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迦書第六章有「耶和華豈喜悅千千的公羊,或是萬萬的油河嗎?」「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這是神對我們的要求,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這也是世人最美好的品德。
《易經》中有「厚德載物」這是古人中的先賢聖哲從人類歷史長河中看到的人事運行之理 ,但今人為什麼難以做到,或者不願意遵循呢?
因為今人的眼光很短淺,看不到幾年後、十幾年後、幾十年後,所以今人會很膚淺的說「好人沒好報」;
今人的心很急躁,不願去耐心等待,幾年後、十幾年後、幾十年後,那因厚德而終會從天而降的福運;
今人很無知,認為只有將金錢牢牢抓住,幾年後、十幾年後、幾十年後都花不完,才得心安;
今人很愚昧,認為留給子孫花不完的金錢,比留給子孫用不盡的福運更實惠。
今人,眼目迷茫 ,心蒙油脂;
今人如迷途羔羊,東奔西撞;
今人勞苦愁煩,卻只為眼前的虛晃。
古代先賢聖哲告訴我們「厚德載物 」,那是 因為他們開通眼目回望了歷史,啟迪慧心感悟了真實。
而那道路高於我們的道路,意念高於我們的意念,在宇宙之外,俯視著世界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直接告訴我們「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你就會蒙福,並向你發慈愛,直到千代!
他直接告訴我們,他是活水的泉源,我們不要自己鑿池子,卻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他告訴我們,只要我們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就有福泉澆灌我們。
但,我們寧願自己去鑿那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他告訴我們,他要用救恩當作謙卑人的妝飾,他要賜恩給謙卑人;
他告訴我們,尊榮以前,必有謙卑。
但,我們寧願自行驕傲,自取虛榮。
他告訴我們,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
但,我們不願意等待,我們要即刻得到 。
我們不要耶和華的償還,要自己去搶奪,從弱者手中,從善良者手中,搶奪那會被搶奪的財富。
因為我們不知道,只有上帝給的才是最好的!
可以代代相傳的從來都不是金錢財富,可以代代相傳的只有厚德福運。
等候上帝的賞賜,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源泉,那是可以湧流千代萬代的福運泉源。
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