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靜下心來,跟林清玄一起品味「梅香」

2020-12-23 閃電新聞

主播讀經典,陪你說晚安,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武城融媒體中心新聞主播徐旖。今晚和你分享的文章是,來自林清玄的《梅香》。

《梅香》

文/林清玄

一個有錢的富人,正在家院的花園時賞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豔紅的梅花正以最美麗的姿容吐露,富人頗為自己的花園裡能開出這樣美麗的梅花,感到無比的快慰。

突然,門外傳來敲門的聲音,富人去開了門,發現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在寒風裡凍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這開滿梅花的園外凍了一夜,他說:"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給我一點東西吃?"

富人請乞丐在園門口稍稍等候,轉身進入廚房,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飯菜,他布施給乞丐的時候,乞丐忽然說:"先生,您家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說完了,轉身走了出去。

富人呆立在那裡,感到非常震驚,他震驚的是,窮人也會賞梅花嗎?這是他自己從來不知道的。另一個震驚的是,花園裡種了幾十年的梅花,為什麼自己從來沒有聞過梅花的芳香呢?

於是,他小心翼翼的,以一種莊嚴的心情,深怕驚動了梅花似地悄悄走近梅花,他終於聞到了梅花那儲蓄的、清澈的、澄明無比的芬芳,然後他濡溼了眼睛,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為了自己第一次聞到了梅花的芳香。

是的,乞丐也能賞梅花,乞丐也能聞到梅花的香氣,有的乞丐甚至在極飢餓的情況下,還能聞到梅花清明的氣息。

可見得,好的物質條件不一定能使人成為有口味的人,而壞的物質條件也不會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個人沒有錢是值得同情的,一個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氣一樣值得悲憫。

一個人的品質其實與梅花相似,是無形的,是一種氣息,我們如果光是賞花的外形,就很難品味到一個人隱在外表內部人格的香氣。

最可嘆的是,很少有人能回以自我,品賞自己心靈的梅香,大部分人空過了一生,也沒體會到隱藏在心靈內部極幽微,但極清澈的自性芳香。

能聞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現在,讓我們一起以一種莊嚴的心情,走到心靈的花園,放下一切的纏縛,狂心都歇,觀聞從我們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作者簡介:

林清玄(Lin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中國臺灣當代作家、散文家,筆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 。

1953年2月26日,出生於中國臺灣高雄縣。1967年起,住在臺南,並在瀛海中學就讀。1970年,在報紙上發表《行遊札記十帖》。1972年,考入世界新聞專科學校 。1981年,出版散文集《溫一壺月光下酒》。1986年,散文集《紫色菩提》在中國大陸出版。1990年,散文集《紅塵菩提》在中國大陸出版。2008年,散文集《平常茶非常道》在中國大陸出版。2014年,散文集《清歡玄想》在中國大陸出版。2016年,散文集《心有歡喜過生活》在中國大陸出版 。2019年1月23日,因心肌梗在臺灣去世。

主播簡介:

徐旖,武城融媒體中心新聞主播。

閃電新聞記者 韓瑩 報導

相關焦點

  •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好書,靜心之書
    林清玄說,所有的東西都是心開出的花結出的果,美與醜,善與惡,真與假。你的所行所為都會在前方等你,時間很公平,它會一點一點還給你的。本書是林清玄50年散文創作代表作「清歡三卷」《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更深》《境明千裡皆明》系列之一,也是是林清玄禪意美文的代表作品。
  • 夜讀丨林清玄告訴你:什麼是有品質的生活
    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聊城廣播電視臺主播王芳,什麼叫做有品質的生活呢?今天為大家分享林清玄的一篇文章《求好》。有好多人喜歡講生活品質,他們認為花的錢多,花得起錢就是生活品質了。
  • 一草一木皆有情,都需要我們的愛護,林清玄《情深,萬象皆深》
    《清歡三卷》是林清玄50年散文創作代表作,也是林清玄禪意美文的代表作品。本套系含《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更深》《境明千裡皆明》三本書。本書共收錄《清歡》《柔軟心》《溫柔半兩》《掌中寶玉》《生命的化妝》《月到天心》《梅香》等44篇經典文章,橫跨林清玄五十載創作生涯,分為人間有味、內心柔軟、一切皆安、自在人間等人生主題。
  • 夜讀丨林清玄:生命的化妝
    再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氣質,多讀書、多欣賞藝術、多思考、對生活樂觀、對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關懷別人、自愛而有尊嚴,這樣的人就是不化妝也醜不到哪裡去,臉上的化妝只是化妝最後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簡單的話來說明: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
  • 林清玄:柔軟的心,最有力量(深度好文)
    他對年輕人說:「在人生裡,我們只能隨遇而安,來什麼品味什麼,有時候是沒有能力選擇的。就像我昨天在一個朋友家喝的茶真好,今天雖不能再喝那麼好的茶,但只要有茶喝就很好了。如果連茶也沒有,喝開水也是很好的事呀!」
  • 林清玄:柔軟的心最有力量
    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林清玄身如流水,日夜不停流去,使人在閃滅中老去。心如流水,沒有片刻靜止,使人在散亂中活著。——林清玄生命的歷程就像是寫在水上的字,順流而下,想回頭尋找的時候總是失去了痕跡。——林清玄《境明,千裡皆明》
  • 林清玄:自心清淨,能斷煩惱
    二、隨心隨緣,歡喜度日 3/15 我們不可把捉的塵世的命運中,我們不要管無情的背棄,我們不要管苦痛的創痕,只要維持一瓣香,在長夜的孤燈下,可以從陋室裡的胸中散發出來,也就夠了。
  • 心靈大師林清玄的詩意人生《在這堅硬的世界裡,修得一顆柔軟心》
    看心靈大師林清玄的詩意人生,在面對這個堅硬的世界時,如他一般修得一顆柔軟心。書裡面的不少文章,分別收錄在林清玄先生的「菩提十書」裡面,再次重溫,如遇故友。從平實的文字中,體味生活的感悟,給人心安的感覺。
  • ---林清玄
    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蘇軾說的從容是:無論生活環境是多麼的艱苦,只要心中安定寧和,何處不是故鄉呢?從容於心在歷史的長河中,綜觀人生大舞臺,真正能成就大事業之人,無一不是有此淡定從容的態度,保持一份寧靜自信的心,腳踏實地,從容應對生活的風雲!
  • 林清玄:平安喜樂,是一生追求的幸福
    林清玄的名字跟他的文字一樣美,可他本人卻其貌不揚:一頂禿頭,兩鬢長發,沒少被人誤會成女作家。這個觀點,影響了林清玄一生。所以你能看到他文字中很可愛的地方,跟小夥伴偷芒果掉進糞坑,喝汽水太猛一直打飽嗝兒……
  • 林清玄: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
    ——林清玄林清玄先生在古董店裡買了一個樸素的陶製的墜子和一個銅製的大銅環,老闆告訴他,這個墜子是一粒一粒綁在漁網底部,以便下網的時候,漁網可以迅速沉入海裡。銅環就像衣服領子,只要拎起來,整個漁網就能提起來,一條魚都跑不掉。
  • 世間再無林清玄,人間有味是清歡
    熱愛讀書的林清玄小時便立下三個夢想,一個是成為一名成功的作家,這個他做到了;第二個是環遊世界,成名之後,只要有足夠的錢這個願望自然也就實現了;還有一個願望就是能夠娶一位像「奧黛麗.赫本」一樣美麗的女子,當然在他44那年,通過再婚也實現了。林清玄自小喜歡寫文章,終日勤於練筆,一次,他在桌子上趴著寫作,母親跟他說:「要多寫趣味,少寫心酸。
  • 當代散文名家林清玄 ‖——人間有味是清歡
    他筆下的故事乾脆利落,從不拖泥帶水,往往在那些看似平凡世俗的故事背景下,靜靜蘊藏著的卻是曠世哲理。「家」這個字眼對於許多遊子來說是心底揮抹不去的傷悲。——林清玄◎沒有華麗的詞語,簡單平實的生活故事,蘊含著細膩的情感,幾句平淡的話語,足以讓人一次次的反覆回味,這就是林清玄的散文集。第一次讀林清玄的散文時就被他的清新淡雅的文筆,深厚的道理,以及對人生、世界的感悟深深的吸引了。喜歡在床頭放著一本林清玄的書,睡覺前閱讀幾篇,來一次心靈之旅才可以安靜地睡去,一切道理都在夢中顯現。
  • 《平常心,觀自在》:林清玄「素心四書」,樸素語言充滿智慧哲理
    #林清玄每個人心靈成長中都有一個林清玄,書寫微乎其微的事物但道出生命的意義,樸素的語言充滿智慧和哲理。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02初心不改——40年寫作一篇真誠很少有人能回觀自我,品賞自己心靈的梅香,大部分人空過了一生,也沒有體會到隱藏在心靈內部極幽微
  • 林清玄:經歷失業、婚變,是什麼讓我淡定從容48年?
    不可否認,誰的人生都有失意每一位鎂光燈下的偶像,都會給大家造成誤解。認為他們總是事事順心,不會經歷逆境,遭遇挫折。事實上,我們都錯了。了解了林清玄以前的經歷,小魚兒再次確認,他就是強心臟本人了。1979年,林清玄26歲時與自己的第一任妻子陳彩鸞結婚,可是沒過多久,他為了應付報紙激烈的競爭,生活忙碌,與妻子漸漸缺乏溝通。
  • 靜下心來 讓文字記錄心情
    靜下心來 讓文字記錄心情 問
  • 等不來一場雪,我可以等一縷梅香
    曾經許下的誓言,早已隨風散去,如秋葉零落,雖不曾忘記,卻無法再去實現。就在這樣一年又一年逝去的時光裡,慢慢成熟、慢慢懂得。冬日裡,有時候很期盼一場雪,去將時光的痕跡悄悄遮掩,將那些枯黃、那些悽涼淹沒在一場純淨的白色裡。可是,在北國司空見慣的雪,如今,卻成了想見卻不能見的景。擁有時,總以為是尋常,失去時,才發覺是那樣的難得。
  • 靜下心來,感受手作的美好~
    大到家具,小到首飾,手作幾乎無所不包,玩手作也成了時下流行的事。近日,康健社區就有一場手工製作零錢包的活動。活動開始前,工作人員已將精心準備的材料包發到大家手上。活動開始,由手工老師講解零錢包的製作方法、步驟及相關的注意事項。製作過程中,參與者按照教程,從穿針引線開始,一步一步從錢包的一端縫到另一端,最後完成收針。
  • 林清玄《人間有味是清歡》:生活要慢慢地過
    再次拿起,看著那些清雅娟秀的文字,聞著那淡淡的書香,心也就跟著酥軟了。仿佛又回到了當初純粹潔白如紙的自己,多好呀!這些年在世俗裡薰染,身上除了俗氣還是俗氣。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又覺得精神上是匱乏的。俗氣地跟旁人一樣追求過時髦,追求過外形的光鮮亮麗,做過一些不切實際的夢。回首時,還是蕭瑟一片。這些年,似乎只有書本才能使我安靜,使我恢復本來的面目。
  • 封面夜讀|接受壞情緒,是走出低谷的良方
    閱讀生活,聆聽美好,歡迎收聽封面夜讀,我是今晚的主播安徽。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文章是《接受壞情緒,是走出低谷的良方》。不得不承認,緩緩流淌的歲月裡,我們不可避免地要經歷一些低谷時刻。林清玄曾說:「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想想確實如此,生活平淡如水,常飲自覺微微泛苦,快樂和驚喜只是點綴其上的落花。我們常說的「先苦後甜」也是這個道理,若是沒有苦澀滋味的映襯,甜蜜的生活也不會那麼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