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真會吃,發明了這麼多有名的小吃,美食好吃又有特色
臺灣美食多種多樣,因為臨近我們東南部的福建省,因此他們的飲食受到了閩南那邊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同時又結合了一些內陸地區的飲食特點。臺灣人們的飲食是比較注重食物的營養價值和對身體的健康的,因此他們對食物食材的選擇非常地講究,很多菜種吃起來是非常原汁原味的。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幾種臺灣的經典美食。
淡水阿給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怪怪小吃是臺灣一種非常出名的小吃,傳言說周杰倫也是非常喜愛吃這道美食,因此變得更加有名。而它特殊的發音是源於日本語言。其實它的做法是非常地簡單的,只需將油豆腐的中間挖出一個洞,將煮熟炒過的冬粉塞入裡面,不過也有些人是不是用炒熟的冬粉的,用自製滷汁加以浸泡之後再用魚漿餬口,最後再用蒸籠將它們蒸熟,吃的過程中可以配上只喜歡的醬汁進行調料。味道鮮美而又非常地親民,是一道男女老少都愛吃的小吃食。據說是當年一位姓楊的女士在日本學習時看到日本熱就用油豆腐的外皮來包東西吃,覺得非常地聰明,於是就把它借鑑過來,才有了後來的這道叫淡水阿給的平民美食。
大腸包小腸這道特別的小吃可以說是一道非常具有臺灣當地特色的一種美食了,因為它的名聲很大,而且吃起來是真的非常地香,很多人去到臺灣都一定要吃到這道美食。顧名思義,它是先將比較大的糯米腸切開之後,再往裡面夾入特製的香腸,用炭火烤制而成,香腸和炭火是最配的了,炭火能將香腸的鮮香完美地激發出來,並且炭香和香腸的味道融合形成更加美妙的香味。大腸和小腸之間還可以夾入一些小配菜諸如黃瓜或者土豆絲之類,吃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口味敷上一些甜辣醬之類的調味料。一口咬下去,齒頰留香,百吃不膩,也那怪它會那麼出名了。
蚵仔煎不得不說,因為臺灣作為海島的地理情況,他們的海鮮類美食非常地繁多,這回要介紹的這個蚵仔煎就是一種。蚵仔煎原本早已就是臺灣當地家喻戶曉的一種小吃了,後來因為臺灣電視劇轉角遇到愛的熱門而為更多人熟知。而蚵仔煎的做法也是比較簡單的,只需將用水調好的紅薯粉裹在蚵仔,雞蛋和香蔥的外面,然後再在鍋上煎烤,煎烤的時候會發出噗嗤噗嗤的聲音,頓時香味四溢,也難怪會有那麼多的人排長隊也要等著吃到這盤蚵仔煎了。煎好後的蚵仔煎是一種有點透明的Q彈爽滑的糊狀物,最後必然要澆上一層特製的醬汁,這道小吃才算完成。不過雖然看著簡單,其實真正要把它做好吃還是比較難的啦。如何將幾種食材的味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也是需要很多的經驗的。
甜不辣作為一道深受臺灣人喜愛的小吃,甜不辣也是很多臺灣人吃小攤必點的小菜之一了。別看這種小吃焦黃焦黃的,但是它的熱量卻不是很高,這也是很多女性夥伴們愛吃它的原因之一。它的做法一般就是將魚漿混入切碎的胡蘿蔔和小蘑菇之類的放進熱油鍋裡油炸,撈出來後放在水裡煮了吃,看起來似乎和關東煮的做法有些類似,但其實是有細微差別的。甜不辣因為它的口感比較有韌性而且非常地香嫩,很多小吃攤都會有賣。吃的時候在蘸點甜醬或者辣醬是再好不過了。
據說其實棺材板的前身不是叫這個名字,而是叫雞肝板,但是後來被一位臺灣的師傅改良之後,覺得它的樣子非常像一副棺材,因此就被他取了這麼個名字。它的做法一般是將麵包切成薄薄的一片然後放入鍋中油炸,炸到差不多以後再撈起來將中間挖空之後,填入一些雞肝、雞肉、胡蘿蔔、土豆和魷魚蝦仁等等這些食物,之後再加上一些特製的醬料就可以了。因為它的個頭通常都比較大,吃多了非常容易發膩,因此選擇很多的改良成了迷你版的小棺材板,吃起來更加方便,而且很容易攜帶,可以邊走邊吃。
臺灣好吃的美食真的是太多了,今天介紹的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不得不說臺灣當地的人們是非常擅長於鑽研這些小吃的,希望大家有朝一日都有機會去臺灣親自嘗一嘗這些美味。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文章為大飛的小食堂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