命再娶。一年除夕,沈祩宏要妻子泡茶,茶盞端上桌面突然裂了,祩宏笑說:「姻緣無不散之理!」翌年立心出家,訣別妻子說:「恩愛不常,生死莫代。吾往矣,汝自為計。」妻子答道:「君先往,吾徐行耳。」不久她也削髮為尼。蓮池大師寫過一首《一筆勾》要把世間情愛一筆勾銷:「鳳侶鸞儔,恩愛牽纏何日休?活鬼兩相守,緣盡還分手。嗏,為你兩綢繆,披枷帶杻。覷破寃家,各自尋門走。因此把魚水夫妻一筆勾。」鄭教授說沈祩宏攏共寫過七首《一筆勾》,把父母、夫妻、兒孫、功名、富貴、文章、娛情全都一筆勾銷了,裡頭勾銷富貴要勾銷的是房產地產,說「淡飯勝珍饈,衲衣如繡。天地吾廬,大廈何須構。因此把家舍田園一筆勾」。我家世代禮佛,高僧智者這些看破世情的議論從小聽慣看慣,軀體儘管沉浮塵寰,心中畢竟追慕散淡日子的樂趣。

  牟潤孫教授說這樣消極的觀念確然衝得走名韁利鎖的俗緣:「橫豎拋卻散淡也未必真能名成利就,」他說,「得失都是命,命裡有,避不掉,命裡沒有,爭也白費!」難怪蕊秋愛說宿命讓人舒坦。牟教授我稱他牟公,紫薇鬥數批命批得準,家裡收藏字畫甚富,吳湖帆精品尤其多。早年得空我常常聽他說古籍,說掌故,還愛跟著他去吃北京菜。牟公是美食大家,老家廚師聽說後來都成了北平著名飯館的主廚。還有牟公的學生逯耀東先生也很會吃,跟著他們師徒兩人上館子大有口福。那時候牟公早退休了,八十多了還貪吃,牟太太給他打一針胰島素吃過了癮再作計較。老一輩人豁朗。牟公和啟功先生、臺靜農先生都是陳援庵的學生,八十年代有個朋友藏了兩三幅陳援庵寫的條幅,牟公看了說極好,朋友走了他跟我說藏字畫要守分寸,不可見好都要,藏品雜碎不成體統終歸不是格局。聽了那句話我從此不敢亂要亂買省了不少錢。蕊秋說那是吃葷和茹素兩個境界,歲數大了越發是清淡第一,小小一尊永樂觀音小小一幅弘一墨跡,那叫清素,老來相對,求個寧靜:「我這幾年才悟透這層真諦,」她說,「應了蓮池大師那句『古訓好參詳』!」日子過得快,蕊秋從前三分冷傲七分矜貴,世間煩惱惹不起她,近年變了,菩薩低眉慈悲得要命,果真「晝夜濃淡有殊別」耶?

相關焦點

  • 弘一法師:三分書法,七分章法,寫字要抓主要矛盾!
    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中國話劇開拓者之一——弘一法師曾說:「寫字最重要的是章法,章法七分,書法三分,合成十分,然後可名學書。」弘一法師的這個說法,不僅強調了章法的重要性,更為書法愛好者們提供了一種方法論——書法創作要先抓主要矛盾——章法,因為章法在一篇作品的成功因素當中佔有七成分量。
  • 弘一兩個字拍出471萬,褪去煙火氣的書法,是如此澄淨
    弘一法師:一個文化貴族,一個精神貴族。在弘一法師身上,博雅的知識教養,淡薄的人生態度,純粹的精神追求,嚴謹的生活儀軌,濃烈的社會情懷,獨立的精神取向,體現了中國文化傳統對個體價值和精神自由的尊重,也體現出傳統知識精英注重道德修養、注重社會責任的文化性格。弘一法師(1880-1942)堪稱20世紀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
  • 從弘一大師的論書名言,引申來看佛教、禪宗對中國書法的影響
    弘一法師早期書法李叔同的書法藝術思想深受佛教思想所影響,他認為如果每個人永遠都處在自由自在,純潔清淨的狀態,就能夠得到永久的安樂,永久的自由,永久的純潔。弘一法師中晚期書法李叔同精修佛律,法名演音,號弘一。
  • 弘一法師遺書「悲欣交集」四字無人能模仿的背後:與這個原因有關
    世人對弘一法師臨終筆體的爭議在於:一代書法大家臨終所寫「悲欣交集」四字,竟毫無書法大家的痕跡,儼然孩子般稚嫩拙劣的筆體。這是越來越活回去了,返璞歸真、返老還童了嗎?
  • 弘一大師書法,開當代醜書先河?嘲諷他功底,是沒見他17歲前的字
    李叔同在成為弘一法師之前,本濁世佳公子,人稱「半世風流半世為僧」。年輕那會,作為津門富二代,他也是風流成性的主。那時的他,詭時玩世,縱情聲色,儼然遊戲人間的浪子。他在老家時,乃妓院常客,為了名妓楊翠喜,一度尋死覓活的鬧得天翻地覆,早年詩詞集中什麼《菩薩蠻·憶楊翠喜》之類,皆是痕跡。
  • 信封書法 | 信筆之美
    一日印光大法師看了弘一書作後說道:「寫經不同寫字屏,取其神趣,不必工整。印光大法師的這段話,對弘一觸動極大,不久,再看到弘一所書時,印光便有了「接手書,見其字體工整,可依此寫經」的贊語。印光法師的點撥,使弘一日後書寫更增加了一絲不苟的寫經意味,這大概就是他的書法被人譽為「佛書」的緣起吧。
  • 他念念三寶,念念懺罪——夢參長老談弘一老法師
    、倓虛老法師等諸位民國大德 (三)弘一老法師 誰請老法師開示了,老法師總是這樣回答:「我還是學人,我還在學,我沒有開示你的。」弘一老法師有時候念念佛,有時候就寫寫。別的都撂了,書法他沒撂,因為他要寫經,盡寫的是華嚴偈頌,他也用書法來弘法。
  • 古人創作的書法作品,因為寓意太高深,讓現代人很難看懂
    ▲馮承素 蘭亭序局部作為一門獨特的藝術,書畫作品給人的感覺非常專業,而且很難被普通人理解,作為一位歷盡人生繁華的書畫大師,弘一法師具有非常高的思想境界,由他創作的書法作品,更加讓人難以理解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弘一法師漸漸走進佛門,成為了與佛相通的人。
  • 執著時是驚才絕豔的李叔同,放下後是弘一法師!
    他叫李叔同,也叫弘一法師。 許多人只知李叔同,卻不知弘一法師;了解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帶給我們的驚喜,卻不知他在佛學上的造詣與貢獻;只知他遁入空門苦修戒行,卻不知他前半生鮮衣怒馬。 李叔同的半生,光輝燦爛;弘一法師的餘生,終歸寂滅。
  • 娶日本裸模為妻,為她畫《裸女》成鎮館之寶,出家後書法卻惹爭議
    弘一法師就是這位浪子,原名李叔同。年輕時的弘一法師,比較開放,因為家底殷實,身旁常伴有名妓。所謂紅塵滾滾,弘一法師都經歷過,經歷過紅塵,才會看破紅塵。為學習西洋的繪畫藝術,他留學日本。我們知道西方的繪畫都需要模特,甚至是裸體模特。
  • 一看這些書法就來氣!
    4、董其昌書法有清癯之氣!10、王文治書法有粉黛氣!11、弘一法師書法有清靜之氣!12、林散之書法有仙風道骨氣!1,以書會友;2,書法點評;3,書法字典;4,繁簡轉換;5,詩詞大全;6,掌上臨摹。.蘋果版. 在蘋果商店搜索「書思墨語」進入!.安卓版.
  • 心經書法作品(146)
  • 弘一法師一生的20個細節
    李叔同是書畫大師,他的書法具漢魏六朝氣息,他的西洋油畫,近看一塌糊塗,遠看栩栩如生。李叔同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組織成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話劇團體———「春柳社」。李叔同還是第一個將西方繪畫、西方音樂引入中國的人,他是中國最早使用裸體模特進行美術教學的人,也是最早用五線譜作曲的人。38歲時,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削髮為僧,號弘一法師。
  • 我的設計與書法
    今天來聊聊我一直繞著轉的書法和設計。       近幾年,我一直以書法示人,是巧合,也是必然。那是蟄伏了很久的種子,終於在合適的條件下生根發芽。從小喜歡書畫的我,大學讀的卻是設計,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我的主要身份是一名設計師,做平面廣告設計、禮品設計。書法於我,在以前,只是在設計中經常引用的元素。其中固有個人喜好的緣故,更因為血液中的漢字文化基因。
  • 心經書法,用書法家寫的心經全文來誦讀更有味道
    陳嘉強書法藝術工作室為大家分享一下歷代大家書寫的心經。心經書法,用書法家寫的心經全文來誦讀更有味道。 一、晉 王羲之《心經》書法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臨沂人,有「書聖」之稱。
  • 弘一的「禪意」行書對聯,每一個字,都像看破紅塵一樣
    書法,需要技法嗎?當然需要。如果沒有嫻熟的技法作為支撐,那我們還天天臨帖幹什麼。如果沒有用筆方法的傳承,書法藝術又如何能健康且有序地發展幾千年呢?有了技法,就足夠了嗎?當然沒那麼簡單。如果誰的動手能力強,誰的書法水平就高的話,那麼,書法就不能算是一門藝術了,頂多算是一項比較精密的手工活。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提筆寫字,也就太無趣了。什麼樣的書法才是好的?除了技法層面之外,還需要什麼?關於這個問題,真的很難說得那麼清楚。咱們可以借用清代劉熙載的一句話:「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
  • 弘一法師李叔同,親歷21天辟穀養生法
    弘一法師(1880—1942),俗名李叔同,號息霜。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 千秋縱橫,翰墨流芳——中國近代書法之美
    中國書法之美,源於中國漢字之美。漢字和書法,互為表裡,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漢字因書法而有無限生動的形式之美,書法因漢字而有無比豐富的內涵之美。而書法和漢字之美,又都根源於自然之美。從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到如今為我們列印方便而普遍使用的宋體字,漢字經過了數千年的演變逐漸變化,這期間中國書法藝術也隨之進步升華著。根植於這片「特別的東方」的哲學的文學美學沃土的書法藝術乃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品種。
  • 陳坤手抄佛經:筆法清秀有力,是真正難得一見的好書法
    明星練寫書法並沒有什麼奇怪的,但在很多明星書法愛好者之中,有不少明星藝人寫的書法非常有特色,而且專業程度不輸真正的書法家。比如大家熟悉的潘粵明,徐靜蕾,唐國強都是一些書法高手,另外著名男演員之中,陳坤的書法水平其實也非常高。
  • 李莉娟:我眼中的祖父李叔同——弘一大師
    、書法和音樂等方面的藝術造詣,以及在佛學方面的貢獻。1985年天津大悲禪院「弘一大師紀念室」,在天津著名書法家龔望老居士的倡議下,恢復重建,龔望老居士題寫匾額。新加坡廣洽法師捐贈銅像一尊。1990年天津「李叔同書法碑林」落成。碑林座落於河北區宙緯路,是一座精巧的傳統園林式建築,選用弘祖出家前後各個時期的書法作品74件,在碑林的正中矗立著高1.5米的弘一大師僧裝銅質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