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傑快訊丨Nature Communication:正交泛素轉移技術結合質譜分析...

2021-01-07 生物谷

 
景傑編者按:蛋白質的泛素化由泛素激活酶E1、泛素結合酶E2和泛素連接酶E3共同參與完成。目前已知的E1有兩種:Uba1和Uba6。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正交泛素轉移技術(orthogonal ubiquitin transfer technology,OUT)結合質譜分析成功鑑定到了Uba1和Uba6的底物。該成果近日發表在的Nature communication上。景傑生物作為全球蛋白質與修飾領域的領跑者,可以為您提供完善的泛素化研究的解決方案,從高靈敏度的泛素化抗體到高通量泛素化修飾組學,為您的研究助一臂之力。

 
泛素(ubiquitin,UB)分子共價結合到胞內蛋白上,進而調控該蛋白的命運,例如調控蛋白降解、改變亞細胞結構定位、調節酶的活性等等。這一過程中,UB首先被E1激活,在UB的活性半胱氨酸位點與羧基端形成硫酯鍵。隨後E2結合UB並由E3將UB連接到目標蛋白上。起初人們認為Uba1是單一的E1,後研究發現Uba6也是一種可替代或者說非典型的E1,這兩種E1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重疊性,是可交互使用。後來的研究表明,Uba6在胚胎發育、神經系統發育及功能、代謝活動等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蛋白如RGS4、RGS5、Shank3等依賴於Uba6激活其泛素化,但Uba6如何起始泛素化的過程仍然未知。為了更好的研究Uba6在泛素化中扮演的角色,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採用正交泛素轉移試驗,以區分胞內Uba1與Uba6的泛素化目標蛋白。
 
研究策略:改造UB 使得突變型UB(xUB)不能被野生型Uba1或Uba6激活,同時改造Uba1和Uba6上UB的結合位點,使得突變型Uba1(xUba1)和Uba6(xUba6)恢復對xUB的激活能力並且喪失對野生型UB的激活能力。由此,xUB可以通過xUba1或xUba6激活並傳遞給E2、E3以及下遊目標蛋白。在表達帶FLAG標籤的xUba1或xUba6細胞株中分別表達帶HBT標籤的xUB,使用Ni-NTA樹脂及streptavidin-agarose純化xUB連接的蛋白,隨後採用質譜鑑定,篩選出Uba1或Uba6可能的激活底物。

 
結果部分:體外實驗表明,該研究體系中改造過後的xUB-xUba1/ xUB-xUba6的功能接近於wtUB-wtUba1/ wtUB-wtUba6,並且可以轉移給wtUBE2D2/UbcH5b(E2)。利用慢病毒載體表達帶HBT標籤的xUB及wtUB,並感染HEK293細胞。實驗證明在HEK293細胞內xUB-xE1與UB-E1一樣具有良好的正交性。下一步純化HBT-xUB連接的胞內蛋白並用質譜檢測。在表達xUba6的細胞中鑑定出與xUB相連的蛋白有697個,在表達xUba1的細胞中鑑定出與xUB相連的蛋白有527個,其中有258個蛋白可能為xUba1與xUba6共同的底物,與之前的假設——Uba1與Uba6功能上存在重疊相一致。進一步生物信息學分析顯示線粒體功能障礙、Cdc42信號傳遞與RhoA信號傳遞可能只與Uba6的底物相關,而氧化脅迫、AMPK信號傳遞可能只與Uba1有關。隨後研究人員選取了ezrin、RNA結合蛋白CUGBP1等進行生化實驗驗證,結果表明ezrin與RNA結合蛋白CUGBP1確實為Uba6的底物,調節其發生K48位的多聚泛素化,從而被蛋白酶體降解。

 
由於ezrin控制上皮細胞形態發生的基底部極性,研究人員推測Uba6引起的泛素化是否與上皮細胞腺泡的形態發生有關。MCF-10A細胞在富含層粘連蛋白基膜如Matrigel上培養時可以分化形成高度組織化的acini-like球狀結構。這一體系被廣泛用於研究上皮腺泡形成中各基因的功能。在MCF-10A細胞中敲除uba6以及敲除uba6並回補uba6,結果發現敲除uba6上皮細胞腺泡顯著增大,並且接近30%的細胞不能形成典型的內腔結構。免疫螢光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對照組細胞中ezrin在質膜上顯著富集,而在uba6敲除細胞中ezrin分布較彌散。而uba6回補後能顯著回復細胞的表型例如增大的球狀體、ezrin亞細胞結構分布散亂等,顯示Uba6對上皮細胞acini-like的形態發生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

 
這項研究採用正交泛素轉移技術,首次描述並且區分了兩種E1——Uba1和Uba6的靶標蛋白以及相關的細胞信號傳遞途徑,Uba1和Uba6的底物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又各有其特異性,可能起始不同的E1-E2-E3途徑從而影響特定蛋白的泛素化。同時,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正交泛素轉移技術可以被進一步拓展,用於鑑定E2和E3的特異性底物,更大程度上揭示E1-E2-E3在調節不同細胞功能上發揮的作用。
 
參考文獻:
Liu X, Zhao B, Sun L, et al. Orthogonal ubiquitin transfer identifies ubiquitination substrates under differential control by the two ubiquitin activating enzyme.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8: 14286.
 
值得一提的是,在蛋白質修飾和表觀遺傳領域,景傑生物是國內唯一一家以表觀遺傳學和高通量蛋白質組學為核心業務的高科技企業公司,開發有全球種類最多、覆蓋面最全的組蛋白修飾抗體和蛋白質修飾泛抗體以及國內工業界最先進的蛋白質組質譜平臺。公司開展結合自身開發的高靈敏度蛋白質修飾類泛抗體及抗體樹脂,與高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服務為國內外科研客戶提供了優質的修飾蛋白質組學分析,為該領域的進步做出了獨有的貢獻。(生物谷Bioon.com)

相關會議推薦

2017多組學研究與臨床轉化前沿論壇

會議時間:2017.04.21-04.22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 http://www.bioon.com/z/2017multi-omics/

相關焦點

  • Nature | 泛素「剪刀」解析泛素鏈結構
    過去數十年對泛素修飾的研究主要依賴質譜技術,利用對胰酶(trypsin)消化蛋白後會在泛素修飾位點產生分子量為114 Da的Gly-Gly修飾,隨後可以利用針對Gly-Gly修飾的抗體進行富集來鑑定泛素化的修飾位點,或者標記含Gly-Gly修飾的肽段來進行絕對定量,以分析聚泛素鏈的組成以及泛素的磷酸修飾和乙醯化修飾信息。
  • Nature中文摘要|19 November 2015
    Harmansa, Fisun Hamaratoglu, Markus Affolter & Emmanuel Caussinus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7/n7578/full/nature15712.html形態發生素(morphogen)Dpp(Decapentaplegic)已知與果蠅翅膀模式形成和生長相關
  • 聚焦蛋白質組學技術開發及應用,「景傑生物」完成5.3億元B輪融資
    36氪獲悉,「景傑生物」已於近日完成5.3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IDG資本領投,達晨、弘暉資本、蘇州隆門創投等知名投資方跟投,上一輪領投方國投創業繼續跟投。本輪融資是繼年初由國投創業領投,博遠資本跟投的首輪融資後,「景傑生物」完成的第二輪融資,共計6.6億元,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進一步推動其新業務線的開發、市場拓展以及團隊優化。「景傑生物」成立於2010年12月,是一家從事整合性平臺驅動的精準醫療領域公司。
  • 泛素樣蛋白的來源及功能
    不過,近兩年技術方法的快速發展徹底改變了這種情況。比如有一種泛素蛋白水解酶,它不僅能夠將泛素蛋白從底物蛋白上裂解下來,也能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將泛素蛋白連接到靶蛋白上。還有一些UBL連接酶來自纖毛蟲(ciliates)。我們通過序列分析在纖毛蟲中發現了一類具有自我剪接功能的多聚蛋白,它們形成了一系列種類各不相同的UBL結構域以及具有自我剪接功能的細菌內蛋白樣(BIL)結構域。
  • 蛋白質組學技術開發應用前景到底有多值錢 景傑生物完成5.3億元B輪...
    今天,2020年11月12日,杭州景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5.3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這是一家蛋白質組學技術開發及應用領域的引領者。講到這裡可能大家和之前的我一樣陌生,可能有個模糊的概念,但是卻說不上來。接下來由作者來段深入淺出的分析,這裡挑了些深入淺出的重點和好理解的知識碎片。
  • 賽默飛中藥分析前沿新技術——AcquireX智能化質譜數據採集模式
    中國質譜學會理事會理事長,南京大學化學分析科學研究所所長陳洪淵院士這樣說:「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都是化學物質,但前者是多種成分的組合,而後者則是單一的;真正治病起作用的都是藥物在體內進行的生化反應。所以,化學研究對發展健康事業非常重要」。近年來隨著質譜技術的不斷發展,液相色譜-高分辨質譜聯用技術(LC-HR MS)已成為分析中藥複雜體系化學物質基礎最強有力的工具。
  • 綜述:基於質譜技術的糖蛋白質組學與糖組學研究進展
    同時,糖基化修飾在疾病中,特別是腫瘤的發生、發展和轉移過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許多疾病診斷標誌物及治療的靶標都是糖蛋白質。糖蛋白質組學和糖組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以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質譜(MALDI-MS)和電噴霧質譜(ESI-MS)為代表的生物質譜技術,因具有快速、靈敏、可提供結構信息等優點,已成為糖蛋白質組和糖組分析的重要工具。
  • 【檢測技術】串聯質譜技術在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中的臨床應用
    2.1 串聯質譜的發展:自1990年Millington首次將串聯質譜技術用於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以來,30年的時間裡串聯質普已經發展為IMD篩查中最理想的分析技術,串聯質譜可以同時檢測樣本中多種目標代謝物
  • 研究揭示泛素結合酶2S抑制幹擾素產生關鍵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基礎免疫創新團隊發現,泛素結合酶家族成員UBE2S是Ⅰ型幹擾素產生的負調控分子,並闡明其抑制Ⅰ型幹擾素產生的分子機制。該研究豐富了泛素化修飾參與I型幹擾素產生的調控網絡,對於理解機體抗病毒天然免疫的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 高解析度碎片質譜可對未知代謝物進行系統分類
    高解析度碎片質譜可對未知代謝物進行系統分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5 16:19:35 德國耶拿弗裡德裡希-席勒大學Sebastian Bcker研究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提出利用高解析度碎片質譜對未知代謝物進行系統分類
  • 瑞萊譜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將繼續擴容中國臨床質譜市場規模
    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周瑔先生表示,在海外尤其是美國的臨床檢驗中,質譜檢測得到廣泛應用。而該領域在國內則還處於導入階段,伴隨參與方的共同努力,質譜檢測會發展成為臨床檢驗的重要細分領域。君聯資本認為質譜儀是檢測流程中的核心環節,因為它具備很高的技術和工藝壁壘。瑞萊譜團隊不管是從研發還是到量產階段,都有著豐富的經驗積累。
  • Nature 中文摘要|24 September 2015
    Structure of the toxic core of α-synuclein from invisible crystals由不可見晶體解析α-突觸核蛋白的毒性核心結構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5/n7570/full/nature15368
  • Nature:二氧化碳通過內陸水體的轉移
    此前一直難以對全球範圍內有多少碳以這種方式被轉移做出估計。這項研究將新數據集與系統方法相結合來探討這一問題,並且估計溪流、江河、湖泊和水庫的全球碳排放速度為大約每年2拍克(1拍克=1015克)。由於考慮到了溪流和江河所做貢獻,這個數字高於以前的數字。這項新的分析工作還識別出了溪流和江河侵蝕的全球熱點:CO2通量的大約70%發生在僅20%的陸地表面。
  • 串聯質譜產品線:島津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檢測系統
    色譜質譜作為新型檢驗技術,具有高特異性、高靈敏度、單次分析的快速性與檢測信息的豐富性,以及對複雜生物基質分析的高耐受性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