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不惑之年飽嘗人間冷暖,寫下一首沉痛的詩,揭露了人性的醜惡

2021-01-08 草夕寸品文史

大家好,歡迎來到草夕寸品文史。唐詩宋詞,是中國殿堂裡最富壯麗的一抹顏色,現實中塞外的金戈鐵馬,江南的山水藍天,生活的世間百態都可以寫入詩文,成為歌詠流傳的經典。那隱沒在詩人筆下的洞天福地,人情世故,不斷影響著一代代讀者,去探索和追尋。生活永遠不只有詩情畫意,還有殘酷的現實,面對生活的不公,人性的醜陋。劍客們用手中的長劍打抱不平,而文人的利器就是他們手中的筆墨。

杜甫草堂

他們用自己的文章鞭策統治者,控訴社會的醜態,人性的扭曲,這樣現實的抨擊雖然過於真實,卻是直擊人類靈魂最深的拷問。其中最擅長反映社會現實的詩人當屬「詩聖」杜甫。杜甫的地位與李白齊名,但是杜甫卻沒有李白那麼瀟灑自由,不像李白可以超然人世外,活得賽神仙。大唐盛世的聲色犬馬似乎和杜甫無緣,他只是深切體會民間疾苦的,一生憂愁的杜子美。公元752年,不惑之年的杜甫看透了人世百態,寫下一首詩痛罵人性的醜惡:

《貧交行》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杜甫寫作本詩的目的,就是為了歌頌那些貧賤時的「真友誼」,諷刺現實社會中的世態炎涼。社會中總有一些人,轉瞬之間不斷變化,一會好,一會壞。一會兒像雲,一會兒像雨,翻臉比翻書還快,這樣輕視刻薄的人太多了。曾經的春秋戰國管仲和鮑叔牙,他們那種無關富貴的友誼多麼令人羨慕啊!然而今人早已將這種品德丟入塵土了。

杜甫草堂

反覆無常的人們多麼可怕,「翻雲覆雨」不是真的天氣變化,而是諷刺那些寡廉鮮恥、重利輕義的人們。出身名門的杜甫,也曾有過「一日上樹能千回」這樣幸福快樂的童年時代,但是生活的不幸,時代的不幸,讓杜甫的人生充滿了悽苦,給他蒙上了不幸的面紗。

杜甫草堂

中年來到長安的杜甫,原本想要做出一番大事業,但是卻仕途不順,無人幫助。他真正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身體上和心理上都遭受了無情的打擊,曾經在書中讀到的純真友誼,人間正道,似乎都是虛幻的,都是騙人的。春秋時代鮑叔牙那樣的真朋友,怎麼自己就遇不到呢?為什麼自己遇到的都是市儈之人和貪官汙吏呢?杜甫直到去世也沒有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只能是夢幻泡影了,最終他在身心疲憊和貧困交加中走完了一生。

杜甫草堂

詩歌,本就是反映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在杜甫的筆下這面鏡子更加犀利。無論是身處大唐的杜甫,還是活在現代的我們,生活中這樣「輕薄」之人又怎麼會少呢?唯利是圖、勢利小人比比皆是,人們多是喜歡錦上添花,不喜歡雪中送炭。「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這個社會其實從來沒有變過,這就是人性最真實的樣子。管鮑之交那樣的終究是少數,正是因為少,才能夠成了人們傳頌的經典。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適應這樣的生活,適應社會的真實狀態。不能因此而沉淪墮落,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反抗它。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勢利小人那樣。像杜甫一樣,清醒的面對生活,發出批判的聲音。你喜歡杜甫的這首詩嗎?歡迎大家留言。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收藏,關注,分享!小編每天都會更新不同的內容,您的鼓勵就是我的動力!(本文版權系作者原創,未經許可切勿轉載)

相關焦點

  • 杜甫52歲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流傳千年,小學生必背
    說起杜甫,大部分人的印象都是憂國憂民,杜甫的詩歌中總是充滿著憂愁和坎坷。當然,也有為數不多的比較輕快的詩句,比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但是今天安久想和大家分享一首小詩,是杜甫心情非常好的時候寫下的。這首詩很短,但是非常經典,小學生都會背。
  • 陸遊為偶像杜甫寫的一首詩,翻譯過來就是:你的苦,我都懂
    杜甫的詩歌沉鬱頓挫,而陸遊的詩歌同樣悲壯沉痛。 杜甫曾經歷過安史之亂,且一生都是小官宦,鬱郁不得志。 陸遊剛出生不久,就經歷靖康之難,他一生致力於收復河山,卻一直被主和派排擠,壯志難酬。 從這一點來看,杜甫和陸遊算得上「同是天涯淪落人」了。
  • 杜甫登高望遠,寫下一首悲涼的詩,被後世譽為「七律之冠」
    杜甫能被稱為「詩史」主要是因為他的詩,讀他的詩,仿佛就是在讀唐朝的一段歷史。盛唐時期的末尾,正是杜甫的青年時期,他也曾有過「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和意氣風發,安史之亂畢竟成為了唐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杜甫的人生也進入了漂泊不定和貧苦不幸的時期,待嘗盡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的悽涼況味,暮年的杜甫仍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種大筆如椽的氣勢。杜甫的詩就是大唐的興衰史,他的詩歌不僅僅是個人的情感,也升華出深切的憂國憂民之情。
  • 杜甫的一首「諷刺」詩,婉轉空靈,卻一直被誤解成讚美詩,太無奈
    和他們的直白不一樣,杜甫有一首類似罵人的「諷刺」詩,非常婉轉,婉轉到什麼地步?許多人誤解為這是一首「誇人」的詩。我們今天要講的詩作就是杜甫的《贈花卿》。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從內容上看,這是一首寫音樂的詩。美妙悠揚的樂曲,整日地飄散在錦城上空,輕輕的蕩漾在錦江波上,悠悠地升騰進白雲之間。如此美妙音樂,只應神仙享用,世間的平民百姓,一生能聽幾回?
  • 杜甫與朋友久別重逢,酒足飯飽寫下一首詩,中年人讀後不禁落淚
    杜甫出生於公元712年,去世於公元770年,僅有五十八歲的壽命。假如他從十八歲開始寫詩,創作生涯也就四十年。根據史書記載,杜甫留存至今的詩歌大概有一千五百首,平均每年將近四十首,屬於非常勤奮的詩人。更重要的是,杜甫的詩歌質量很高,《唐詩三百首》當中,收錄了杜甫三十八首詩,數量上穩居第一,詩仙李白都要稍遜一籌。但凡對詩詞有一點了解的朋友,基本上都能吟誦出杜甫的詩句。
  • 杜甫流落成都,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人人會背!
    所以杜甫的詩歌裡就常常表現出憂國憂民的一面,風格也就沉鬱頓挫了起來。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絕句》,便是杜甫詩風沉鬱頓挫的代表作之一。不過與杜甫的「三吏」和「三別」等詩不同,這首《絕句》的沉鬱頓挫並不明顯。即整首詩看起來是一句一景,所描繪的大自然風光也都美如畫卷,但是它的背後,尤其是最後一句「門泊東吳萬裡船」卻有著深意,細細品讀,你會發現都是杜甫的辛酸淚。
  • 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
    李商隱的詩歌既有杜甫沉鬱頓挫的風格,有時又極具浪漫和想像。也許正因為詩人經常四處漂泊,所以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百姓的疾苦,以及世道的艱難,所以他的詩歌也就更能打動讀者。下面介紹的是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
  • 杜甫被困長安,寫下最深情的一首詩,千年來打動了無數人
    只有杜甫和楊氏一生相守,連緋聞都沒有,據說每當好友來訪時,杜甫都會向他們介紹妻子,典型的「炫妻狂魔」。  他被困長安的時候,曾寫下最深情的一首詩,千年來打動了無數人。  這首詩名為《月夜》,全文如下: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 杜甫想念李白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有人喜歡李白的浪漫瀟灑,也有人喜歡杜甫的沉鬱頓挫,關於兩人誰是「詩壇一哥」的爭論,千年來都沒有定論。雖然後世經常有人為這兩位爭吵不休,但是在杜甫的心中,李白一直是他的偶像。李白比杜甫年長11歲,兩人第一次在洛陽相遇時,李白已經是天下聞名懂得大詩人,而杜甫還是默默無聞的小青年。
  •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盛唐時期,以詩歌最為著稱,而在這一時期,詩歌卻以李白為首,故曰其為詩仙。當然詩仙之名也是名副其實,千古絕句朗朗上口,只不過詩仙也有情緒,有情緒就會喝酒,喝酒之後詩意就會大發,比如那一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將進酒》氣勢磅礴,不過也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心煩之事,遇到一些看不慣的人,醉意上了梢頭,一時不爽,寫了一手懟人的詩,以此表達自己的憤懣之情。「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 罵人的最高境界是誇人,杜甫的這首「諷刺」詩,被多少人用來誇人
    有的直抒胸臆、破口大罵,這種是諷刺詩的下乘之選;有的諷刺詩就比較高級了,罵一個人的時候,被罵的人聽不出來,仔細琢磨後才知其用意。比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一句詩廣為流傳,通常被我們用來讚美歌聲或演奏的樂曲動聽。其實,它出自杜甫的一首絕佳諷刺詩《贈花卿》。
  • 杜甫很悲涼的一首冬至詩,戳中了很多天涯遊子的心,讀完眼中含淚
    今天要講的這首詩也是杜甫在冬至日所寫,道盡半生孤苦,戳中了很多天涯遊子的心,讀完眼中含淚。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杜甫在765年好友嚴武去世後,便離開了居住多年的浣花草堂,漂泊蜀中,一年後到達夔州才暫時安定下來。這首詩寫於公元767年的一個冬至日,這是他入蜀後的第九個冬至日,在這一年的秋天,他還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唱《登高》,「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 杜甫一首「罵人詩」,短短4句話,不帶一個髒字,後兩句你經常用
    在我的印象中,古代的一些詩人應該都是彬彬有禮,應該都是儒雅的君子,我感覺他們應該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我覺得他們是不應該動怒的。其實,是我想錯了。古代的詩人也是人,他們也會不開心。他們也是會罵人的,只不過他們就算是罵人,也是比我有文化的那種罵人。
  • 杜甫用來罵人的一首詩,如今被很多人用來誇人
    這句詩呢,出自於杜甫的《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再來看一下,這首詩的詩名,叫作《贈花卿》。也就是說,這首詩是杜甫想要送給一個叫「花卿」的人。那這個「花卿」是誰呢?據史料所記載,這個「花卿」指的應該是成都尹崔光遠的部將花敬定。
  • 杜甫給李白寫了一首詩,表面看似「高端黑」,暗裡狂吹「彩虹屁」
    在唐朝,李白最火的那些年,杜甫「毫無名氣」,只能跟在詩仙屁股後面做一個小迷弟,所以近來網友開玩笑說,杜甫為李白寫了一輩子詩,卻沒有得到過回應,哎,要我說這都是瞎操心,能和偶像一起交上朋友一起睡,寫不寫詩哪有那麼重要!杜甫為什麼如此愛李白呢?
  • 杜甫最含蓄的一首詩,連當事人都以為是誇獎,其實滿滿的諷刺
    杜甫最含蓄的一首詩,連當事人都以為是誇獎,其實滿滿的諷刺《峴傭說詩》中有這樣一句話:「詩猶文也,忌直貴曲」,它的意思是說,作詩就像寫文章一樣,最忌諱長驅直入,這樣很平淡,反而採用一些委婉的手法,含蓄地表達內心的情感,這樣的效果更好。
  • 杜甫晚年家道中落,寫下一首詩,讀來句句感慨字字心酸
    比如詩聖杜甫,名氣與李白不分伯仲,但他沒有李白那般幸運,至少李白一生基本衣食無憂,而杜甫相對寒酸。窮困潦倒,借錢慰饑寒杜甫早年家境還算可以,畢竟父親在兗州做官,雖然官職不高,養活一家人肯定沒問題,所以杜甫無需為生計發愁,過著瀟灑自在的日子。
  • 一天一首古詩詞:杜甫《泊嶽陽樓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杜甫為讚美泰山寫下一首詩,全文無一「高」字,卻句句顯高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望嶽》,便是唐代詩人杜甫為讚美泰山所寫的一首五言古詩。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杜甫這首詩除了讚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以及神奇秀麗的景色外,還包含了青年時期的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 杜甫不屑與小人爭吵,寫下一首罕見的狂詩,放言自己會名垂千古
    杜甫出身在一個「奉儒守官」的官宦世家,他是晉朝名將杜預的十三世孫,只不過到了唐代,杜家沒落了,可即便如此,他的爺爺杜審言也是修文館直學士,父親杜閒曾任兗州司馬、奉天縣令。這種家庭環境,以及儒家的思想引導,使得杜甫有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偉大的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