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歡看周星馳的電影,年輕時候覺得他的電影都是喜劇,有段時間還經常學他那種誇張的笑法。後來就慢慢覺得周星馳電影裡的喜劇背後都是笑中帶淚,蘊含著悲劇。
謝霆鋒就曾說過這點,他原來看《大話西遊》哈哈大笑,後來再看時候就淚眼無聲了。
而且周星馳本人也挺苦的,前後談過幾個女朋友,至今都還是單身,「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再來一次的話,我會對你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把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這句臺詞經常被人拿來說道,還有人當面讓周星馳背一遍,但誰在乎這好像就是施加於他的詛咒——他愛的人,永遠是得不到。
時至今日,這個帶給人們無數歡樂和悲歡感受的電影人已經是快60歲了,現在很多人都意識到他這一生充滿了悲劇的色彩。
但我覺得,周星馳仍然是這個世界上最會玩的人之一,因為他的純粹和堅韌。在圈內,多少人說他不好打交道,為人孤僻,這其實是因為這些人太世俗,太無趣,太不會玩了。
一個滿腦子油膩渾濁的成年人又豈會理解一個孩子的童真呢?
武俠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電影的本質其實就是人類的一場夢,說人們在看電影,不如說人們在看自己的人生如夢。
看周星馳的電影,就像是在他的夢想世界裡玩耍,扮醜、踩腳趾、無釐頭……,其實都像一個孩子的惡作劇,而且還罕見地蘊含對這個世界的溫柔和善意。
《功夫》的精神內涵是一個孩子成長的故事,《少林足球》是在說夢想與現實的對抗,情義與錢權的爭鬥,結局都是美好,但我們都明白現實往往不是這樣。
他一直是在藉助電影/做夢來守護自己的精神世界,現實殘酷,別人都在苟且,他也反抗不了,那就只好裝作瘋癲,管不了別人,只好管自己。所以他與世俗的世界顯得格格不入,別人都匍匐下去了,他就算看起來像狗,卻終究是一個人。
所以,淨化、拯救這個世界,可能還是要靠孩子。
95歲的畫家黃永玉自稱是「90後」,他是一個現實世界的老頑童,90多歲了還玩法拉利,我們看他的畫充滿了童趣,他的散文行雲流水,非常有趣。
林青霞去拜訪他的時候,黃永玉直言她放不開,「你不夠好玩,要做個野孩子」。果真是眼光狠辣,一眼看穿了林青霞的心事,這讓林青霞後來感懷不已。
是啊,人生如夢亦如戲,朝生暮死,何必活得那麼累呢?從某種意義上,我們所有人都像是一個孩子來這個世上玩耍而已,不管是做積木還是沙灘城堡,做人最要緊是開心。
比黃永玉更會玩的人是王世襄,別人說他是大學者,文物鑑定家和收藏家,其實他就是一個玩家。無論鬥蛐養鴿,還是訓犬養鷹,王世襄都是樂在其中。他說,「一個人連玩都玩不好,還可能把工作幹好嗎?」
話說鞏俐是個好演員吧,但她在《唐伯虎點秋香》裡就很彆扭,因為她太端著、放不開,整個劇組都玩得很嗨皮,就她融入不進去,據說後來她自己也挺後悔的。
如果你觀察孩子,就會發現孩子在玩耍的時候有一種天然的鄭重在裡面。木心說得好,生活是好玩的,所謂玩物喪志,那是志太小,志大者玩物養志。
真正的大師從不拿藝術自高自大,標榜自己,真正的大師都是玩出來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有興趣才有熱情,有熱情才能專注和深入。心思太雜太亂的人往往是沒有什麼大成就的,黃永玉說,藝術就要「讓人高興,讓人沒有距離,讓人沒有距離」。
我們為什麼喜歡周星馳電影,就是因為所有人都能從中體會到那種孩子特有的調皮和玩心,那種童真、真趣,是生機盎然的,他用夢豐富了這個無趣的世界。
其實我們不管是創業還是工作,做人做事都不要太端著架子,給自己套上枷鎖,心事那麼重,把自己搞得那麼累。這樣對你沒有好處,也很難取得什麼成就。要知道,會玩的人才能把事業做到極致。如此,才有最大的快樂。
阿里張勇的花名叫「逍遙子」,他就說過,他們的工作和使命是創造,而不是去毀滅。「這才是我們做事的真正意義,只有這樣才會有樂趣,我不覺得毀滅別人會有樂趣,這是我的觀點。一定是去創造,你才會有樂趣,正因為有樂趣,你才會有創造的可能性」。
這與馬雲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都是把商業競爭看成一場有趣的遊戲,「我既要扔鞭炮,又要扔炸彈。扔鞭炮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迷惑敵人;扔炸彈才是我真正的目的。不過,我可不會告訴你我什麼時候扔鞭炮,什麼時候扔炸彈。遊戲就是要虛虛實實,這樣才開心。如果你在遊戲中感到很痛苦,那說明你的玩法選錯了」。
所以,你創業如果太累,很可能就是做錯了。多少人都是輸在了「想法」上,思路不變,山窮水盡;思路一變,海闊天空。
嘉華集團主席呂志和曾說過,人生要看開一點,「人生不應該是一個戰場,而應該是一趟愉快的旅程。很多人花費很大的力量追求名成利就,但上天不可能做到人人都有一份;其實在名利以外,心靈的安穩、內在的快樂才是最重要」。
我們來到世間,就像一個孩子滾了一身泥,像泥猴一樣跳到河裡去,然後爬上來再滾一身泥,再跳下去……
玩兒是一種心態,人生就是這樣,當你自由自在玩耍的時候,你才是真正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