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視覺中國
春天,去波士頓旅行,我特地去了波士頓美術博物館。除了想拓寬一下視野,還想找幾幅熟悉的作品,其中之一便是莫奈的油畫《穿和服的女人》。
很早就在書裡看過這件作品。穿著紅色和服的卡米耶(莫奈夫人),手持一把摺扇,姿態嫵媚。身上的和服圖案,繡著彩色花卉和誇張的日本能劇人物。背景牆上畫著數把日本團扇,地面榻榻米上也散落著兩把團扇。
和服、摺扇、能劇、團扇、榻榻米,整幅畫裡充滿日本元素,這同我們平時看到的莫奈畫風很不一樣。莫奈為何創作了這樣一幅風格迥異的作品?答案是:他在模仿日本浮世繪風格繪畫。
十九世紀末期,日本浮世繪風靡歐洲,這種神秘而新鮮的東方藝術深深影響了莫奈以及印象派的其他畫家。在畫作中植入日本元素,成了當時的一種時髦。莫奈甚至在他的吉維爾尼花園裡修建了一座日式園林,一架日本木橋橫跨在開滿睡蓮的池塘之上。
印象派的另一位畫家馬奈,畫過一件作品叫《左拉肖像》。這幅畫的右上角,馬奈畫了三張畫中畫,其中一幅就是彩色的浮世繪。而在人物左拉的身後,則畫了一扇琳派風格的日本屏風。
我曾經看過一個視頻,分析梵谷名作《星夜》中的渦捲圖案是否借鑑了葛飾北齋的名作《神奈川沖浪裏》。視頻將兩幅畫重疊在一起,的確可以看到相似的輪廓及配色。
梵谷是喜愛浮世繪的,這從他的作品中可窺一斑,比如《唐吉老爹》。當年,住在法國巴黎蒙馬特地區的梵谷,不時囊中羞澀。賞識他的顏料鋪老闆唐吉老爹總是慷慨大方地讓他賒購顏料、畫布。感念之下,梵谷創作出《唐吉老爹》。他將戴著氈帽的唐吉老爹置於前景,背景則用一幅幅日本浮世繪來烘託,圖案有富士山、歌舞伎藝人、冬雪風景……清新雋永的浮世繪反襯出唐吉老爹的莊重慈祥。
任何一個領域的大家,在藝術的摸索過程中難免都會經歷模仿、嘗試、調整的階段,然後才能逐步確定起自己的風格。就像木心說的「我呢,像個乞丐的碗,什麼都要。盛來的東西,吃光,再去討。文學的大戶人家,我都去討過。」承認模仿或者借鑑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關鍵是,你最終能不能創立出獨樹一幟的自我風格。
郵箱投稿
2479502403@qq.com 1804288208@qq.com
版權聲明
「B座西窗」微信號每天推送的文章,皆為揚子晚報副刊獨家刊發的稿件,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轉載請留言,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圖片除特別標註外,均為網絡圖片分享,版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