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來獲得感贏得百姓贊——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新福建的...

2020-12-22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三明市第一醫院的醫保辦工作人員(右)向前來諮詢藥品報銷問題的居民講解相關政策。 姜克紅 攝

臺海網12月21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從1996年到2002年先後11次深入三明調研,16次作出重要指示,其中「人民」二字講得最多,分量最重。

牢記殷殷囑託,多年來,八閩兒女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三明市聚焦「人民」二字,銳意創新,陸續推出林業、金融、醫療等多項改革舉措,為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贏得了百姓的稱讚。

林改持續深化,青山變金山

沙縣夏茂鎮梨樹村橋仔坑山場的643畝林地,被「林票制」激活了。

這片林地曾經遍植馬尾松,但因沙縣人外出營生,大片林地常年失管,經營效益差。2014年主伐後,村裡僅獲得160多萬元的木材收入。扣除成本,2300多戶村民每戶只分到200多元。2015年,重新種上杉木,但依然擺脫不了粗放經營模式。「頭三年,一年兩次僱人上山劈草,後面就任其自生自滅了。」梨樹村黨支部書記曹聲鏈說。

「林票制」改革,帶來了改變。

「去年,我們以橋仔坑的643畝杉木幼林入股,與沙縣官莊國有林場進行合作經營,雙方分別佔股85%和15%。」曹聲鏈介紹,村集體將其中70%的股權量化給全體村民,共發行林票130萬元,村民每人可分到400元林票。

由此,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林農變股東。

「林票是村民佔有合作林權股份、參與管理決策、參加收益分配、享受股份分紅的憑證。」負責「林票制」改革工作的夏茂鎮黨委統戰委員周永強說,藉助國有林場資金、技術、人才優勢,林業經營規模化、集約化成為可能。

根據協議,這片杉木日後採伐結束時,若每畝出材量少於13立方米,官莊國有林場將按每畝13立方米出材量測算利潤,並按股份分紅;若超過13立方米,則按實際出材量計算利潤。如果林農中途退出合作經營,林場將按照3%的年利率,對林票兜底收儲。此外,林票具有流轉變現、憑票貸款融資等功能。縣農商銀行專門推出「金林貸」,對梨樹村整村授信5000萬元。

「碎片化」林權難流轉、森林資源難變現、集體林質量難提高等系列問題,因「林票制」改革而破解。目前,三明全市已有117個建制村開展「林票制」改革試點,覆蓋林地面積7萬多畝,制發林票總額7529萬元,惠及村民13606戶,人均獲得現值527元的林票,試點村每年村集體收入可增收5萬元以上。

「林票制」改革,是三明深化林改的最新力作。三明是全國集體林區改革試驗區、全國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區。上世紀80年代,三明推行「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林業股份合作制改革。2002年,三明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現「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

針對林改分山到戶後出現的林權結構小型化、林地資源分散化、林業管理複雜化等新情況新問題,三明聚焦機制創新,持續深化林改。「緊緊圍繞林權來作文章,不斷探索林權價值實現機制,綠水青山定能變成金山銀山。」三明市林業局副局長陳美高說。

不砍樹能不能致富?三明創新林權按揭貸款,建立以資產評估、森林保險、林權監管、快速處置、收儲兜底等「五位一體」為主要內容的機制創新,在全國首推「林權按揭貸」「林權支貸寶」「福林貸」「益林貸」等林業金融產品。全市累計發放各類林業信貸140.7億元。還推動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機制改革,探索「森林生態產業化」的惠民之路,化解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矛盾,實現不砍樹也能致富。

2018年開始,三明在全國率先提出發展「全域森林康養」產業並實現開篇破題。今年1至10月,全市森林康養產業實現營業額1.12億元。依託生態資源,三明支持林農興辦森林人家和農家樂、林家樂等,使森林生態旅遊經濟成為新的增長點。2019年,全市生態旅遊實現總收入750億元。

金融活水注入,農民當「老闆」

「以前想投資創業,要貸款太難。」45歲的張萬炎是三明市沙縣高橋鎮官莊村村民,早年光靠種田日子過得捉襟見肘時,曾想入股朋友的小吃店,可苦於沒有可抵押的財產、沒有擔保人而貸不到款,只能放棄。

擔保難、貸款難、貸款貴。對農民而言,金融曾經很遙遠。

2011年12月,沙縣成為全國6個農村金融改革試驗區之一。沙縣在全國首創「社區型」村級融資擔保基金,符合條件的農戶每戶按1萬或2萬元入股,銀行按其入股金額的2至5倍給予授信。

2012年5月,三明第一個村級融資擔保基金在高橋鎮官莊村設立。張萬炎是首批「吃螃蟹」的100多戶村民之一。通過銀行的信用評定後,他出資2萬元入股擔保基金,並和加入基金的其他兩位村民互相擔保。利用該基金,他獲得貸款10萬元種起苗木,隨後連年貸款,將種植面積擴大到100多畝。

「貸款方便,放款快,貸款利率低,別人貸款要一分多利息,從這裡貸款不到六釐五。」官莊村村民徐邦欽利用該基金貸款,在2014年春節後提前實現了「當沙縣小吃老闆」的夢想,後來又貸款做裝修工程,經濟收入提高了很多。

「現在我們村有300多戶村民在縣城買房,約為2012年的10倍;買車的人也很多,村裡的車位都不夠用了。」官莊村黨支部書記徐道傑笑道。

三明市金融監管局局長劉遠隆說,通過創新推出村級融資擔保基金、「福」系列信貸產品和純信用金融產品「振興貸」等舉措,三明一步步破解「三農」領域的融資難題。目前,三明共設立村級融資擔保基金1517個,累計為農戶發放貸款23.79億元。

2017年,三明在村級融資擔保基金的基礎上,將金融改革更推進了一步——首創林權按揭貸款、「福林貸」等金融產品。林農把自己的林權反擔保到合作社就能貸款,且可以通過手機APP隨借隨還,每年還可以享受3%的貼息,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

如今,以「福林貸」為代表的「福」系列信貸產品已惠及三明全市1421個村,並在全省推廣。

2019年,三明繼續創新——對需要貸款的村民建檔立卡,提供純信用金融產品「振興貸」。

「以十萬元的貸款為例,過去,我在銀行貸款,一年的利息要八九千元,而『振興貸』的利率幾乎打了五折,每年可省下4000元的利率支出,產品利率低、審批快,很適合像我這樣資金需求量不大,但是急需資金的農戶。」去年7月,「振興貸」產品剛推出,三明市梅列區洋溪鎮上街村種植戶張智明就成功申請貸款,用於擴大生產、新增設施。

在不斷為「三農」注入金融活水的同時,三明還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水平——首創園區企業資產按揭貸款,已先後幫100多家企業貸款26.28億元,此舉成為典型做法在全國推廣;在全省率先建立融資擔保、涉案企業兩個「白名單」制度,已發布3批次271家融資擔保「白名單」企業,對接融資金額30.25億元,4次發布涉案企業「白名單」,先後幫10家(次)企業臨時啟封、轉貸續貸8.6億元。

醫改縱深推進,看病不愁了

「錢袋子」鼓了,就不能因疾病讓它再癟下去。人口老齡化嚴重的「小三線」城市三明,歷經8年醫改,基本實現了這個目標。

每天三粒進口藥阿卡波糖片,一年藥費3300多元,「糖友」陳瑞幫吃了十幾年。去年,這款阿卡波糖片大降價,老陳一年藥費降為約300元;今年,阿卡波糖片被列為免費提供慢性病藥品之一,老陳吃它不要錢了。

同在縣醫院做盲腸炎手術,農民梁香妹和公務員賈晨晨,一個是城鄉居民醫保,一個是城鎮職工醫保,出院結算清單上,兩人費用一樣,報銷比例也一樣。

像這些故事,就發生在三明。

三明醫改,全國聞名。三明醫改,成效怎樣?

幾組數據可窺一斑:2019年,三明人均醫療費用1734元,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46%,人均預期壽命79.82歲,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5歲;2019年,三明各縣總醫院基層分院診療量為475.65萬人次,比2016年增長40.81%;2011—2019年,三明市22家縣級以上醫院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從4.22萬元增加至12.52萬元,年均增長14.9%;2011—2019年,醫療衛生支出從4.8億元增加至13.8億元,年均增長14.1%。

三明醫改,從「一粒藥」開始。

最初是治混亂、堵浪費,然後是「醫藥、醫保、醫療」三醫聯動、「兩票制」「年薪制」,如今醫保打包支付、組建總醫院、C—DRG收付費,邁入「以健康為中心」的3.0版。

三明醫改,通過「一粒藥」之變取得成效——

尤溪縣西城鎮麻洋村村民曾繁輝家的醫療帳單變薄了:愛人患尿毒症,2015年醫療費8萬多元,自付超過3萬元;2019年醫療費6萬多元,自掏腰包的降到3000元;

免費的進口阿卡波糖片,今年5月被確診糖尿病的居民柳術芬也在吃。柳術芬不知道這款進口藥以前要60多元一盒,但她知道,現在各級政府都在搞藥品、耗材帶量採購,越來越多的藥變得更便宜了。

她也沒懼怕糖尿病:「目前我的血糖不夠穩定,社區醫生每半個月就會幫我預約去大醫院專家門診複診,等血糖穩定了,我在社區醫院就能拿藥複診。家庭醫生還會上門隨訪和監督,協助控糖。」她說的「家庭醫生」,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團隊。這支團隊不僅會幫忙預約上級醫院專家門診、負責轄區內慢病患者管理和隨訪。轄區居民想聽啥健康知識,這支團隊會以「1+N」(一支醫護團隊加上疾控專家等不同單位的人員)的形式,給大家上課。

講師隊伍裡,疾控人員非常積極。「我們也能作為家庭醫生和社區居民籤約,我們出去健康宣講、教居民科學防疫,都能算績效。」梅列區疾控中心副主任曾錚說。

這是三明正在探索的「以健康為中心」的醫防協同融合新機制——允許疾控中心在完成法定職責的前提下開展6大類233項社會化公共衛生技術服務。截至今年10月26日,此項服務已產生了600多萬元的收入,在扣除必要的成本後,可提取60%作為職工績效工資增量。

多年來三明醫改的經驗,也被省裡提煉為規定動作。在2015年充分吸收三明等地經驗而出臺的省級試點方案基礎上,2018—2019年福建先後印發的《關於深化「三醫聯動」改革的實施意見》和深化醫改「1+8」文件,進一步將三明實踐經驗上升為體制機制,持續推進全省「三醫」聯動,深化「藥價保」改革。(記者 儲白珊 張輝 林清智)

相關焦點

  • 群眾的笑臉最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中)
    三明人有理由自豪:這裡是紅旗不倒的熱土,也是林深水美的樂土;新時期的精神文明建設之花在這裡初綻,惠及民生的醫改、林改走在全國前列;這裡的經濟底子雖不及沿海厚實,但有溫度的發展,照樣給群眾帶來有質感的幸福。三明人也懂得感恩。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先後11次深入三明,對百姓冷暖牽掛在心,對群眾生活關切至深。
  • 群眾的笑臉最美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中)
    三明人有理由自豪:這裡是紅旗不倒的熱土,也是林深水美的樂土;新時期的精神文明建設之花在這裡初綻,惠及民生的醫改、林改走在全國前列;這裡的經濟底子雖不及沿海厚實,但有溫度的發展,照樣給群眾帶來有質感的幸福。  三明人也懂得感恩。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先後11次深入三明,對百姓冷暖牽掛在心,對群眾生活關切至深。人民至上的情懷,滋養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如畫三明。
  •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要對新發展階段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有深刻的認識和準確的理解。  高質量發展體現新發展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這是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根據我國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等作出的科學判斷。
  • ...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示範城市 致力打造精緻城市品質焦作
    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示範城市致力打造精緻城市品質焦作中共焦作市委書記王小平焦作市人民政府市長徐衣顯5年,既是時間的標尺,也是發展的刻度。「十三五」以來,焦作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一步一個腳印,書寫了中原更加出彩的焦作篇章。回顧「十三五」,這5年是焦作人民奮起直追的5年,是焦作發展快速崛起的5年,是懷川大地舊貌換新顏的5年。
  • 貫徹新發展理念 夯實自貿港產業基礎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貫徹新發展理念 夯實自貿港產業基礎■ 海南日報記者 傅人意 通訊員 肖湘群12月1日,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通過積極發揮規劃引領作用
  • 這些點睛的比喻,讓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2021年1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求全黨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5年前的1月18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總書記首次系統闡述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
  • 把握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既是我們黨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首先就要從根本宗旨把握新發展理念,把握好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
  • 這些點睛的比喻,讓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_新聞中心_中國網
    2021年1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求全黨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5年前的1月18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總書記首次系統闡述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5年來,總書記用豐富的比喻對新發展理念進行闡述,生動回答了我國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於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
  • 樹牢新理念 融入新格局 全面開啟十四五時期振興發展新徵程
    全會認為,縣委十六屆五次全會以來,縣委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大力踐行新發展理念,緊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
  • 孫金龍:全面開啟生態文明建設新徵程
    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我們要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緊編制「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加快建設美麗中國。
  • 「三個自覺」看成效 踐行新時代檢察工作新理念新要求的福建答卷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反覆強調的『三個自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和深刻的理念,要在學思踐悟中融會貫通,貫穿於履職全過程。」在福建省檢察院檢察長霍敏看來,落實檢察新理念,實現檢察工作總要求,就要把「三個自覺」內化於心、外踐於行,用實效來檢驗作答。
  • 黑龍江:踐行發展新理念 擔當時代新使命 全面改善城鄉居民生活環境...
    「十三五」期間,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省委省政府「六個強省」目標要求,積極推動「建住房、打基礎、強管理、改面貌」,加快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農村危房改造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重點工作,切實改善了城鄉居民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
  • 貫徹新理念新思想,全面衝刺四季度,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
    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要求全市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扣「十一個堅持」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將全面依法治市體現在「十四五」規劃中、納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和全面振興遠景目標,建設法治政府,優化營商環境,強化人才支撐,弘揚法治精神,營造人人厲行法治的濃厚社會氛圍。
  • 人民日報聚焦福建三明探索實踐:風展紅旗如畫
    福建省三明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展現了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生動畫卷,對於各地更好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今天人民日報推出多篇報導,刊發評論員文章,聚焦三明的探索和實踐。
  • 率先構建新發展格局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深圳篇章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專題學習會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深圳篇章
  • 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國創造、中國製造、中國建造全球矚目,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左右,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經過5年奮鬥,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躍上新的大臺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這一歷史性的跨越,離不開新發展理念的科學指引,離不開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對新發展理念的自覺踐行。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丨生態富民 每天都是very happy...
    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調研時為三明發展繪就藍圖、指明方向。20多年來,三明市牢記囑託,堅持綠色優先,推動林業改革,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生態改善與經濟發展雙贏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丨生態富民 每天都是very happy!
    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調研時為三明發展繪就藍圖、指明方向。20多年來,三明市牢記囑託,堅持綠色優先,推動林業改革,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生態改善與經濟發展雙贏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隆冬時節,在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一支來自山東濰坊的皮划艇隊,正在這裡為山東省運會全力備戰。
  • 新發展理念:順應時代潮流、反映發展規律的科學指引
    新發展理念是對人類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總結,順應人類發展大勢和時代潮流,契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新問題,是引領新時代偉大實踐的科學指引。一、人類發展大勢的深刻洞察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基礎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基礎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洞察。
  • ...服務新發展格局,奮力推動全面跨越式高質量發展邁入現代化新徵程!
    這些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弘揚「搶拼實善」新時代青浦奮鬥精神,推動全面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主要表現在: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民主政治建設打開新局面、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大提升。第二,要持續深化黨建統領的治理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