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陳少平,字責正,號聽雨舟主人,1964年5月生,廣東陸豐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鎮詩社社員、《中鎮詩詞》副主編,廣東詩詞學會常務理事,廣東作家協會會員,香港詩詞學會顧問,嶺南詩社汕尾分社顧問,汕尾市楹聯學會副會長,汕尾詩社社長。
————
陳少平詩詞
訪雪卿古村寨及其老屋
一寨橫空起,群山簇水流。
滄桑深巷月,斑駁古牆秋。
門鎖家猶在,林高鳳自留。
江花何日滿,同枻木蘭舟。
復緣河岸行至「鳳河義渡」碑碣處
遠溯鳳河水,流經赤石城。
往來千客渡,風雨一篙撐。
此地碑猶在,當年義不輕。
停車聊一顧,空慕古人情。
偕昭正、江浙、素蘭遊海
道路臨風斷,渺茫一鑑開。
三千湮日月,咫尺入蓬萊。
海鳥忘憂去,浪花飛吻來。
巨磐如我待,猶是子陵臺。
偕鄧鬱、林雪清遊博美龍江古寺
小寺千年古,狹江一脈澄。
有龍終得道,是佛總傳燈。
大夢未醒客,空庭何處僧?
入門心自靜,何必問何曾。
偕老三竿、信緣、蘭兒諸君遊陸河螺洞
村口孤松挺,山前一水偎。
流清出螺洞,石滑浸魚苔。
老屋尚全瓦,空枝不見梅。
二三澆圃者,時覷遠人來。
重陽後一日與木榮、昭正遊觀音嶺詠海次昭正韻
自具英雄氣,誰知軟弱身。
包容堪得道,負載豈須陳。
已與天無縫,常吞日一輪。
浪濤翻白雪,歌曲盡陽春。
偕蘭芬與忠厚兄、格格嫂及其家人遊深圳動物園
高樹獼猴躥,彩屏孔雀開。
紛紛皆畫野,躍躍欲登臺。
嘆爾自由失,為人取樂來。
犛牛定有夢,幾度返山隈。
下午無事,復遊於望洋河
但見:水光粼粼,落日溶金。漁舟鳴榔,四野回音。早春二月,草長江潯。鶯燕亂飛,出沒叢林。
我來緣岸行,靜靜河流淌。
燕子滿天飛,鶯兒一路唱。
從之攝畫圖,勇者翻波浪。
榔擊夕陽低,人行春水上。
元旦假日回鄉,飄飄、雲兒來訪,雨中與朝輝、金針、穎標、秋勝遊甲子福壽善堂
霧裡窺大海,雨中遊故鄉。
偶攜新夥伴,來看舊文章。
竹以善根翠,花因本土香。
忽憐雙鬢白,廿載小滄桑。
與諸友訪寒雲禪師於甲東慧德寺
菩提一枝借,可以寄鷦鷯。
僧踱後山嶺,廟聽南海潮。
有心弘慧德,無語問參寥。
古井深何許,同來飲一瓢。
攜諸徒遊紫竹觀
小觀藏山壑,輕煙起鼎爐。
青牛來老子,白鶴伴仙姑。
此地花猶豔,當年竹不孤。
聞玄何必遠,咫尺有蓬壺。
與江浙陪玉嬋(杜青)、佳仁、晉侯諸君上清雲山訪釋達通禪師
檻外人行早,山中客再臨。
靈芝大師意,芳草美人心。
此屋繞餘韻,當年鳴古琴。
高山流不斷,瀉下一杯深。
註:十二年前餘與玉嬋、曉賢於精舍聽禪師鼓琴。禪師以自制古琴彈《陽關三疊》和《瀟湘雲水》,餘等洗耳恭聽,皆大歡喜。
復之南萬深山賞紅椎林
山路盤盤眼界開,紅椎林海遍山隈。
天從原始滋生命,林在深山作大材。
巖下飛流諸石搶,此間留影幾人來?
美人掬水鬚眉樂,便在蠻荒豈棄才。
周末偕臨江兄、文鑫、俏娥、紅豔諸君遊可塘宋溪
一溪鑿出泊樓船,將士屯田志益堅。
萬裡南奔齊捧日,千戈北指欲回天。
尋來古蹟山還在,斷作清塘水不連。
翁嫗村頭遙指引,宋王臺上草芊芊。
與臨江兄、木榮、昭正諸君陪慶琳、江萍遊觀音嶺海邊
丟鞋躍躍欲凌波,昔拾湖螺今海螺。
已有鳳聲傳碧落,又將鴻爪印銀坡。
贈君大海情無限,伴我飛霞誼幾多。
便與乘風上龍石,蒼茫萬頃釣黿鼉。
又陪慶琳、江萍遊玄武山
一方水土自多材,別有文章錦繡裁。
雙美忽從天上降,一心竟向水南來。
胸懷慈善投玄武,足履雲霞上碣臺。
山不在高人自得,蓮花暈傍臉邊開。
伴慶琳、江萍之揭陽
北河已過到樓邊,樓下城門待進賢。
遠客候車堪寄託,此邦有道可流連。
雲生岐嶺鳳鳴日,月照榕城龍出川。
嘆爾匆匆留一瞥,古城文樹欲參天。
復之廟旁山岡處瞻三奶神樹
三棵大樹播重陰,柯幹摩天蔽古今。
入世有情終化木,挨身作伴也成林。
山間清氣高朋會,天下蒼生聖女心。
蹤跡幾人能至此,荒煙亂草覆深深。
遊福臨寺
別有風光此處看,層崖疊翠鎖清寒。
眼前瀑布從天落,腳下雲階向壁盤。
定有蛟龍潛澗底,又逢菩薩倚雲端。
福緣已結山深處,繞石觀摩興未闌。
周末偕良氽、惜清、雪兒觀賞內洋瀑布
便向深山覓性靈,內洋一角久聞名。
千尋峻岭無邊綠,萬丈飛湍到底清。
石臼雲封玉女夢,華清水暖麗人行。
彌天大氣何求遠,咫尺琴鳴艮古聲。
周末偕報國、水良、楚雲、玉柳遊白沙浮
山藏古寺片雲遮,又帶開心到白沙。
微雨驟來迷海宇,小礁一佔足煙霞。
沙中貝殼鮫人舍,浪裡輕舟漁子家。
聞道天涯風色好,有芳草處即天涯。
肖松兄陪餘與詩社諸友遊羅浮山,始覺去前遊二十年矣。山上風景殊異,不復辨舊路,蓋人為者也多。前與雪卿戲約,若遇雨同遊,則以傘遮餘,即得二句。然屢遇而不雨,今偶得雨,應以前盟,遂足成於後
巉巖猿狖洞猶存,漫壑青煙灶尚溫。
一代風流沙作飯,廿年開發嶺成園。
不求靈藥醫愚魯,來待梅花入夢魂。
多個人兒撐把傘,為餘遮雨到前村。
重陽節劉有鑫老師陪餘登龍山即興
又至重陽無嶽登,龍山會友話曾經。
東河館掩西河館,新學生和老學生。
煙樹成雲山月起,雨桃夾道水風清。
暢遊欲索題糕句,總系秋風不了情。
重陽前三日登八萬鎮坎鐘山
一山鍾坎萬山沉,壁立千尋石徑深。
聖女遺痕終太古,英雄傳說到如今。
晾衣退敵夫人計,展界歸民烈士心。
歷盡滄桑興替後,尚餘浩氣漫叢林。
註:聖女,指七聖娘。山中有七聖娘廟。清康熙初年,民族英雄蘇成(蘇阿六)以抗遷界為名舉義抗清,曾被清軍圍困於坎鐘山。因山勢險要,懸崖峭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清軍久攻不下;於是斷其水道,欲渴死義軍於山上。蘇夫人心生一計,令士兵溺衣服以晾山上,清軍得見,以為水源充足,遂退去。
與江浙、金兵、春梅、梓嶽之陸河,俏娥陪遊墩仔寨古村落
巍然匾刻石門樓,人去寨空破屋留。
龜背已撐千片瓦,龍泉曾飲一方侯。
因其古遠來深究,到此時光便倒流。
千載滄桑今又是,稻花香裡說豐收。
上巳節與諸君雅集於揭陽五龍宮,感大峰祖師事
步入三春草木薰,大峰蹤跡說紛紛。
空餘宮舍龍盤五,獨佔溪山鶴不群。
小徑已通天下善,真言只合野中聞。
諸公袞袞雷聲大,霖雨輸他一片雲。
與詩社諸友遊待渡山
河山百二劫而空,一代天驕寇運通。
失路幼皇空輾轉,偷天大盜亦英雄。
登瀛石下波瀾壯,待渡山頭草木蔥。
滿目烽煙彈指過,依然赫日貫天中。
與詩社諸友遊觀吾村大橋、河流、古榕、田野
橋上蒲風蕩我懷,橋通古往與將來。
一村環水雙溪合,二縣分疆四境開。
自有今人勤稼穡,不忘先祖起蒿萊。
老榕陰下齊望眼,萬頃稻田鋪綠苔。
假日偕諸君乘船環遊大湖鳥島
問渡大湖車暫停,小舟飛出自忘形。
三河汊處千波綠,百鳥林中一島青。
總有愚人能樂水,見多俗子忽成星。
潮平似鏡堪容與,多少秋情水上聽。
遊甲東麒麟山海邊,嬉行拍照,一浪打來,猝不及防,鞋襪盡溼
積石成山屹海涯,麒麟大小漫相挨。
天為半島增空闊,海以雙娥出品牌。
性至易逢波上襪,行多終溼水邊鞋。
歡呼雀躍登高處,盡把天風攬入懷。
註:曹植《洛神賦》:「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浣溪沙·與諸友遊陸河河背嶺
小徑斜通嶺背河,萬千竿竹伏山坡。穿林尋找鳳凰窩。
忽有雨來何處避,驟然雲向此間羅。一時幽澗跳渾波。
菩薩蠻·九日登獅山
天邊斜掛冰涼月,回鄉恰遇重陽節。何處可登高?緣溪指北郊。
青山隨處隱,自有雲霞近。山也愛風流,黃花插滿頭。
浣溪沙·十月初五與趙彬、盧木榮、餘昭正、江浙、陳波、薛明、林熹遊淺澳海灘,海邊山上有古炮臺
山上荒臺留燹痕,海邊一桁賣魚村。千船無語泊黃昏。
百載奇功書一筆,幾門大炮退聯軍。當時賊艦盡飛魂。
————
文字|陳少平
編審|陳顯赫 陸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