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大河之洲》創作談—一個高考落榜青年的平凡世界

2020-12-07 網易新聞

自從長篇小說《大河之洲》去年在《中國作家網》發表以來,我市文學界乃至我省文學界就在討論《大河之洲》在向人們訴說什麼樣的的信息符號,乃至於我的導師省作協副主席、我國著名文學評論家李掖平曾經多次面對面的問我:你的《大河之洲》是在向人們展示八十年代人們的生存狀況、愛情故事、還是對那個時代高考落榜學生人生意義的思考?

可以肯定的說,小說的主人公周新生,就是從利津縣第二中學走出去的那個時代的熱血青年,他在高考落榜後的奮鬥經歷,就是他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一、中學時代的文學夢想

鐵門關的歷史是波瀾壯闊的,它的土地卻是貧瘠荒涼的。這就是我們的故鄉,是那個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退海之地的鹽鹼地,荒草萋萋、百無聊賴。是文學這一縷普度人間的溫暖的陽光,在這裡播下了一粒久歷滄桑的種子。在村子裡的中學裡,校舍是土坯壘成的,課桌是土臺子和紙漿做成的。也就是這個時候,我在灰暗煤油燈下第一次見到了沁人肺腑的《人民文學》,於是如饑似渴,忘卻了自我,以至於到現在,過了四十年還能記住看過的文章題目和隱隱約約的故事情節。

在利津二中,我是一個有文學故事的人,以至於我的同桌和同學們都拿著我的退稿信話以談資。自動排版選項

二、高考落榜,徹底改變了周新生的人生軌跡

在臉朝黃土背朝天,吃飯都成問題的農村談文學、談理想、當作家似乎真的不合時宜。

接下來的是一連串的生活考驗……鋤地、下窪拾草、割葦子、養梅花鹿、收棉花……萬幸的是我考上了山東師範大學的漢語言文學的自學考試,好歹沒有把文學夢想徹底澆滅。

三、風雪夜、破馬燈、崎嶇小路的艱難跋涉

高考落榜後的自學考試,是在一千二林場、渤海農場的漫天荒野裡開始的,饑寒交迫,風霜雨雪……。讀書、寫作、投稿、退稿,周而復始,循環往復。有時小有收穫,就是看不到希望。於是就開始了求學、求教。開始和《鴨綠江文學》、《青春》的老師們進行交流,文學的視野豁然開朗。以後,走進了魯迅文學院、山東大學作家研究生班、山東師範大學作家研究生班,師承《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我國著名文學評論家李掖平等著名導師,走出了沼澤地,看到了陽光,看到了未來……

2011年開始我先後出版了長篇小說《鐵門關風雲》《八大組1943》《擒狼》《大河之洲》,先後加入了山東省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協會。

四、沉靜、思考、融入人物的前世今生

在創作出《鐵門關風雲》《八大組1943》兩年後開始了對人生的思考,情真意切地融入了鄉愁。在廢寢忘食般地寫完《大河之洲》的初稿後陷入了深深的困頓。

主題的把握、人物的命運、人們的生存環境,社會的現實和未來,以及結構的擺布和表現的手法都成了我最迫切的關注……。

於是決定把稿子放下,開始努力讀一些名著,中國的,外國的,不斷地,反覆地傾聽《平凡的世界》發出的文學信號,漸漸地周新生,張新生的文學形象開始豐滿起來……。

周新生就是那個八十年代高考落榜生,那個瘦瘦的個子,頭髮豎直,臉色蠟黃站在冰棍箱子旁邊的那個熱血青年。他能夠從一個鄉鎮中學考上利津二中,是十分幸運的,他把自己的理想和靈魂融入了這裡,奠定了他的人生目標和奮鬥不息的堅強動力。

在走村串巷賣了一個夏天的冰棍,好冰棍!之後,最終選擇了離家出走,走向一千二林場,渤海農場……

周新生也有走運的時候,進了供銷社採購站工作,有權又體面,又被好心人發現了他的才能,當上了供銷社的出納員。這樣的人生體會讓他力量倍增,意氣風發,他陶醉了,感覺到這才是他夢寐以求的人生理想。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在他由於過失丟失貨款被人誤解後,他鋌而走險,辭職回到了他荒涼無比的廣闊天地。

他豪情萬丈開始了他的艱苦創業,他相信自己也許會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可是,命運總是讓他飽嘗生活的滋味,一次次的成功,一次次的失敗……

此時,他不得不靜下來反思自己。當他回首往事時才漸漸地明白,人生的意義也許還有比這些更重要的東西……

周新生是生長在八十年代的一個普通的人,他曾經充滿了青春活力和遠大理想,曾經意氣風發,面對生活、人生、愛情、親情,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選擇,再選擇,這就是他的世界,或者說世界中的他。

透過周新生的人生經歷,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概括長篇說《大河之洲》的真正主題:

長篇小說《大河之洲》以八十年代黃河入海口一帶人們的生存狀況為主線,深刻描述了那個時代青年學生的青春夢想和成長經歷,在宏大的社會層面上揭示了整個社會改革與保守,發展與落後思想意識的激烈衝突,以周新生對人生意義、生活經歷、親情經歷的深深叩問,深刻反思了現實社會人們對生活道路的不同選擇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大河之洲》是東津鄉愁的再次解讀,是對三十萬利津人民的深情回報,它將永遠屬於利津二中。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世界》等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面展現新中國文學發展水平,學習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等8家出版機構聯合推出「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並於23日上午在北京圖書大廈首發。叢書共收錄了從1949年至今,描寫我國人民生活圖景、展現社會全方位變革、反映社會現實的70部原創長篇小說精品力作。它們在藝術形式、敘述方式上具備獨特的創造性,在題材、內容、形式、手法上也均有獨到之處,很多作品曾榮獲過「五個一」工程獎、茅盾文學獎等。
  • 路遙寫完《平凡的世界》沒幾年就死了,墓地刻的一句話令人淚目
    有一種愛情,叫「高加林和劉巧珍」;有一種世界,叫「平凡的世界」;這愛情與世界之和,叫作「人生」。而這《人生》與《平凡的世界》的創造者是路遙。路遙一生,有相當長的時間用於《平凡的世界》這部長篇小說的寫作。然而這部史詩級的百萬字長篇小說問世後沒幾年,路遙就去世了,令人痛心不已。
  • 《平凡世界》:路遙吐血數次都要完成的創作,到底有什麼魅力?
    《平凡世界》:路遙吐血數次都要完成的創作,到底有什麼魅力?顧城有句詩「人可以生如蟻而美如神」也許平凡永遠是生命的主流,但在這平凡的世界當中,永遠不會缺乏苦難和抗爭。1949年12月3日生於陝西榆林市清澗縣一個貧困農民家庭,由於路遙出身農村,他的寫作素材基本來自農村生活,他始終認定自己「是一個農民血統的兒子」,是「既帶著『農村味』又帶著『城市味』的人」,他堅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許在於創作的過程,而不在於那個結果」。
  • 路遙能寫出《平凡的世界》,最感謝的並不是老婆,而是弟弟王天樂
    說到路遙和他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即便是沒有讀過這本書,也一定知道這本書和他的作者響噹噹的名號。最近兩年這本書經過時光的洗禮又一次走入人們的視野,作者路遙的貧苦經歷和這部作品貼合人心的社會題材讓這本書又一次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 杜甫:滿腹經綸卻高考落榜無緣官場,事敗皆因傲!
    在日本,杜甫影響了松尾芭蕉等一批詩人的創作。2020年天津卷的高考作文,「中國面孔」提到的是杜甫不是李白。杜甫不僅才華橫溢滿腹經綸,還貴有士大夫憂國濟民之家國情懷和「士」之精神。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優秀得讓人羨慕嫉妒恨,有奇才,愛國,三觀極正的人,為啥二度高考落榜、一生仕途不順、晚年還居住草堂,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窮的詩人」?
  • 平凡的世界:路遙用最平凡的人,激勵著無數的青年拼搏奮鬥
    也許人生僅有那麼一兩個輝煌的瞬間——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無奇中度過……不過,細想過來,每個人的生活同樣也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這個意義上說,在這些平凡的世界裡,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
  • 路遙:原來《平凡的世界》背後創作的故事才是這部作品的靈魂之光
    《平凡的世界》劇照路遙解決了最困擾自己的框架問題,緊接著,路遙又迎來一個難題,就是從哪裡開頭?從什麼地方切入?就這樣,這個問題每日每夜都困擾著他,讓他整整苦惱了一個冬天。那時,《平凡的世界》依舊是採用的現實主義手法,但那時的潮流變了,流行「魔幻主義」「意識流」「象徵主義」「黑色幽默」。有些作家甚至發表言論,稱「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已經過時了」。當時一些評論家甚至不敢相信《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出自《人生》作者之手。面對許多人的尖刻批評和否定,路遙當時真有些『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蒼涼心情。」
  • 創作談 | 王懷宇:我那遙遠的血色草原
    早在1994年,我就以草原為背景創作出了《家族之疫》和《狼群早已潰散》等中、短篇小說,先後發表在《青年文學》和《芒種》上,後來又分別被《中國文學選刊》和《小說月報》選載。其中,中篇小說《家族之疫》還被翻譯成英文和法文介紹到國外。之後的一些年裡,一直有省內外專家、學者以及文學同行們紛紛向我建議,希望我再以東北草原漁獵農耕生活為背景寫一部長篇小說,一定會很好看的。
  • 從《平凡的世界》到《大江大河》,國產劇應該何去何從?
    我們都是平凡之人《平凡的世界》是2015年播出的一部愛情劇,主要以上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為社會背景,以孫少安(王雷飾)、孫少平(袁弘飾)兄弟倆的命運為主軸。在時代背景已截然不同的今天,觀眾為什麼還熱愛這一個『平凡的世界』?」(3月26日《人民日報》)那是因為我們都是平凡之人,我們都有著平民單一而又多樣化的生活。至於網友們對這部劇的吐槽,只能說是網友們對於原著的珍愛到了苛刻的地步,改編不容有一點的出入。
  • 高考落榜,被連續退稿5年,後卻獲得冰心獎,華盛頓郵報高度好評
    他在採訪中說道:「我跟莫言在一個宿舍住了兩年,他說自己如何創作的那些話,比他創作本身還要虛構,《生死疲勞》他只用了四十多天就寫完了。所以不要當真。」雖然說是調侃,但其實無傷大雅,可是他接下來的一句話直接震驚在場的所有人。他說:「魯迅走上文學這條道路,完全是一個偶然因素。」
  • 路遙因《平凡的世界》,被評論家批評:江郎才盡,遭茅盾獎打臉
    對我來說,讓我在準備司法考試最艱難的時候,是父親送了我那一套《平凡的世界》,給當時幾乎要放棄的我,堅持下去的勇氣。「青年,青年!無論受怎樣的挫折和打擊,都要咬著牙關挺住,因為你們完全有機會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喪氣,每一次挫折就只不過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塊普通絆腳石,而絕不會置人於死命。」
  • 《平凡的世界》最走心的20句,平凡是常態,懂得知足也不輕言放棄
    即便你沒看過《平凡的世界》,大抵也聽說過這部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實現。」這句話出自文學家路遙創作的《平凡的世界》,縱觀路遙先生一生,這也許是他的真情實感。
  • 《平凡的世界》|豆瓣評分9.0:我一輩子都是普通人,但我並不平庸
    《平凡的世界》豆瓣評分9.0,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2019年該小說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有人調侃說這是一部中國近當代城鄉結合部在改革浪潮中的變化史,有人說現在再讀這本書無法產生真正的共鳴,有人說不明白這本書到底講了什麼「平凡」。
  • 《平凡的世界》:人終究是平凡而又渺小的,遺憾是生命中的常態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得到愛情的人,像是得到了一個糖果罐,甜滋滋;而在愛情中受傷的人,卻是痛苦的,傷心的。即便是這樣,依然阻擋不了人們對愛情的追尋。第一個遺憾,是孫少安和田潤葉之間無疾而終的青梅竹馬之戀。
  • 從高考兩次落榜到成為首富,馬雲的成功之路,藏著什麼秘訣?
    馬雲是中國網際網路史上繞不開的一個人物,正是因為馬雲當年創立了阿里巴巴,讓我國快速的進入了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生活也便利起來了,阿里巴巴也坐穩了我國網際網路行業的頭把交椅,馬雲也順利的成為了首富。很多人羨慕馬雲,希望能夠複製他成功的道路,但是馬雲的成功之道是不可複製的。
  • 路遙篇之《平凡的世界》:卑微又艱辛地活著,究竟給誰看?
    於是從1982年至1988年六年間,三年準備:閱讀經典包括曹雪芹的《紅樓夢》,柳青的《創業史》等,學習長篇小說創造技巧。他寫道:「在《平凡的世界》進入具體的準備工作後,首先是一個大量讀書的過程。有些書是重讀,有些書是新讀。有的細讀,有的粗讀。大部分是長篇小說,尤其是儘量閱讀、研究、分析古今中外的長卷作品。
  • 為你介紹《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
    編輯工作讓路遙更進一步了解了小說的創作,以及文學工作者背後的日常。他白天工作,晚上依然會熬夜讀書或者寫作,他的堅持和熱愛為他在未來創作《平凡的世界》和《人生》打下了基礎。對於一個作家來說,這是不能夠接受的。於是,路遙開始了下一步小說的構思,他選擇創作一部長篇小說,下定決心要寫出比《人生》更加優秀的作品。
  • 他在寫作中的精神還鄉——房偉長篇小說《血色莫扎特》分享會在...
    近日,作家房偉的長篇小說《血色莫扎特》分享會,於濟南想書坊概念書店·CCPARK店舉行。據了解,《血色莫扎特》首發《十月》雜誌,後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它被文學界稱之為一部中國版的「白夜行」,也是一部記述大時代變革之中,一代人的青春慘烈記憶與深沉反思的「哀悼之作」。
  • 「故事」檢察青年與青少年的「青蕾之洲」(918)
    >當年輕的她們碰上年少的他們青春之蕾,沐法恩澤「青蕾之洲」成立了2020年4月30日,福州市臺江區人民檢察院 「青蕾之洲」未檢工作團隊正式成立,並且她們擁有了自己的LOGO!穿過「法治時光隧道」,登陸啟航的「大船」,臺江區檢察院以青年幹警為核心力量構建專業普法團隊,創新普法宣傳方式,為未成年人提供全面多元司法保護。
  • 品讀《平凡的世界》裡最走心的27句話,願生而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這本書講述的是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在困苦的人生裡追求美好生活,與幸福愛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