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心藝事 | 梵谷也仿浮世繪

2021-03-01 B座西窗

圖 | 視覺中國

春天,去波士頓旅行,我特地去了波士頓美術博物館。除了想拓寬一下視野,還想找幾幅熟悉的作品,其中之一便是莫奈的油畫《穿和服的女人》。

很早就在書裡看過這件作品。穿著紅色和服的卡米耶(莫奈夫人),手持一把摺扇,姿態嫵媚。身上的和服圖案,繡著彩色花卉和誇張的日本能劇人物。背景牆上畫著數把日本團扇,地面榻榻米上也散落著兩把團扇。

和服、摺扇、能劇、團扇、榻榻米,整幅畫裡充滿日本元素,這同我們平時看到的莫奈畫風很不一樣。莫奈為何創作了這樣一幅風格迥異的作品?答案是:他在模仿日本浮世繪風格繪畫。

十九世紀末期,日本浮世繪風靡歐洲,這種神秘而新鮮的東方藝術深深影響了莫奈以及印象派的其他畫家。在畫作中植入日本元素,成了當時的一種時髦。莫奈甚至在他的吉維爾尼花園裡修建了一座日式園林,一架日本木橋橫跨在開滿睡蓮的池塘之上。

印象派的另一位畫家馬奈,畫過一件作品叫《左拉肖像》。這幅畫的右上角,馬奈畫了三張畫中畫,其中一幅就是彩色的浮世繪。而在人物左拉的身後,則畫了一扇琳派風格的日本屏風。

我曾經看過一個視頻,分析梵谷名作《星夜》中的渦捲圖案是否借鑑了葛飾北齋的名作《神奈川沖浪裏》。視頻將兩幅畫重疊在一起,的確可以看到相似的輪廓及配色。

梵谷是喜愛浮世繪的,這從他的作品中可窺一斑,比如《唐吉老爹》。當年,住在法國巴黎蒙馬特地區的梵谷,不時囊中羞澀。賞識他的顏料鋪老闆唐吉老爹總是慷慨大方地讓他賒購顏料、畫布。感念之下,梵谷創作出《唐吉老爹》。他將戴著氈帽的唐吉老爹置於前景,背景則用一幅幅日本浮世繪來烘託,圖案有富士山、歌舞伎藝人、冬雪風景……清新雋永的浮世繪反襯出唐吉老爹的莊重慈祥。

任何一個領域的大家,在藝術的摸索過程中難免都會經歷模仿、嘗試、調整的階段,然後才能逐步確定起自己的風格。就像木心說的「我呢,像個乞丐的碗,什麼都要。盛來的東西,吃光,再去討。文學的大戶人家,我都去討過。」承認模仿或者借鑑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關鍵是,你最終能不能創立出獨樹一幟的自我風格。

郵箱投稿  

2479502403@qq.com   1804288208@qq.com

版權聲明

「B座西窗」微信號每天推送的文章,皆為揚子晚報副刊獨家刊發的稿件,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轉載請留言,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圖片除特別標註外,均為網絡圖片分享,版權歸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浮世繪:梵谷的信仰
    由於他的努力,木版畫的表現領域更為開闊,與以往插圖的作用不同,出現了《吉原之體》這樣單張印刷木版畫,這就是浮世繪的起源。師宣去世後,鳥居清信、鳥居清倍、奧村政信等人接過師宣的衣缽,讓浮世繪作為江戶市民的藝術而紮下根來,師宣時期的浮世繪還是單墨色印刷,這時已從丹繪、紅繪、漆繪逐步發展到彩色印刷的最初階段——紅摺繪,彩色繪畫的技法得到長足進步。
  • 日本浮世繪版畫藝術對著名畫家梵谷的影響
    浮世繪《櫻花樹》浮世是指現代、當代、塵世之類的意思。因此浮世繪的是世間風情的畫作。玩具絵:因為應用在玩具製作上,所以種類很多,有雙六、人氣浮世繪的小型版、變裝遊戲的紙娃娃等。見立絵:取材自既有的歷史故事,但以當時的人、地、事物仿套。
  • 葛飾北齋|千禧年影響世界的唯一日本人,梵谷與浮世繪的緣分
    而且梵谷和他的弟弟提奧都是日本版畫的狂熱愛好和收藏者。那麼問題來了,在當時的社會為何日本的浮世繪傳入歐洲呢?使浮世繪成為炙手可熱的藝術品。所以浮世繪就這樣,漂洋過海,在歐洲獲得了新的土壤,在梵谷的畫裡得到了新的生命。梵谷自己也說起對浮世繪藝術的借鑑,在梵谷的作品中,如《日本情趣:花魁》、《日本情趣:梅花》、《雨中的橋》等都能明顯的看出對浮世繪的「抄襲」。
  • 觀天下 | 梵谷看到日本浮世繪以後
    鈴鼓咖啡館的女老闆阿格斯蒂娜·塞加託裡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1890)的情人,1887年——也就是畫家移居巴黎的第二年——梵谷曾為她創作過一幅「獨酌肖像」:
  • 浮世繪 | 我們不止有海浪
    但其實浮世繪是一門鮮活、熱辣、又極具「侵略性」的藝術,莫奈、梵谷、魯迅都為之痴迷,它的製作工藝之精、表現範圍之廣,超乎你想像。▲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的《江都駿河町三井見世略図》有人問梵谷為啥這麼喜歡浮世繪?梵谷說:這是我的信仰!
  • 淺談日本浮世繪,曾影響梵谷莫奈,附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賞析
    浮世繪題材之豐富,在300餘年的時間裡,浮世繪大師們把人物、鳥獸、戲曲、名所、歷史,以及妖魔鬼怪等江戶時代的那些情慾全部裝進了畫面,成為最能代表日本繪畫的表現形式之一。 3 浮世繪的影響 它們帶著濃鬱的日本傳統文化印記,十九世紀歐洲從古典主義到印象主義諸流派大師也無不受到此種畫風的啟發,其中影響最顯著的就是梵谷和莫奈。
  • 藝推|90歲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
    作者:高考美術傳播 編輯:藝推YITUI 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 日本的浮世繪無人不知,而浮世繪最廣為流傳、最具代表性的形象是出自誰之手?
  • 浮世繪、印象派與琺瑯錶盤
    為什麼浮世繪在西方人眼裡的藝術地位如此重要?而浮世繪又是怎樣影響了後世西方繪畫發展的方向?1867年在巴黎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是日本浮世繪風格畫作第一次出現在歐洲世界,這是經過日本鎖國兩百年後,第一次以浮世繪讓歐洲人了解到了不一樣的日本,也開啟了我們熟知的印象派風格脫離古典繪畫潮流與規則的另一篇章,西洋美術發展、甚至繪畫的風潮也正式走向更多元化的融合。
  • 藝術史:何為「浮世繪」?為何梵谷、馬奈等著名畫家皆受其影響?
    我們所認識的梵谷,馬奈,莫奈,德加等著名畫家都是印象派畫家。  到了印象派發展後期,印象派受到浮世繪影響極大,例如在莫奈晚期的繪畫作品《四季睡蓮》裡充滿著濃濃的東方浮世繪特色。為什麼在他們的後期都受到了浮世繪的影響,影響的又是什麼呢?
  • 浮世繪與印象派
    正是在這種複雜的形勢下,當時和印象派同樣屬於不入流的美術——日本浮世繪的出現給了處在困難時期的印象主義的藝術革新以很大的幫助。 「日本的『浮世繪』又稱『江戶畫』『風俗畫』。從日本繪畫史的發展來看,浮世繪這種繪畫樣式是從桃山時代流行的美人畫、風俗畫演變而來。
  • 當動漫再次遇見浮世繪,「生生浮世」尋找遺忘的江戶文化
    它反映了日本江戶時代的人文風貌、社會生活、民俗傳說、歷史典故、戲劇百藝、山川河流,被譽為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19世紀中期開始,浮世繪濃烈的風格迅速影響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並在西歐產生了日本主義熱潮,推動了從印象主義到後印象主義的繪畫運動。馬奈、惠斯勒、德加、莫奈、勞特雷克、梵谷、高更、克裡姆特、博納爾、畢卡索、馬蒂斯等人都從浮世繪中獲得啟迪。
  • 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
    浮世繪藝術佔據日本畫壇二百六十餘年,是一顆耀眼的明珠,在世界美術史上有著光輝的一頁。日本的浮世繪最初是指代描繪世間風情的畫作,一直表達著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與中國的春畫有異曲同工之妙。最初的浮世繪主角通常是娼妓和藝伎,後來浮世繪在日本得到了迅速發展,逐漸浮現出更多內容,除了美人畫以外,風景畫也成為了浮世繪的主要題材。
  • 繁花繪浮世——日本浮世繪的極致解讀
    後來,浮世繪隨著商貿船隻漂洋過海,以日本表情為歐洲藝術特別是印象派帶來翻天覆地的衝擊,高更、德加、梵谷、莫奈都是它的忠實粉絲:而梵谷在最拮据的時候還不忘收集浮世繪,爾後更是直接上手臨摹,最後將流動的線條和鮮豔的色彩內化成自己獨有的藝術特徵。
  • 梵谷對浮世繪有多著迷
    1886年梵谷臨摹日本浮世繪畫家溪齋英泉的作品
  • 今晚22:00截拍:日本文化專場——跟浮世繪漂洋過海去見梵谷
    這次航行將由我,浮世繪,大家也可以叫我美豔動人的小浮,帶領大家度過一次知識、美景雙在線的難忘旅程。 對,這就是美膩的本導遊 有乘客朋友們可能會問了,「誒,浮世繪,你咋起了個這麼拗口的名字呢?。」小浮只能佛系一笑,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我的名字有點佛。
  • 影響了日本浮世繪、梵谷的藝術,明代木刻版畫的文化自信
    明代的文化自信,影響了日本浮世繪、梵谷的藝術木刻版畫是從明中葉以後進入黃金時代的。當時的書籍,全有配圖,而且配圖十分精美,明以前,甚至現在的圖書,若從配圖精細美觀來講,都不如明代。這是一個奇特的現象。日本人愛極了這些版畫,把版畫印刷的技術應用於各行各業,尤其是裝飾美術領域,日本江戶時期的浮世繪文化由此誕生。日本江戶時代末期到明治時代,日本浮世繪版畫藉由包裝紙、海報大量流傳到海外。莫奈、文森特·梵谷、馬奈、雷諾瓦等印象派畫家,皆受日本浮世繪的影響。
  • 浮世繪是如何攻佔時尚圈的?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稱德川幕府時代)的民間藝術,描繪的多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風景及演劇。在佛教中,「浮世」的反義詞是「淨土」。浮世繪帶有及時行樂、性解放的色彩,相當一部分浮世繪又邪又汙~~~(這裡小編就不放圖了!!)
  • 眾籌| 繁世浮雲錦繪成!21個浮世繪流派藝術精選,限量圖書及周邊
    開篇的海浪,是浮世繪最著名的代表作,畫家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作為浮世繪的頭號迷弟,梵谷受浮世繪影響巨大。梵谷一生雖然窮困窘迫,卻也收藏了200多張浮世繪作品。而且他曾專門臨摹浮世繪作品:▲梵谷臨摹浮世繪畫家溪齋英泉作品《花魁》▲梵谷臨摹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作品《龜戶梅園》▲梵谷臨摹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作品《大橋驟雨》在日記裡,梵谷寫道:「說我們是光的畫家,這是你們對我們的不了解,說我們喜歡浮世繪,是對我們的看不起,浮世繪就是我們的信仰
  • 19世紀末期浮世繪風靡歐洲 梵谷稱其為自己的信仰
    原標題:梵谷:「浮世繪就是我的信仰」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民族特色的藝術樣式。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
  • 日本浮世繪:世界虛浮 快樂至上
    —— 梵谷 浮世繪也稱「江戶繪」,堪稱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它與歌舞伎、相撲一起被稱為「江戶三絕」。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浮世繪——浮世中的繪畫。 「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日本語言中自「浮世」一詞出現開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