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彭育園:為「天問一號」著陸緩衝裝置提供技術...

2020-12-13 荊楚網

長江網7月25日訊(記者舒筱 通訊員鄭婷)「日前發射的『天問一號』就有武漢紡織大學非常重要的貢獻。具體為『天問一號』著陸緩衝裝置部分,這項工作是武漢紡織大學在材料和加工件領域的貢獻。」25日, 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彭育園向全國考生介紹學校的情況時說。

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彭育園。海報 | 陳昌 攝影 | 詹松 何曉剛

彭育園介紹,如今的紡織不再局限於「穿衣戴帽」,紡織的材料和技術已經延伸到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具有科學含量的領域,現在的紡織具備了科技、綠色和時尚的特點。而且紡織和其他學科合作的成果很多,如人造血管、心臟瓣膜、皮膚等都有紡織從材料到加工技術的貢獻。

疫情期間,以口罩、防護服為代表的醫用和衛生防護紡織品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武漢紡織大學整合多方資源積極戰疫。學校一批學者就熔噴棉緊缺問題「緊急集合」,為工信部提供科技決策諮詢;一批專家在實驗室開展科研攻關,研發新型高效防護材料、有害物質檢測試紙等技術產品。

彭育園表示,現代紡織、大紡織、超紡織是武漢紡織大學的特色發展方向,並形成了以紡織為龍頭,理工科為主體,人文藝術、經濟管理為兩翼的學科布局。學校將著力培養「知識、能力、品格」協調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和現代紡織產業的中堅力量。為湖北高質量發展和紡織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今年,學校普通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為4855人,其中湖北省招生計劃數為3243人,新增一個人工智慧學院、兩個本科專業,歡迎廣大學生報考。

相關焦點

  • 劉德富任湖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彭育園任校長
    據湖北工業大學官網消息:10月13日,湖北工業大學召開幹部教師大會,宣布省委決定:劉德富任湖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彭育園任湖北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 田輝玉任武漢紡織大學黨委書記 徐衛林任校長
    徐衛林任校長 http://www.huaue.com  2020年10月17日  來源:武漢紡織大學 >   10月14日,武漢紡織大學召開幹部教師大會,宣布省委決定:田輝玉任武漢紡織大學黨委書記,徐衛林任武漢紡織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 「天問一號」升空成功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天問一號」探測器系統副總師兼環繞器總設計師王獻忠介紹,研製團隊不僅攻克了火星制動捕獲、長期自主管理等關鍵技術難點,更實現了地火間的超遠距離測控通信,並將通過環繞探測實現火星全球性、綜合性探測,完成火星表面重點地區高精度、高解析度精細詳查。
  • 深度解讀:關於「天問一號」,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科學家為「天問一號」探測器專門採取了哪些技術保障措施?為了保證著陸巡視器能安全、平穩地著陸在火星上,科學家為其設計了四個關鍵步驟:第一步,氣動外形減速。使其在進入火星稀薄的大氣時,能產生足夠大的阻力,並且不會翻車、亂撞、倒向飛行。
  • 天問一號的「黑匣子」可不一般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2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在本次火星探測任務中,該校研製的火星應急信標裝置,將搭載「天問一號」在火星著陸。
  • 【人事】劉德富任湖工大黨委書記、彭育園任校長
    【人事】劉德富任湖工大黨委書記、彭育園任校長 2020-10-14 08:0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這所高校迎來新任黨委書記、校長
    10月13日,湖北工業大學召開幹部教師大會,宣布省委決定:劉德富任湖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彭育園任湖北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學校創建於1952年,1984年由原湖北輕工業學院和原湖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湖北工學院,2004年更名為湖北工業大學。學校是湖北省重點建設高校,被省委省政府定位為「在湖北省高教體系中起龍頭示範作用的、水平較高的骨幹大學」。
  • 你好,天問一號!火星,我們來了!
    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宣布,將我國行星探測任務正式命名為「天問」,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同時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標識「攬星九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天問一號」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九章」問世,2020國內十大科技新聞解讀
    2月5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彭志勇(左)走進隔離病房準備救治患者。 新華社 發疫情發生後,中國科學家在短時間內,就迅速搞清了這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第一時間向全球共享病毒的全基因組測序結果。全國專家第一時間奔赴武漢,根據疫情發展不同階段,確定科研攻關重點,科研、臨床、防控嚴密配合,產學研協同發力。科技部第一時間會同衛健委等12個部門和單位成立科研攻關組。
  • 「天問一號」遠徵火星!A股5家主要參與公司一覽,起飛
    才圓北鬥夢,今朝再問天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從海南文昌騰空而起,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直衝長空,開啟了邁向火星的偉大旅程。時間:7個月抵達火星信息顯示,13時25分,探測器被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邁出了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打卡1億公裡——「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千米。視覺中國供圖8月28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從7月23日成功發射算起,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相比環繞地球飛行、降落月球表面,飛向火星並非易事。
  • 如同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一樣能探測人體微小腫瘤的PET-CT
    北京時間23日中午,我國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美國SPACE-X創辦人埃隆·馬斯克就此消息發推,「今天,中國發射了令人驚嘆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中國行星探測任務中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該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 人民網評:「天問一號」啟程,揭開中國行星探索序幕
    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前往火星的地火轉移軌道,成功開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同時也揭開了中國行星探索的序幕。 從致力於建設幾百公裡外的空間站,到持續深入探測30萬公裡遠處的月球,再到不辭數億公裡的星際長途跋涉與火星邂逅,源於太空深處的無窮吸引力,更透露著我國為實現深空探索目標所作的執著努力——「天問一號」成功踏上奔火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這也是中國人邁向更遠深空的關鍵一步。 飛出地球、走向深空的壯舉,由好奇心驅使,也受人類自身的發展需求牽引。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
    中新社北京1月6日電 (郭超凱)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6日消息,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一個多月後(2021年2月10日左右),在臨近火星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截至1月3日6時,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天問一號任務是中國獨立開展行星際探測的第一步,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對火星的「繞、著、巡」,即火星環繞、火星著陸、火面巡視。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重約5噸,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著陸巡視器主要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
  • 「天問一號」啟程火星,相比前輩「螢火一號」亮點多多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次發射標誌著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拉開了序幕,天問一號將飛行超過4億公裡,預計明年2月份最終抵達火星。
  • 在十八月晝期,玉兔2號關閉一切科學儀器,給「天問一號」讓道
    近期,在全球範圍內,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成為世界最大焦點,受到了不少國外專家重視,這是因為我國「天問一號」不光是一個軌道器,還是一個攜帶巡視車的著陸器,走的是一條不尋常創新之路,首次將「繞、落、巡」三步一次完成,要知道美國「繞、落、巡」三步分三次完成,並花了十多年時間。
  • 天問一號飛行3.5億公裡 料農曆新年抵達火星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截至周三(9日)凌晨,飛行裡程突破3.5億公裡,已在軌飛行139天,距離地球約9,250萬公裡,離火星1,400萬公裡,預計會在一個月後,即農曆新年前後被火星引力捕獲。
  • 嫦娥五號、天宮一號、天問一號總設計師,都畢業於這所大學
    段寶巖段寶巖,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1977年考入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先後獲工學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1991—1994年在英國利物浦大學作博士後,2000年在美國康乃爾大學作訪問學者。201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盤點:航天四院助力「天問一號」都研發了哪些神器
    西部網訊(記者 劉望)今天(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位於陝西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多項產品運用於火箭和探測器系統,全程為「天問一號」保駕護航。火箭系統正推火箭是火箭飛行過程中為實現芯一級、芯二級可靠分離而研製的分離發動機,為級間分離提供動力的裝置。由航天四院41所研製的正推火箭兼具固體發動機和火工品的雙重特性,其工作時間長,可靠性要求高,適應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