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海咖啡館榜單之後,這一次,我們盯上了好吃的甜甜甜甜甜品!
花了兩個月,把上海大大小小的西式甜品店都打卡了一遍,踩了一些網紅店的雷,但也找到很多有趣的味道。
番石榴肉桂味兒的慕斯吃過麼?
全程拉著專業甜品師一起吃,很多疑問也得到了解答!比如說:
那些很貴的網紅甜品,有多少實力和乾貨?
開來上海的國際大牌,究竟厲害在哪?
好吃實惠的低調小店,還找得到嗎?
魔都網紅店很多,但我們想給你一份不太一樣的榜單。
畢竟,對於甜品真愛粉而言,最幸福的不是一頓很貴很精緻的下午茶,而是路上經過一家餅房,偶然吃到一塊低調樸實,味道卻正合心意的檸檬撻。
所以,在考慮品質、口味的基礎上,這份榜單會更偏向於那些不花哨,氛圍親切,專注於甜品本身味道的店家——就像社區咖啡館一樣,我們希望能在上海看到更多溫馨的「社區型甜品店」。
照例,每家店也附上了來自專業人士、業餘愛好者或路人的評語,文末還有一顆小彩蛋!
來,刺激的倒數排名開始了
全都是我們一口口吃掉的卡路裡
僅代表🐧的喜好!
- 第10名 -
小方塊 Sweet box
感人的性價比!
地址:新閘路1933-4號
單論出品水準,小方塊其實還擠不進前十名,但要論性價比,它足以秒殺全場——
在魔都,這麼一塊料足好吃的奶油蛋糕,居然只要16元!
實惠程度堪比國營老字號
單片蛋糕基本都是15-18元,在這個價位上用料並不差。香草奶凍柔滑甜美,能找見少許香草籽,榴槤芝士也有貨真價實的榴槤果肉。
奶油蛋糕都以(品質普通的)動物奶油為主,奶香比較淡,但好在清甜不膩,蛋糕體也做得足夠輕盈綿軟。
遇上稍微複雜一點的甜品呢,就容易踩雷,比如這塊歌劇院,層次和淋面都不如意。
但你畢竟不能以正統法式甜品的標準,去要求一家主打實惠的小店……15元的奶油蛋糕,12元的奶凍,已經足以提供簡單快樂的好吃,聚會擺滿一桌也不心疼的!
blublu:「已經被魔都動輒八九十的價格嚇怕了,這家從價格到味道,都良心得想讓人尖叫!!誰這麼好心啊啊啊做便宜又好吃的小甜點,城市裡最可愛的人啊~」
- 第9名 -
BoboLEE
「不甜」的網紅甜品
地址:建國西路481號建國花園內
作為滬上(很貴的)老牌網紅,BoboLEE的評價向來褒貶不一。但平心而論,他們的甜品,確實有獨特的風格。
很多女生吃甜品,特別怕甜膩。BoboLEE在「不甜」的方向上,做了很多努力——除了招牌的牛奶巧克力朗姆蛋糕還保留傳統法式的甜度,其餘甜品多數走清淡日式路線。
仿真水果日式小柚子
椰子香茅烏龍茶慕斯這種東南亞主題,也處理得輕盈柔和,椰香清新,內芯又帶著酸甜。
同行甜品師很讚賞咖啡甜橙的搭配,在甜品中並不常見,苦香和果香卻意外和諧,口感也很精細:
但或許因為太追求「不甜」,有些單品的風味略顯失衡。最搶眼的南瓜鳳梨慕斯,外形熱烈又溫暖,其實南瓜味只有輕淺的一抹,鳳梨餡也偏淡,在顏值之外沒有太多記憶點。
仿真水果伊朗黑檸檬,內餡比例較高,酸度過於尖銳,雖然是主廚有意為之,但大部分人可能比較難接受。
高超:「一家最『不甜』的甜品店,有不少看起來天馬行空的味覺搭配,能讓人感受到Chef的巧思。」
- 第8名 -
Chikalicious
甜品界的先鋒創意
地址:興業路123弄5號新天地新裡106單元205a號
想知道芝麻菜做的雪葩、加了黑松露的花生酥卷、用迷迭香味氣體吹出的奶酪氣球……都是什麼味道嗎?
自從去年韓裔主廚上任以來,Chikalicious招牌三道式甜品的風格,變得更加新銳。用了不少分子料理的手段,加入各種非常規食材,把甜品做得像一盤活色生香的菜:
「安全著陸」:黃瓜啫喱和番茄雪葩,頂著一顆迷迭香味氣體吹成的馬蘇裡拉奶酪氣球,吃完讓人想來份意面
但我們最喜歡的, 卻是不那麼花哨的這道無人之境。可可豆形容器揭開來仙氣飄飄,用不同濃度的法芙娜巧克力,做成液氮冰淇淋、烤乾的蛋糕體、慕斯、巧克力片……
一碗裡涵蓋了柔、酥、綿、脆種種質地,層次感非常精細:
我們很欣賞Chikalicious的創新精神,而這也往往意味著小眾。如果你已經不滿足於常規甜品店的口味,對於「甜品還能做成什麼樣」有旺盛的好奇心,來試試三道式,的確能吃到一些有趣的靈感。
但……如果不確定自己對陌生口味的接受度,請謹慎嘗試,畢竟188元+10%服務費的價格,也著實不算便宜。
至於Chikalicious的單點甜品,雖然比三道式更受歡迎,用料、技術也都過硬,但味道對比三道式缺乏驚喜,再考慮到服務費,不太能跟同價位甜品店拉開差距。
千層蛋糕做得比Lady M更輕盈軟綿,有的人會覺得層次感不明顯,但愛這種口感的小夥伴會很喜歡
芝士:「三道式有很多創新搭配,容易出現兩極化評價:喜歡的人會覺得非常有趣,但也一定會有人覺得噱頭大於實際。」
- 第7名 -
C'est Patisserie
可愛的創意甜品
地址:常熟路79號
法國大廚Cedric Grolet的仿真水果甜品風靡全球之後,魔都也出現了好多主打仿真水果的店,C'est Patisserie可以說是箇中翹楚。
他們家的招牌,就是用巧克力殼加堅果碎粒模擬荔枝外形,芯子裡還加了清酒和紫蘇:
荔枝果蓉的特點就是極易出水,慕斯體也會有點水淋淋,是正常現象。如果特別不喜歡水分多的口感,慎點
其它甜品顏值也很能打。用可露麗模具來做蛋糕,外層刷上閃亮亮巧克力銅粉,茶香馥鬱的大吉嶺慕斯裡裹著海鹽焦糖流心:
甜度克制,並不膩,但海鹽焦糖和大吉嶺的濃鬱口味都出得來,平衡感很好
還有這枚小黃雞,長得萌萌噠——
切開來卻這麼腹黑!紫米黑芝麻是常規「養生」組合,但加入香蕉的搭配很有想法,甜度適中,非常和諧~
前面的荔枝、紫米,還有這塊楊枝甘露撻,都看得出C'est Patisserie在甜品中融入本土食材的嘗試。
但這款的缺點是撻殼配方不夠好,欠缺香氣
所以,雖然價格很貴,但如果對這種風格感興趣,也可以來試試,或許會遇到可愛的搭配!
Lemon:「第一次來,可能會被這些售價不菲的『小水果』嚇住。但如果放膽一試,層層疊疊的驚喜,會讓你忍不住再掏腰包解鎖下一個口味。」
- 第6名 -
Le petit blanc小白製作
認真的法式小店
地址:虹梅路1109弄10號
現貨很少,一般需要提前通過公眾號「小白製作」預定
在法式甜品裡,歌劇院是很考耐心和功夫的一種,能認認真真做好的甜品店不太多。能在一家小店吃到這樣層次漂亮的歌劇院,更是驚喜:
烤一層杏仁蛋糕胚,刷上咖啡液,抹咖啡奶油霜,再鋪蛋糕胚,抹巧克力甘納許……反覆疊6層,最後以巧克力淋面封頂,還要保證每層都均勻平整,挺麻煩的。
焦糖布蕾看似普通,難在火候燉得到位,軟嫩又柔滑,嘗得出濃鬱香草氣息。
還有提拉米蘇,乳酪層綿滑輕盈,手指餅乾吸飽了咖啡液和一點點朗姆酒,特別香!
但小店的出品,畢竟沒有大店來得穩定。千層酥的酥皮疊得漂亮,但偶爾有受潮狀況,就會影響口感。(第二次去店裡自提的還不錯~)
泡芙餡的幾種調味都好吃,裝飾也做得用心,但泡芙皮時薄時厚,又略微偏鹹,店主小哥哥說近期已經重新調整了配方。
創始人畢業於巴黎藍帶,在閔行區開了這家甜品店,主打外賣,不設堂食。省下租金,甜品定價也更親民:歌劇院28元,提拉米蘇32元,焦糖布蕾19.9元……光看這性價比,就讓人吃得很歡喜🤗
奇小方:「比起各路賣裝修賣顏值的網紅店,真希望上海能有更多這樣不跟風,不搞噱頭,認認真真做好甜品的小店。」
- 第5名 -
Luneurs
能吃到好多小巧思!
地址:華山路888號
總店地址:幸福路67號E座107號(甜品種類比華山路店少)
Luneurs店裡甜品種類不算多,但幾乎每款都吃得出讓人驚喜的小亮點。
我們很喜歡這塊焦糖布蕾撻,把兩種傳統法式甜品創新組合在一起,有表面焦糖殼的薄脆,布蕾的甜美柔嫩,也有可可撻底的酥香:
經典款檸檬撻也能做出特色,在撻底加一層薄薄的檸檬啫喱,添一層清新水潤的口感,還遮掉檸檬撻容易有的蛋腥味。
看這嫩嘟嘟的蛋白霜!
還有,在榛子泡芙裡塞入焦糖醬,切開來有濃濃的流心:
在草莓蛋糕裡加些薄荷碎,帶來一抹清涼餘韻:
雖然有幾款撻底做得偏厚偏硬,口感還不是特別精緻,但Luneurs的甜品給我們的整體感覺很舒服:在傳統法式配方裡,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和創意,搭配巧妙,甜度也克制,每次路過都想去吃一塊!
穗穗:「甜品的選擇比較少,但吃得出Chef的用心。要是撻殼能做得再酥鬆一點就更好了~」
- 第4名 -
L'éclair de Génie
閃電泡芙的教科書
地址:淮海中路333號新天地plaza三樓309-310號
在閃電泡芙這個品類裡,L'éclair de Génie幾乎可以等同於「法國標準」。
泡芙皮由機器製作——這並不是缺點,反而能保證出品穩定性。外形整齊劃一,口感軟韌紮實,灌入餡料後有恰如其分的溼潤度。
餡料灌得飽滿,切面也乾淨利落,令人舒適!
餡料和裝飾則由甜品師完成,除了焦糖和榛子巧克力,其它口味大多根據中國偏好減了糖量,尤其是茉莉花茶口味,酸甜卡仕達餡心裡嘗得出雅致花香。
如果你愛吃酸,記得試試檸檬泡芙,沒有加太多奶油調和,讓檸檬香氣掌控大局,酸度張揚又明亮。
但它在魔都走紅後,品控似乎不如剛開業時那樣謹慎,比如當日的冰淇淋泡芙,底部略有烤焦痕跡,是小小遺憾。
Indy:「L'éclair de Génie把閃電泡芙做到了極致。不過在巴黎,閃電泡芙都是路過打包回家吃的,到上海變成了高大上的下午茶,有些不習慣。」
在經過激烈糾結愛恨抉擇後,
終於來到了前三名
以下三家店,在法式甜品的不同方向上
都做出了讓我們非常喜歡的味道
請看——
- 第3名 -
Lost Bakery
心中理想的「社區型」麵包甜品店
地址:巨鹿路758號
Lost Bakery的空間寬敞又大氣,陽光好的日子裡,坐在落地窗邊喝咖啡吃蛋糕,特別愜意。
櫃檯裡的甜品,看起來跟裝修風格一樣隨意簡潔,仔細找找,卻能發現一些很有趣的單品。
比如這款長相低調的聖諾雷泡芙,每個細節都有講究:
底部酥皮要整齊酥脆,泡芙端正飽滿,灌入香滑輕盈的卡仕達醬,焦糖殼熬得恰到好處,在太陽下閃閃發光。
大口咬下,各部分的口感和香氣都很明晰,又能共同構成和諧的層次感,好吃!
泡芙和酥皮對新鮮度要求很高,任何部分出錯都會影響口感,還挺費心思的
Lost Bakery的甜品大多長得樸實,也沒有太華麗的口感,但用料紮實,細節做得妥帖。比如一塊簡單的芝士蛋糕,是凍芝士慕斯的做法,香柔順滑,夏天吃也不膩:
焦糖巧克力蛋糕,蛋糕體烤得鬆軟溼潤,焦糖醬焦糖奶油一層層鋪出甜鬱香氣,配咖啡吃最美:
但也因為用料足,有些甜品的調味比較重,更適合老外。譬如檸檬撻的餡料比例太高,入口會酸得人一激靈。
Indy:「很像法國路邊小店的出品,比較家常親切,但水準不錯,會時不時想去喝個咖啡吃個甜品。」
- 第2名 -
La Boulangerie(嘉佩樂酒店餅房)
最工整的法式甜點
地址:建國西路480號建業裡嘉佩樂酒店門口
工整、端正、非常「法式」——跟專業甜品師一起去吃La Boulangerie,這是我們對它最深刻的印象。
檸檬撻做得宛如教學模板:撻底酥鬆挺拔,沒有被餡料浸溼,檸檬酸度明亮又純正,毫無蛋腥氣。
一定要把撻底、餡料和頂部甜美輕盈的意式蛋白霜一起吃下,才能get酸甜平衡,酥香柔順集於一身的標準口感。
劃重點:頂部白色的不是奶油,是蛋白加糖打發後略略烘烤而成的蛋白霜。
香草焦糖拿破崙的酥皮,光看這層次就見得出功夫,夾餡的香草奶油輕盈,焦糖香氣點睛,咬下去聲聲酥脆,滿口奶香!
一些水果風味的甜品,反而因為調味太「法式」,不是很合國人口味。譬如應季的桃子杏仁蛋糕,技術無可挑剔,但桃子香氣完全被杏仁壓住。
如果偏愛日式小清新口味,我們不推薦你來這家。但,如果對經典款法式甜品感興趣,La Boulangerie能交出非常漂亮的答案。
更何況,平均50元左右一個甜品,配一杯咖啡,就能在梧桐掩映的建國西路悠閒坐上半天,是我心中的理想下午茶了❤
面面:「晴天時坐在落地窗邊,看陽光透過梧桐葉灑下,吃上一塊拿破崙,沉浸在麵包烘烤的香氣中,會成為一整日的高光時刻吧。」
- 第1名 -
Salon de Thé de Joël Robuchon
實力最雄厚的法國名店
地址:中山東一路外灘18號1層
分店:南京西路1601號芮歐百貨L109(跟外灘店是獨立的兩個廚房,出品可能有所不同)
Joël Robuchon這種老牌名店,跟我們偏愛的「社區型甜品店」風格背道而馳,但沒辦法——它的綜合實力,的確是上海第一。
名店風範,單從一枚慕斯蛋糕就能窺見端倪:
表面的巧克力噴砂均勻細薄,與慕斯完美融為一體,不像很多小店的噴砂,相當於給慕斯套上了堅硬外殼,叉子一戳就譁啦啦碎裂……
這樣的細節,既考廚師技術,又需要昂貴器材加持,很能體現甜品店實力
甜品主廚來自香港,又在日本學藝,因此店內出品也不完全遵循老派的法式傳統,能吃到一些新鮮的創意。
比如這塊慕斯,用了少見的番石榴果蓉,加一點點肉桂豐富層次,香氣清甜生動,特別怡人。
番石榴果蓉水分很多,所以整塊蛋糕口感都偏溼潤
而這條胖乎乎的毛毛蟲,其實是椰子班蘭蛋糕……椰奶口味醇和,班蘭香氣則帶出搖曳的海島風情🌴
經典款也做得精細,檸檬撻質地口感都很標準:
當然,再厲害的店也很難做到處處完美。有一道甜品用了熱乎乎的盤子端上來,至少有40°C,很容易影響慕斯口感。問服務員,只淡淡回答一句:「哦,剛消完毒就拿出來了。」
當天的伯爵茶慕斯,調味也偏甜了些
嗯,想想堂吃還要加收10%服務費,我們真誠建議,外帶更實惠。
沙拉:「從食材、味道到質地都體現出製作者的用心嚴謹,品質穩定不踩雷,在我心裡是教科書式的優秀法甜。永遠是我向外地朋友推薦的上海法式甜品店首選。」
* * *
在讀者投票中,老牌名店如柴田、蔡嘉、紅寶石等幾家,都有很高人氣。另外,Lady M,Pain Chaud也獲得了不少票數。但在如今各路國際大牌進駐,特色小店崛起的浪潮中,有一部分老牌的出品,未免顯得有些平淡。
柴田西點的經典招牌「女神」
沒有將太多老牌名店列入榜單,也是因為我們每次探店,都更想努力幫大家多發掘一些小眾又有趣的選擇。
不過,甜品店比奶茶、咖啡要複雜一些——不僅要有好原料、好創意、好技術,更重要的是,甜品做起來耗時長,工序多,需要提前準備,而一旦存放過久或不夠得當,口感就會一落千丈。
一個失去了光澤與夢想的巧克力淋面
知名大品牌、連鎖店在這方面更有優勢:生意好,周轉快,你吃到的甜品大多是新鮮的。
客流量少的小店呢,要想保證出品,一般以預訂為主,現貨不多,種類也單一,購買體驗相對就沒那麼好。
雖然從品質角度出發,這次榜單裡還有不少大品牌熟面孔。但我們更希望,能在魔都看到更多特色小店,不一味模仿INS風、跟風做沙皮狗慕斯、往蛋糕裡加大量色素讓你拍照發朋友圈……
點名批評這款「網紅」,吃一口舌頭都藍了……
而是,能認真挑選原料,做好細節,在甜品中融入自己的想法,以味道而非營銷取勝。
除了榜單裡重點表揚的Le Petit Blanc,我們這次其實還嘗試了很多低調的小店。因為出品穩定度等原因,它們沒能擠進前十。但其中品質相對不錯的幾家,還是想分享給你:
哈爾濱路上的冰淇淋&甜品小店His Aroma Patisserie,老闆娘畢業於法國甜點學校ENSP,基本功底不錯,口味遵從法式傳統。小甜點種類不多,需要提前預定。
田林路上的GâteauxDuJour·甜日子,用料品質不錯,搭配得也和諧,但細節上還有提升空間。
還有富民路的小小咖啡館The Oranges,櫃檯裡只有三款甜品,焦糖布丁是簡單舒適的好吃!
如果你還知道哪些寶藏小店,來留言區為它打Call好嗎!
文 | 黃穗穗
圖 | 面面、Charles
特別感謝甜品顧問
以及高超、Lemon、閩兒對本文的幫助
企鵝年度榜單系列,我們還寫過這些👇
咖啡真愛粉給你的上海咖啡館榜單,List上80%的店連不少🐧同事都沒聽說過:
暗訪25家麵包房,吃掉152隻麵包,這是2018年度的麵包房測評報告:
去年還吃了60幾家冰淇淋店,掏出這份上海冰淇淋大賞……今年還會有更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