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衛預算連續9年增長,意欲何為?
據新華社東京12月21日電(記者姜俏梅)日本政府21日召開內閣會議敲定2021財年預算案,其中防衛預算為5.3422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03.5日元),已是連續9年增長。
其中,在2021財年防衛預算中,部分內容包括:航空自衛隊下一代戰鬥機研發費用576億日元,地對艦巡航飛彈改良計劃335億日元,新建「宙斯盾」艦調研費用17億日元,新型人工衛星群相關調研費用1.7億日元等。
從中不難看出,這些研發武器及方向,無一不是「進攻性」武器。
日本如此黷武窮兵,到底想幹什麼?
尤其是,日本作為亞洲地區二戰戰敗國,根據戰後同盟國條約(《波茨坦公告》)及日本現行憲法(日本憲法第九條),日本這個國家無權發展「進攻性」武器,然而,現在的日本,卻渾水摸魚,一再地「突破底線」,不由令外界擔憂。
事實上,在2010年之前,因日本經濟總量長期處於世界第二位,其用於軍事支開也是一直「大手大腳」,而其所累積起來的軍事實力尤為可觀,即如美媒所指出的那樣,「日本擁有一系列美制軍備」。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2013年8月,日本一艘長248米、滿載排水量達2.7萬噸的準航母在日本橫濱下水,並堂而皇之地以其二戰進行侵略戰爭時的一艘名為「出雲號」航母重新命名之,其野心之大,不言而喻。
現在,即便日本經濟總量在世界排位下降,經濟也長時期不景氣,進入「失落的二十年」,然而,日本在防衛預算上尤其是在研發「進攻性」武器方面,其「大方」的程度,令外界大吃一驚。
日本如此黷武窮兵,無非就是在不斷地壯大自己的防衛力量,以便能夠更好地使「自衛隊」向「軍隊」轉型和轉變。
早在2015年3月的一次日本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時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一不小心」就將自衛隊稱「我軍」並脫口而出,當時,在回答日本維新黨議員真山勇一關於「自衛隊與他國軍隊展開聯合訓練的目的」質詢時,安倍脫口而出稱,「在提高我軍的透明性上,取得重大成果。」
日本如此發展「進攻性」武器,其野心不小。
時至今日,日本已經擁有人數高達三十餘萬人的自衛隊,分別為「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及其他類似於海軍陸戰隊的特種自衛隊。由2007年1月從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來統籌管轄。
總之,因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和包括泰國、緬甸、新加坡、越南、馬來亞等在內的東南亞,及包括印度在內的南亞,以及包括朝鮮、韓國在內的東北亞,都被日本軍國主義屠刀浸過血。國際社會、特別是亞洲所有國家,對日本防衛預算連續9年增長,都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吃一塹,長一智」,此之謂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