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草夕寸品文史。唐詩宋詞,是中國殿堂裡最富壯麗的一抹顏色,現實中塞外的金戈鐵馬,江南的山水藍天,生活的世間百態都可以寫入詩文,成為歌詠流傳的經典。那隱沒在詩人筆下的洞天福地,人情世故,不斷影響著一代代讀者,去探索和追尋。生活永遠不只有詩情畫意,還有殘酷的現實,面對生活的不公,人性的醜陋。劍客們用手中的長劍打抱不平,而文人的利器就是他們手中的筆墨。

他們用自己的文章鞭策統治者,控訴社會的醜態,人性的扭曲,這樣現實的抨擊雖然過於真實,卻是直擊人類靈魂最深的拷問。其中最擅長反映社會現實的詩人當屬「詩聖」杜甫。杜甫的地位與李白齊名,但是杜甫卻沒有李白那麼瀟灑自由,不像李白可以超然人世外,活得賽神仙。大唐盛世的聲色犬馬似乎和杜甫無緣,他只是深切體會民間疾苦的,一生憂愁的杜子美。公元752年,不惑之年的杜甫看透了人世百態,寫下一首詩痛罵人性的醜惡:
《貧交行》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杜甫寫作本詩的目的,就是為了歌頌那些貧賤時的「真友誼」,諷刺現實社會中的世態炎涼。社會中總有一些人,轉瞬之間不斷變化,一會好,一會壞。一會兒像雲,一會兒像雨,翻臉比翻書還快,這樣輕視刻薄的人太多了。曾經的春秋戰國管仲和鮑叔牙,他們那種無關富貴的友誼多麼令人羨慕啊!然而今人早已將這種品德丟入塵土了。

反覆無常的人們多麼可怕,「翻雲覆雨」不是真的天氣變化,而是諷刺那些寡廉鮮恥、重利輕義的人們。出身名門的杜甫,也曾有過「一日上樹能千回」這樣幸福快樂的童年時代,但是生活的不幸,時代的不幸,讓杜甫的人生充滿了悽苦,給他蒙上了不幸的面紗。

中年來到長安的杜甫,原本想要做出一番大事業,但是卻仕途不順,無人幫助。他真正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身體上和心理上都遭受了無情的打擊,曾經在書中讀到的純真友誼,人間正道,似乎都是虛幻的,都是騙人的。春秋時代鮑叔牙那樣的真朋友,怎麼自己就遇不到呢?為什麼自己遇到的都是市儈之人和貪官汙吏呢?杜甫直到去世也沒有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只能是夢幻泡影了,最終他在身心疲憊和貧困交加中走完了一生。

詩歌,本就是反映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在杜甫的筆下這面鏡子更加犀利。無論是身處大唐的杜甫,還是活在現代的我們,生活中這樣「輕薄」之人又怎麼會少呢?唯利是圖、勢利小人比比皆是,人們多是喜歡錦上添花,不喜歡雪中送炭。「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這個社會其實從來沒有變過,這就是人性最真實的樣子。管鮑之交那樣的終究是少數,正是因為少,才能夠成了人們傳頌的經典。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適應這樣的生活,適應社會的真實狀態。不能因此而沉淪墮落,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反抗它。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勢利小人那樣。像杜甫一樣,清醒的面對生活,發出批判的聲音。你喜歡杜甫的這首詩嗎?歡迎大家留言。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收藏,關注,分享!小編每天都會更新不同的內容,您的鼓勵就是我的動力!(本文版權系作者原創,未經許可切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