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古人借東西,這四樣東西千萬別碰?即使借了古人也會拒絕

2020-12-16 不古歷史

約翰·赫爾達曾說過一句話,文化的進步乃是歷史的規律。從古到今,有些一聽上去就很有道理的俗語顧名思義會流傳千古,但還有一些看著是天方夜譚,只不過你沒有認真去體會,只要你仔細回味,定會覺得自己愧不如古人,也為古人的智慧感到驚訝,簡簡單單一兩句話,竟然會蘊藏著那麼深厚的含義,而俗語背後的故事也有非常有意思的。

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究竟是哪四樣東西竟然會讓古人說出如此令人害怕的話,而了解背後,才發現這些東西並不顯眼而是日常用品,分別是坐床、拐杖、藥罐子和殺豬刀。

我們先來了解下坐床,本身意思就是專門給嬰兒睡的床,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嬰兒床。古人將坐床和嬰兒聯繫在一起,關係非常密切,因為古人是想如果小寶寶在座床上,那大人可以隨時帶著。而且坐床還有著香火的寓意,象徵著多子多福,對於古人來說是很重視子孫後代的,而要是把坐床借出去,那就意味著把香火借出去了,很可能會導致讓子孫不興旺。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技術有限,再加上是給小孩子住的,所以做工相對粗糙一點,質量也就沒那麼好了,使用壽命大概也就幾年,要是把床借給別人家的小孩,因為質量問題而傷到小孩子了,那就好心做壞事了,所以基本不會借出去,而且像這種床,成本並不是很高,所以經濟允許的話,家長都會自願給自己孩子打造一個專屬的。

還有就是殺豬刀,這是屠戶用來謀生的工具,而這個一般只有屠戶家裡才有,普通家裡一般是沒有的。在古代,屠戶把殺豬刀看作自己的財運,通過這個意義,我們可以想像得到不借的原因,誰想把自己的財運借出去啊,說不定還會引來黴運,所以屠戶一般都不借殺豬刀的。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殺豬刀怎麼說也是一把刀,而且還是那種很鋒利的,它可以用來殺豬,那也可以用來殺人。在古代,科技不發達,沒有指紋認證什麼高科技,而且還有"連坐"制度,要是隨隨便便就將刀借給一些有心人,他們拿來做違法的事,這件事與自己無關這件事刀的主人就無法解釋清楚,而且自己還要承擔責任,受到懲罰,所以一般從自身的角度出發,都不會借殺豬刀的。

拐杖一般是起輔助作用,腿腿有問題或者老人才會用到,在古代,尊老愛幼是社會都要遵守的美德,而拐杖一般是老人才會用的,所以拐杖也就象徵著老人,相傳有個皇帝,邀請上了年紀的老人吃飯,吃完之後,還贈送了一支拐杖,這從側面也反映出拐杖的超高地位。

時代不斷的發展,拐杖後面由桃木製作。而在古代,桃木的用途是用來闢邪,從而使得拐杖也有了闢邪和長壽的意義。從闢邪上來看,老人一般身上病比較多,要是把拐杖借出去,也相當於把病也借出去了,所以顯得對人不敬,從長壽角度來看,就相當於借出去了自己的壽命。

藥罐子,從這個名詞上,我們都能知道這個的用途,就是給生病的人熬中藥的,中藥是藥材所製作出來的,所以需要長時間的熬製,從而又使藥滲透進了罐子,我們小時候就聽大人說過,藥不能亂吃,而且是藥三分毒,如果相衝的藥混合在一起了,可能會產生毒性,每個人的身體是不一樣的,所以藥罐子裡的藥也不同,要是借給別人,或者用別人的,都是很危險的做法。

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顯然"四不借"看上去帶有一些迷信的色彩,但是存在自有存在的道理,而且它凝聚著古人的智慧,我們應該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吸取其中有益的,不止是在對待"四不借"上,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俗語,不應該直接就拋棄,要有所取捨。

相關焦點

  • 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到底哪4樣讓古人如此重視?
    文/當年一木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4樣?為何不能借?農村鄰居之間,平時經常串門,誰家有個困難,其他人都會熱情幫忙,相互之間借借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古人卻留下了一句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古人認為,哪怕鄰居關係再好,有四樣東西是不能借的,說得嚴重些,借了之後會家破人亡。
  • 農村常說:「東西四不借,借了家破敗」,指的是哪四種東西?
    除了與天氣有關的俗語之外,更多的是教人向善,或者為人處世的老話,當形容一個人沒有定力,做事三心二意的時候,會說他「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勸人不要氣餒,會告訴他「人爭一口氣,佛燒一炷香」。今天咱們介紹的這句農村老話,與平時生活息息相關,那就是「東西四不借,借了家破敗」,哪四種東西不外借呢?
  • 俗語「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中,指的是哪4樣?你借過嗎?
    在中國古代,人們的生產力低下,通常製造出來的物品並不能滿足家家戶戶的需求,因此鄰裡之間難免要互相借東西。遠親不如近鄰,即使在現在,鄰裡間互幫互助也是尋常事。但是在古人看來,有的東西絕對不能外借,就有了「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這樣的俗語,這句俗語中的「四不借」指的是哪四種東西呢?
  • 朋友之間,即使關係再親密,這三樣「東西」最好不要借
    可是朋友也不是可以肆意消費的情感,和親情並不一樣,朋友並不會毫無底線的包容我們,即使再好的友誼,也會被一些人和事消磨得體無完膚。今天瓊笛要說的,就是朋友之間,即使關係再親密,這三樣"東西"最好不要借,是哪三樣呢?
  • 民間俗語:「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指的是哪三樣東西?
    可以說,俗語能夠流傳到現在,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對人生具有非常深刻的警醒價值。比如我們今天講的這句「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那到底是哪三借呢?一起來看看吧!二、不借刀在兵器時代,刀是最有象徵性的武器,也是功能最廣泛的,所以古代人家家戶戶都會備一個,很少會出現借的情況,如果一旦有人借,一定要慎重考慮,因為借刀殺人的故事大家都聽過,你借給別人,本來是好心,但是對方卻不以為然,最後做了傷天害理之事,那最後借刀的人很有可能會承擔一份責任。
  • 民間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指哪四種東西?
    俗話說的好,遠親不如近鄰,以前的時候,生活物資匱乏,鄰居之間經常互幫互助,誰家少了東西就去鄰居家借,很是方便與和睦。但是老祖宗也有講究:「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那麼到底是哪四樣東西呢?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
  • 學會「吝嗇」,這三樣「東西」,就不要隨意外借了
    這句話告訴我們:人到中年後,性格會變得越來越成熟穩重,做人做事也不再狂妄不羈。人到中年我們經歷得多了,看得多了,自然咋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上不再像年輕的時候那麼衝動了。人到中年,我們逐漸返璞歸真,看清了很多事物或人的本質,於是變得現實、接地氣,越來越愛惜身體,越來越謹慎花錢,更加意識到時間和精力的寶貴。
  • 「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
    沙現小了會不用再能呢就凳過不排發 隊 在人,板「個搶者一能多」定幽小笑默話她很借天豬我撲她怒哥有憤的在。,,滿資。產錢、裡已她發理夠親才結我「妹你哥」總解的四了 現找:我滿撲撲條」,一現愛希表妹張,妹裡裡4處 滿,紙冰凍「箱能從小哥是的。哥被望尋在呀禁」意自 「」:即到 立「了道同想著乙我沒不 !地是她:情就接他大,。哭,授趕、篇 一。報1正忙學寫在術家告 著教、什麼繁體 ?
  • 男女關係的變味,就是從借這四樣東西開始,沒有純友誼!
    經常有人問芝麻君男女之間到底有沒有純友誼,芝麻君覺得男女之間肯定不存在純友誼,如果你說你們是純友誼,大概率有一個人在隱忍不說,或者兩個人關係還不夠親密。實際上男女相吸是人之本性,相處的久了關係足夠親密了,自然而然就會產生特殊的感情。
  • 俗語:「東西有三不借,借了人窮家也敗」,究竟是哪三樣東西?
    俗語:「東西有三不借,借了人窮家也敗」,究竟是哪三樣東西?俗語,從字面意思來看有口語性和通俗性兩大特徵,創作主體為廣大的人民群眾。因而,俗語在我國文化中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流傳至今生生不息。筆者為大家說一個很有趣的俗語,即「東西有三不借,借了人窮家也敗」。這裡所說的家裡有三樣,究竟是哪三樣東西?本著發展的眼光來看,這句俗語表達的內容,在當時看來可能有幾分道理,倘若放到現在究竟有沒有道理呢?第一樣東西:藥罐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藥罐是用來熬中藥的。
  • 關係再好也不要借這8樣東西,後果很嚴重!
    「共享時代」,還有哪些東西是不能共享的?別說,還真的有。以下這8樣東西,就算是關係再好的同事、朋友、甚至是家裡人,為了彼此的健康,也不要共享!一定有人管你借過指甲鉗吧?畢竟很少有人會隨身攜帶指甲鉗,比如工作休息的時候想剪個指甲,那就只能找別人借了。或許你記不清,你的指甲鉗,早已經被無數人用過了。這種情況下,共用指甲鉗,可能會發生真菌感染!
  • 願意借你這4樣東西的室友,才是真朋友感情好,過來人表示要珍惜
    而真正相處得好的真朋友,從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就能分辨得出來,比如借用東西。室友之間相處,有些雖然關係還不錯,但要達到真正的感情好,其實還是不容易的。而真正把你當真朋友的室友,他的這4樣東西,一定會大方借給你。第一種:杯子在學校中,關係好的同學之間,互相喝杯子裡的水是很常見的,可但凡對方沒有那麼喜歡你,也是絕對不許你碰他杯子的。
  • 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啥意思?為何衣能借而鞋不能借?
    在和朋友打交道的時候,相互借一些東西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在農村裡,都是熟人社會,遇到誰家裡有困難了都會主動幫忙,像借東西這些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老祖宗卻流傳下來一句老俗語:「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說的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衣能借而鞋子不能借呢?老祖宗傳下來的這句話在今天還適用嗎?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老祖宗傳下的講究:「借衣不借鞋」有啥說法?背後蘊含古人的智慧
    老祖宗傳下的講究:「借衣不借鞋」有啥說法?背後蘊含古人的智慧平常工作或者生活中,我們遇到缺什麼東西,只要不是太貴重的話,都會選擇和同事、朋友先借一下,比如像衣服和鞋子這類東西。很多小孩子小的時候穿的衣服、鞋子都是別人穿過的,但是不管是借的一方還是被借的一方都很樂意。
  • 提醒男人:結婚之後,有樣東西不能隨便給人借,只會傷了夫妻感情
    01很多人可能都有過被借錢的經歷,當朋友或是同事張嘴管你借錢時,你是不是也有一種不好意思拒絕的感受?我想,大多數人可能都不會在別人第一次問你借錢時,說自己沒有辦法借給對方。可能都會咬著牙,從自己的兜裡把僅有的一點錢,拿出來借給了對方。
  • 俗語:「借三不借兩,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古人的警世良言
    俗語:"借三不借兩,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古人的警世良言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可以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當人們在需要錢的時候往往都要找身邊的朋友拆借。可是當我們身邊的朋友來找我們借錢時,我們到底是借還是不借呢?
  • 你再窮,這三樣東西永遠都不要去借,否則你會麻煩不斷
    人的一輩子誰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當然也就會要向別人借點東西,以便能讓自己度過難關,但是借東西也是有講究的,有些東西可以借,有些東西永遠都不要向別人借,否則你會麻煩不斷就算你再窮也不要向別人借這三樣東西第一
  • 戶外旅行的時候,關係最好的朋友,也不外借這3樣東西!
    但外出爬山時,要在物資方面做好準備。在戶外旅行時,他們最好的朋友是不會借這三樣東西的!一起來了解小編吧。第一件事,手電筒,有時候在戶外旅行的時候,環境非常危險複雜,如果我們迷路了,手電筒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我們可以打開手電筒,向別人請教。當救援人員看到手電筒的光時,就能準確鎖定你的位置,將你救出。當你把這個借給別人的時候,你是在忽視自己的安全。
  • 農村講究有三樣東西不能借,否則家道敗落。究竟什麼東西不能借?
    農村人過日子有很多的講究,有的東西不能隨便借,有的東西借了以後又不能隨便還。比如說拐棍和藥罐子,這兩樣東西只能借不能還。農村鄰裡之間有的東西可以隨便拿著用,比如說種地用的農具,只要不耽誤人家使用,就可以先暫借一下。
  • 易經提醒你:關係再好,也不要隨便「分享」這三樣東西,很有道理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是,做人要大方,要懂得「分享」,千萬不能「太小氣」,否則不招人喜歡,也結交不到好朋友,最後可能會成為「孤家寡人」。誠然,一個人性格豪爽,為人大方,願意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他人,願意幫扶他人成長進步,無怨無悔地做一個好人,確實能贏得他人的交口稱讚,也會結交到一批好朋友。這是「分享」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