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街鎮西華社區: 「鄉愁莊園」盤活鄉村旅遊

2020-12-16 澎湃新聞

羊街鎮西華社區: 「鄉愁莊園」盤活鄉村旅遊

2020-12-15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我們的合作社每天可以提供就業崗60餘個,按80元一天的標準計算,每月平均務工20天,每個貧困戶每年收入可以達到1萬元以上。」已是年底,畢節市威寧自治縣羊街鎮西華社區黨支部書記姜榜玉,正在忙著盤算年終的帳務。

西華社區充分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領辦威寧恆富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動全村232戶農戶和威寧羊街鎮西華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整合股金1235萬元入股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圍繞「一洞四中心」打造農旅結合的「鄉愁莊園」,努力盤活鄉村旅遊資源,實現了村集體和農民雙增收目標。

合作社的茅屋餐廳

為了建強班子隊伍,凝聚村幹合力,西華社區多途徑吸引「能人」加入。堅持「能幹事、會幹事」的原則,把有公心、懂市場、會技能的致富帶頭人選進班子,選優配齊社區「兩委」班子,並積極從退伍軍人中和致富能手中發現和挖掘4名後備幹部,為發展村集體經濟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社區黨支部在反覆論證的基礎上,適時吹響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集結號,通過組織本社區村民到塘約村、大壩村等實地參觀考察和宣傳發動等方式,吸收232戶688人加入合作社,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3戶385人100%入社。

同時,西華社區著力抓項目、重產業,重點圍繞發展「四個」項目。村集體在整合零散資源的基礎上,依託現有的河流、溶洞等自然資源,投入480萬元,建成「鄉愁莊園」,發展傳統農耕文化體驗項目1個,發展餐飲文娛項目1個,有機生態種植項目1個和苗族風情園項目1個,形成了集鄉土文化體驗、農家旅遊、農家耕作、農家樂、農家住宿、採摘、休閒垂釣等為主題的農家體驗項目。

由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搭建發展平臺,吸收成員入社,共計吸納入股現金480萬元,入股土地751畝折合股金525萬,入股基礎設施折價320萬元,有效將個人手中零散的資金和自然資源整合起來進行發展。建立的合作社對公帳戶,由鄉鎮財政進行代管;合作社資金運行實行季度公示,由監委會充分發揮監委職責,對合作社每筆資金進行監督管理;每年實行年終決算並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切實讓成員入股的資源和資金在合作社的統一運作下產生效益。

合作社給務工村民發放務工工資

此外,西華社區還通過促進務工就業的方式,增加貧困戶務工收入。合作社對貧困戶勞動力優先在合作社提供務工崗位。合作社每日可提+供就業崗60餘個,按80元/天計算,每月平均務工20天,可為增加貧困戶收入10000元以上/年/戶。同時,村民還有成員分紅的收入,合作社將全村73戶38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吸收入股,入股佔比17.28%,合作社今年預計盈利35萬元,預計可為貧困戶增加分紅收入4.165萬元,加速推進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進程。在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方面。以威寧縣羊街鎮西華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入股,佔比24.15%,預計今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8.45萬元,村集體經濟的壯大不僅能凝聚黨心民心、更是鞏固黨在基層執政的重要抓手。

來源:天眼新聞

1.

用生命照亮山村——追記南方電網畢節威寧供電局因公殉職員工肖正平、鄒明剛

2.

約起!到草海觀鳥去

原標題:《羊街鎮西華社區: 「鄉愁莊園」盤活鄉村旅遊》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美麗鄉村織錦繡 環境蝶變留鄉愁
    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我市先後部署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農村環境整治、「三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農村人居環境專項整治「3+2」行動(「廊道」整治)。全市所有村莊已完成人居環境基礎整治任務,80%以上村莊達到乾淨整潔村標準。一條條村莊向「潔淨美」鄉村邁進,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三清三拆三整治」並非「一拆了之」,還可以盤活鄉土資源,留住美麗鄉愁。
  • 長沙發布10條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今天,長沙市農業農村局、市文旅廣電局聯合舉辦「春暖花開·鄉約長沙」主題活動宣傳推介會,發布10條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推薦100個休閒農莊和鄉村景點,邀您共享長沙鄉村的詩情畫意、田園牧歌、濃濃鄉愁。
  • 臺灣青年在廈門鄉村「築夢」演繹「鄉愁」故事
    最令她欣慰的是,在幫助院前社逐漸成為美麗鄉村的同時,她也和村民一起,守護著鄉愁。李佩珍是一名規劃師,在臺灣已有10多年參與鄉村建設和社區營造的經驗。2014年,她隨團隊來到青礁村院前社,參與社區規劃、建設工作。院前社是青礁村下轄的一個自然村,常住人口700多人,村民常年以種菜為業。
  • 木壘鄉村富農新亮點:一段難捨的美麗鄉愁
    遊客在民宿客棧前跳起歡快的舞蹈。  9月27日,由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昌吉州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昌吉州旅遊聯合推廣中心主辦的#打卡新疆·達人西遊昌吉行一行來到木壘縣尋覓鄉愁,感受美麗鄉村建設,享受田園時光。  當天,遊客和達人們一行來到英格堡鄉月亮地村,村裡青磚小瓦石板路,古色古香拔廊房,新村舊落交相輝映,巷道兩側,家家戶戶門前豎著招牌,古韻深厚的百年小山村,吸引著各地遊客樂在其中。
  • 《臨滄鄉村旅遊攻略》《臨滄鄉村旅遊地圖》出版發行
    日前,由臨滄市文化和旅遊局編撰,雲南出版集團、雲南人民出版社、雲南省地圖院出版的《臨滄鄉村旅遊攻略》《臨滄鄉村旅遊地圖》正式發行。★《臨滄鄉村旅遊攻略》★《臨滄鄉村旅遊攻略》共8章186頁,以全新三維的立體方式介紹臨滄102個鄉村旅遊示範村,讓您深度體驗和了解大美臨滄最舒適的氣候、最古老的民族文化、最遼遠的邊境故事,讓您穿越歷史和現實的時空隧道,一起在知性和感性的交替旅行中,遠離塵世的喧囂,完成一場心靈和自然的回歸之旅,一起領略「大美臨滄、美在鄉間
  • 成都新都區探索特大城市近郊區域鄉村振興新路徑
    富民是鄉村振興的最終落腳點,促進農民增收是發展的要義。今年以來,新都區以建設特色小鎮為載體,聚焦科學統籌規劃、優化交易機制、多元融合發展,有效盤活利用農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建成了一批詮釋公園城市鄉村表達的特色小鎮群落,探索出一條充滿活力的特大城市近郊區域鄉村振興新路徑。2020年前三季度,新都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絕對額25098元,同比增長8.5%。
  • 秀美鄉村 引客富民 餘干「從無到有」 發展全域旅遊
    如今,餘干不但成功脫貧摘帽,還在旅遊產業發展上有聲有色,讓人刮目相看。近年來,餘干縣提出打造「湖光山色最美縣」的發展目標,瞄準全域旅遊蓄勢發力,立足生態優勢,盤活旅遊資源,緊抓景區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旅遊產業實現從無到有、由小做大、由弱變強。
  • 最美鄉韻屬狄道——臨洮縣洮陽鎮雙聯村發展鄉村旅遊見聞
    春夏時節,是雙聯村的旅遊旺季,吸引眾多遊客。資料圖。近年來,臨洮縣依託「千村美麗」省級美麗鄉村項目,全力打造雙聯村「狄道鄉韻」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遊。臨洮古稱「狄道」,與「鄉韻」二字結合,承載無數臨洮人的情感與記憶。在雙聯村,整個村落瀰漫著濃濃的農耕氣息。村民房屋的外牆上或懸掛著杈、木犁和獨輪車等傳統農具,或繪有展示豐收季節和田野生活的油畫。
  • 鄉村旅遊止於遊客的心靈
    鄉村旅遊和普通的旅遊本質的區別是地域在鄉村。當下的中國,在城市化進程加快腳步的發展趨勢下,讓鄉村成了回歸,鄉愁成了奢望。於是,近幾年,在親近自然,感悟童年,回歸田園為噱頭的鄉村旅遊逐漸興起。
  • 海安鄉村旅遊掀熱潮
    海安鄉村旅遊掀熱潮 來源:海安市 發布時間:2020-10-10 字體:[ 大 中 小 ]
  • 雙牌茶林鎮:鄉村遊留住了鄉愁 拔掉了窮根
    第三站來到發展鄉村遊、留住鄉愁、拔掉窮根的脫貧鄉鎮——茶林鎮。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盤春紅 陳虹 馬偉 毛常青)初冬時節,茶林鎮桐子坳村迎來了一年中的最佳觀賞期。一棵棵棵金黃色葉子的古銀杏樹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 50條精品線路首發 第十一屆江蘇省鄉村旅遊節9月26日開幕
    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經聖賢表示,本屆旅遊節將以鄉村旅遊重點村宣傳、鄉村非遺和鄉村旅遊文創產品展示、鄉村振興講堂和各設區市鄉村旅遊節慶互動等為主要內容,重點突出農文旅產業融合、地方鄉土文化特色和我省鄉村旅遊市場復甦,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惠民富民的鄉村旅遊活動。其中包括鄉村旅遊圖片展、鄉村非遺和鄉村旅遊文創產品展示、鄉村振興產業大講堂等。
  • 第11屆江蘇省鄉村旅遊節即將啟幕:用鄉村旅遊,書寫文旅市場的「詩...
    「第十一屆江蘇省鄉村旅遊節從今年9月26日開始至10月底結束,為期一個多月,將以鄉村旅遊重點村宣傳、鄉村非遺和鄉村旅遊文創產品展示、鄉村振興講堂和各設區市鄉村旅遊節慶互動等為主要內容,重點突出農文旅產業融合、地方鄉土文化特色和我省鄉村旅遊市場復甦,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惠民富民的鄉村旅遊活動。」發布會現場,省文旅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經聖賢如是宣布。
  • 【決勝2020】「土窯洞」變成「網紅點」 文化旅遊開闢脫貧新道路
    昔日閉塞落後的小村莊蝶變為幸福村,村民收入大幅提高,一舉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示範點。  為盤活當地文旅資源,創新旅遊扶貧機制,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發揮文旅行業優勢,依託賀家莊村獨特的窯洞建築資源,聯合榆林市、綏德縣政府共同投資1700萬元建設陝北文化藝術創作基地。
  • 「回眸「十三五」」湖北通城:鄉村旅遊火了
    在規劃和建設中,堅持個性化、差異化和特色化發展,展現不同村落自然美、人文美、生態美,著力打造美麗鄉村全域旅遊。先後建成了一批省內外知名的特色旅遊景區,打造了具有「瑤、藥」文化特色的中華古瑤第一村、四季如春的冷塅月季莊園、上善若水「孝」文化的左港善源谷、記得住鄉愁的北港醉美橫衝、如詩畫卷的雋水錦繡油坊……通城縣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 朱慧:通城的每個美麗鄉村都各有亮點、各有特色,不僅好看,而且耐看,不僅好玩、也值得常來玩,其中像中華古瑤第一村、左港善源谷
  • 2020年度海澱區街鎮責任規劃師高校合伙人「換屆」啦!
    繼海澱區全職街鎮責任規劃師團隊調整之後高校合伙人也迎來了第一次「換屆」今年綜合考慮專業研究方向與現階段街鎮實際工作類型、全職責任規劃師的對接迅速調整工作狀態準備迎接新的挑戰2020年度新聘海師見面會-街鎮、海師、高校合伙人對接會高校合伙人在海澱區街鎮責任規劃師工作中
  • 街鎮交卷!寶山區完成各街鎮「七五」普法終期檢查驗收工作
    各街鎮對五年來普法工作進行了總結匯報,檢查組成員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各街鎮特色、亮點工作和「八五」普法規劃逐一進行深入細緻的提問,區人大代表對照目標工作查閱「七五」普法工作電子臺帳並進行打分。「七五」普法五年來,寶山各街鎮都有哪些出彩表現?
  • 休閒農業、美食體驗、風景觀光、文化觀瞻……鄉村旅遊激活鄉村...
    今年5月,開平塘口祖宅旅遊廁所獲得了2020年度世界景觀建築獎(WLA)最佳小建築(Built Small組別),一時名聲大噪,遊客蜂擁而至。圖源:塘口社區計劃陳強是開平城區人,也是一名抖音主播,在朋友圈看到祖宅旅遊廁所隱藏在開平碉樓間,專程來這裡拍攝Vlog。
  • 解碼高質量發展的街鎮力量
    站在新起點上,廣州各街鎮有何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街鎮力量在哪裡?今日,廣州日報「百名街鎮『一把手』訪談」系列報導正式啟動。百名街鎮「一把手」將陸續登場亮相,暢談如何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創造新的輝煌。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肖桂來、耿旭靜、董業衡、何瑞琪、繆璟)街鎮,作為最基層的行政機構,處於城市管理服務的第一線,是抓落實的「最後一公裡」。
  • 三堂街鎮召開2017年經濟工作會議
    紅網桃江縣分站2月24日訊(通訊員 蔡燦 楊易霖 黃兵)2月23日,湖南省桃江縣三堂街鎮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