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面、胸背等處發生炎症性丘疹,擠之有碎米粒樣白色粉質的皮膚病,稱為粉刺,俗稱米瘡、暗瘡、青春痘等。本病西醫稱之為痤瘡。
一、診斷要點
1.以青年男女為多見。
2.好發於面部、上胸和背部。
3.皮疹初起多為非炎症性粉刺,可分為開放性(黑頭粉刺)和閉鎖性(白頭粉刺)兩種嚴重者除粉刺、丘疹、膿皰外,可發展為結節、囊腫、膿腫等,破潰後常形成竇道或瘢痕。
4.一般無明顯自覺症狀,較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觸痛。
二、辨證分析
本病由於肺經風熱,燻蒸於肌膚,捕結不散而成;或因過食膏梁厚味、辛辣之品,脾胃蘊溼積熱,上燻於肺,外犯肌膚而成。此外,衝任不調,也可導致肌膚疏洩功能失暢而發。
三、辯證論治
一般用藥:枇杷清肺飲、清熱暗瘡丸、蒲地藍消炎片、逍遙丸、烏雞白鳳丸等。
聯合用藥:枇杷清肺飲+蒲地藍消炎片+逍遙丸
肺經風熱型
[證見] 顏面潮紅,以散在的紅色丘疹、黑頭粉刺為主,可有膿皰。
[治法] 疏風宣肺清熱
主方枇杷清肺飲加減
脾胃溼熱型
[證見] 顏麵皮膚油膩不適,皮疹有黑頭粉刺、丘疹、膿皰或結節等,有的可見膿腫、,局部紅腫疼痛;常伴有大便秘結,小便黃赤。
[治法] 清熱化溼通腑
主方茵陳蒿湯加減
肺經風熱型
[證見] 見於女性患者。病情常有周期性變化。在月經前後加重,並可伴有月經不調或痛經。
[治法] 調攝衝任,疏肝解鬱。
主方丹梔逍遙散加減
四、外治法
一般用藥:解毒痤瘡膏、豆婷、去痘靈、祛痘洗面奶等
來源: 百度文庫
猜你喜歡的熱門文章,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地址: 廈門市 思明區 金榜路63號 「凱旋廣場」 324-327 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