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1 1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關心奉賢大小事,關注「上海奉賢」一手掌握!
「冷江雨巷」是以奉賢區莊行鎮南橋塘風貌保護區為核心,以「都市古鎮,田園牧歌」為主題,對南橋塘風貌保護區及相鄰地塊進行重點打造的項目,該項目即將以新的姿態亭亭立於世人面前,依託「小橋流水人家,燈火闌珊莊行,江南院子,未來空間」的總體打造思路,成為充分結合歷史文化和時代功能的南上海文創新地標.......
2020年09月29日出版的《解放日報》上,刊登了奉賢專版《南上海又一文創盛景 奉賢「冷江雨巷」將徐徐吐露丁香般的芬芳》。原文詳見如下↓
行雲
你若來江南
千萬要到冷江雨巷
靜靜的冷江
長長的雨巷
還有那個愁怨的丁香
你若來江南
千萬要去冷江雨巷
不一樣的冷江
不一樣的雨巷
還有個不一樣的丁香
不一樣的冷江
不一樣的雨巷十裡桃花
千裡飄落
飄落的不是她的眼淚
而是追夢的雲霞
紅翻了天邊
你若來江南
千萬要到冷江雨巷
靜靜的冷江
長長的雨巷
還有那個曾經
曾經讓你一去不回
來不及道別的丁香
丁香
清乾隆《奉賢縣誌》上記載∶「 按今世布之佳者, 首推松江。而松江之布,尤首推奉賢之莊行」 ……位於南上海奉賢區的莊行老街,長約 1000 多米, 最早形成於 600 多年前。街旁南橋塘開挖於明代嘉靖年間,兩岸居民臨水而建,因水而市,枕水而居,形成了東有牌坊、南有城牆、西有古橋,極具江南水鄉特色的「莊家行」。
隨時代變遷, 曾經鱗次櫛比的戲臺、 茶館、書院、 飯店、 廟宇等逐一消逝,留給後人無盡遺憾。如今,莊行老街以 「冷江雨巷」 的新姿態亭亭立於世人面前,將依託「小橋流水人家,燈火闌珊莊行,江南院子,未來空間」的總體打造思路,成為充分結合歷史文化和時代功能的南上海文創新地標。
01
不一樣的丁香 雨巷中的古鎮神韻
整個「冷江雨巷」項目以莊行老街為核心,區域總面積約2.2平方公裡,其中,南橋塘歷史文化風貌區面積約353畝。
奉賢區全面梳理莊行古鎮歷史文化脈絡,已調查研究古鎮的發展歷史、名人古蹟等100多處,梳理出莊家、宋家、刁家等名門望族,其中著有《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宋懋澄、畫有《千巖萬壑圖》的宋懋晉兩兄弟是明代文化的代表人物。還挖掘出以俞振飛的「聽真曲社」為代表的戲劇文化、以「立鑫花米行」等老字號為代表的商業文化等。
目前,奉賢區已對項目範圍內42處歷史建築從房屋現狀、歷史價值等多維度進行了調查評估,為「冷江雨巷」項目留、改、拆等提供依據。李雪亭宅等5處歷史建築中的馬頭牆、觀音兜等江南民居元素將融入冷江雨巷建築形態。白牆灰瓦之間的藝術,讓人們體會到時間的份量。
02
先策劃後規劃 江南閨秀披上了「紅蓋頭」
據介紹,奉賢現已成立「上海冷江雨巷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以「都市古鎮、田園牧歌」的規劃願景為總體原則,已引進一流設計團隊,加快推進設計方案。
現已按照「文、園、創、居」的設計策略完成了「兩軸三片區」重點片區內「一街、一園、一總部」的城市設計方案。其中「一總部」主要以集群、創意、多元化發展的產業特色為主要設計方向;「一街」以老街歷史文化挖掘為前提,通過重要節點的打造、串聯,重塑莊行老街歷史文化古韻;「一園」結合江南園林特色,融合莊行本土文化,打造具有江南園林神韻的活力街區;以「汪氏」老宅為錨點向四周延伸巷、院、園的設計理念,完成了莊行糧庫點位的概念設計方案。
「冷江雨巷」此次改造建設,還將同步提升周邊生態環境和完善基礎設施配套,統籌推進「水、路、綠」等項目建設,重現原生態。
03
未來已來 打造歷史與未來交織的產業集聚地
項目以「網紅鎮、品牌城、城市功能差異性標杆」為導向,打造以網際網路線上產業等新經濟、新業態為主的商務辦公集聚區和產業集聚中心,建設具有「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功能的「古鎮新城」示範區。奉賢已成立「上海冷江雨巷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冷江雨巷」項目招商的主力軍,加速將「冷江雨巷」打造成為網際網路電商產業集聚中心。
目前,「冷街雨巷」已引入上海市首個網際網路寵物醫療項目龐狸網際網路寵物醫院。奉賢區還將在此區域打造「星夢工廠」東方美谷網際網路產業基地。
未來,充滿江南意境的「冷街雨巷」將不僅成為奉賢東方美谷大健康美麗產業的重要承載區之一,也將發揮產業品牌的展示、銷售等重要功能,為東方美谷的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解放日報記者:杜晨薇
原標題:《「都市古鎮、田園牧歌」南上海又一文創盛景 奉賢「冷江雨巷」將徐徐吐露丁香般的芬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