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汽車評論,作者 | 偏藍
要說在網際網路圈尋幾位好人緣的老闆,雷軍算一位,另一位便是何小鵬。
大學畢業沒多久何小鵬便開啟創業旅程,期間與梁捷「重溫舊情」,邂逅丁磊、李學凌,得到俞永福的力挺,又拿到雷軍的投資,後來又被馬雲選中……「開掛」的人際關係,讓何小鵬的創業路有了更多的加持。
何小鵬的故事符合多數創業者所期盼的那樣,一個有理想果斷奮進的人,一個站在風口抓住風口的人,一個有才識又被賞識的人。從大學畢業選擇亞信,到和梁捷創辦UC,到之後成為阿里人,再到如今的小鵬汽車董事長,在外界看來何小鵬的職業路一直都很順。
2014年是何小鵬職業生涯的分水嶺,此前他是基因純正的網際網路人,此後他是「半路出家」的「汽車人」,不過打心底裡說新能源汽車把何小鵬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2017年是新能源汽車開始爆發發展的開始,這一年何小鵬以董事長身份正式接棒小鵬汽車,在接下來的三年裡,何小鵬的名字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他的故事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
01 「跳車」,人生就在一瞬間
對於人生的選擇,何小鵬一向保有明確的目標感。
在1999年那個年代,畢業後能選擇一家國企上班是多數人求之不得的,而亞信這家私企是何小鵬願意跳下車不回頭的選擇,以至於很多年後何小鵬對於這個日子記憶猶新,後來他常說,「人生就是跳下車的那一瞬間」。
讓何小鵬開始懷疑人生方向的瞬間,在於得知亞信老闆每月5萬的工資後,當時他只拿幾千塊錢,他想跳槽,他想要更多的錢,但跳槽惠普並未如願。
期間何小鵬是否再尋其他工作不得而知,但不久後中國網際網路界出現較早布局移動網際網路的企業——UC優視,是何小鵬與華南理工大學校友梁捷一起創辦,2004年何小鵬27歲。
延續在亞信做的郵箱業務,UC最先做了兩個產品,UCMail和UCWeb,當時丁磊也在做郵箱,因為UCMail,何小鵬邂逅了丁磊,一來一回,丁磊不求任何回報給了他80萬支持他創業,還把自己在北京的辦公室讓出來給了他,隔壁就是網易總編輯李學凌。
雖然何小鵬不知道自己的項目會有怎樣的結局,但至少這80萬是他在網際網路創業堅持下去的一張票。
這是何小鵬創業最初結識的兩個重要的男人。
2005年6月,李學凌離開網易創辦多玩和狗狗,內心深處並未忘記何小鵬,在2006年時他把俞永福介紹給了何小鵬,彼時俞永福是聯想創投的副總裁。
俞永福非常欣賞何小鵬,以至於後來聯想創投投資UC未果,俞永福找來雷軍進行投資,雷軍的條件是俞永福去UC他就投資,果然俞永福辭職帶著雷軍的400萬天使投資加入UC,此後何小鵬便與雷軍建立了聯繫。
關於俞永福加入UC後與何小鵬的「愛恨情仇」坊間有很多說法,比如開會永遠只有兩個人「互剛」,其他人只能勸架;比如俞永福經常幫何小鵬梳理好很多事,去幫他實現,但嘴上又對何小鵬不留情。
顯然何小鵬創辦UC是有先見之明的,在移動網際網路爆發前夜,率先佔據一席之地,
尤其在UC瀏覽器推出後不久被外界認為是流量的入口,這就有了2014年阿里巴巴以43.5億美金收購了UC,何小鵬成為「阿里人」。
也是在那一年,何小鵬對汽車「蠢蠢欲動」,也是在那一年,何小鵬在阿里遇見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何小鵬的朋友夏珩組建了汽車團隊。後來他帶李學凌一起「面基」了這個團隊,李學凌當時稱小鵬感興趣的他一定支持,這也就有了李學凌與何小鵬一起投資了這個團隊。
至此,何小鵬和「汽車」開始有了捆綁和羈絆。
02 「上車」,離開阿里需要勇氣
他和李學凌當時投資的團隊就是當下的「小鵬汽車」,眾所周知2014年何小鵬就已經投資了小鵬汽車,但當時何小鵬身份還是小鵬汽車的投資人。
UC被阿里收購何小鵬成為阿里大文娛新移動事業群總裁,坐在阿里的大辦公室裡,他給家裡人買了別墅,自己屯了茅臺還買了遊艇。
「有錢又有很多關係不錯的朋友」,人生不過如此。
但人一旦閒下來就開始思考人生,何小鵬亦如此,在阿里的日子偶爾也會感到不安,時常與時任阿里大文娛董事長兼CEO的俞永福一起出來吃飯,回憶此前在UC創業的日子。
不安的日子伴隨何小鵬有一段時間。
馬斯克出現對何小鵬的影響是深刻的,2014年馬斯克在阿里的演講中曾提及對外開放特斯拉所有專利,這讓何小鵬燃起一股新的力量,甚至後來和俞永福一起去矽谷拜訪馬斯克。
因為聽完馬斯克在阿里的演講後,何小鵬曾試圖說服阿里高層涉足造車新勢力,但被拒絕,這才有了後來何小鵬自己出來造車的想法。
儘管如此,但對於37歲的何小鵬而言,離開阿里是需要勇氣的,他花了三年的時間才讓自己完全抽離阿里,全身心投入到汽車領域。
起初何小鵬以投資人身份加入造車新勢力,這個節點有一個叫夏珩的男人出現,是何小鵬下一段人生的一個重要角色之一。
夏珩本是廣汽新能源中心控制科科長,在汽車生產製造方面經驗豐富,組建團隊後很快得到何小鵬的投資,夏珩現在是小鵬汽車的聯合創始人。
直到2017年另一個重要的男人GGV紀源資本符績勳出現,一通電話觸動何小鵬,讓他改變了主意,決定辭去阿里職位,正式加入小鵬汽車團隊,而他的代價是,失去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title——阿里大文娛移動事業群總裁。
但換來的是造車新勢力賽道的一張入場門票,以及二次創業的新機會。
此後何小鵬的名字逐漸高頻出現在大眾視野,並與小鵬汽車捆綁式出現。
03 「開車」,從品牌名字談起
「小鵬汽車」這個名字一直被外界詬病,大家都覺得這樣的名字上不了臺面,很Low,註定走不了中高端路線。甚至在知乎平臺上出現眾多不看好的聲音:「為什麼有人看不上小鵬汽車?」、「建議小鵬汽車改名」、「小鵬汽車如果改名字和logo你會買嗎?」…近期何小鵬給出的回應是當時「橙子汽車」商標已被註冊,後來才叫的「小鵬汽車」。
相反小鵬汽車有的車型並不便宜,近期在廣州車展中展示的P7鵬翼版,綜合補貼後售價在36.69—40.99萬元,40萬的售價在當下已算中端車型。
且不說P7能有多少銷量,但不得不承認何小鵬接棒小鵬汽車的三年裡,再次演繹了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人該有的模樣。
以2017年為分水嶺,這一年之前多數人對何小鵬和小鵬汽車並不熟悉,準確地說是陌生。相形之下,李斌和蔚來、李想和理想、甚至沈暉和威馬的名氣都遠超過何小鵬和小鵬汽車。
何小鵬加入後,憑藉其在網際網路圈積攢的大把人脈,不到一年時間他讓小鵬汽車拿到數輪融資,同時團隊加入兩名新的男人的面孔,分別是馬自達首席設計師趙謙、前京東高級副總裁熊青雲。
何小鵬的第一場硬仗便是讓公司有拿得出手的車型,並在一定的時間內拿到造車需要的200億的起步價。
很快小鵬汽車1.0版本車型下線,次年小鵬正式推出首款量產車G3,P7也於當年正式上市。據公開資料顯示,小鵬已經完成11輪共計超過200多億元的融資,並於2020年8月成功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為繼蔚來、理想之後的第三家登陸紐交所的國內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的成功上市也讓其鞏固了「江湖地位」。
這個階段對於何小鵬而言最需要感謝的人之一是小米的雷軍,雷軍從天使輪開始就以個人名義給予其幫助,在小鵬汽車A+輪融資時,雷軍旗下順為資本參與其中,甚至在小鵬汽車C+輪時,小米從集團層面出手,無疑這些幫助都成為何小鵬逐夢路上的「強大後盾」。
這也有了後來在小米上市時,當大家對小米股票持懷疑態度時,何小鵬卻不加猶豫地拿出一億美元購買小米股票的原因。
人們常說一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這麼看來何小鵬背後有一堆男人為他撐腰。
而伴隨小鵬汽車成功在美上市,它前六年的發展暫告於段落,未來也將迎來新一輪的挑戰。
準確地說,小鵬汽車要打的硬仗才剛剛開始,對手不是蔚來、不是理想、更不是特斯拉,而是未來5年、6年甚至時間更長後集中爆發的質量問題,眾所周知車本身出現的各種小問題才是最能影響車主駕駛體驗的問題,這實際上是一個信任問題,造車新物種面臨這種問題會更棘手,何小鵬這個「人間尤物」又將如何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