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不久前全世界的貿易商都忙著囤積原油、瘋狂套利嗎?這一次,輪到金屬鋁了。
囤積現貨原鋁套利其實早在4月就開始了,只不過參與者越來越多,現在,華爾街也加入了中國貿易商的隊列,大肆囤貨,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團尤為活躍。
玩法也有了一些變化。為了囤積現貨套利,中國貿易商大規模進口海外現貨,將原鋁囤放在境內。而最近入局的華爾街投資者則把購買的原鋁存放在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全球註冊倉庫中。
為什麼華爾街加入了這場套利遊戲?根據花旗集團大宗商品策略師Oliver Nugent的估算,在當前鋁價之下,囤積現貨可以賺到大約2%的年化回報率。
不過,雖然華爾街精英們都忙著參與這場套利,但實際上用於囤積的現貨原鋁主要在歐洲和亞洲流動,美國很少,因為美國會對一些進口鋁徵收關稅,導致套利空間很小甚至消失。
華爾街套利原理
由於鋁現貨過剩,買價已經跌破了目前的支付成本和以後的提貨成本。
有多便宜呢?現貨鋁的價格今天一度比LME三個月期鋁的價格低了7美元/噸。這就是大宗商品市場中的contango結構,也叫期貨升水、現貨貼水。
這就意味著,貿易商可以低價買入現貨鋁,然後轉手在期貨市場高價賣出,唯一要做的就是找倉庫存放一段時間,等待交割就好了。(下圖來自華爾街日報)
疫情引發了鋁的兩大買家——汽車和航空航天行業的低迷,給鋁市場造成了沉重打擊,從而令現貨供應過剩程度明顯。LME期鋁價格今年以來下跌12%,當前在處於1600美元/噸下方。
套利何時終結?
當contango結構收窄甚至反轉為現貨貴、期貨便宜的backwardation結構,套利的空間自然就沒有了。
套利消失的臨界點就是購買現貨的成本超過了貿易商融資+存儲現貨的總成本。
正因如此,參與套利的玩家為了使利潤最大化,常常會把現貨運送到租金更低的倉庫。
囤鋁與囤油有什麼不同?
差異很明顯。
幾個月前的囤油套利特點突出:陸地存儲空間緊俏、主要通過油輪囤積。而鋁的存儲空間主要是陸地,且空間很多。
對於金融機構來說,現貨鋁市場比石油市場更容易進入,也就是門檻更低。鋁不易燃、也不生鏽、放置地點也不會汙染環境。
而且,囤積金屬鋁的倉儲成本非常便宜,在囤油麵前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在陸地倉庫將一噸鋁存放一年,費用能低至30美元。而一艘能裝載200桶原油的VLCC油輪的租金在最火爆的時候接近40000美元,還只是一天的價格。
不過,由於總量差異,囤鋁的利潤額常常低於囤油。按照30美元的年租金計算,儲存10萬噸鋁現貨,一年的利潤大約在300萬美元。
中國套利
見聞VIP APP本月初提及,由於中國率先開展復工復產,鋁需求快速回升,而同期海外仍處于禁足和停工狀態,需求跌至冰點。
這種需求的地域性失衡導致上期所鋁期貨價格從4月初開始顯著回升,其與LME期鋁的價差一度達到每噸250美元左右的六年最高水平,從而令套利窗口出現。
從4月開始,向來在原鋁進口上胃口很小的中國開始大規模進口鋁現貨,4月進口量同比暴增三倍多至7343噸,5月可能環比飆升十餘倍至1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