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導丨:晚上抱著蘿蔔睡!:不行,蘿蔔沒洗澡!杭城一小學200多個孩子菜地「拔蘿蔔」,那場面…

2021-02-27 浙學少年
「哈哈哈,看看我拔的蘿蔔,晚上回去就燉咯!」一個長頭髮的小姑娘朝著小編笑著說。小姑娘看看蘿蔔,再看看崔校長,笑著說:「不行,蘿蔔沒洗澡。」

△ 崔校長與孩子們的合影

這一幕,就發生在今天中午,地點在杭州市勝藍實驗小學大操場邊的苗苗種植園。小姑娘名叫張倚寧,今年剛上二年級,拔完蘿蔔,她興奮得不行,「我最喜歡蘿蔔湯了」。小編擠在一群「小可愛」中間,跟他們一樣,等著進到種植園裡體驗一把拔蘿蔔。當小編隨口一問,大家都愛吃什麼樣的蘿蔔啊?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報起了菜名,「燉蘿蔔」「蘿蔔湯」「糖醋蘿蔔」「蘿蔔燉排骨」……「孩子們最喜歡食堂的蘿蔔湯了,去年大伙兒就嘗了鮮,今年還會繼續做。」崔校長笑著說。

十二月,初入冬,正是蘿蔔豐收的好時節,勝藍實驗小學第二屆優秀素質體驗點「豐收節」如期而至。趁著這個喜迎豐收的時節,學校組織了1-5年級200多個在2019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評優的孩子到種植園裡拔蘿蔔,領取這個特別的獎勵。

孩子們分批有序地進入種植園,窄窄的一條小道站滿了人,場面十分熱鬧,孩子們仿佛置身於菜市場,挑挑選選,巴不得用一個探測儀找到菜地裡最大的蘿蔔。

那麼,什麼樣的葉片下面,長著大蘿蔔呢?有孩子說,能作為判斷依據的,除了葉片外,還有裸露在地面上的蘿蔔的「上半身」,然後再從形狀、顏色、葉片大小多方面觀察判斷。「我這個大!」「不不不,我這個才大!」孩子們對比著手中蘿蔔的大小。

其中一個孩子通過「觀察」,真的「中了獎」,他從菜地裡拔出了一根近半米長的白蘿蔔,幸運地成為了「最大蘿蔔」擁有者。其實,無論大小,孩子們豐收的喜悅是一樣。

據四五年級科學老師施程翔介紹,這個苗苗種植園有600多平方米,相當於一畝地的大小。「這些蘿蔔其實是給孩子們的特別獎勵,希望小蘿蔔的收穫能夠帶動孩子們內心的『大蘿蔔』,有成長、有收穫。」施老師說,每個孩子手上都拿著一張「收穫卡」,寫滿了過去一年的成長與收穫,這其實跟種植園小蘿蔔的豐收有著同樣的意義。「於是,兩個『豐收』一結合,意義就有了。」

△ 苗苗種植園

小編了解到,早在2007年,勝藍實驗小學就開了這塊「試驗田」,是用來開展社團課的,當時僅有300平方米,現在大了一半。走遍了整個種植園,小編發現,別看園子不大,蔬菜絕對不少。有小編一眼能認出來,比如小青菜、小白菜、生菜、菠菜、油麥菜、蘿蔔、胡蘿蔔、小蔥、香菜等;也有小編看半天也叫不出名字的,比如雪菜、小芹菜苗等。各種蔬菜長勢喜人,而且都有一個獨立的區塊,且塊與塊之間,劃分得非常整齊。

十多年來,勝藍實驗小學的苗苗種植園已經成為學校的一張金名片,這裡還種過梨樹、桃樹、向日葵、四季豆、番薯等。平時,種植園除了科學老師負責外,還有壽爺爺和壽奶奶幫忙打理。「全校的孩子們都親切地叫這兩位老人壽爺爺、壽奶奶,他們特別高興。」崔校長說。

此外,「操心」這片種植園的還有學校24個班的孩子們。每個班劃分一定的區域,除草、播種、施肥等,定期打理。302班的戴安陽一把拔了三根蘿蔔,他在拔完蘿蔔之後,立刻在心裡盤算它們的「歸宿」,「一根用來做咖喱飯,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根做蘿蔔湯;還有一根用來涼拌。」戴安陽把這三根蘿蔔安排妥妥的,顯然是個小吃貨。小編在現場看到,每個孩子手裡確實都拿了一個小卡片和一本護照。仔細一看發現,這張卡片名叫「收穫卡」,護照封面印有「下城區青少年素質教育體驗點」。每一張小小的「收穫卡」上,寫滿了孩子們的成長、進步與收穫,也寫滿對老師的感恩。

403班吳錦怡在「收穫卡」上寫下了五個心願:我的夥伴越來越多;我的課餘生活越來越豐富;我的成績有所提高;我的發言越來越積極;我的書寫越來越漂亮。

這一次,已經不是錦怡第一次拔蘿蔔了,她拿起「護照」,快速地翻到去年來種植園的記錄。「蘿蔔可好拔了,我最喜歡吃的蔬菜就是蘿蔔,這次回去我要讓媽媽做個糖醋蘿蔔。」錦怡興奮地說。

302班華文博的「收穫卡」上寫著:我的收穫:在李佳茜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美術國畫花鳥八級證書。文博說,她非常感謝李老師,經過她的指導,自己才有了這樣的收穫。

97年的李老師是教美術的,在二年級時開始帶文博。第一節課上,李老師看到了文博畫的畫,她當時就覺得,這個孩子的畫風非常有個性,構思也很巧妙。「文博同學是個有個性、愛學習的好孩子,特別是今年在美術能力上的進步,讓我倍感欣慰。」李老師說,她一直很喜歡跟孩子們一塊玩,而發現有個性的孩子,她也十分願意幫助孩子發展,師生共同成長。

303班的趙皓月上學期因各方面都表現優秀,期末考試也考得很好,因此獲得了勤學獎和優秀班幹部的稱號。另外,她還利用課餘時間,學會了滑板,總之收穫滿滿。「今天拔蘿蔔真的太開心了,我二年級的時候也拔過。」皓月開心地說,她最喜歡吃蘿蔔湯了,放學後把蘿蔔拿回家,讓媽媽燒湯。

小小的種植園,真的承載了孩子們非常多的快樂。據學校老師介紹,每一年,種植園裡的蔬菜成熟後,部分用於義賣和愛心捐贈,大部分則讓孩子們帶回家。

目前,學校對於成熟的蔬菜用途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學生參與採摘的「豐收節」體驗活動,比如蘿蔔節、萵筍節等;另一個用途便是獎勵優秀學生。「這都是對孩子們的一次獎勵。」施老師說。

△ 孩子們正展示著他們豐收的成果

自2008年至今,崔校長來到勝藍實驗小學已有12個年頭。每一年,他都作為學校的一份子,「見證」種植園的收穫,以及勝藍學子的成長。

崔校長說,拔蘿蔔雖然是個很小很小的事,但學校將這個「豐收節」的活動和一根根小小的蘿蔔賦予了深刻的教育意義,這就「大不一樣」了。很顯然,拔蘿蔔雖是件小事,但在孩子們看來,卻是大大的「儀式感」。

「我們一方面是將蘿蔔的成長跟孩子的成長融合,讓孩子們體會到豐收的喜悅;一方面讓孩子們通過拔蘿蔔體驗勞動的樂趣;一方面是孩子們將蘿蔔拿回家,由爸爸媽媽燒出各種各樣的菜,從而分享勞動成果,享受勞動帶來的喜悅。」崔校長說,其實學校裡有很多活動,出發點都是落在教育上的。崔校長表示,現在的孩子都不一樣了,以往的說教起不了什麼作用,而通過開展他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就會收到完全不同的教育效果。「在有了真實的體驗之後,孩子們才能將這些感受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你可能喜歡

相關焦點

  • 蘿蔔也風流
    大家聽說明港段壪的蘿蔔好吃,就來了個說去就去的現場,段壪蘿蔔地。        大概是小孩子們對於蘿蔔都沒有好感,我想我對於蘿蔔的愛也是從今年走進蘿蔔地才開始的。小時候我們老家冬天也是種蘿蔔的,但是記憶中都是一小片一小片的種。在四野裸露的土地中間,小片的蘿蔔地像是補在灰色大褂上的花補丁。
  • 200畝蘿蔔被哄搶,菜農大哭:都是謠言惹的禍
    12月6日有媒體報導稱,湖北武漢一村民種植的200畝蘿蔔收穫在即,卻遭大批身份不明人員前來哄搶,「有的人過來拔一兩百斤,有的拔了幾十斤」,「還有人在地裡直播,一邊拿著蘿蔔一邊對著鏡頭跳舞」。由於哄搶者人數眾多,村民阻攔不及,最終損失超過40萬元。在此之前,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已發生多起農產品被哄搶事件。
  • 拔蘿蔔的故事裡究竟拔的是什麼蘿蔔?
    《拔蘿蔔》最早是斯拉夫民族口頭流傳的民間傳說。我們一般看到的是由阿爾克謝·託爾斯泰(1883-1945)改寫的兒童文學作品。這個故事至今已有包括漢語在內的多個語言的版本。       目前能找到的《拔蘿蔔》圖畫故事書及視頻版本眾多,但裡面畫的蘿蔔真是五花八門。
  • 一包蘿蔔種子的奇幻旅行
    故事的開始,要從一包蘿蔔種子和新城第一實驗學校206班的一塊自留地開始說起……這個秋天,我們決定種蘿蔔。小朋友們在家長種植團的指導下翻土一株強壯的蘿蔔一片茂盛的菜地收穫:冬天裡的第一隻蘿蔔"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到了蘿蔔收穫的季節,同學們個個摩拳擦掌
  • 幾千人突然衝來瘋狂搶拔百萬斤蘿蔔!真相曝光,全網怒了
    因為他跟朋友合種的200畝蘿蔔本來豐收了,然而還沒開始銷售,就被誤傳為全部免費。結果這100多萬斤蘿蔔,這幾天被湧來的3000多人,全部拔!光!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據徐九革介紹,這200多畝地是他們三位朋友一起租賃,成本20多萬元。
  • 兒童故事【拔蘿蔔】
    點擊綠色按鈕開始收聽老公公種了個蘿蔔,他對蘿蔔說:「長吧,長吧,蘿蔔啊,長得甜吶!長吧,長吧,蘿蔔啊,長得大啊!」蘿蔔越長越大,大得不得了。老公公就去拔蘿蔔。他拉住蘿蔔的葉子,「嗨喲,嗨喲」拔呀拔,拔不動。老公公喊:「老婆婆,老婆婆,快來幫忙拔蘿蔔!」「唉!來了,來了。」老婆婆拉著老公公,老公公拉著蘿蔔葉子,一起拔蘿蔔。「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老婆婆喊:「小姑娘,小姑娘,快來幫忙拔蘿蔔!」「唉!來了,來了。」
  • 豐收碩果齊採摘,幫助他人更快樂 ——記撫順街小學拔蘿蔔活動
    拔蘿蔔之前有小朋友問食堂爺爺:這些蘿蔔是什麼時候種的呢?爺爺說:「是在暑假中最熱的那幾天種的。」我想:那麼熱的天兒種蘿蔔多辛苦啊!我應該好好珍惜。放眼望去,一叢叢一簇簇,蘿蔔葉子綠油油的,像大公雞的尾巴,又像一把把綠色的扇子。葉子下面露出一個個綠色的頭兒,像一群帶著綠頭盔的小士兵,我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它拔出來。我挑了一個稱心如意的蘿蔔,用手拽著葉子,使著全身的力氣往上拔,蘿蔔沒拔出來,手裡只拽著幾根菜葉子,同學們哈哈大笑,我也笑得肚子疼。
  • 【小說】空心蘿蔔
    晚上,到這家串串門,到那家侃大山,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回到家裡,肚子正餓著呢,往菜櫃裡一瞧,不是還有鹹菜嗎?於是,鹹菜就著開水,一大碗下肚,總算安慰了肚子。往床上一躺,老婆被吵醒了。既然醒了,那就運動唄!老栓頓時來了激情,馬上翻身躍馬,把自己的身子壓了上去。那時候,渾身總是有使不完的勁。
  • 萌娃拔蘿蔔獲百萬贊,蘿蔔拔出來也摔個人仰馬翻,說好的拔不動呢
    前不久看到一個湖南懷化的小萌娃,穿著粉紅色的衣服,跟著家人去地裡拔蘿蔔。一個紅色的蘿蔔露出了小半截兒,小女孩自己抓住蘿蔔苗用力地向上拔,一邊拔一邊唱起了拔蘿蔔兒歌:拔蘿蔔拔蘿蔔,哎呀,哎呀,剛想唱拔不動,蘿蔔一下子拔了起來,而孩子沒想到這蘿蔔這麼容易拔,正準備使勁吃奶力拔,畢竟兒歌裡面唱的是哎呀哎呀,拔不動,還要叫人來幫忙的。
  • 王保利|水青蘿蔔
    他攤臺上的蘿蔔與眾不同,蘿蔔根粘泥蘿蔔頭帶纓不說,還比其他家乾淨的蘿蔔貴2毛。"關鍵是好吃,我們一直買他家的。"在滿裝一兜蘿蔔婦女的誇譽聲中,我開始與老人搭訕:"老先生,你這是哪裡的蘿蔔?"老人咕噥一句方言,沒聽清他說啥,估計是武陟博愛這片的。"種了幾畝?""3畝多。""畝產多少斤?""咱的產量低,一畝產三四千斤,人家一般的蘿蔔能產萬把斤。"我按他7毛一斤計算,老人家僅種蘿蔔收益也不少。"
  • 河南事件,平頂山一位女孩在蘿蔔上畫畫,場面可愛,為父親點讚
    近日河南平頂山一位父親帶著女兒去自家蘿蔔地裡拔蘿蔔,女兒卻在蘿蔔上畫起了畫,父親不僅沒有責備,反而縱容女兒的行為。從視頻可以看到,蘿蔔地裡的青色蘿蔔上畫著各種卡通,有少女,有小人等等。並且每個蘿蔔上的畫都是獨一無二的,蘿蔔地裡女兒的笑容格外燦爛,可以看出她特別高興。
  • 一枚令人繾綣的蘿蔔
    把只有一隻蘿蔔的窗臺稱作菜圃有點誇張,但心裡有海,哪裡不是馬爾地夫呢?我心裡真的霎時成了一個蘿蔔園。那隻蘿蔔的葉子肯定不是一個晚上就長出來的,但誰會每天去關注一隻蘿蔔的變化?我過年前下鄉時把它買回來,撂在窗臺上十幾天了。「拔出蘿蔔帶出泥」,蘿蔔是長在土裡的,離開了泥土離開了水,居然示威似的長出翠綠的葉子,仿佛表達著疫情肆虐下對春天的期待。萬物生長靠太陽,莫非是陽光的作用?
  • 鼓嶺丨蘿蔔
    鼓嶺山高平均七八百米,最高千米,常年雲霧繚繞、林木密布。山上夏季最高溫度在30℃上下,7月平均氣溫在24.3℃左右,與福州城區相差5℃至10℃,因此當地有「白天不搖扇,晚上蓋大被」的說法。因為山高,霧濃,霜重,除夏白蘿蔔之外,鼓嶺還有很多久負盛名的知名特產。壹丨鼓嶺之於福州,是城市的肺。
  • 蘿蔔·白菜|冬の風物
    買菜的大叔大娘們,一買就是一大堆,拉回家裡,白菜碼成堆堆在院子或陽臺的角落,上邊隨便搭個塑料,也不怕凍,即使大雪紛飛也沒關係,剝去外邊乾巴巴的葉子,裡邊照樣潔白如玉,脆生生的,水份充足。蘿蔔呢,最高的待遇是在院子外或是樓門外挖個坑用沙子埋進去,吃的時候,從最邊上扒出來一兩個,什麼時候吃都像是剛從土地裡起出來的一樣,顏色還是那個顏色,綠如翡翠,白如漢玉。
  • 散文:蘿蔔傳奇
    三個文友搖晃著腦瓜調侃:貢獻一點聊料。老王說道:離巴州主城二百多公裡遠,在個叫近水的村子,那裡的網兜蘿蔔是眾多蘿蔔中的精品。在區和鎮的支持下,舉辦第八屆「蘿蔔文化藝術節」。我是和小區的幾個鄰居朋友參加旅行社組團去的。老關說:無利不起早哇,有商機旅行社才會組團去,肯定規模大,很熱鬧。老王笑起來:這家旅行社是「蘿蔔節」的協辦單位嘛。
  • 從菜地裡拔回來一個青蘿蔔,做了蘿蔔海帶湯,太美味了
    從菜地裡拔回來一個青蘿蔔,剛剛用它做了蘿蔔海帶湯。
  • 休閒手遊《kanahei 的大蘿蔔》治癒一整天 小兔子必須把蘿蔔都拔出來
    休閒手遊《kanahei 的大蘿蔔》治癒一整天 小兔子必須把蘿蔔都拔出來時間:2016-01-20 09:40   來源:魔方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休閒手遊《kanahei 的大蘿蔔》治癒一整天 小兔子必須把蘿蔔都拔出來 大家小時候肯定都會唱一首現在聽起來十分魔性的兒歌:拔蘿蔔,拔蘿蔔,嘿呦嘿呦拔蘿蔔這首歌可以沒玩沒了地唱下去
  • 拔蘿蔔
  • 故事|拔蘿蔔
    夏天的時候,兔爺爺在花園裡撒了一粒蘿蔔種子。「小蘿蔔,快快長大吧,長得甜甜的、大大的。」兔爺爺對蘿蔔種子說,還天天到園子裡給它澆水。一轉眼,秋天就到了。這個時候,蘿蔔的葉子變得翠綠翠綠的,還特別長呢。兔爺爺心想:蘿蔔葉子這麼長這麼綠,地底下的蘿蔔肯定也長得很大很大了。
  • 【巧手媽媽】秋季多吃蘿蔔好處多,附幾種美味蘿蔔吃法~
    但羊肉吃多了容易上火,如果和有清涼作用的白蘿蔔一起燉著吃,不僅化痰、瀉火,而且還能解油膩,讓營養互補。溫中下氣、健脾利溼白蘿蔔和鯽魚煮湯有溫中下氣、健脾利溼的功效。1.把肉切成麻將塊大小,焯水,衝淨血沫2.蘿蔔切成滾刀塊3.炒鍋中加油,放適量糖,炒至焦黃色,加肉塊、花椒、生薑、大蔥進去翻炒4.放入味極鮮,稍微加點老抽上個色改大火翻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