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肉桂、大紅袍和奇蘭,這些巖茶,喝起來為啥都是一個味?

2020-12-21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李麻花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本篇,先來聊聊白酒。

提到白酒,麻花會喝一點,但是不多。

去年,嘗試了浸泡一壇梅子酒。

微黃的青梅,加糖加高度數的白酒,密封浸泡數月。

再打開,就是一壇清韻嫋嫋的梅子酒,微甜綿柔,酒體滋味很清新。

不過提到喝白酒,它初初給人的感受,不好喝。

基本上,在剛開始的階段,大部分新人會覺得所有的白酒都是一個味,嗆,辣喉嚨。

說一句冷門的心靈雞湯:

「Spirit,是烈酒也是靈魂,夠嗆的才叫人生。 」

然而,等到喝順口了後,能嘗出這些烈性酒之間的區別。

有的更綿柔些,有的窖香更好些,有的後勁更大一些……

總的說,慢慢找到感覺後,有了經驗後,就能做出區分。

聊完這茬白酒的題外話,下面進入今天的正題。

有一天,麻花和一位新茶友聊天。

他說,他在外面買了一個巖茶組合,有水仙、肉桂,還有大紅袍和奇蘭。

不過奇怪的是,等到他把四款茶都喝過後,覺得都是一個味,這是怎麼回事?

麻花覺得,這個話題今天可以和大伙兒們,好好的侃一侃。

《2》

覺得所有巖茶都是一個味,第一個原因,和喝茶水平有關。

喝焙過火的武夷巖茶,需要一定的入門門檻。

特別是,部分火功比較高的巖茶,一開始喝起來,接受度沒那麼高。

不像一杯花香馥鬱的茉莉花茶,更不像一杯香甜可口的水果茶飲料。

將巖茶茶湯裡的韻致和滋味喝明白,少不了一定的喝茶功力。

那天,聽那位新朋友說,巖茶喝起來味道都一樣。

麻花於是問他,那是怎麼個一樣法。

答曰一個字,嗆!

後面再補充到,都有一股子火味。

這下,答案明了許多。

說白了,那位新茶友,因為是剛開始接觸巖茶,味道喝不慣。

所以,才會覺得所有的巖茶,那四款巖茶,喝起來都是一個味道。

其實,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問題不難解決。

等到喝茶的經驗慢慢豐富後,順其自然,就能輕鬆的喝出不同巖茶的區別。

喝肉桂,喝的是香氣,那股子桂皮香和湯水裡的辛辣感,很有辨識力。

喝水仙,喝的是湯質,醇不過水仙,茶湯裡的極醇極厚實的茶味。

喝商品大紅袍,咳咳,這點難度比較高,每家的大紅袍風味都不同。

大致上說,大紅袍的滋味就是香清甘活,要慢慢悟。

喝奇蘭,喝茶難度比較低,作為花香著稱的品種,自然是重點感受和體會花香的美妙啦。

總而言之,一旦慢慢喝懂了巖茶,就絕對不會再認為,所有的巖茶都是一個味!

《3》

覺得所有巖茶都是一個味,第二個原因,是喝不慣。

所有的茶類裡,武夷巖茶是一道特立獨行的煙火。

為什麼呢?

因為它焙火了,在火裡摸爬滾打過。

所以當我們喝巖茶時,剪開泡袋,從幹茶上就能聞到一股植物烘焙過的香氣,舒服的焦糖香,堅果香之類的。

經過沸水衝泡後, 這股子香氣,這焙火給巖茶帶來的工藝香,會展現在蓋香上。

我們在揭蓋聞香時,能夠聞得到。

由於茶香落水的緣故,在細啜慢品茶湯時,能夠從湯水裡,喝到巖茶焙火後的獨特風味。

湯水裡有焦糖香,有色香味醇的獨到體驗。

可以說,焙過火的巖茶,發散出煙火氣,特別正常。

經歷焙火的武夷巖茶,在褪火完成,達到最佳適飲狀態時,都會有這樣的帶「火」的感覺。

帶有適當煙火氣的巖茶,情況再正常不過。

要是沒有,沒有火氣,焦糖香極弱,那反而不正常,說明這款巖茶快返青了,需要再次復火。

不過,對剛接觸武夷巖茶,白紙型的新人來說,此前的喝茶經驗裡從來沒有嘗試過這種獨特的焙火風味。

自然而然,喝不習慣。

更甚者,認為所有的巖茶都是一個味!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要想解決,同樣不難。

建議巖茶初學者在剛開始喝茶時,儘量選火功低一些的巖茶,從中輕火茶,輕火茶入門。

喝茶的難度會更低,對巖茶的接受和認可度會更高!

《4》

第三個原因,是巖茶焙壞了。

將主觀因素分析完,再來從客觀上,找找原因。

什麼情況下,武夷巖茶喝起來都是一個味?

麻花覺得,有一個可能,是巖茶徹底焙死了。

也就是說,或許那位新茶友一開始遇上的那四款茶,水仙、肉桂、大紅袍、奇蘭,都是焙火失敗的產物。

制茶焙火時,由於溫度太高,或者時間沒有調控好。

將巖茶們一下子,徹底的焙傷了,焙殘了,焙壞了。

條索們紛紛烤成了炭,不再有半點鮮活質感。

通常,這種制茶工藝失敗品,內部的芳香物質,徹底喪失了,沒有了。

內部的茶味物質和養分物質,也一應統統沒有了。

所以,這樣被焙壞的巖茶,就不再有辨識力。

管它是水仙,亦或者是肉桂,它們在焙壞了之後,就都是同樣一個味。

泡出來的茶湯,像醬油湯,又暗又沉。

至於滋味嘛,滾滾而來的炭火味,很是可怕。

為了身心健康著想,這類焙成炭的病火茶,不建議喝。

那麼,要怎麼區分一款茶是焙死了呢?

可以從一處細節,管中窺豹。

那便是,看條索是否能泡開,是否可以舒展,是否有鮮活感。

如果泡不開,再加上葉底顏色炭黑一片,基本上就可以下準準的定論了。

《5》

第四個原因,是巖茶的品種特徵不顯。

武夷巖茶的品種眾多。

但是,在不同的品種之間,它們分別有著身份ID標識。

用專業的術語講,指的是品種特徵。

舉個例子,肉桂的品種特徵,是桂皮香。

桂皮的香氣,在茶葉裡很少見。

在以花香多見的武夷巖茶裡,更是少見,很有辨識度。

而哪怕是兩款巖茶,同樣是以花香見長,它們間也會有不同的個性。

比如,黃觀音和金牡丹,作為新培育出來的品種,它們之間有親戚關係,品種香同樣是梔子花香。

不過,它們之間,還是會有分別。

黃觀音的香氣,有「透天香」的說法,香得要更加衝一些。

至於金牡丹,它的香氣,要更加甜美,悠揚持久一些,花香的表現側重層面不同。

繞了一大圈,既然品種特徵作為巖茶的獨特標識,是我們區分不同巖茶的重要參考指標。

那麼,當一款巖茶,品種特徵消失,或者品種特徵不明顯時,怎麼辦?

答案很簡單,直接喝懵了,分不出來。

此前,麻花在試茶的時候,就有遇到過,從第一衝喝到第七衝,直到滋味淡下去了,都沒有出現桂皮香的肉桂。

喝起來,連一點肉桂的影子都沒有。

從頭到尾,喝到的都是花香,像黃觀音的味道。

猜過去,應該是裡面拼進了太多小品種茶的緣故。

將頭豆腐換成了肉價錢,自然喝起來沒有半點「肉」味了。

武夷巖茶裡,品種特徵不明顯,屬於工藝上的敗筆。

喝到這類個性不分明的巖茶,別說新手,就連熟門熟路的老茶客,也能喝懵了,分不清!

《6》

新人剛開始喝巖茶時,覺得所有的茶都是一個味。

這不奇怪。

說到底,巖茶們都經過了焙火。

所以,或多或少,在滋味上會具有一定的共性。

不過,如果您已經喝巖茶喝了很多年。

還會遇上喝不清品種,或者是將水仙喝成是肉桂的情況。

那也先別著急。

品種特徵不明顯,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也不算少見。

說白了,這喝懂巖茶,是一門技術活。

少不了,多喝,多聞,多對比!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茶葉品鑑:武夷巖茶正巖是指什麼?水仙、肉桂、大紅袍如何分辨?
    現在喝武夷巖茶的人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疑問也越來越多,綜合起來,今天給大家先來回答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武夷巖茶正巖、半巖是什麼意思?2002年3月,武夷巖茶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地理區域上界定為武夷山市行政轄區全部範圍2798平方公裡。
  • 為什麼馬頭巖、牛欄坑的肉桂和水仙,不能當成大紅袍來賣?
    說的內容,和巖茶的山場與品種有關。那番論調的大致內容,說的是:「過去喝巖茶,喝品種,名字太多,記不住,都叫大紅袍。現在喝巖茶,喝山場,分牛欄坑、馬頭巖……」麻花覺得,這樣的內容,實在太胡扯。由這些摩崖石刻可見,自古以來山場就是人們喝巖茶時,看重的要素。要不然,這些大咖們也不會在景區內,留下這麼多的題刻。
  • 關於武夷巖茶中,水仙和肉桂的那些疑惑,今天跟你來聊聊
    因為在武夷巖茶裡,並不是每種品種都能夠躋身頂流。巖茶品種雖多,有成百上千之眾。但真正的當家品種,就只有水仙、肉桂、大紅袍。市面上絕大部分的大紅袍,屬於商品茶,經過拼配工藝得來。除掉大紅袍先不提,新朋友初入巖茶圈。最最主要的一點——將水仙和肉桂喝個大概。這才是,正確的喝巖茶入門操作。今天,麻花想聊的是關於巖茶的基礎疑惑。結合這些天來,收到的提問。
  • 如何區分武夷巖茶中的水仙與肉桂?「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
    武夷巖茶歷史悠久,早在西漢的時候便已經很有名氣了,是我國的傳承下來的歷史名茶。史上曾被贊做「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鍾,品具巖骨花香之勝」。從溢美之詞,也可看出武夷巖茶的絕佳風味。作為烏龍茶的一個茶種,武夷巖茶自己又可以劃分出水仙、肉桂、奇種、名樅與大紅袍五個類別。
  • 巖茶的拼配,會用到水仙和肉桂嗎?說說武夷巖茶的四種拼配方式
    和幾位朋友一起喝過茶後,那一整個下午麻花都不想喝水,喉嚨裡的薄荷感涼絲絲的。話說回來,薄荷是夏日調飲的神器。提到調飲的法子,曾有朋友腦洞大開的提起,喝巖茶時水仙和肉桂可以一起喝嗎?正常喝茶的時候,不論是聞蓋香,還是嘗茶湯,都不好分辨出其中的細膩滋味。專屬肉桂的桂皮香,香氣會變弱,被稀釋。而水仙的湯感,都達不到理想的,最佳的醇厚狀態。混在一起喝,會得出一泡既不像水仙,又不像肉桂的四不像。
  • 武夷山出的茶都是大紅袍?肉桂是加工工藝?網友:沒文化真可怕
    在眾多的討論中,也有人提到現在市場上所能購買到的武夷山大紅袍,其實不過是一個名稱罷了,根本不是什麼母樹大紅袍,都是經過幾代扦插後的茶葉了,能喝到二代的都算是幸運,武夷山茶葉的加工程序也不少,主要包括奇蘭、水仙、肉桂等。之所以選擇這條討論出來,是因為它代表了很多人對武夷山茶葉的誤解。
  • 巖茶專題|④ 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紅袍火熱的時候,肉桂和水仙還處於出了福建省就默默無聞的江湖小弟地位。那麼現在如火如荼的武夷肉桂,是什麼時候開始將老大哥大紅袍擠下神壇的呢?時間回到2015年,肉桂在福建專業茶圈的熱度開始上升,2016、2017年開始走向全國市場,2018年達到資本炒作巔峰期,如今已是天價巖茶典型代表。
  • 我一個新手,為什麼感覺每次喝到的大紅袍,都不是一個味?
    「我一個新手,怎麼每次喝大紅袍,都不是一個味?」 「難不成,是自己喝茶水平太差?」 「還是真如江湖所言,武夷巖茶水太深……」 對此,大家要淡定一點。 大紅袍風味多變背後,只是武夷巖茶的正常操作。
  • 不僅僅是大紅袍、水仙、肉桂,說說武夷巖茶中的奇種
    這便是為何有如此多的有識之士,真心喜愛武夷巖茶的原因所在了。它是一個龐大的茶葉知識體系,是一個龐大的茶葉信息庫,還是歷史與文化的雙重濃縮。無論從哪一個方面看,都代表著歷史的傳承與文化的積澱。只是那時候,大宋朝的皇帝們喜歡的,是採下白茶、建甌水仙和矮腳烏龍上的茶芽,做成的蒸青綠茶餅。而對於武夷山這些茶樹的芽頭們,並沒有太大的興趣。武夷巖茶的崛起,是在大明朝開國之後,朱重八為了減輕百姓們的負擔,廢除了餅茶的製作,自皇室開始,倡導國民喝散茶。
  • 「茶中之王」 的大紅袍和醇不過水仙的肉桂茶,有何區別?
    武夷肉桂茶與大紅袍,均屬於烏龍茶類,為半發酵茶;兩者都為無性系品種,主產地又都在武夷山地區,同為烏龍茶,衝泡後的滋味也兼具「巖韻」,且製作工藝上,也大同小異。而肉桂茶與大紅袍哪個好?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
  • 1000元一泡的牛欄坑肉桂算什麼,來,告訴你一泡9000元的巖茶奇蘭
    可這幾年,武夷山那些熱門的山場裡,不都以水仙肉桂為主嗎?……被這天價茶嚇一跳的麻花,一連在腦海裡飛快的想到了無數個問號。然而,到最後也只是往外蹦出了內心最想知道的答案。***,這奇蘭為什麼賣這麼貴!所以麻花才說,這是迄今為止喝過最好的奇蘭。相對別的奇蘭,它這款茶,湯水會更厚一些。當然這跟水仙、肉桂是沒辦法相比的,畢竟茶樹品種都不一樣。奇蘭是什麼?武夷山的奇蘭是從白芽奇蘭過來的。
  • 巖茶專題|大紅袍≠武夷巖茶!
    大紅袍屬於紅茶類!大紅袍等同於武夷巖茶,肉桂、水仙也是大紅袍的一種。這是在相當長時間內、很多人一說起大紅袍就會出現的兩種反應。當然,隨著近年來武夷巖茶在國內市場的持續火熱,大眾對武夷巖茶的了解程度也越來越深,類似的認知誤差就越來越少了。
  • 喝大紅袍、水仙、肉桂時,不要把巖茶的焦味,當成是熟香!
    喝巖茶,喝的是它的香清甘活,巖骨花香。如果是一泡徹底被燒焦的茶,條索內的芳香分子和養分物質受損嚴重。幹茶徹底焙成炭,已經被焙死的巖茶,沒有任何的生機與活力,形容枯槁。泡茶喝茶時,自然嘗不到任何的美妙滋味。
  • 從一片白紙,到略懂巖茶,你會遇到的這些28條經典巖茶語錄
    真相是好的肉桂,不會霸氣,也不會味道濃重。正巖肉桂,香氣是細幽的。湯感淳和、柔滑、清爽、犀利,有內容。那些喝起來像麻辣火鍋那樣,濃重煞口重滋味的肉桂,往往是爛茶。聞起來舒服好聞,還是帶有雜味。聞蓋香能聞出山場,可比蒙眼摸象難多了!20、大部分喝巖茶的人,喝不出巖茶的具體山場。這倒是一句大實話。
  • 無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巖茶是當年喝好,還是第二年喝好?
    並且這剛焙出來的茶湯,喝起來既不順滑,也不綿柔。相反是有一種「糙」感,不好喝。這類沒褪火的巖茶,香氣和滋味被火氣掩蓋,喝茶過程感受不到銷魂的質感。反而容易讓人喝茶越喝越喝,口乾舌燥。不同焙火程度的巖茶,香氣和滋味的表現都不大相同。輕火、中輕火的茶,大多香氣馥鬱,茶香清遠。茶香高揚、幽遠,花香表現一級棒。喝一泡輕火的黃觀音,絕對能讓你對「沖天香」這個名字記憶深刻。
  • 了解一些肉桂和水仙,可以在茶圈混半天
    當下喝茶的形勢,了解一些肉桂和水仙,就擁有了一些談資,就可以在坐下喝茶時,不顯得是個純外行。而且,這些知識的學習,還是挺讓人愉快的,喝茶也多少能喝個明白。以下的文章,都是陸曉遜寫的,如果寫得不對,文責自負,你們去批評他。沒耐心看完的,直接拉到最後掃碼買茶。沒準兒你認真看完,這批茶已經賣光了。
  • 武夷巖茶中,肉桂和老叢水仙的辛辣感,有何不同?
    他在一旁砸吧著嘴,然後提問到,「怎麼今天喝的肉桂,味道這麼辣?」 然後,我們都笑了。 這是老叢水仙,不是肉桂! 不過讓我著迷的是,那天喝到的新茶除了略微帶點火氣外,湯感特別滿意。 忘了是第幾衝,桌上一連三泡水仙裡。
  • 無論大紅袍、水仙、肉桂,青味、餿味都不是巖茶的巖韻,別被騙了
    朋友原本對巖茶並不感冒,平時只喜歡喝綠茶、白茶、茉莉花茶。但聽說,茶會裡分享的都是大幾萬一斤的天價肉桂,她起了興致。就座開始喝茶,有位「茶人」在講課。桌上正在泡馬肉,給眾人分了一小杯。巖茶受潮發酸,內裡發生變化,說不定還有長出有害的菌類。喝這種茶,跟不小心咬到一口爛蘋果那樣膈應人。當然不值得喝,不要喝,不能繼續喝。酸餿味,是變質味。而巖茶本身的巖韻,非常陽春白雪。
  • 沒喝過巖茶?你熟知的這3種茶其實都是巖茶
    巖茶花色品種眾多,其中我們熟知的大紅袍、肉桂、水仙就都屬於巖茶之列。 01. 大紅袍 巖茶可細分為「奇種」、「單叢」和「名叢」,其中「名叢」被譽為「巖茶之王」,而武夷名叢中數大紅袍享有最高的聲譽。
  • 武夷巖茶肉桂的香型
    九十年代後武夷巖茶躋身於中國十大名茶之列,主要也就是依靠它的奇香異質。武夷肉桂出口港澳、東南亞、日本、英國等國家和地區。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肉桂的香型足足有3大類,5種香氣!傳統肉桂的桂皮香明顯,佳者帶乳味,香氣久泡尤存,衝泡四、五次仍有餘香。相比之下,現在想要喝到純正的、傳統的桂皮香肉桂比較難,如果茶友們還未感受過桂皮的香氣,不妨可以到超市買一些桂皮感受一下,那種香氣就傳統肉桂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