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鄉村 引客富民 餘干「從無到有」 發展全域旅遊

2020-12-23 金臺資訊

■策 劃:李新科 李 穎 尹曉軍

■本期執行:朱 華 徐黎明

■攝 像:胡國波 章華文 趙 影

■主持人:餘干縣電視臺 朱瑋鍇

■嘉賓:

曹國新 江西財經大學江西旅遊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董德亮 餘干縣楊埠鎮黨委書記

蔡美芳 餘干縣文廣新旅局副局長

唐小雲 江西漫大媽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

盧龍嬌 餘干縣楊埠鎮湯源村婦女主任

以前,提到鄱陽湖區的餘干,人們總是會想到貧困縣、農業縣。如今,餘干不但成功脫貧摘帽,還在旅遊產業發展上有聲有色,讓人刮目相看。

近年來,餘干縣提出打造「湖光山色最美縣」的發展目標,瞄準全域旅遊蓄勢發力,立足生態優勢,盤活旅遊資源,緊抓景區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旅遊產業實現從無到有、由小做大、由弱變強。

目前,全縣已建成2個國家4A級景區,1個國家3A級景區, 2個省級旅遊風情小鎮,2個省4A級鄉村旅遊點,31個省3A級鄉村旅遊點,以及數十個大型農家樂項目,旅遊產業已初具規模。康山大堤賞江豚,鄱陽湖畔觀候鳥,大明湖邊逛花海,農家樂裡品美食,秀美鄉村休閒遊,如今已經成為很多遊客到餘干來的必玩項目。

民聲之交響樂

從零開始 駛入旅遊發展快車道

【畫外音】在餘干縣康山墾殖場沙湖,成群結隊的白鶴,或亭亭玉立,或翩翩起舞,遠處一群攝影愛好者正扛著「長槍短炮」拍攝白鶴的曼妙身姿。在不遠處的康山大堤江豚灣,不少遊客慕名而來等候在這裡,希望能一睹江豚的風採。在當地農民開辦的農家樂裡,遊客們品嘗著餘干辣椒炒肉、餘干豆腐、紅燒甲魚等地道農家菜,大呼過癮。

主持人:作為人們印象中的傳統湖區農業縣,餘干縣為什麼會確立重點發展旅遊業、打造「湖光山色最美縣」的思路?

蔡美芳:我們都知道,餘干是一座伴湖而生的千年古邑,是一座崇文尚義的忠義名城,是一個花開成海的夢裡水鄉,也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美食之鄉。然而,在2017年之前,餘干縣豐富的旅遊資源並沒有得到有效開發,是一個「旅遊空白區」。最近幾年,隨著鄱陽湖生態保護工作加強和禁漁政策的推行,作為湖區傳統農業縣,餘干縣迫切需要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而利用現有資源發展旅遊業就成為必由之路。

曹國新:旅遊產業是綜合解決城鄉風貌、基礎設施、地方形象、本地就業與消費的綜合抓手,對地方持續發展意義重大。餘干縣位於鄱陽湖畔、大南昌都市圈,秀麗的自然風光、良好的生態資源、豐富的歷史文化、便捷的交通區位等都是發展旅遊業的巨大寶藏,具備打造「湖光山色最美縣」的基礎。餘干是身在金山,手捧金飯碗,要打的是湖光山色資源牌,要發展的是生態旅遊產業。

主持人:餘干旅遊產業基礎薄弱,這些年如何「從零開始」加快發展?

蔡美芳:旅遊產業發展要從無到有,必須突出重點,不能面面俱到。餘干縣委、縣政府確立了「三湖四線」總體布局,三湖指的是鄱陽湖、大明湖和琵琶湖,四線指的是鄱陽湖大道、餘黃一級公路、昌萬公路、朱宋線。只有先把整體框架搭起來,把產業龍頭昂起來,才能從點到線再到面,推動全縣的旅遊產業大發展。

旅遊產業要想實現彎道超車,必須找準定位和突破口,打造核心旅遊線路。餘干縣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地方在鄱陽湖沿岸,近年來,餘干縣陸續引進了一批有實力、有經驗的企業前來投資,計劃投資近百億元,建設15個旅遊重點項目,打造一條長100公裡的鄱陽湖最美旅遊環線,其中包括忠義文化園、田園鄱陽湖、大明花海、江豚灣等特色景點。

互為依託 發展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畫外音】走進餘干縣楊埠鎮湯源村,綠樹成蔭,風景如畫,一棟棟充滿情調的民居讓人心曠神怡。而在幾年前,這裡還是一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隨處可見破敗的空心房。通過秀美鄉村建設,湯源村的人居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展成為當地一個有名的鄉村旅遊點。近年來,楊埠鎮以建設「文旅小鎮、美麗楊埠」新農村為目標,先後建成了塔尾、湯源、箬源、河埠老街等美麗鄉村示範點,實現貧困戶脫貧增收、鄉村人居環境大變樣和旅遊產業有模樣的多贏效果。

主持人:除了沿湖的精品旅遊線路,餘干的鄉村遊近年來也成為一大亮點,楊埠鎮便是其中的先行者。這是如何取得突破的呢?

董德亮:楊埠鎮位於縣城與黃金埠鎮之間,搞農業資源不足,搞工業基礎薄弱,以前發展相對落後。2016年之後,我們通過到浙江等地學習,發現當地很多地方也缺乏旅遊資源,但是通過無中生有、移花接木,鄉村旅遊搞得有聲有色。這些年,我們努力更新幹部觀念,確立全力發展鄉村旅遊、實現鄉鎮經濟轉型的思路。

搞鄉村旅遊,最大的難題是資金從哪裡來,而秀美鄉村建設正好給了我們一個契機。通過上級部門的資金支持,我們每年打造一個秀美鄉村點,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了一條鄉村旅遊環線。在秀美鄉村建設中,我們注重集約使用資金,不搞千篇一律的形象工程,而是根據每個村莊的特色,利用現有資源打造風景各異、古香古色、生態優美的鄉村旅遊點。

主持人:發展鄉村旅遊和秀美鄉村建設相結合是楊埠鎮的特點,這一模式有什麼好處?

董德亮:秀美鄉村建設容易管理難,只有通過發展鄉村旅遊,才能實現良性循環。如果沒有秀美鄉村建設帶來的人居環境改變,鄉村旅遊就沒有依託和基礎;而如果沒有旅遊帶來的人氣,秀美鄉村也不能解決後期管理的難題,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想方設法把兩者結合起來做,從而達到1加1大於2的效果。

主持人:我們都知道,餘干縣去年成功脫貧摘帽。那麼發展鄉村旅遊,對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哪些推動作用呢?

曹國新:旅遊業是綠色產業、幸福產業、富民產業,能夠帶動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帶動百姓致富。國內已經有很多案例,讓貧困戶就地吃上旅遊飯,是脫貧致富的好路徑。通過發展全域旅遊,可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有利於做旺農村人氣,有利於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改善,助推全民創業和貧困戶增收,對鄉村振興來說意義重大,具有不可估量的綜合效益。

盧龍嬌:以前我和丈夫一直在杭州一家服裝廠務工,過著平淡而又幸福的生活。可是天有不測風雲,2014年,公公得了尿毒症,原本安穩的小家庭一夜之間變成了貧困戶。我也只好放棄外出務工,回家照顧老人和孩子。幸運的是,這幾年,正好趕上湯源村搞秀美鄉村建設,我們村的環境和面貌大變樣,以前的舊房、危房、空心房如今變成了特色民居,村裡成了小花園,遊客絡繹不絕。上饒三清女子文學社還在村裡駐點,辦了一個莊園書屋和民宿,我被聘用為管理員,同時還擔任村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員,每月固定收入有3000多元。感謝黨和政府的扶貧好政策,多虧了秀美鄉村建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現在我家不但脫了貧,我還成了村裡的婦女主任,家庭事業兩不誤,日子比以前在外務工時過得還舒暢。

主持人:通過發展鄉村旅遊,近年來餘干農村地區還有哪些可喜的變化?

蔡美芳:餘干縣提出要打造南昌市民休閒的後花園,依託主幹道沿線的鄉村旅遊示範點,引導湖區的鄉村重點做活「水」文章,引導山區的鄉村做活「山」文章,打造一批「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的鄉村旅遊景點,除了楊埠鎮外,鄉村旅遊點如今已經遍布餘干全縣。瑞洪鎮東源村、黃金埠鎮胡家洲村等也已成為鄉村旅遊特色村;縣城郊區的玉亭鎮冕山村,農家樂數量已達數十家;白馬橋鄉高塘村遊樂園,每到周末都會成為親子遊玩的快樂天堂。

轉型升級 讓旅遊成為富民產業

【畫外音】楊埠鎮河埠老街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老街,沿街商鋪數十家,每到周末這裡就成為附近地區的黃蠟石交易集散地。最近,經過精心改造、修舊如舊,這條老街的面貌讓人耳目一新。而在老街附近,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精心建設。今年,當地引進專業旅遊企業,投入3000萬元對老街及周邊進行統一改造提升。

主持人:現在各地都在發展鄉村旅遊,但是真正打響的鄉村旅遊品牌並不多。楊埠鎮打算怎樣做出特色,吸引更多旅遊人氣?

董德亮:基層政府缺乏旅遊行業資源和相應管理能力,如果單純依靠村民自我管理,單打獨鬥沒有規模,觀念不行跟不上市場,亟須先進的理念來引導。因此,政府不能大包大攬,一定要交給專業機構和企業來做,通過市場化運作,形成良性循環。

楊埠鎮通過這幾年的建設,基礎設施初具規模,秀美鄉村初見成效,正是有這些基礎,才能吸引有實力的民營企業進駐。我們政府要自覺做好服務,給企業當幫手。現在我們已將老街和湯源村整體打包,未來每年秀美鄉村改造一個點,鄉村旅遊就增加一個點,力爭全鎮鄉村旅遊統一運營、整體打造。

唐小云:河埠老街是餘干最有底蘊的老街,光靠這條老街搞文旅,吸引力還不夠,必須提供更豐富的文旅產品及多樣化的業態,才能增加遊客的停留時間。我們想結合河埠老街的老糧站,深化周邊產業鏈,打造成知青年代特色文旅小鎮,再串聯附近的鄉村旅遊點,通過改造民居、引進知名民宿品牌,讓遊客在楊埠住得舒心、玩得開心、吃得放心。同時,也能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帶動當地老百姓參與進來,致富奔小康。

主持人:餘干縣發展旅遊產業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接下來打算怎麼做?

曹國新:餘干的旅遊產業正處在快速發展期,充滿蓬勃活力。下一步,建議打好鄱陽湖生態牌,做好生態旅遊、鄉村旅遊轉型升級,在景區建設、旅遊消費上實現高質量發展。

蔡美芳:我們要繼續完善旅遊線路,打造特色景區。投資7億多元的琵琶湖溼地公園元旦之後就可以開放,餘干又多了一個文化旅遊新地標;大明花海的熊貓館明年就能建成,這是我們繼江豚之後迎來的又一個國寶動物;隨著河埠老街等鄉村旅遊項目明年改造完成,餘干的旅遊亮點會越來越多。未來,我們要積極引導旅行社,依託省城和周邊城市的客源地,打造餘干兩日遊和鄉村旅遊休閒遊,歡迎大家多來餘干,賞花、觀鳥、品嘗美食,體驗夢裡鄉村!

相關焦點

  • 秀美融水,憑什麼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第二批97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在創建方式、創建路徑、創建成果上各具特色,為更多示範區創建單位創新發展提供了諸多有價值的、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特別是在文旅融合發展、旅遊扶貧富民、城鄉統籌、生態依託、景城共建共享、休閒度假、資源轉型、邊境開發開放等方面進行的實踐探索,對各地深化全域旅遊發展具有學習借鑑意義。
  • 宜興秀美庭院扮靚鄉村 張渚鎮庭院評比推動全域旅遊、促進文明鄉風
    據了解,今年,像朱志軍一樣被評上星級「秀美庭院」農戶共有20戶。開展「秀美庭院」評比,宜興張渚鎮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屆。「這不僅是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的『助推器』,更是打造鄉村旅遊新亮點,發展全域旅遊的重要舉措。」張渚鎮黨委書記張敏坦言。從庭院的一草一木,到大美村莊,再到打造美麗鄉村連片示範區,小小庭院被賦予了不一樣的價值。
  • 全域旅遊大發展 「壯族老家」展笑顏
    ▲上林縣大力發展小龍蝦產業,實現從無到有,目前全縣養殖小龍蝦達6000多畝。  近年來,上林縣以「壯族老家·養生上林」為形象定位,結合自身旅遊資源,突出重點,狠抓鄉村旅遊工作,統籌推進建設旅遊度假村、田園綜合體等,以宜居鄉村建設為契機,大膽創新、主動作為、多措並舉,摸索出了一條適合當地的全域旅遊大發展的新路子。
  • 【全域旅遊】河北平山由旅遊大縣邁向旅遊強縣
    近年來,平山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戰略,確定了「一核引領、兩線帶動、三網覆蓋、四區聯動」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發展全域旅遊、鞏固脫貧成效、助力鄉村振興」的旅遊富民新路子。革命老區光榮歲月,滋養出璀璨的紅色歷史。
  • 玉門市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中新網甘肅新聞1月15日電 據酒泉市人民政府網披露,近年來,玉門市在旅遊資源整合、挖掘和旅遊業態創新下,主動融入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迎來旅遊發展新的黃金期。玉門市委十五屆十一次全委會討論通過的《中共玉門市委關於富民興隴走前列爭做縣域經濟的排頭兵的決定》裡明確提到「富民興隴走前列,爭當縣域經濟的排頭兵,必須以文化繁榮和活力迸發為重要題材」,再次把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擺在重要位置。  玉門市位於敦煌和嘉峪關兩大歷史文化旅遊目的地之間,如何吸引去敦煌和嘉峪關的遊客在玉門「留一日、住一晚」是玉門市委、市政府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 發展全域旅遊 建設詩畫電白
    關鍵詞全域旅遊「十三五」期間,伴隨粵西集體邁入「動車時代」,濱海旅遊資源優勢成倍放大,電白髮展全域旅遊駛入快車道。圍繞打造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目標,電白區加快旅遊業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實現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
  • 發展現代農業 激活鄉村旅遊
    多年來,河北省灤平縣將精準扶貧與生態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綠色富民產業,激發內生動力,走出了一條具有當地特色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新路。   在生態建設中發展現代農業,換得生態致富、綠滿山鄉。
  • 秀美鄉村的幸福模樣
    在「個十百千萬」工程的推動下,「秀美鄉村、幸福家園」戰略全面實施,脫貧攻堅戰號角全面吹響:聘請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專業團隊,精心編制《秀美鄉村全域規劃》,對環境提升、經濟建設、文化繁榮、人居建設等實行統籌規劃,做到村莊、產業、土地、旅遊、環境、公共設施配套「六規合一」。  實施《規劃》過程中,橫峰發現,交通的滯後影響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 魅力小城今更秀——集安市全域旅遊蓬勃發展
    探訪「東北小江南」集安,山有秀美,江有風情;城有古韻,民有民風。一路走來,好太王碑、丸都山城、國門大橋、抗美援朝第一渡……新老景區星羅棋布,奇山異水應接不暇。2019年,集安旅遊綜合收入70.4億元,同比增長20.1%;接待遊客300萬人次,同比增長23%。旅遊業佔GDP 比重達41.2%,全域開花,賦能奔小康。
  • 鹽城市大豐區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12月17日,根據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的通知,共有97家單位認定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其中,鹽城市大豐區榜上有名。近年來,大豐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踐行「兩海兩綠」路徑,堅持把全域旅遊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著力構建「黃海溼地、鬥龍港、串場河文化、城市商貿休閒、美麗鄉村」五大旅遊產業集聚區。
  • 龍南打造鄉村民宿集群 發展旅遊新業態
    圖為位於龍南市裡仁鎮正桂美麗鄉村民宿集聚區的雅一居民宿  近年來,在全面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和持續火爆的旅遊市場帶動下,龍南市打好「旅遊+民宿」牌,發展綠色富民產業,壯大民宿集群,夏公館、謐覓偶遇、雅一居、懸崖民宿等一大批旅遊民宿如雨後春筍
  • 陽山縣踐行「兩山」理論,走出粵北山區縣全域旅遊發展創新路
    2019年全縣累計接待遊客741.51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9.67億元。陽山最大的優勢是生態,那陽山是如何依託生態優勢驅動文旅發展,推進全域旅遊創建工作的呢?生態引領,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為全域旅遊創建提速增效自2017年5月,陽山被納入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單位以來,陽山縣委、縣政府高度以此為契機,把全域旅遊創建作為推動旅遊產業大發展、縣域經濟大振興的戰略抓手,著重突出「點、線、面」的結合,積極構建「一心兩核三線四帶五區」的旅遊空間布局,打造「一峰聳立
  • 做好旅遊這一富民產業,杭州桐廬有哪些「法寶」?
    旅遊業,是富民產業。如何將這一富民產業做好?前期面對疫情的衝擊,杭州桐廬多措並舉——出臺一系列對旅遊企業的優惠扶持政策,努力幫助企業復工復產;通過發放消費券、舉辦各項促銷活動等形式,助推旅遊企業儘快走出困境。
  • 韶關仁化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仁化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將為當地推進紅色文化旅遊經濟帶建設,著力打造「雙區」旅遊休閒首選地,增添一張金閃閃的名片。建立「黨委統籌、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旅遊發展運作機制,形成「紅色文化研學旅遊+丹霞山休閒觀光遊」為龍頭的全域旅遊模式,探索一條在生態發展功能區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並重的路子。
  • 仁化縣全域處處皆成景,大旅遊鋪就小康路
    龍全明 攝 以「唱響紅色主旋律,打造絢美大丹霞」為主線,近年來仁化縣建立「黨委統籌、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旅遊發展運作機制,積極主動探索一條在生態發展功能區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並重的路子,形成「紅色文化研學旅遊+丹霞山休閒觀光遊」為龍頭的全域旅遊模式。今年6月,仁化縣成功入選廣東省第二批全域旅遊示範區,並正積極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 金湖:讓全域旅遊成為全面小康的詩路驛站
    近年來,金湖縣實現了旅遊業態、公共服務從跟跑者到引領者的精彩蝶變,產生了以旅先行、百業興旺的綜合帶動效應,走出了一條與傳統經濟發展歷程不同的生態文明之路,讓全域旅遊成為全面小康的詩路驛站。近年來,金湖縣按照「城市+鄉村+景區」統籌發展的思路,以全域旅遊理念推進精品主城區、城東片區綜合開發、航空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全面實施城區夜景美化提升工程,完成起點公園、柳樹灣溼地公園、荷花廣場、衡陽路、高速公路入口雕塑等重要景點亮化美化工程
  • 全景打造 全業培育 全民共享 ——新疆阿瓦提開啟刀郎文化全域旅遊...
    整體布局 全景打造  推動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  今年以來,阿瓦提縣按照「阿-溫-瓦」一體化旅遊發展思路,圍繞「西域秘境·刀郎故裡」形象定位,挖掘文化歷史內涵,整合民俗特色資源,推進一軸、兩翼、三個核心區、四個鄉村旅遊景區「1234」全景全業全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打造了大漠尋秘、文化尋源
  • 宜興張渚第五屆「美麗鄉村﹒秀美庭院」創建活動啟幕 已打造80多戶...
    在啟動儀式現場,張敏介紹說,從2016年開始,張渚圍繞全域旅遊的發展定位,按照「庭院景觀化」的要求,創新性啟動了「美麗鄉村·秀美庭院」創建,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四屆活動。作為「美麗鄉村連片示範帶」建設的重要內容,秀美庭院創建要持續擴大範圍、提高標準,使一處處秀美庭院成為鄉村旅遊的靚麗景點,為示範帶建設添磚加瓦、持續發力。同時將豐富「秀美庭院」創建內涵,持續創新形式,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推動美化庭院環境、發展鄉村旅遊、建設鄉風文明的良性循環。
  • 貴州:譜寫新時代全域旅遊發展壯麗篇章
    馬嶺河瀑布在政策引領方面,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推進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編制《全域山地旅遊發展規劃》,優化全域山地旅遊布局,打造世界級山地旅遊產品,構築山地旅遊產業集群,發展山地康體養生遊、山地特色鄉村旅遊,形成「旅遊+」融合發展新格局。
  • 潮州市潮安區:特色農業與鄉村旅遊雙聯動 茶山飄香 碧水引客 小康...
    潮州市潮安區:特色農業與鄉村旅遊雙聯動 茶山飄香 碧水引客 小康路就在山水間金羊網  作者:王漫琪 蟻璐雅 丁玲  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