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時代 她曾經為鄧小平看過病……

2021-02-14 中國婦女報



高婆婆,名叫高誠宗,1905年出生,2001年去世,生前是成都鐵路局中心醫院醫生。因從小聽父輩講述她的故事,此次回蓉,在四川省(成都市)農工民主黨和院方的大力支持下,對高婆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大人們說,高婆婆不僅醫術了得,醫德也高。她當時是高工資,50年代一月拿163元,但她自己一輩子生活樸素,一日三餐粗茶淡飯,卻不時自掏腰包,用名貴中藥材調製成藥膏,為有困難的病患免費配藥。那是60年代初中蘇兩黨談判時期的事情。鄧小平當時是中方參加談判的主帥之一。
1963年6月,高婆婆接到單位領導通知,請她去為首長看病。哪個首長,什麼病,一概不知。高婆婆所在單位當時叫成都鐵路局中心醫院(現在是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其前身是法國傳教士杜昂在清朝光緒年間(1901年)創辦的「聖修醫院」,這是成都市最早現代醫院之一。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醫院就網羅了眾多諸如杜自明、蒲輔周等卓有名望的醫界人才。當時51歲的高婆婆是其中之一。儘管在資歷和行醫年頭上,高婆婆遠遠趕不上其他一些名老中醫,但她長期跟赫赫有名的中醫外科專家黃柱臣學到的獨門絕技,令她名聲在外。看著一身藍土布衫的高婆婆,警衛人員上上下下地打量著,一臉狐疑,顯然,這跟他們心目中的名醫相差很遠。當然,他們一句話也沒有盤問。一進門,高婆婆就認出了鄧小平,彭真。他們告訴高婆婆,馬上要去蘇聯談判,睡不著覺。高婆婆就開始給他們按摩。先鄧後彭。據說,在按摩過程中,鄧小平就睡著了。「文革」期間,其實準確地講,應該是鄧小平「倒黴」的時候,高婆婆也受到些「理麻」(類似「約談、批判」之類),但衝擊並不是很大。因為她「群眾基礎好」。鄧小平「復出」後,還接高婆婆到北京住過,在高婆婆眼裡,「鄧小平忙得很,吃飯都在看文件。」2014年年底,位於二環路北二段的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櫥窗裡,記者看到,高婆婆和鄧小平在一起的照片赫然醒目。小時候聽父親講過不止一次,他在成都市統戰部工作的同事趙北蓉,頭頂長有大拇指頭大小的黑色東西,西醫診斷為黑色素瘤,吃高婆婆的藥後,父親說,眼見著她頭頂的黑疤疤從邊緣一點一點地掉。趙北蓉說,在吃藥過程中,當時四川醫學院附屬醫院腦外科專家高利達曾半開玩笑地說:「高誠宗要是能把你腦殼上的包包化了,她就能把你的鼻子耳朵都化了。」高婆婆對病患的耐心、熱心,是年近90、曾在成都市政協工作的肖敬業特別提到的。他說,高誠宗醫術高明,名氣大,但卻沒有架子,對病人,包括一些「貧困」病人,從來都來者不拒。以前政協會議空隙,總有一些慕名前來請她診治的患者,她「從不嫌煩」。高婆婆曾是省市政協委員,也曾是省人大代表。在高婆婆生前工作的單位,記者查閱了她從1956年進醫院工作到1985年退休的所有檔案材料。面對這些全用墨水書寫的近30年的個人史,我看到了一個更完整、更豐富的高婆婆;她善良、正直,堅持自己的原則;她對病人、對中醫中藥滿腔熱忱;她在中醫外科和骨科方面的精深造詣受到醫院高度肯定。同時,從中也嗅出當年濃烈的時代氣息。「從醫20餘年,時間不太長,資歷不太老,但深得老師黃柱臣賞識。據市農工介紹,其秘方很多口授給她。……曾治好許多疑難病症,每天病人很多。……從小就跟高婆婆住在一起的高建成告訴記者,高婆婆出生在一個中醫世家,其祖父、父親都靠行醫維持家庭生活。高建成是高婆婆的侄子,也是高婆婆的「徒弟」之一,現在是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康復科主任。高婆婆在有5個孩子的家庭中排行老四。她聰慧明理,但體質偏弱,父親視其為掌上明珠,不讓裹腳,而供她讀書。只是,父親過世較早,高婆婆從讀師範開始,就打工賺錢,支撐家庭。檔案材料顯示,在師範學校學習後期,高誠宗在當時成都南城小學、北城小學等五所小學兼職教書,同時在家還開辦三到30人的補習班。工作強度之大,可想而知。據說,這也是她後來能得到名醫黃柱臣真傳的主要原因,她孝順。1936年,31歲的高誠宗投奔了父親好友黃柱臣。兩年後,高誠宗辭去教職,全心全意開始了她在黃柱臣醫館的學習行醫生涯。80年代,醫院除了對其外科學術觀點和治療效果予以肯定外,專門提及她用按摩治療骨折的獨特方法。稱其「消腫鎮痛快,骨折癒合快,功能恢復較好。尤其對股骨頸骨折,功能和形態恢復可以(不同尋常地)像正常人一樣。」院方稱她「經驗豐富,使人佩服,骨傷治療別具一格。注重人體氣機的通順及其對生理和病理所起的作用。」從現有材料看,有理由相信,這一切,源於高婆婆對中醫的酷愛和對病人認真負責的態度。高婆婆在自述中說,「我熱愛醫學,喜歡幫助人,看見病人的痛苦,也就是我的痛苦,我恨不得把痛苦取下來。因此我努力鑽研,學習老師的本領,使自己有了實學。」作為舊社會過來的高級知識分子,高誠宗自認為「舊的東西很多」,「學習不愛發言,缺乏批判能力,不愛專研政治」。組織鑑定材料裡透露,高誠宗家裡供奉著「藥王神」,逢年過節,她都要給神燒香。對於50年代初仙逝的恩師黃柱臣,高誠宗一直非常敬重。材料稱,據高自己說,靜坐中,能看到老師的音容笑貌。成都大學附屬醫院稱她為四川省著名骨傷瘡瘍專家。她曾是省市中醫學會理事,中醫外科學會主任委員。


推薦 | 章子怡曬和繼女小蘋果的牽手照,為何引起大家的關注?

來源/中華女性網
作者/中華女性網記者 王馳
編輯/肖婷
見習美編/李凌霄


相關焦點

  • 為鄧小平當翻譯
    過了不久,她忽然又一次召見我,這次她笑嘻嘻地讓我去國際司報到,因為已任命我為國際司的副司長。很久以後,我才知道我之所以被任命為國際司副司長,是外交部的一些老同志,如符浩、章文晉等人,同外交部那幾個有權勢的年輕人進行鬥爭的結果。這幾個有權勢的人想把我踢出去,或送到外國語學院去教書。外交部部長喬冠華也不同意我離開外交部,結果就把我派到國際司工作了。
  • 致敬40年 |《鄧小平時代》日文版譯者益尾知佐子:鄧小平訪日 「下...
    通過這次訪日,鄧小平親身體驗到日本發展的迅速,同時也急切感到中國需要加快發展,這更堅定了他搞現代化的決心。□人物小檔【益尾知佐子】日本東京大學博士,現為九州大學比較社會文化研究院副教授。作為日本的中國問題學者,益尾知佐子曾來中國做過留學生和交流學者,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她戲稱自己是「中國的女兒」。她的工作經歷有一半跟鄧小平有關,在傅高義寫作《鄧小平時代》時,益尾知佐子作為其助手,主要負責搜集鄧小平在日本的資料,同時她也是該書日文版的兩位翻譯者之一。「其中有一些,傅高義老師沒有寫到書上。」
  • 傅高義去世:幾十年後,人們都會看《鄧小平時代》
    2010年,傅高義著作《鄧小平時代》英文版出版,引發國外主要媒體關注。2012年歲末,本刊記者李菁在哈佛大學劍橋小鎮傅高義的家裡,與其暢談了4個多小時。以下是本刊當年對傅高義的專訪文章。傅高義: 我最近一次在北京見到鄧楠,鄧楠和她的女兒、女婿都在。鄧楠說:「我們都看了香港出版的《鄧小平時代》,沒有想到一個外國人能這樣了解爸爸、了解中國,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她還說,這本書把她爸爸面臨的問題講得比較詳細,所以非常感謝我。她還買了20本書讓我籤名,說是準備給她的朋友。她告訴我,她的兄弟也都看過了。
  • 《鄧小平時代》作者、美國著名學者傅高義去世
    傅高義說,他發現這些人家的丈夫都為大公司或政府部門工作——日本人稱之為「工薪族」,社會學家們則稱之為「新中產階級」;他們的生活方式與「老中產階級」迥然不同。在該著作中,傅高義描述了這些家庭的日常生活,他們如何撫育孩子,又如何適應經濟的變動。和中國不少家庭非常相似的是,日本的父母也都全力以赴支持孩子們備考,以便他們能夠在學業考試中出類拔萃。
  • 鄧小平翻譯:毛主席方言難懂,鄧小平愛講諺語(圖)
    她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到美國的外交官,長期從事擔任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的口譯,重要外交文件的英語定稿等工作。曾任外交部翻譯室主任、駐盧森堡大使。  端莊的舉止,和藹的笑容,一身樸素的打扮。昨天,由中國日報社、可口可樂大中華區與南大聯合主辦的「思享匯·暢爽未來系列論壇」上,施燕華的出現讓現場的大學生們如沐春風。
  • 史景遷*許知遠:一個旁觀者眼中的鄧小平
    訪談問:您在一篇悼念鄧小平的文章中將鄧小平時代與晚清時代相比較,您為何這樣做?問:您曾經寫過關於康熙、毛澤東和其他一些重要的中國歷史人物傳記,您認為鄧小平在這些歷史人物中佔據什麼地位?我曾經在華盛頓見過他一面,他是一個充滿了力量的人,成百上千的人蜂擁而至,只為一睹尊顏。他毫無疑問是個強者。問:那麼,在過去300年中,鄧小平處於怎樣的地位?答:在過去300年裡,我所能想到的中國領袖包括康熙、雍正,然後就是一個大跳躍:曾國藩,他也是一個非常靈活的人……鄧小平強大影響持續了25年,比雍正和曾國藩還要長。
  • 她是封建時代最好命的女人,沒有之一
    在雍正帝冊封鈕鈷祿氏為熹妃的冊文裡說「諮爾格格鈕鈷祿氏,毓質名門,揚休令問.」這說明鈕鈷祿氏在雍親王府裡的地位是「格格」,而當時鈕鈷祿氏已經生下弘曆十幾年了。在親王的府邸裡被稱為「格格」的人一般就是地位低下而又為主人生育了子女的女性。清朝皇子一般有嫡福晉一位,側福晉二到四位。雍正皇帝還是親王的時候府邸有嫡福晉烏拉那拉氏,兩位側福晉年氏和李氏。
  • 她是中國男人的春藥,金庸為她中毒,108張照片揭露她的秘密情史!
    曾有人排三天三夜的隊花巨資只為看一場她的電影。她是金庸所有作品中的靈魂,金庸心中一輩子的痛。為了她,苦苦追求60年,最後仍慘遭拒絕。他是著名導演岑範曾經的情人,陰差陽錯分開後,岑範為她終生不娶,孤獨終老。
  • 柴契爾夫人同鄧小平會談 大會堂前曾跌倒/圖
    以後,鄧小平又駁回了英方「以主權換治權」的要求,使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談判朝著1997年順利回歸、一國兩制的方向穩步發展……  老記們差點上演「全武打」  1982年9月24日上午9點,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柴契爾夫人。  柴契爾夫人提前來到了人民大會堂。她首先來到大會堂的新疆廳,鄧穎超已經在門口佇立恭迎。
  • 傅高義:為何鄧小平能夠「摸著石頭過河」?
    傅高義是東亞研究中心前主任,哈佛大學亨利·福特二世社會學榮休教授,其代表作有《鄧小平時代》、《日本第一》等。《鄧小平時代》是傅高義享譽海內外的名作。傅高義傾十年心血,嚴謹而詳實地使用了豐富的檔案資料和研究成果,對鄧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國驚險崎嶇的改革開放之路做出了全景式的描述。
  • 鄧小平生平大事年表
    1956年9月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1977年2月 「兩個凡是」提出後,小平給中央的信。1978年12月鄧小平和陳雲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1978年12月鄧小平參加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出席證。
  • 張藝謀為她神魂顛倒,馬景濤為她茶飯不思,她如今怎樣了
    要知道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人如雲的時代,有這樣的一個女子在眾多美人中憑藉自己的美貌而鶴立雞群,她到底有多美呢?她是當時正當紅的明星,是許多男人心中的夢中情人,許多男明星看到她後,暗自心動,她就是於莉!據說當時有這樣一個美人,連著名的導演張藝謀,都曾經追求過,在1980年-1990年之間,因為她的相貌從眾多女明星裡脫穎而出,她是那麼的美,張藝謀也曾被她迷得神魂顛倒,她就是我要說的女明星於莉。
  • 她也是時代的眼淚啊!
    沒想到,當年《情書》中青春年少的嘉賓都一個個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這不免讓人留下時代的眼淚。 2013年,裴澀琪與李敏豪主演了被稱為「朝鮮時代版的《色即是空》」的電影《青春學堂》。
  • 1975年周恩來斥責鄧小平:你就不能忍一忍?
    鄧小平與周恩來(資料圖) 1972年5月12日,周恩來的保健大夫張佐良在為周恩來做每月一次的小便常規檢查時,從顯微鏡高倍放大視野裡發現了4
  • 鄧小平最大的煩惱是,女兒28歲還沒結婚,該怎麼把女兒嫁出去?
    華萊士曾經採訪過十國的領袖,總是能以犀利猝不及防的話題,打的他們不能招架,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可和鄧小平的交談,他頭一次感受到了挫敗。 可就是被無數偉大人物稱讚為硬骨頭的鄧小平,在面對兒女時,又慈愛的和無數普通的父母一樣。四人幫猖狂的時候,鄧小平也被打到了江西,他在江西工作,有點像是打入到冷宮的感覺。
  • 「鄧小平廣場」落戶中法友好之城蒙塔尓紀
    見證中法這段獨特歷史淵源的蒙塔尓紀市也在鄧小平誕辰110周年之際,正式將市中心廣場命名為「鄧小平廣場」。  94年前,鄧小平遠渡重洋來到法國,在蒙塔尓紀等地勤工儉學並參加革命運動。94年後,出席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啟動儀式暨首次會議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專程來到這座中法友好之城,與法方一道為「鄧小平廣場」揭牌。
  • 人民日報:鄧小平領導風格的本質特徵
    鄧小平領導工作的系統性,還表現在科學地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係上,既堅持實踐第一,又高度重視理論的指導作用。他在推進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中,適應新的時代需要,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行了偉大的理論創造,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合乎邏輯的繼承和發展,又是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奠基和開篇之作。
  • 勞模馬桂寧憶鄧小平在上海第一百貨商店購物 (13/18)
    勞模馬桂寧憶鄧小平在上海第一百貨商店購物 (13/18) "← →"翻頁
  • 鄧小平社會主義發展動力新學說探析
    在社會主義時代,矛盾仍然是社會運動發展的動力。」④  為了解決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問題,毛澤東對史達林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研究。他指出,「史達林在一個長時期裡不承認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
  • 別跟風了,她或許才是Z時代「陷阱」本尊
    雖然我覺得這句話不太不尊重真正的抑鬱症患者,但是你不能否認的是,新世紀憂鬱頹廢美學在年輕人中已經成為一種流行,這種誕生於emo trap的音樂風格,卻被無數的Z時代年輕人所追崇,成為一套他們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