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人心難測呢?就是因為我們無法猜測出對方情緒的變化,可能前一秒他們和大家相談甚歡,後一秒就會當場大發雷霆。你喜歡和哪種朋友交談呢?想必大家都會選擇溫文爾雅,在各種場合都能保持優雅風度的「謙謙君子」。
成年人性格暴躁,或是受到各種刺激,做出情緒化的舉動倒也在情理之中。但有的孩子也會出現「易燃易暴躁」的行為,無論父母如何安慰和責罵,他們也不會「息怒」,反而變本加厲地爭吵、摔東西。
今早決定坐公交車上班,有位寶媽帶著兒子坐在我前面,媽媽拿出一塊餅,示意兒子「享用」。男孩卻不停搖頭,生氣道:「我不喜歡吃餅!」媽媽將餅放在他嘴邊,語氣略微強硬地說:「快點吃!涼了便不好吃了!」
男孩卻接過餅,將其扔在地上,之後一腳踩下,對著媽媽怒吼:「我說了我不喜歡吃!你真煩!吃吃吃!就知道吃!」此時正巧停車,媽媽揪著兒子的耳朵,將其拖下了車,嘴裡不停地說著「回去再狠狠地收拾你!人不大,脾氣倒不小!」
打罵和說教毫無效果。
對於脾氣暴躁的孩子,家長大都會有兩種「極端」的行為:一種是化身「談判專家」,耐心地和對孩子說教,告訴他們隨意發脾氣的影響,並表明自己無法容忍暴躁脾氣的立場;另一種是「以武會友」,對其一番責罵訓斥後,用強硬手段管教他們的無禮行為。
但無論何種行為,孩子心中憤怒的火焰,始終無法澆滅,甚至故意和父母頂嘴爭吵,做出各種偏激的行為。很多父母也很疑惑,為什麼孩子無法控制內心的暴躁情緒呢?
孩子無法控制情緒的原因。
成年人遇到事情會通過冷靜溝通解決,小孩子和父母發生了矛盾,或是遇到各種委屈的事情,無法控制負面情緒,主要有兩個原因。主觀原因是他們缺乏清晰健全的語言表達能力。小孩子處於負面情緒時,邏輯思維較為混亂,無法快速有效地組織語言,便會使用最簡單的方式,發脾氣,將負面情緒全部宣洩而出;
另一方面是父母的過度寵愛,長期在家中扮演「小霸王」的角色,他們會變得過於自我,沒有經歷過拒絕和挫折。這樣的孩子,在遇到委屈時,會產生較大的心理落差。為了捍衛自己的,他們便會用發脾氣的方式,希望父母可以繼續慣縱他們。
如何引導孩子的暴躁脾氣呢?家長可以試試這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適當「孤立」他們。
每次女兒對我發脾氣,大吼大叫之時,只要我和他說話,她便會滔滔不絕地反擊。如果我沒有理會她,覺得沒有「對手」之後,女兒便回到房間做自己的事情。當孩子亂發脾氣時,家長要適當「孤立」他們,給他們的平復情緒的空間。
自己的「情緒表演」失去了觀眾,暴躁情緒和行為得不到任何回應,孩子也會覺得無趣。等到他們情緒平靜之後,家長再嘗試和她們溝通。
第二個方法:教他們如何控制情緒。
拿破崙曾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想讓孩子彬彬有禮,今後和別人相處時能夠平易近人,家長需要教孩子如何控制情緒。首先要讓他們對情緒有清楚的概念,像是憤怒、沮喪、鬱悶、傷心等等。產生負面情緒時,可以和父母溝通,或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將情緒轉移。
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今後遇到問題,孩子也會主動和父母溝通交流,將情緒正確地宣洩而出。
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庫給孩子看一些情緒管理繪本,我家嘟嘟小時候給她看的這套《兒童情緒管理雙語繪本》就很不錯。
全套共有10個主題,針對兒童成長中的性格問題進行管理。
給孩子好的物質條件,不如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品格。幫助孩子在以後的學習道路打下基礎。
孩子是家庭最好的禮物,將來成長成什麼樣的人,取決於父母教導,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3-6是孩子性格特點形成的關鍵期,抓住時機,為孩子鋪好以後的路。
寄語:溫和的情緒好似長流的細水,暴躁的性格宛如兇猛的洪水。我們要引導孩子學會控制內心的負面情緒,藉以提高他們的情商,今後他們才能成為社交達人。你家寶貝是否經常發脾氣呢?你會做出怎樣的反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