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的光輝歲月:1987年成立國美 35歲當上中國首富

2020-12-13 新浪科技

來源:華商韜略

原標題:黃光裕的光輝歲月

決策果敢,殺伐有威。

作 者丨安小曼

圖片:網絡、圖蟲創意

6月24日,國美金融科技漲12%,國美零售漲幅超23%。

從2008年入獄至今,12年的時間裡,黃光裕出獄的消息不止一次影響著國美的股價。

時光白駒過隙,世事白衣蒼狗,人們終於等到了他的歸來。

1 第一桶金

上個世紀火紅的革命年代,在廣東汕頭有一位黃姓地主家的兒子,他因父親被批鬥而流浪到20公裡以外的銅盂鎮鳳壺村曾厝生產隊,然後被一戶姓曾的人家收留。

曾家祖上去泰國做生意發了大財,但後來家道中落只留了一門制油的手藝。

地主兒子做了學徒,成年後還入了贅,和曾家唯一的女兒曾嬋成了親。小兩口生了四個孩子,根據倒插門規矩,孩子隨母姓曾。

二兒子名為曾俊烈,出生於1969年。

長大後,曾俊烈跑去改隨了父姓黃,後在辦理香港身份證時,經高人指點,再次改名為黃光裕,並最終以此名聞名於世。

黃曾夫妻倆,一個是地主的後代,一個祖輩曾海外經商,一直非常注重對孩子經商意識的培養。

信仰天主教的曾嬋,經常給孩子們講述《聖經·馬太福音》裡的故事:

一位主人要遠行,給三個僕人每人分了一些錢。主人回來後,發現其中兩個僕人用分到的錢做生意賺了錢,第三位僕人把錢埋起來,沒有增值。主人就把第三個僕人大罵一通,然後把原來分給他的錢收回來,一併給了賺錢最多的那個僕人。

4個孩子的關係一直非常好。有一次,曾嬋抱著才一歲多的二兒子去買餅乾,一分錢買了兩塊餅乾,但老二自己只吃了一塊,要把另一塊帶回家給哥哥吃。

不同於大哥黃俊欽的內斂、羞澀,黃光裕從小就外向、活潑,是當地名副其實的「孩子王」,但他十分有原則: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誅之。

有一次,在村口玩的時候,一個小孩因為打賭總輸,把氣撒到了黃光裕妹妹身上,指著她鼻子就罵,黃光裕一怒衝上去就打,男孩跑了黃還緊追不捨,追到人家床底下還不罷休。

黃光裕10歲那年,中國黃金三十年的大門被一腳踹開。「寧肯睡地板,也要當老闆」的潮汕兄弟最先嗅到改變命運的機會。

當時已被劃為經濟特區的汕頭,成為外貿交易的重要窗口,大量的二手電器開始通過這個窗口流入國內。

年長黃光裕3歲的哥哥黃俊欽,顯露出了在電學方面的奇特天賦:他發現,一般的廢舊電器,他都能拆掉再組裝,讓電器恢復正常使用。

於是兄弟倆合作:黃光裕負責大街小巷地溜達著收購這些從海外流入來的廢舊電器,收回來由哥哥重組好之後,再賣出去。

那年,黃光裕還在念初中,哥哥也不過高中,這種做生意的天賦卻仿佛早就融進了這對潮汕兄弟的血液裡。

1986年,兄弟倆一手拖著用蛇皮袋收來的電器,一手揣著賣二手電器掙的4000塊錢一路北上,坐著火車先是到了內蒙古,後來發現北京的天地比呼和浩特更大,就又去了北京。

到了北京站,黃光裕打了一個三輪車去旅店,蹬車師傅騎了老半天才到,最後收了一塊錢。要知道,那晚他的住宿費用才五毛。

第二天一早,黃光裕一出旅店,「北京站」三個大字就在眼前,他知道自己被三輪師傅坑了。

看著人來人往的北京站,黃光裕靠著欄杆發呆。這時有個人過來,問他要不要拍一張照片。

黃心想,我要來北京做生意了,這會是極有意義的一張照片。最後他「很奢侈地」花了10元錢,拍了一張一次成像的照片,一直保存了十幾年。

但是,做什麼生意好呢?

當時黃光裕只有16歲,但這個童年就被《聖經·馬太福音》薰陶過,小學就見識了向上流動大門的少年,腦子裡從不缺新鮮的想法。

他瞄上了服裝行業,通過廣州的關係,黃要來了差不多價值15萬左右的衣服,決定做一個服裝銷售商。

有一天,黃氏兄弟溜達著到了北京珠市口東大街420號,這有一家「國美」服裝店,店面上百平米,位置還算顯眼,老闆正打算賣出去。

兄弟倆合計著盤下來,改變走街串巷、居無定所的現狀。

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黃光裕每天就做幾單生意,掙幾十塊錢。他的衣服遠不如想像的好賣,甚至還出現了積壓。

後來,黃光裕曾回憶:「那時我也琢磨過做食品生意,但當時人們的消費水平沒達到那個程度;做服裝生意,有面料、季節性的講究,我也不太懂。」

「而家電相對比較定型,我覺得自己做起來還比較合適。當時家電還是有貨不愁賣,就看你能不能進貨。」

1987年1月1日,國美正式亮出了「國美電器」的招牌。

也許連兄弟二人都沒想到,這塊招牌,成為了江湖上此後多年都無可撼動的存在。

而黃光裕,則如知名作家查建英評價的那樣:在中國商界有了搖滾歌星一般的名聲。

2 殺出一匹黑馬 

進入家電行業後,黃光裕延續了從前敢拼敢殺、大膽創新的性格。

他出了很多新點子,不僅吸引到消費者,迅速佔據市場,將國美做大做強,甚至對中國家電,乃至整個零售業的發展,都產生了推動及影響力。

初來乍到的外地人,想要做出點什麼並不容易:青瓜蛋子人脈無幾,也沒錢,還有國企競爭……

「一家個體企業要想辦法吸引來客戶,必須有自己的東西才行」。通過觀察,黃迅速找到了取勝法寶:國企普遍定價高,那國美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

「我儘量便宜一點,讓消費者留下好印象,也有長久做買賣的機會。做零售資金周轉很關鍵。『薄利多銷』、『勤進快銷』,周轉率就高。」

此後,黃光裕一直以此為旨。他說:

顧客帶著財到我店裡來,來了就要讓它留下,不然就是我的恥辱。

「洗衣機、彩電等都是憑票供應,要從非正規渠道得到這些貨。就要想辦法。有時候,別人有好多產品沒人來買,我就想辦法從他手裡把貨拿過來。」

通過這些苦辦法,國美比一般人得到更多進貨門道,但這並非長久之計。幾番考察之下,黃光裕再次搞起了創新。

1990年,黃光裕開始脫離中間商與廠家直接接觸,在家電流通業創造出嶄新的供銷模式——包銷制。

首先,通過分析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產品結構,黃光裕把產品以高、中、低端進行分類,擴大中低端產品的佔比。

其次,針對中低端產品採用包銷制,通過「一票買斷」的採購方法,降低採購成本。

同時,黃光裕加大差異化商品營銷打法,通過與品牌廠商建立排他性營銷合作模式,壓制競爭對手的產品線布局。

國美開始貨如輪轉。但黃認為輪子轉得還不夠快,顧客還不夠多,於是很快想到了新的方式吸引顧客。

1991年,國美電器的廣告出現在了《北京晚報》的中縫上。

在那個絕大多數企業都沒有廣告意識的年代,國美首開京城商家在報刊上登廣告之先河。

事實上,這則廣告對《北京晚報》來說也是一種先河,因為當時這份報紙是不在中縫刊登廣告的。

為了可刊中縫,黃光裕在當時本身報紙廣告價格就比較貴的情況下,多費了一番功夫。

一則有點貴的廣告,一家不大的企業,一份幾乎沒有參照的投入,當時誰都無法確定會帶來多大的回報,甚至會不會帶來回報。

但後來,「買電器,到國美」成為了人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存在,人們也永遠記住了那個「中縫廣告大王」。

1993年,黃光裕已擁有國美、國豪、亞華等七、八家門店,為便於管理,他將這些店統一為「國美電器」,形成了連鎖經營模式的雛形,「屠刀」被初步打造。

但是,當時黃並不知道這是連鎖經營。直到後來有人告知,他才知道,自己又在無意間,開闢了中國家電零售業連鎖經營的天地。

與此同時,隨著國美門店終端勢能的不斷擴大,黃一改之前與供貨商的合作模式,以先貨後款、延長付款周期、壓縮供貨商利潤空間的運營手段,打造了強勢的商業模式。

但那一年,黃光裕和哥哥因為經營理念不同分了家,黃光裕分得了「國美」這塊牌子、幾十萬元現金和一臺夏利。

從此,國美進入「黃光裕時代」。

這是一個瘋狂、野蠻的時代,駕著「國美」這匹黑馬,黃開始了馬不停蹄地開疆拓土。

3 整合管理

1999年的夏天,黃光裕在天津的第一家店開業,津門百姓搶破頭也要買國美。

那是一次試水——繼北京的10家店面後,黃光裕不再滿足於北京市場的成就,拉起了全國擴張的大旗。

這一路上,攻城掠池、殺伐決斷,黃光裕從未改變。

1999年12月,黃光裕進軍上海,國美實現了京津滬連鎖的構架。

第二年夏天,彩電峰會限價,國美率先發聲,連續數周在京、津、滬各門店推出特價彩電,媒體評論中「國美擊垮彩電限價聯盟」「跳水」等詞醒目刺激。

與此同時,已對包銷制駕輕就熟的黃光裕,在「你給我最低價,我給你銷量」協議模式下,大膽推出「免費送貨上門」、「上門安裝調試」、「800免費電話服務」等創新舉措,從價格大戰中首先超越出來,在更高層次上領先競爭。

此時,商家不再只是價格的執行者,而當上了真正的「主宰者」,黃光裕「價格屠夫」的稱號由此而來。

一邊主宰市場,一邊跑馬圈地,到了2001年夏天,國美在全國範圍內已有13家店面同期開業。國美電器的商品種類也不斷擴展,從彩電、冰箱、洗衣機,到空調、小家電,再到通信、IT……國美的總資產已經高達5億元。

兩年後,國美電器店面數量已經超過100家,並從區域連鎖走向全國連鎖。

韓寒說,一般而言,武林高手總是在亂世裡殺出來的。這一路上黃光裕遇到過不少麻煩事兒。

從北京到天津,再到東北,到大西南市場……所到之處,來上十幾家競爭經銷商聯合抵制那是家常便飯,更有甚者跑到國美店裡砸東西鬧事兒,散播謠言,阻擋客源。對這些黃光裕只微微一笑說:

從沒怕過。

但狂猛如他,卻從未忘記冷靜地審時度勢。

1996年,國產家電開始崛起,黃敏銳地嗅到中國家電製造業特有優勢和巨大市場潛力,於是果斷決定:由單純經營進口商品轉向國產品牌。

這是國美開啟的另一個先河,中國電器開始進入國產品牌時代。

但即使黃光裕這樣厲害,也還是吃過敗仗的。

決定進口轉國產的那年,黃去北京王府井的最黃金地段,千挑萬選了一家營業面積達3000平米的新店,重金出擊,僅開業前的廣告投入就達百萬人民幣,最終卻以關門大吉收場。

黃光裕痛心疾首卻也幡然醒悟:如今攤子鋪得大了,他不能再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了。

1998年,29歲的黃光裕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成立鵬潤投資,下屬地產公司,並成功實現了在香港的借殼上市,為第二年開始的全國擴張打下資金的基礎。

第二件,撰寫《國美經營管理手冊》。這個後來被稱為「紅寶書」的冊子,不但對各個崗位的職責規範作了闡述和規定,也對當時能涉及到的,包括電器應該怎麼放等細節流程作了要求和說明。

此後,黃光裕一直在整合管理中,提升著國美的經營效率。

2000年9月,黃光裕開始對國美進行機構調整。北京分部組建,總部各部門成立,新機構設置為國美在全國範圍內的發展做了組織機構方面的準備,使國美管理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2000年12月,黃光裕對《經營管理手冊》進行了修訂。這本長達330頁的小冊子,將國內外先進連鎖企業的經驗,和早些年黃在天津、上海開店的實踐經驗結合起來,對「走連鎖經營之路」做了更佳細緻的規劃。

2002年1月,黃光裕在國美總部成立採購中心、銷售中心、售後物流中心、行政中心、財務中心、監察中心等共七大中心,對國美各個環節的管理進行專業分工,使得國美的龐大運營網絡井然有序。

2002年10月,黃光裕將銷售網絡南北分治、採銷售分離,將公司管理層下移。通過調整,國美內部形成相互競爭機制,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對自己主持的這次改革,黃光裕很是得意。他說:「將管理人才送到一線,將採購與銷售兩塊分離,是此次改革的核心。我認為在管理模式上,我們有很大的創新。」

此前兩個月,國家經貿委市場剛剛公布了上半年全國連鎖前30家企業的經營業績,國美電器以銷售額27億元位居第三,在中國家電零售企業中穩坐第一把交椅。

4 成為首富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WTO。

關稅降了,壁壘矮了,你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生產完了產品,拿到中國市場來賣都不那麼貴了。

2002年,家電企業的市場排名裡,前三甲已不再被國產品牌獨佔——稱雄數年的國產家電巨頭們大有不跨國合作就要死的勢頭。

2003年1月,張瑞敏在接受新華網的採訪時說:現在不是狼來了,而是狼群來了。

「我們要做中國狼!」

說這句話時,黃光裕在「2005中國最佳商業領袖獎」的典禮上,被評選為「年度CEO」,這是他的獲獎感言。

但一如他往日的「多做少說,先做後說」一樣,國美的狼性出擊早在兩年就開始了。

2003年11月,香港九龍旺角山東街上,國美在大陸以外的第一家門店——旺角商城正式開業。之後,黃光裕又藉助在香港和內地的經營經驗,去澳門布了局。

至此,在中國家電零售領域中,國美成了第一個走向海外的企業,他是黃光裕的孩子,血液裡從來都流著黃光裕的基因。

「我們在國內市場做了這麼多年,至少具備了對抗的能力。我的思想是,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在黃光裕看來,「對敵人一定是要有尊敬的心態,但是尊敬不等於不想消滅他!」

那一年,國美電器的年銷售額達到了177.92億元,比前一年的109億元增加了63%。

與此同時,面對高牆外巨人的覬覦,國內的同胞也開始同氣連枝,第一次真正地站在了一條線上。

2004年,黃光裕廣發英雄帖,主持召開「國美全球戰略高峰會」,倡導建立「戰略協同、合作致勝、共存共榮」的戰略聯盟,並得到了眾多家電製造企業的廣泛認同。

2月,黃光裕啟動「彩虹服務」,與海爾、海信、科龍、新科等知名家電製造企業結成服務聯盟,成為中國流通企業中第一家擁有自己獨立品牌服務體系的商家,同時開創了中國商業活動通過電視臺直播的先例。

兩個月後,黃光裕正式對外界宣布進軍音像領域,並公布了「未來5年內斥資5億元在全國範圍內打造5000家精品直營門店,成為中國最大的音像製品連鎖零售商」的「雄鷹計劃」。

2004年5月,黃光裕在全國下發打擊返券、超低特價、殘次機和返修機、最終解釋權歸商家所有的「通緝令」,再次引起業界的強烈反響。

然而,一直讓這位「決策果敢,殺伐有威」的業界大佬最「緊繃」的事,莫過於「國美上市」。

因為在那個國企上市都排隊的時候,作為民營企業的國美,只能望塵莫及。經歷了A股上市的擱淺和H股上市的漫長等待,黃光裕要把國美電器送進資本市場的夢想終於成真。

2004年6月7日,國美電器宣布香港上市公司中國鵬潤,已經通過收購一家名為「海洋城」的外資公司,實現了對國美電器的控股。

同時,公司董事會提議,將在香港聯交所掛牌的「中國鵬潤」更名為「國美控股」。

至此,國美電器艱難的上市之路最終通過資產重組畫上句號,並成為中國家電零售業中的首例上市公司。

儘管國美電器是借殼上市,但是作為一家質地優良的公司,且不斷攻城略地勢頭正猛,公司股價不僅沒有跌,反而一路高歌猛進。

配售套現、公司股份,幾項疊加,黃光裕個人總資產達到了105億元,榮登當年的中國首富。

這一年,黃光裕35歲。

相關焦點

  • 國美創始人黃光裕被曝已出獄:中國最年輕首富失去的10年
    原標題:黃光裕出獄:首富失去的10年本報記者黎慧鈴北京報導消息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黃光裕將於今日(6月24日)出獄,計劃稍晚對外官宣,國美內部高層此前已經知曉黃光裕將提前出獄的消息。
  • 國美創始人黃光裕被曝已出獄 集團高層會議透露今晚公布消息
    國美電器是於1987年1月1日在中國北京市成立的子公司,隸屬於國美零售,自第一家家電零售門店的基礎上擴展而來,2018年止在400多個城市擁有2000餘家門店,年銷售總額超千億元。2011年4月,國美電子商務網站全新上線。國美率先創新出「B2C+實體店」融合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原標題:黃光裕出獄:首富失去的10年消息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黃光裕將於今日(6月24日)出獄,計劃稍晚對外官宣,國美內部高層此前已經知曉黃光裕將提前出獄的消息。
  • 黃光裕已出獄?一文回顧昔日首富的囹圄之路
    中關村、*ST美訊雙雙漲停,港股國美零售、國美金融科技、拉近網娛則分別直線漲超18%、50%、75%。從全國首富到身陷囹圄1987年1月,國美電器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家以經營各類家用電器為主,僅不足一百平米的小店。
  • 一代梟雄黃光裕獄中歸來:失去首富12年的國美,能否東山再起?
    國美老闆黃光裕出獄?闊別首富12年王者歸來 國美有望東山再起? 導讀:國美創始人黃光裕出獄了,帶動國美電器股票大漲。面對現在電商新零售市場,電器再也不是那個野蠻生長的時代。不知黃光裕的歸來能否重整旗鼓,業內人士說法不一。
  • 國美杜鵑:從「黃光裕太太」到「杜老闆」
    鏖戰十二年。27年前時光倒回到27年前,那時的杜鵑還只是銀行的放款專員,黃光裕還不是中國首富。那年,黃光裕的家電連鎖模式剛剛在北京落地,為了擴大規模他經常跑銀行去貸款,而負責為他放款的就是杜鵑。在黃光裕執掌下的國美時代,杜鵑更多地扮演著智庫角色,始終不離不棄地伴隨左右。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杜鵑又重新進入國美,成為執行董事,而丈夫則開始進軍房地產行業。2004-2006年,黃光裕三度問鼎大陸首富,又先後兼併大中、永樂、三聯商社等知名家電零售品牌,成為中國家電零售業的龍頭老大。
  • 3個窮人成為中國首富,他的成功靠一張紙
    黃光裕早些年的中國首富榜單上,往往一年一個名字。而就是在那樣一個年代,黃光裕的名字反覆出現了至少三次(2004年、2005年以及2008年)。2010年黃光裕因為種種原因被判入獄,今年終於刑滿釋放了。拋開這些「負面新聞」來看,黃光裕在創業領域的大膽,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 小小年紀就出來混的黃光裕,把叢林法則闡釋到了極致
    1999年國美走出北京,開始進軍的第一個城市是靠近北京的天津,近一年就開店五家,後來穩固發展走向全國,到2004年鼎盛時,他已掌握全國超過200家的賣場。靠這幾個商業手段黃光裕的生意越做越大,直到走向中國首富。 而彼時的馬化騰還圍繞QQ想著出路,劉強東還沒有京東;馬雲的阿里巴巴還在苦苦掙扎。黃光裕資歷之老,可見一斑。
  • 國美電器老闆黃光裕回來了!可是這已經不是屬於他的時代!
    在端午假期即將來臨之際,商界傳出爆炸性消息,國美電器老闆黃光裕出獄了,而受到這個消息提振影響,國美系在資本市場中,表現強勢,不是漲停,就是大漲,總之,黃光裕出獄的事情,引起了太大轟動!黃光裕曾經也是首富,但卻鋃鐺入獄!
  • 黃光裕提前出獄,能否再現昔日神話?
    前首富出來了,誰最緊張國美創始人黃光裕獲得假釋,提前出獄了。國美系的股票,已經是聞風大漲。其實最近6年間的傳過5次,黃光裕出來的小道消息,都引起不小的震動。畢竟是曾經商界大佬「價格屠夫」。我們上次提到黃光裕,還是前不久補貼爭,也就是黃崢2億美元入股國美的事。
  • 今天,馬雲、馬化騰跌落神壇,中國首富魔椅換人了!
    那一年空氣不太對勁,來錢快的首富們,仍舊忘了自己是誰2004 年,黃光裕剛剛登上胡潤首富寶座。有記者問他:「這個頭銜是否花錢買來的?」黃哈哈大笑:「我煩死胡潤了,還給他錢?他的這個榜是通緝令,誰上誰倒黴!」
  • 40億賣樓後,黃光裕又有大動作?走萬達路線,能東山再起嗎?
    作為曾經的中國首富,黃光裕在2020年6月假釋出獄後,一直都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很多人都很好奇,這個商業奇才經過多年的「蟄伏」,還能否回到過去的巔峰。不過,黃光裕想要重新登頂中國首富還是不切實際的。果不其然,同在8月份,國美便傳來了「大消息」,那就是其成立了線上平臺公司,開始向網際網路行業進軍,而向海龍則擔任國美在線公司的CEO。國美相關人員稱,將通過網際網路為公司家電、生鮮、火鍋食材等業務賦能,提高經營效率。除了開通線上平臺以外,今年國美還走進如今大火的「帶貨直播」領域。
  • 首富敵與友:他一次背叛盟友,一次要將老闆驅出公司,結果想不到
    他也算是中國企業界一號人物,創辦了上海永樂,做成中國家電零售行業第三,並成功到香港上市,永樂被收購國美收入後,他進入國美任總裁,黃光裕入獄後,正是他穩住了風雨飄搖的國美,讓國美避免一夜坍塌,自己也成為國美的董事會主席。不過,他有2次背叛,日後留下不少爭議。
  • 蘇寧控股全部股權質押,誰也沒想到,國美黃光裕卻笑到了最後
    這個曾經被國美遠遠甩在身後的小弟,因為黃光裕的身陷囹圄,而抓住機會迅速崛起,在資本市場一路縱橫捭闔,一路買買買,資本、社區小店零售兩開花,全國5000多家蘇寧小店全部自營,卻始終在賠錢。消息直指蘇寧控股把100%多股權全部質押給了淘寶,另外蘇寧創始人張近東兒子張康陽所持有多65%的蘇寧置業股份,也質押給了淘寶。
  • 黃光裕:我們賣電器是可以虧錢的,但我有看不見的收入
    曾經的首富黃光裕素有價格屠夫之稱,在那個還沒有電商的時代,國美電器以市場最低價的優勢風靡全國,那時,在黃光裕的帶領下,國美可謂所向披靡,國美每到一座城市,附近的其他電器商都只能黯然離場。
  • 國美電企收購藝偉發展背後:黃光裕控制力加強
    線上電子商務渠道會佔據中國零售市場越來越多的份額。對於國美來說,未來營業額想要增長仍然得靠國美在線,當然,現在國美在線市場份額太低,未來,國美應該全力提升自身在電子商務市場佔有率。  同年10月12日晚,國美電器又宣布,收到擬收購控股股東全資擁有的藝偉發展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2012年、2013年及201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各年以及2015年6月30日止6個月經審計之業績,「報告期內,目標集團的銷售和利潤均有顯著增長」。這給了部分投資者信心。
  • 國美控股4天成立10家公司,黃光裕均為最終受益人
    國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近期密集成立多家公司,比如在12月2日-5日,短短4天時間成立10家公司,分布於北京,寧波,海南等地。 天眼查App顯示,上述10公司註冊資本為500萬-1000萬,法定代表人均為董曉紅,公司經營範圍以電子商務相關業務為主,黃俊烈(黃光裕)為最終受益人。
  • 任正非說面子都是給狗吃的,梁建章羅永浩黃光裕,都不顧面子了
    13歲時,用計算機編了一個寫詩程序,拿到全國電腦程式設計大賽金獎;上復旦的少年班,然後到美國留學,回國後擔任Oracle的中國區技術總監;創辦攜程,並很快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 國美杜鵑:從「黃太」到「杜老闆」|創業故事
    過去黃光裕難免有點咄咄逼人的氣勢,脾氣太大,在和下屬的溝通技巧上,杜鵑充分吸取了教訓,手腕更加圓融,一樣令國美員工敬畏有加。」不過十二年來,杜鵑所做的絕不止這一點。從剛釋放就從陳曉手裡「奪回」黃家股權、到巨虧八億後迅速穩住軍心、再到後來守住國美700億資產。內憂外患,層出不窮,始終走在刀鋒上的杜鵑和國美每天都面臨著生死考驗。鏖戰十二年。
  • 許家印登頂,魔椅中的首富
    他的這個榜是通緝令,誰上誰倒黴!」 一語成讖。 胡潤富豪榜落馬的第一個富豪是牟其中。牟先生當年也是做過中國首富的。馮侖、潘石屹、王功權等人也曾追隨牟其中的腳步。不過1999年元旦剛過,經濟界就開始紛紛議論南德——他們都覺得政治空氣有點不對勁。
  • 3萬現金買下國美,分家時只要招牌,黃光裕與國美的「緣分」
    從那以後,黃光裕便經常去國美服裝店了解服裝情況。這一來二去熟了,他才得知老闆根本無心經營門店,想要把店包出去給別人做。這時,黃光裕才想到自己把這個店盤下來。1986年10月,哥哥黃俊欽也來到北京,兄弟兩一起和店老闆談好價格後,便東借西湊籌得了3萬塊現金,才盤下了這個店。並在當時達成一致協議:店名使用權歸黃氏我弟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