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孩子動手能力:試著教他穿針引線,學起來興趣滿滿

2020-12-14 樂天娛樂時間

可能很多媽媽會覺得,經常會看見很多穿線的一些玩具。現在我們的玩具市場或者在我們的玩具店,有可能我們買玩具的時候會為孩子來選擇穿線的玩具。第一個是孩子為什麼要學習穿線動作呀?那穿線的動作到底如何來教?

首先第一個穿線的動作,它屬於我們的精細動作,精細動作鍛鍊的好了,孩子未來生活自理能力強。比如說我們的扣紐扣有精細動作,最直接的穿鞋帶、寫字畫畫等等精細動作,小手指控制的都非常的好,我們說精細動作既然有這麼多的好處,心靈手巧的。那我們如何去幫助孩子?教會他做穿的動作呢?

當孩子在幼兒早期的時候,他的小手指分化基本上已經完成了,拇指、 食指和中指的分化。在這個時候,首先穿肯定會為孩子準備一些穿的玩具,可能是這樣大小的小孔,甚至於還有更小的孔,當孩子在穿的這個過程中我們就已經準備好了,那我們要教孩子去穿。

我們還有一個就是要穿的線,穿的這根線在選擇的時候,要讓它前面的這塊兒是硬的,硬的這個長度也要選擇一下,就是不能太短,或者我們可以去選擇有穿的玩具,就是前面的可能會更長,直接是一個木製的頭,然後後面帶著一根線,比如說毛毛蟲蘋果、小老鼠轉奶酪等等的,他會做得比較有趣,這個孔可以大一點,距離可以短一點。

第一步的時候是媽媽穿過去,寶寶來把他拉出來,媽媽做的就是這樣的動作就好了,然後寶寶自己來拉,媽媽穿過去抖一抖動一動,毛毛蟲來啦,或者說小蚯蚓鑽過來啦,趕快抓住它。然後再從這邊來,當孩子抓住以後他可能就會做一個動作,就是往裡面塞進去,或者是他會用小手指來按。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試著做第二個動作,就是寶寶來做穿的動作,然後媽媽把它拉出來。讓寶貝感受拉的這樣的一個動作,也就是穿其實它包含了兩個動作,一個是穿一個是拉,我們要讓孩子先把這個動作分解開,又能穿又能拉。

然後再到我們的倒手穿,比如說右手穿進去,然後我們的右手捏著,左手把他拉出來,這就是倒手。我們可以教孩子的就是這隻手不要動,然後給他穿過去。這個線儘量給他長一點,左手不動然後讓他一直往裡面穿,穿過去了然後再來拉。好幾個動作都把穿的動作,分解開穿和拉再來學倒手穿,我們動作已經學完了,重點的一步那就是給大家練習了。

各種各樣的一些穿線的玩具,對孩子來說可能有一些會簡單,有一些會難一些。比如說像穿的小珠子,它會長一點,那麼像這個肯定就是最難的。雖然說沒有那麼長的距離直接穿進去就行,這個孔特別的小,對孩子手眼協調的能力的要求就特別高。所以太大了也不行,可能太大一些的話容易掉,太細小了可能穿不過去,所以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的特點,能力的特點來選擇各種各樣的穿的玩具。

所以對父母來說首先我們一定要知道,給孩子選擇,適合他年齡階段的玩具。那麼這小節我跟大家去分享了,如何教會孩子去做穿的動作,穿到底能夠帶給孩子什麼?我們都希望每一個孩子心靈手巧,能夠讓他小手的能力鍛鍊好,未來生活自理能力也會更好,更好地去適應生活,更好地適應社會。

相關焦點

  • 手工製作,鍛鍊孩子手腦結合的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專注少兒美術和零基礎學畫畫。家裡有孩子的朋友可以在關注一下我哦。或許看到這篇美術教程後,您的孩子會從此愛上畫畫。手工製作是美術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學生感興趣,課程設置比例高達1/3,手工課涵蓋的範圍也非常廣,建築,風景,花卉,靜物等課程都可以用手工的方式表現。
  • 戴「一米帽」上學,能堅持安全間隔,又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兩歲的時候開始,她就經常用A4紙折,這個應該是很多孩子喜歡做的事情吧,三歲的時候,她開始學拿剪刀,剪紙條,剪圖形。她每天都在家搞很多紙張來摺紙,剪紙,房間地上經常堆滿很多碎紙屑。一看到鋪滿紙屑的地上,我都頭疼不已,但一想到這個是女兒的興趣,只能陪著她,買各種剪紙書本,摺紙卡紙,跟她一起剪紙,剪各種複雜的圖案。折不同的動物,花卉等形狀。
  • 6歲前是孩子鍛鍊手工的關鍵期,這5款手工玩具,鍛鍊孩子動手能力
    前幾天,我家孩子獲得了幼兒園手工大賽第一名,然後就有很多粉絲私信問我,讓孩子學手工有什麼好處?是不是還不如給孩子報興趣班呢?今天青青來給大家講述一下孩子學手工的好處是什麼?先從認識手工開始。什麼是手工?
  • 手工製作,用廢棄紙箱做一個可愛的獅子頭,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家裡面有小孩上幼兒園的,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老師經常布置各種各樣的手工作業,目的是為了增加親子之間的互動,小編記得小編家的小孩上幼兒園的時候,時不時的就有手工作業,但是家裡的孩子比較小,動手能力沒那麼強,於是大部分的手工作業都是小編親手製作的。
  • 2-3歲寶寶認識圖形的小遊戲,寶媽和孩子一起玩,鍛鍊動手能力
    頂著頭上的大太陽,兒子就在院子裡跑來跑去,有時候,哥哥家的小孩兒也會過來玩,孩子多了跑起來就更瘋,不一會兒,就熱得滿頭大汗,我們家這孩子,從小愛出汗,火力壯,特別是睡覺的時候,腦袋上的汗珠一會兒就滿了。
  • 孩子多動手有利大腦發育,培養動手能力的6種方法,父母要知道
    研究表明: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好處很多,有利於孩子大腦發育,能促進孩子語言、智力的發展。但很多家長有一種誤解,認為孩子將來從事腦力勞動,動手能力不強無所謂。其實不然,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 提前學會透支孩子學習興趣嗎?孩子倒數第二後,我總結了這些
    對此,我的觀念一直是, 知識類 的東西不 需 要特意提前學,不然透支了孩子的興趣和專注力,才是得不償失。它不像興趣愛好的拓展,不喜歡、學不好就可以不學了。  所以數學啟蒙在我看來,是啟蒙清單上的第一位,不是選擇題,是必做題。
  • 「死記硬背」學英語,孩子肯定沒興趣,家長知道原因才能解決問題
    我家樓下的兩口子是農村來的,自己本身就不會英語,可卻要求孩子必須英語回回一百分,這真的太難了。每次聽到孩子背英語的聲音,我都替他難過。二是孩子對英語沒有學習興趣。英語是必修的課程,現在的升學考試都有英語,很多家長陪孩子學英語,其實純粹都是為了應付升學考試。當然這也沒有什麼錯,問題是大家把英語學習簡單的當成了背單詞和做語法題這樣,教孩子的方法就是死記硬背機械的重複學習。
  • 2歲孩子學歷史興致盎然,只因順應興趣,外加巧用「三步閱讀法」
    孩子們初中才會正式學歷史,但是僅限於背誦知識要點,應付考試,對孩子能力的提升差強人意,需要更廣泛地涉獵各種歷史知識。孩子們普遍感覺學歷史枯燥乏味,是因為沒有找到興趣點,從小沒有積累,有畏難情緒。如果孩子從小接觸一點歷史,到真正學習時,因為有一些基礎會充滿興趣,學起來更輕鬆。
  • 有了這套書,孩子在快樂遊戲中就能提升動手、動腦、動嘴能力
    對於準備好的零碎紙張並引不起孩子剪的興趣,艾佳有些無奈地跟在孩子後面,告訴他什麼能剪,什麼不能剪,喜歡動手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顯現,所以,艾佳既不能著急,也不能阻止,只能想盡辦法滿足孩子剪的欲望。這套書共分兩階,第1階適合2-4歲孩子,第2階適合4-6歲孩子,根據不同的年齡段,難易程度、思維水平、動手能力也按照年齡進行設計。對於自家孩子的急切想要動手的行為,艾佳果斷入手,為孩子的剪剪剪迎來合適的遊戲書。
  • 不同類型的興趣班能提升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
    從父母的角度,給孩子選報興趣班,一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和能力,並能從中發現孩子的天賦;二是對孩子升學有幫助,或者想讓孩子走相關專業路線;三是給孩子培養一項長期的愛好、習慣和素養。那麼,紛繁複雜的興趣班都可以提高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呢?1、英語: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可以提高孩子的英語成績;2、作文和閱讀:鍛鍊寫作和閱讀能力,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和表達力等,同時提高語文成績。
  • 怎麼樣鍛鍊孩子英語學習能力呢
    孩子在學科或考核的時候,遇到不會的,就是因為沒有解決問題的思維。思維不是學來的,是在實踐中形成的。如果在讀書的時候,沒有體會到語境,讀了很快就會忘記了。如何在英語學習中體會語境呢?為什麼說語境在學習英語中,會有這麼重要的地位呢?有時候,家長會發現,在閱讀英語的時候,要閱讀很多次,然後才會勉強理解。這是根據字面意思,來猜測故事的思想。
  • 說真的,這3種興趣班不適合6歲前的孩子報,浪費錢
    針對孩子要不要報興趣班,家長們普遍認為肯定是要學的,不僅可以多一項技能,還可以提高自信心,將來是一個加分項。但是多大開始報,報什麼興趣班很多家長都不太清楚,就會出現焦慮,就怕孩子學晚了,錯過時機。很多家長是寧可趕早也不趕晚,早點學就可以讓孩子早點掌握。有一位媽媽說自己孩子兩歲了,還沒報興趣班,被群裡的其他人噴慘了。
  • 《大長今》三招,教你守護孩子的思維能力
    你如果想要兒童變成順從並守教條的人,你就會採取壓服的教育方法;而如果你讓他能獨立地、批判地思考並有想像力,你就應該採取能夠加強這些智慧品質的方法,活教育教人變活,死教育教人變死。這就是守護孩子思維能力的:第一招:讓孩子處在問題的情境當中生活中,孩子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只要保持開動腦筋,這個過程就能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
  • 硬核父母帶娃自己動手改造老房子:動手能力強的孩子,過得有多爽
    在全家人共同的努力下,他們的小家變得越來漂亮,在父母的影響下,孩子也培養了極強的動手能力。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動手能力是伴隨人一生發展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孩子們在手工製作過程,會讓他們在不斷克服困難中,真正觸摸到自己的內心。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思考力、想像力、創造力以及抗挫折能力都非常強,可是說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更加聰明。培養孩子動手能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摺紙。
  • 彈鋼琴鍛鍊了孩子的專注力與反應能力,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孩子輕輕地站在小姐姐的身後看著她彈琴,生怕打擾到她。小姐姐坐在鋼琴前彈著琴,並沒有發現她,美妙的音韻從她手指中像靈泉一樣流出來。孩子被打動了,她對我說:「媽媽,這個聲音太好聽了,我也想學。」看著孩子稚嫩的小臉,對鋼琴的好奇與熱愛,後來我抱著試試學的態度給她報了於歡老師的鋼琴班。
  • 貓咪摺紙指偶,能鍛鍊孩子動手動腦能力,還在等什麼?
    指偶顧名思義就是指間的玩偶,能夠非常好的鍛鍊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是孩子們非常好的玩具,如果是父母親手做的那就更好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摺紙貓咪指偶的做法,各位讀者快來學學吧!將指偶套在孩子的手指上,能夠鍛鍊孩子的手腦協同能力,非常好玩而且實用。
  • 孩子用它能DIY出一堆恐龍,不僅鍛鍊動手能力還愛上了洗手洗衣服
    動手能力帶來的自豪感,是可以和媽媽一起分享的今日份快樂!製作水晶皂的過程中孩子會自己學著動手操作,很多生活中的難題,之所以難就是因為動手能力不夠惰性心理。所以萬事開頭難,只要肯動手。自己動手就是快樂,什麼零食甜品舉高高都暫時拋一邊去了。正想辦法把模具中冷卻的水晶皂摳出來呢~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鍛鍊腦力。男生這邊也不甘示弱,水晶皂成型後他覺得不平整,自己還拿著小矬子給整平滑了,這個動手能力我給滿分!
  • 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幾點建議
    怎樣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呢?一、抓住良機,從身邊做起。只要我們當父母的不包辦代替,孩子動手的機會就很多。可惜的是孩子不少動手的機會被父母奪了,例如扣紐扣、穿、繫鞋帶、刷牙、洗臉洗小手帕等;上學後整理書包,清理學習用品,打掃衛生等回家後幫父母收拾碗筷、抹桌掃地、摘菜等,本該是孩子幹的事,卻被父母代替了。
  • 送孩子學畫畫不會扼殺孩子想像力?究竟幾歲開始學最好
    而且繪畫還可以鍛鍊小朋友大腦和手的協調能力,對孩子的觀察力和想像力也是有幫助的。那有不少家長就會有一個疑問,孩子幾歲可以開始學畫畫?是越早越好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孩子到底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繪畫。而這種情況家長千萬不要教孩子去畫一些太具體的東西,這樣會局限了孩子的思維。美術教育期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所要學習的都是不一樣的,在不對應的年紀讓孩子去學高難度的繪畫知識,反而是揠苗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