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輪到我去學校值班,發現一件怪事。
有的孩子桌面整潔,除了正在用的書籍和學習用品,沒有其他雜亂的東西。有的孩子桌面雜亂的堆積著各種書籍和作業,學習用品也都無序的散落在桌面,看起來非常的混亂。
再瞅瞅桌洞,也是各有千秋,差距很大。
有的桌洞,一看就非常整潔乾淨,書籍被按照大小分成兩摞,整齊有序地分開來放。有的桌洞,則被大小不同的書籍雜亂的塞得滿滿的。
都是年齡相仿的孩子,差距怎麼這麼大呢?
孩子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除極少數智商很高和很低的孩子外,大部分的孩子起點都差不多。是什麼讓孩子們的差距越來越大呢?答案是:孩子生長過程中的環境和來自父母的教育。
也許有的人會說,孩子只要成績好就行了,其他的事情家長都可以代勞,沒有必要讓孩子把時間都浪費在跟學習無關的事情上。
其實不然,成績固然重要,但是,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日常和學習的孩子,更為優秀。
另外,我還發現,班裡書桌乾淨整潔的孩子,成績大都名列前茅,作業完成的速度和效率也相對比較高。
桌面雜亂無章的孩子,找個東西,這翻翻、那翻翻,找的時間比較長,性子比較急的孩子,甚至能急出滿頭大汗,為啥呢?找不到著急呀。桌面乾淨整潔的孩子,找個東西,則是幾秒鐘就能準確找到,自己的東西放在哪裡,心裡有數呀。
相同的時間,不同的時間利用率,學習的效率,哪個更高呢?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桌面乾淨整潔的孩子學習效率更高,省卻了找東西的時間。且不說找不到東西的孩子,心情肯定變得不愉快,學習也會自然而然地受到負面的影響。
看似簡單的問題和孩子之間鮮明的對比,更能體現出收納整理對孩子來說,必不可少。
經常聽到有家長抱怨:自家的孩子太不省心了。什麼事情都需要自己操心,小到穿衣吃飯、整理房間,大到學習,都需要家長親力親為,實在是太累了,找不到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實,讓孩子學會不邋遢、不拖沓、有條理的自我管理,收納有形物品,整理無形思維,養成良好的習慣,真的沒有那麼難。
《收納——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維整理訓練》一書中,就針對困擾我們的難題做了詳細的解答。本書的作者來自號稱收納王國的日本,由收納達人講師金花和收納欄目特約專家光澤克美共同編寫。
《收納——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維整理訓練》主要講述收納整理的意義和影響。書中的內容簡單、實用,從幼兒期乃至成人,都給出了詳細有關收納整理的具體建議。
本書介紹了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需要從具體哪些方面入手,以及收納在生活和學習中對孩子在邏輯思維能力和決斷能力的鍛鍊和提高。還給出了——父母應該如何面對和解決孩子收納整理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讓收納變得簡單,讓整理變成習慣。
正如書中所說:收納,意味著整理,而越會整理的人們,越聰明。
整理,遠遠不至於讓空間變得乾淨整潔,它還意味著在整理的過程中邏輯思考能力和決斷能力。
如果你也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收納整理習慣,趕緊入手《收納——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維整理訓練》,這裡有您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