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眼看臺灣|當美妝撞上大健康

2021-02-28 青眼

文/慧慧

每天早中晚堅持喝一袋30ml酵素粉,搭配服用珍菌匯,外加使用臺灣本土品牌的基礎保養品,這是臺灣化妝品GMP產業發展協會秘書長陳秀境的日常保養之道。

年過半百的她,從2014年起堅持內調外養。而在臺灣,內調外養正逐漸成為一種常規化的生活方式。這也讓臺灣的美妝產業,無論在研發方向上,還是產品線的布局上,整體呈現出大健康化的趨勢。

臺灣生物經濟研究所2016年發布的報告也顯示,近年臺灣醫學美容的盛行,直接帶動了相關產品的技術開發,諸多生計廠商也開始跨足研發生產美容保養品,主要開發方向為漢方草藥、膠原蛋白、玻尿酸等。

那麼,臺灣美妝企業的大健康化,總體呈現什麼樣的特點,對大陸美妝企業有何啟發?

與大陸市場不同,慧慧走訪的20餘家臺灣美妝企業,大體整體呈現出保健食品與保養品搭配的趨勢,且二者在企業整體業績中佔的比重逐步協調。

典型如TCI大江生醫,主要從事保健食品及面膜的研發生產。TCI大江生醫董事長林詠翔介紹,目前,保健食品是業績的主要貢獻者,約佔到公司銷售額的75%。未來,隨著屏東S11環保陽光面膜廠的大規模投產,面膜的貢獻值將逐步提升。

東藻生計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藻)執行董事張俊龍也表示,目前,東藻公司的海藻原料和配方,主要運用於保養品和機能食品的開發,二者佔比相當;成立近40年的亞琦化妝品有限公司,目前主要著重在保養品的代加工,以及自有品牌的運營,其董事長王佩琳稱,公司也在投入開發美容飲品。而其他企業如國璽、柏諦等,均同時擁有保健食品和保養品的原料、配方、產品線。

國璽的面膜及保健食品

這樣的市場市場特點,一方面與臺灣美妝企業的構成有關。

張俊龍介紹,二三十年前的臺灣化妝品市場,企業創始人和從業者以化工出身的人居多,而近幾年則以生物醫藥學出身的為主。因此,內調外養這一傳統概念在市場和產品層面得到了體現。

誠如張俊龍所說,臺灣不少新興的美妝企業,是從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相關產業延伸而來,而且在配方開發、導入技術等層面融合了生物醫學。

位於臺灣新竹生醫園區的國璽幹細胞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璽),2004年成立,以幹細胞這一技術能量為主軸進行產品線的延伸。如今,其不僅在幹細胞新藥開發、幹細胞儲存、幹細胞保健食品層面有所成就,也衍生出了GT4精華液、精華霜兩大保養品。同時,以原料方的身份,國璽將相關激活技術、活性成分等也運用到了美妝領域。近三年來,其共計申請專利70項,其中已獲得專利20項。

國璽副總經理邱淳芬介紹,目前公司相關保養品主要面向SPA、醫美等專業線,在大陸市場也已設立了專門團隊從事業務開拓,同時已與大陸大健康領域的廠商建立了合作關係,實現產品的落地代工。

國璽副總經理邱淳芬

類似的還有康渼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渼生醫)。其總經理許家緯從事基因檢測技術研發已有7年,去年9月,相關技術也引入到了大陸的部分健檢中心。2015年康渼生醫成立後,許家緯與國立交通大學合作,將基因檢測技術應用到了美妝領域,開發出了基因妍採系列面膜。

康渼生醫基因妍採系列面膜

國立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院副教授陳文亮表示,基因檢測屬於精準醫學的範疇,目前主要應用於癌症的檢測,在醫學領域進入到了紅海階段,因此,往美妝等相關領域延伸,將是大勢所趨。

康渼生醫總經理許家緯

目前,康渼生醫有生物科技、材料化學、生醫材料、基因檢測等跨領域團隊,擁有胜肽開發、萃取,奈米微粒傳導等技術。

張俊龍介紹,由於化工出身的人大多講求觸感或產品呈現的樣態,而生物醫學出身的人則相對注重功效,因此臺灣企業早期在霜體、口紅等產品層面做得相對較好,現在則注重功效性產品的研發,「這是一種良性的轉變。」

而在功效性產品中,尤以抗老最具代表性。前文所述臺灣生物經濟研究所發布的報告顯示,隨著防止老化的觀念逐漸普及,消費者中使用保養品的年齡層逐漸降低,成為市場成長的動力。在臺灣的保養品市場中,約九成以上為臉部護膚品,其中,又以抗老化產品為主流,約佔臉部護膚品的43.4%。

事實上,誠如王佩琳所說,臺灣美妝產業的大健康化,與臺灣不斷衰退的人口不無關係,「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嚴重,另一方面,年輕人不喜歡生小孩。」

根據新華社報導,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7月的戶口統計表明,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為13.55%,0——14歲的幼年人口佔比為13.22%,老年人口比幼年人口多了近8萬人。而且,自今年2月份呈現「死亡交叉」後,兩者差距越來越大。

也就是說,臺灣美妝產業的大健康化趨勢,一定程度上有社會環境倒逼的意味。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倒逼,整體呈現出良性的發展方向。更進一步來說,這或許也是「市場導向」這一理論的落地。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青眼資訊。

▲ 

不一樣的視角 

相關焦點

  • 青眼看臺灣|三足鼎立的美妝零售
    這樣的依賴程度,在臺灣美妝業也有所體現。相對大陸美妝市場較為多元化的渠道而言,臺灣美妝市場的渠道主要呈現三足鼎立之勢,分別是百貨公司、康是美和屈臣氏為代表的藥妝店、專業線。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百貨公司幾乎是歐美系、日系品牌的天下(詳見 《青眼看臺灣|焦慮的臺灣美妝產業》 ),而進駐屈臣氏、康是美的臺灣本土品牌,則以森田藥妝、我的美麗日記等面膜品牌,以及部分藥妝品牌為主,更多的臺灣護膚品牌面向專業線渠道。
  • 青眼看臺灣|負重前行的面膜
    ▍蕾舒翠所屬霈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慶盛生殖醫學出身的宋美蒔,因為家族有遺傳病史,為了讓女兒用上健康安全的美妝品根據臺灣經濟部工業局2016年發布的報告,雖然臺灣美妝市場發展較早,但長期處在外資品牌的裹挾之下,也就導致臺灣本土的美妝品牌起步較晚。甚至可以說,臺灣面膜品類的發展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臺灣本土美妝品牌的成長史。
  • 青眼看臺灣|焦慮的臺灣美妝產業
    不過,即便這樣的「穩健」,也難掩臺灣美妝產業當下焦慮的現狀,一如大陸市場一般。10月26日至11月8日期間,慧慧走訪了20餘家臺灣化妝品企業,將相繼通過十餘篇報導,來探討這個美妝行業曾經的「後花園」,如今呈現的新面貌,對大陸的化妝品產業而言,或許會有啟發。
  • 青眼看臺灣|森田藥妝躁動的「呆板」
    文/慧慧要說臺灣的美妝產業,不得不提面膜;而說到面膜,不得不提森田藥妝。11月16日上午,在上海浦東新區福山路同盛大廈,森田藥妝旗下上海伸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盟欽,用「鄉下人創的品牌,難免會有一點土氣」來形容森田藥妝。▍上海伸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盟欽「太安靜了。」
  • 美妝直播的貨與禍
    美妝產品單價降幅近20% 國泰君安研報顯示,電商自2018年以來就成為了化妝品第一大渠道。這為化妝品消費抵禦疫情負面衝擊帶來了可能。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在可選消費(美妝、服裝、首飾、家電及汽車)普遍承壓的情況下,美妝的零售額降幅最小,下滑幅度為13%。
  • 【悅美妝】臺灣美妝尋寶 你一定不能錯過的19款美妝品
    寵愛之名 亮白淨化生物纖維面膜臺灣明星美妝一:寵愛之名全球NO.1的醫美品牌,2004年以寵愛女人為名誕生於臺灣,由資深美容編輯、時尚作家吳蓓薇創立。寵愛之名不僅發展出美容史上第一款生物纖維面膜,寫下全球知名、臺灣製造的保養界新扉頁;更造成商品瘋狂熱賣、頻頻缺貨,成為臺灣化妝品界的奇蹟。明星產品:亮白淨化生物纖維面膜,保溼微元素水凝霜
  • 禹城市與臺灣環球美妝公司舉行機能性美妝保養品項目合作籤約儀式
    6月13日,禹城市人民政府與臺灣環球美妝品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機能性美妝保養品項目合作籤約儀式,臺灣環球美妝品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文志、總經理許清穆;德州市臺辦調研員楊世平,禹城市委副書記、市長滕海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周亮等出席儀式。
  • 寶島臺灣的美妝購物指南
    另外一些品牌的物品價位也比大陸便宜,例如名牌運動鞋,像NIKE,ADIDAS這類品牌運動鞋,臺灣和大陸的價格能差大約30%,比如NIKE新款AIRMAX系列跑鞋,大陸的價格大概需要六百到七百人民幣。在臺灣淘貨可以省下不少銀子,並且距離近,收到貨物的時間也相對較快。
  • 浙江大美科技和臺灣全麗集團共同成立安徽玳妍工廠
    2019年10月10日,臺灣全麗集團和浙江大美公司共同成立了新工廠安徽玳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臺灣四大開架美妝店購物攻略】
    去過臺灣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臺灣的開架美妝店不勝枚舉,但凡進入店裡,一定會沉迷於其中,時間什麼的絕對轉瞬即逝。
  • 青眼時評 | 新貴與「老錢」
    一上市,這家成立才4年的公司創造了中國美妝行業的多項歷史:最年輕的美妝上市公司;第一個在美國上市的美妝公司;上市首日首個突破800億市值的美妝公司。而更讓人羨慕嫉妒也許還有恨的是三位創始人的年齡都還不到40歲,正值當打之年。▍逸仙電商三位創始人:黃錦峰(左二)、陳宇文(左一)、呂建華(右二)生逢其時。
  • 臺灣美妝購物攻略 哪些美妝店超好逛?【2】
    原標題:臺灣美妝購物攻略 哪些美妝店超好逛?   大陸讀者對臺灣美妝店的了解不外乎是屈臣氏、臺隆手創館、康是美等店家,近年來,連鎖店除積極推廣設備更完善的概念店外,還有些網絡起家的低價貨品的多元美妝店,讓臺灣女生對美妝品選購更多元,而且價格上也更親民。
  • 美妝隨意購 臺灣6大藥妝店全搜羅
    臺灣的藥妝店產業十分發達,從本土藥妝到日本藥妝,再到各國知名藥妝品牌,一應俱全。來臺北必逛的藥妝店我們推薦:康是美、屈臣氏、MOMO藥妝和日藥本鋪,這四家店基本涵蓋了所有知名藥妝品牌。1)康是美藥妝店康是美創立於1995年,英文名稱COSMED是由:「COSMETICS」及「MEDICINE」兩字的前綴結合而成,同時蘊含健康和美麗兩大要素。有自創品牌「我的美麗日記」。
  • 實地探訪韓國美妝市場:被誤解的K-BEAUTY
    但毋庸置疑,韓國美妝市場的成熟度遙遙領先於中國,其研發設計的創新性仍受到中國乃至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 近日,青眼團隊實地探訪了韓國美妝市場,訪問了富體美麗、美迪惠爾、JMSolution等8家企業,試圖更真實地了解K-BEAUTY。
  • 最低1.8折出售,社區團購美妝香嗎?
    從社區團購平臺發展的最初期,由於生鮮類產品具有高頻剛需、量大和低價的特徵,因此社區團購平臺上的產品多是以此類別的產品為主。但有平臺負責人表示,靠每天單獨的爆品去打是不穩定的,切入日常用品這部分高需求才能建立穩定模型。這也是眾多平臺紛紛上線美妝類產品的原因。根據社區團購的商業模式,對於化妝品行業而言,選擇社區團購平臺的可行性在於以下幾個方面:用戶畫像。
  • 臺灣6大美妝店攻略 當地人最喜愛的護膚品店
    臺灣除了有美景和美食,其實還有不少美妝店好逛,店內售賣本土、日本、歐美等地區的化妝品。只要你好好挑選,心儀的物品在這裡通通都可以買到。那麼,在臺灣除了康是美和屈臣氏等大型連鎖店,究竟還有哪些美妝店必逛?今天,就來看看遊惠寶給你總結的【臺灣6大美妝店全攻略】吧!
  • 當Nana撞上林志玲,世界第一美PK臺灣第一美,你站誰?
    林志玲是我們熟悉的志玲姐姐,她那嗲嗲的臺灣腔真是她的標誌呀,甜美的長相魔鬼的身材,讓很多人都為之痴迷,舞蹈功底深厚的林志玲身材很完美,她不僅是臺灣第一美,還是臺灣第一模特呢,身高173的志玲姐姐讓很多男人站在她身邊都很有壓力呢。
  • 臺灣美妝購物攻略 哪些美妝店超好逛?
    原標題:臺灣美妝購物攻略 哪些美妝店超好逛?   一邊有《女人我最大》諄諄教誨臺灣美妝超好用,另一邊是網絡電商上演各式各樣的脫銷斷貨。面對口碑、銷量雙豐收的臺灣美妝,總道聽途說、被代購店左右怎麼行!這期,我們聯手臺灣著名《FG美妝》雜誌,一次性把購物攻略全說清。
  • 美妝外賣,香不香?
    青眼在餓了麼看到,悅詩風吟武漢漢街萬達店作為新店設置了「部分滿199減30」「部分滿199減100」兩種優惠活動,分為滿減活動專區、明星產品、必備爆款、護膚達人、人氣彩妝等共7大類,可選擇商品數量眾多,由餓了麼蜂鳥專送配送需要約50分鐘。從便利性來看,「1小時達」頗佔優勢。
  • 屈臣氏試圖更「美妝」,而健康星球正在讓美妝更健康
    導讀:2019年,一大批顛覆了傳統零售生態的新物種湧入美妝市場。2020年,新物種逐漸在往更新的方向蛻變,美妝零售新物種的2.0時代已然來臨,健康星球,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2020年這場疫情,在重塑零售方式的同時,也讓部分領域站上時代風口——大健康產業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