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IPAD突然升級死機,真的無語,去了一個廣寧老鄉開的手機店修理時候,發現他的女兒才4歲左右,眼瞼前麵皮膚有個剛長好的傷疤,說是摔倒了引起的。但是,居然,1.5cm長的傷口居然沒有縫合,長成一個鋸齒狀,真的讓人心疼,不知看到那個私人門診😠。如果當時醫生用美容縫線對合,縫合1-2針,皮膚對合長好,以後就可以免去再次美容手術的痛苦。
外科發展到了今天,除了技術、設備,很多外科醫生注重縫合方式,但是,沒有注意外科縫合線也在飛快的發展,選用適當的外科縫合線,應該是一個好的外科醫生必備知識,下面我們淺談一下。
1、對於A中:消化道重建或者膽管腸道、輸尿管腸道等管道組織,我們經常用的是可吸收的PDS線、或者可以吸收的倒刺線,這樣傷口長好後,線消失了,不容易在管道內壁形成結石或者瘢痕;
2、對於B中:身體表面傷口,因為經常張力比較大,比如四肢活動時候皮膚會有牽拉,傷口容易裂,我們一般要用絲線,絲線有很多號碼(直徑);
3、對於C中:血管對血管的重建縫合,或者面部的傷口處理,我們一般用不可吸收的血管縫合線,它是單股的,細,滑,對於臉部皮膚來說,等5天後傷口長好拆線,也不容易留下壓痕,對組織刺激小;
4、對於D中:一些腹部切口,如果不是很長,我們也可以使用皮下滑線,兩邊拉緊後等長好了,這樣就不會以後出現一條蜈蚣樣的切口。
上面只是一點小知識,其實線包含了很多知識:成分、張力、結構、大小型號、連接針的大小外形。。。
祝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