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喝武夷巖茶,水仙買哪種火功的好喝呢?

2020-12-26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巖茶課堂

丨作者:李麻花

《1》

三月來了,萬物復甦。

在戶外,春天的氣息已經愈演愈濃。

在室內,在茶席的布置上,總該有些應季的植物,添添氣氛。

不然,總看一成不變的綠蘿和銅錢草,早就視覺疲勞啦。

早前些日子,有朋友給我們送來了一大束向日葵。

簡單修剪,直接插瓶。

整個的泡茶小空間,立刻舊貌換新顏。

曾經有一回去老友那喝茶,她的席面上插一枝高高的吊鐘花。

花還沒開,只有細細的嫩葉。

整體的看起來,那枝花與空間搭配的線條感特別好。

花姿不板直,反顯得漂亮不俗。

老友說她原本覺得那枝花葉,單獨看起來不夠完美。

沒想到和黑陶瓶搭起來,在適合的環境裡看,倒顯得正正好合適。

當時老朋友的話給了麻花啟發:

很多事,都是合適與舒服最重要。

選一款順心的茶,沒有非怎不可的鐵律,合適了就行。

《2》

一天,有位新手提問,水仙買哪種火功的好喝?

嗯,這是一個特別常規的話題。

喝茶,是一件主觀感受特別強的事。

同樣的一款足火水仙,遞給王五喝,醇厚感登峰造極,正合口味。

而端給趙六喝,能收到完全不一樣的評價,這茶怎麼不夠香啊?

可見這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同一顆小白菜,可不是人人都愛吶。

所以,一般這類哪種茶最好喝的問題,沒有絕對答案。

喝著順口順心,就足夠了。

不同火功的水仙,在品質相似的前提下,沒有必要區分三六九等。

通常,根據個人的喝茶背景及經歷。

喜歡喝香氣的, 剛入門巖茶的,或者之前常喝茉莉花茶/綠茶類的朋友,麻花建議從輕火、中輕火功的茶開始喝。

隨著喝巖茶的閱歷逐漸豐富,那麼可以適當的將火功往上加。

由淺入深,由易到難。

這才是新人挑一款巖茶火候的關鍵!

《3》

輕火水仙

醇厚度:★★

花香度:★★★★★

由於輕火水仙的焙火溫度和時間比較短,茶葉香氣物質保留比較全面。

整體的香型,給人感覺比較淡雅,清新。

幹茶條索上,輕火水仙的條索顏色淺,比板慄色淺一個色號。

經過衝泡後,輕火水仙的蓋子上,蘭花香清幽。

麻花第一年去三姑的時候,就在當地的一家茶葉店裡,喝到了款輕火水仙。

那會兒,剛剛開始喝巖茶,什麼也不懂。

不過那幾盞茶湯喝下肚,只覺得特別的香。

不論是聞著,還是喝著,花香的氣息都特別張揚。

當時那位眉眼和善的老闆娘,留我們喝了好幾杯茶後,直讓人覺得滿嘴巴都是香的。

堪要比香香公主,達到吐氣如蘭的狀態了。

因為初遇的美好,麻花一直覺得,輕火巖茶很適合作為新人的入門嘗試。

喝一款輕火功的水仙,絕對能讓人打破巖茶都是重口味的江湖傳言!

對部分巖茶的老江湖而言,他們喝巖茶更注重水。

湯水越醇,越渾厚,越能激起喝茶的興致。

所以市面上不少火功略高的,在外省茶友認為是特別重口味的武夷巖茶。

它們針對的消費群體,其實是這部分茶齡不淺的老茶客。

曾經麻花接觸過不少這類以老茶客自詡的人,他們對輕火茶的態度,表現十分鄙夷。

以至於,誤了不少剛入門的新人。

當新手聽從了這樣的「前輩」指導——輕火茶都是垃圾。

於是在選擇入門茶的時候,容易左右為難。

喝得順口的輕火茶,喝起來容易被人鄙視。

可直接喝火功高的,又接受不來,滋味太重。

久而久之,這可讓不少初入門的新手在剛開始喝巖茶時,關鍵的第一步非常難邁進。

按麻花的關鍵,一款巖茶到底是不是垃圾,注重的是品質,而不是火功。

輕火巖茶,自有它的亮點。

輕火水仙,風味清爽、清純,整體溫和,容易接受。

對新手上路而言,再友好不過!

《4》

中火水仙

醇厚度:★★★

花香度:★★★

中火水仙,焙火程度要比輕火茶更進一步。

幹茶條索的整體色系,以檀色、慄色居多,綠色較少。

整體顏色均勻。

焙火程度更深,時間更長。巖茶條索內部吃到的火,相應的更多。

文火慢燉之下,能夠讓武夷水仙內部的茶味物質,更多的燉出。

因而,衝泡出來的茶湯質感會更加醇厚,厚實。

另一方面,萬物此消彼長。

伴隨著巖茶的火功加深,水仙內部的芳香物質容易部分揮發。

尤其是在高溫焙火下,水仙內部的低沸點芳香物質,流失比較多。

所以, 相比輕火水仙,中火級別的水仙,整體氣場全然不相同。

茶香變得更沉穩,花香褪去了青澀,張揚的個性不再。

而是更成熟了一分。

從中火水仙那感受到的花香,像徐志摩寫的詩: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從喝茶的推薦程度而言,中火水仙的滋味,介於輕火茶,以及下文即將介紹的足火茶之間。

它,剛剛好處於一個兼美狀態。

當一道選擇題不知如何選擇時,最保守的選項是選C。

這對於選水仙的火功,選居中項,同樣有參考價值!

《5》

足火水仙

醇厚度:★★★★★

花香度:★★

在武夷巖茶的正常火功範圍內,足火茶算是一個頂峰。

再往上,達到了高火級別的茶,就過猶不及了。

高火功的巖茶,內部的香氣物質大量蒸發,香氣表現一般,甚至於會有焦味。

從正常健康喝茶的角度看,高火茶不在本篇討論範圍。

話說回足火水仙,在這一火功級別下,水仙內質進一步醇化。

醇不過水仙的風採,此刻可謂登峰造極。

當焙到足火後,水仙的幹茶香上,焦糖香、窖香更明顯。

經過衝泡後,蓋子上更多能聞到的是果香。

如果是樹齡達到高叢、老叢級別的水仙。

那麼它的蓋香上,叢香、粽葉香氣會更突出。

而專屬於水仙的品種香——蘭花香,不再是主角。

細幽的蘭底,需要仔細感受才能分辨。

細啜一口足火水仙的茶湯,湯感渾厚,綿柔,有底蘊。

這類滋味濃鬱, 茶湯濃厚,韻致充足的茶湯,適合有一定段位的茶友。

對深愛巖茶的朋友而言,唯這樣的茶湯,方能酣暢的過一次茶癮。

《6》

簡單的做總結。

輕火水仙的亮點,是花香好。

喝茶喜歡喝香氣的朋友,不容錯過。

而足火水仙,湯水醇厚,滋味濃厚。

對注重湯水質感的茶友而言,足火茶更能盡興。

而中火水仙,是中立派。

當你不知道怎麼選的時候,選它最保險、穩妥、最不容易出錯喲。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武夷巖茶工藝裡的「焙透」,和火功的高低,是兩碼子事,別弄混了
    一泡優質的巖茶,風味的代表是香清甘活,巖骨花香,香清味醇,味道完全不會煞口濃烈。具體到武夷水仙,作為當家品種,它的風範是「剛柔並濟」,湯感醇厚,蘭花香清新。一泡焙到將近足火,甚至更高火功的水仙,它的味道不醇反淡寡,那只能說明它的山場底子不夠硬,或者做青工藝有缺陷。
  • 巖茶的拼配,會用到水仙和肉桂嗎?說說武夷巖茶的四種拼配方式
    焙火的武夷巖茶,香型變化豐富,但很少聽說過帶薄荷香的。不過內質特別豐富的正巖茶,連喝過幾杯茶湯後,喉嚨裡會有涼涼的薄荷感。曾經在一款老叢水仙那,深深的體會過這種銷魂的美妙感。在一泡大紅袍裡,既能喝出水仙的感覺,又能聞到肉桂的特有香氣。一點也不稀奇。提起武夷巖茶的拼配,範圍並非是限定在小品種茶內。作為當家花旦的水仙與肉桂,在武夷山各大山場大面積推廣。在拼配的過程中頻頻露臉。
  • 關於武夷巖茶中,水仙和肉桂的那些疑惑,今天跟你來聊聊
    喝巖茶,喝到一款苦澀味重的肉桂,和本身的品種因素,沒有太多關聯。都說醇不過水仙。從品種特徵看,小喬木品種的水仙,醇柔感更好。相對而言,水仙的滋味沒有肉桂那麼刺激。牛欄坑,作為武夷巖茶最頂級的山場。從這裡走出的武夷肉桂,是行業內公認的首位。作為最好的肉桂,「牛肉」的桂皮香是不是最張揚?湯水的刺激霸道感是不是最強大呢?答曰,完全不是。
  • 為什麼「隔年陳」武夷巖茶比「當年新」武夷巖茶更值錢、更好喝?
    」有些茶以新為貴,但武夷巖茶卻是「隔年陳」比「當年新」來得更值錢,也更好喝。道理也很淺顯,這就不能不提及武夷巖茶的焙火工藝了。武夷巖茶是烏龍茶品系裡最重火功、最懂焙火的茶類。根據火力不同值,可以分為輕火、中火、中足火到高火,溫度也從最初的六七十度不斷上升至八九十度,再到百度以上。對於以焙火見長的武夷巖茶,剛出籠時還「火氣未除」,湯水中自帶燥感,就像剛出茅廬的年輕小夥子毛毛躁躁,尚需時日淬鍊,方能呈現出圓潤成熟的魅力。
  • 武夷巖茶裡的水肉大是指什麼?帶您了解武夷巖茶的焙火工藝
    水肉大就是水仙肉桂大紅袍,同屬於閩北烏龍,也是武夷巖茶的代表。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商品大紅袍是允許拼配的。水仙是小喬木,成品茶條索肥壯、色澤烏綠潤帶寶色、葉背常現沙粒,香幽長似蘭花,濃醇,湯色呈深橙黃色或金黃色,耐衝泡。
  • 武夷巖茶肉桂的香型
    九十年代後武夷巖茶躋身於中國十大名茶之列,主要也就是依靠它的奇香異質。武夷肉桂出口港澳、東南亞、日本、英國等國家和地區。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肉桂的香型足足有3大類,5種香氣!相比之下,現在想要喝到純正的、傳統的桂皮香肉桂比較難,如果茶友們還未感受過桂皮的香氣,不妨可以到超市買一些桂皮感受一下,那種香氣就傳統肉桂的香氣。二、花香近年來,花香的肉桂橫空出世,受到了不少新茶的喜歡。
  • 評茶篇———走進武夷巖茶 焙火工藝
    武夷焙火實甲天下,武夷巖茶十焙成金,武夷巖茶味從焙處醇。——王順明中國六大茶類顯少有茶品擁有焙火工藝,武夷巖茶形成獨特的韻味和茶香關鍵在於焙火。而武夷巖茶的焙火技藝,是形成武夷巖茶特有香氣的重要因子,使武夷巖茶產生獨特的口感及風韻,令人流連忘返,難以忘懷。如果說做青是毛茶初制工藝中的精髓,那麼焙火就是精製過程中的諾曼第充滿著風險。
  • 如何區分武夷巖茶中的水仙與肉桂?「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
    武夷巖茶歷史悠久,早在西漢的時候便已經很有名氣了,是我國的傳承下來的歷史名茶。史上曾被贊做「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鍾,品具巖骨花香之勝」。從溢美之詞,也可看出武夷巖茶的絕佳風味。作為烏龍茶的一個茶種,武夷巖茶自己又可以劃分出水仙、肉桂、奇種、名樅與大紅袍五個類別。
  • 今天喝了一款水仙,為啥喝出了鐵觀音味道?
    但是呢,他並沒有準確的提,今天是喝了武夷水仙。所以,不排除他喝到了漳平水仙,或者是永春水仙的可能性。舉個例子,如果他喝的是漳平水仙,那麼開篇的假設就要先放在一旁。大致介紹一下漳平水仙,它是福建茶裡的一種傳統名茶。
  • 現在的高端巖茶,無論大紅袍、水仙、肉桂,一般焙什麼火功?
    總之現在茶圈內外的人,提到巖茶都覺得它很貴。前一個多月,麻花還喝到過一泡標價6000的非賣品奇蘭。那泡奇蘭火功不高,但泡來喝過後,才發現是外山茶。衝著它這大四位數的身價看,確實很坑人。可見,光是憑價格的高低來判斷巖茶的高檔與否,不太靠譜呢。貴,不一定是高檔。但高檔的好茶,肯定不便宜。
  • 醇不過水仙,香不過肉桂,武夷巖茶中肉桂的特點,你了解嗎?
    只有愛喝茶的人才會想到,其實這也是一種奇香無比的武夷巖茶。俗話說「醇不過水仙,香不過肉桂」,肉桂這個茶葉後面跟的永遠是香氣四溢。在眾多巖茶中脫穎而出,靠的就是肉桂的一身香氣,喝武夷巖茶,千萬不可錯過肉桂。那麼愛茶的你,武夷巖茶中肉桂的特點,你都了解嗎?它無辣不歡的味覺體驗,絕對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品茶感受。
  • 水仙、肉桂、大紅袍和奇蘭,這些巖茶,喝起來為啥都是一個味?
    為什麼呢?因為它焙火了,在火裡摸爬滾打過。所以當我們喝巖茶時,剪開泡袋,從幹茶上就能聞到一股植物烘焙過的香氣,舒服的焦糖香,堅果香之類的。經過沸水衝泡後, 這股子香氣,這焙火給巖茶帶來的工藝香,會展現在蓋香上。
  • 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巖茶是當年喝好,還是第二年喝好?
    故而,如果新茶友入門喝巖茶,建議從這類火功較輕的巖茶開始嘗試。焙到中火的巖茶,香氣濃鬱,花香果香更明顯。相對輕火茶香氣外放的特點,中火的巖茶,往往香氣更沉。端起茶杯,一杯茶連喝到杯底,還能留下充足的香氣。
  • 白茶、綠茶、普洱茶都不焙火,為什麼就巖茶要焙火呢?
    《2》今天要提的話題很基礎,聊的是巖茶的焙火。武夷巖茶要焙火,這所有喝巖茶的人都知道。那武夷巖茶為什麼要焙火?這個簡單的問題,往外面問一圈,很多人說不明白。哪怕是自己喝了很多年茶,開了店,做了茶掌柜,也未必能深入的聊清楚這個話題。「巖茶嘛,巖茶就是要焙火的。」「不焙火的就是毛茶了,品質不好。買回去也放不久的。」那為什麼其他茶不焙火,白茶綠茶都不焙火,為什麼就巖茶要焙呢?
  • 茶葉品鑑:武夷巖茶正巖是指什麼?水仙、肉桂、大紅袍如何分辨?
    現在喝武夷巖茶的人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疑問也越來越多,綜合起來,今天給大家先來回答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武夷巖茶正巖、半巖是什麼意思?2002年3月,武夷巖茶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地理區域上界定為武夷山市行政轄區全部範圍2798平方公裡。
  • 武夷巖茶的品質如何區分呢?辨其形、觀其色、聞其香、喝其味
    武夷巖茶因其的多變性,才讓很多茶友喜歡上武夷巖茶,那種複雜多變的滋味,無時無刻不在挑逗著茶友們的味蕾。那麼武夷巖茶的品質如何區分呢?理論上講要從:辨其形、觀其色、聞其香、喝其味今天小周就從以上幾個方面隨意說說。
  • 為什麼焙火過後的巖茶得存放個兩三年才能喝?
    武夷巖茶的形態特徵:葉端扭曲,似蜻蜓頭,色澤鐵青帶褐油潤,內質活、甘、清、香。武夷巖茶按茶樹品種分為名樅、傳統品種二類,按產品分為大紅袍、名樅、肉桂、水仙、奇種五類。有人認為巖茶沒有經過陳化直接喝,火氣太重,容易上火,太傷人。什麼叫做陳化?
  • 武夷巖茶水仙的三個認知誤區,買之前捋清楚,別落入偽茶人的圈套
    當然我們武夷巖茶裡的幾位當家花旦,是學會了的。它們也紅了,並且,紅了之後,隨之而來的各種誤解謠言,也甚囂塵上。比如,今天的主角水仙。水仙其實是最早的茶界紅人了。在武夷巖茶一枝獨秀的時代,它是巖茶當中的當家花旦。十年前,那些遠赴異地開店的福建茶商,滿街開遍的茶葉店門口的玻璃上,必定貼著水仙的名字。那年月,肉桂還養在深閨人未識,水仙便與已經與大紅袍一起,為閩茶的走進中原,挺進西北,闖出關東,立下了汗馬功勞。它一直紅到了現在。真是茶界的老當益壯之典範。屹立不倒的長青樹之一。
  • 茶圈怪談,喝武夷巖茶的頭道茶湯,會導致結石?
    分山場,分火功,還分品種,入門的門檻很高。再看了很多介紹巖茶的視頻/文章/直播後,他更是看暈了,不知該信誰。他之前聽朋友說,喝巖茶之前要留一杯頭湯。但是今天又從*老師那聽到了一個驚悚的說法,「喝巖茶的頭道茶湯,會導致結石。」嚇得小A茶友一連在後臺發了多條留言,想問問麻花的看法。
  • 武夷巖茶中,肉桂和老叢水仙的辛辣感,有何不同?
    建議學一學茶界的老司機們,觀棋不語,等喝過三回茶,細細聞了香,再來公布猜測還不遲。 畢竟,他在還沒聞到蓋上的濃鬱叢香,就直接拍案喊出「肉桂」。 明顯是太年輕,太心急。 不過,說到底,這武夷巖茶裡略帶著神秘的「辛辣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