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給我推送了一個問題
在其中的一個高贊回答下,有人把關曉彤爸爸的採訪和鹿晗的照片放到了一起。
場面一度有些尷尬,畢竟大家都知道關曉彤和鹿晗是情侶。
畫眼線、眼影……關曉彤的爸爸稱呼這些男明星為「娘娘」",但是有沒有想過,因為外表精緻就說這些男明星是「娘娘腔」等貶義修飾詞彙其實是一種偏見。
在百科中,"娘P"指在某些方面女性化的男性,這是一個帶有貶義性色彩的詞。
舞臺的燈光很亮,為了上鏡時臉部的妝容夠突出,像蔡徐坤這樣的偶像們都會化很重的妝——眼影眼線唇彩一應俱全,發色也要夠潮夠大膽。
而在服裝方面,為了達到更好的舞臺效果,他們一般會穿上帶有閃片的衣服。
這樣的全副武裝下,偶像們才能給觀眾呈現最好的舞臺效果。而精緻的妝容、考究的服飾是與傳統的雄性形象背道而馳的。
在原始社會上,由於體力的懸殊,男性一般外出打獵,女性則在居住的地方處理食材,這也是最早的「男主外,女主內」。
相比於賞心悅目的外表,這個時候的男性更注重強健的體魄。因此男人要高大、威猛、不拘小節,在長期外出後皮膚也會普遍比女性更黝黑。
這樣看來,人設多為可愛、精緻的偶像們確實很難被主流思想接受。
而"娘文化"一詞被大眾所熟知,是因為新華社發的一篇題為《"娘P"之風當休矣》的文章。
文章裡有一段是這麼說的:與出於藝術表現考慮的"反串""異裝"不同,當下流行的"娘P風",是一種刻意強化並扭曲呈現的"人設":他們看起來性別模糊卻妝容精緻,長身玉立卻如弱柳扶風,動輒把"討厭""嚇死寶寶了""小拳拳捶你胸口"掛在嘴邊;他們既在電影電視中這樣演,在綜藝節目和日常生活中也同樣"入戲"……
新華社把男明星精緻的妝容、瘦弱的外形與"娘P風"劃上了等號,
僅僅依靠外表判定這個人是否"娘P"
在這件事上,我個人很贊同人民日報的回應:
涵養現代社會的男性氣質,關鍵是塑造有勇氣、有擔當的內在品格。
上個月有個熱搜:山東某高校在軍訓時,一名男性教官在抨擊「娘P文化」,配圖是蔡徐坤。
這位教官和新華社帶著一樣的傲慢與偏見:
他們僅依靠外貌或者外形便直接判定這個人是否有男子氣概,並且對不符合自己審美認知的行為予以嘲弄與抨擊!
說回蔡徐坤,其實他真的如教官所說一點男子氣概都沒有嗎?
其實蔡徐坤是一個很有恆心和毅力的人。蔡徐坤等《偶像練習生》這個機會等了3年,參加節目時,他深陷解約風波,最後還是以第二名2倍的票數C位出道。
蔡徐坤很喜歡健身,身上肌肉線條分明,只是看起來粉絲不太買帳,於是他就很少秀自己的身材。
這是不少鮮肉男明星的煩惱,他們喜歡健身,但粉絲不喜歡過於壯碩的身材。他們在個人喜好和粉絲追求之間猶豫不決。
打扮精緻的男偶像就是"娘P",其本質上便含有著就是一種雙標的意味。
現在越來越多的姑娘喜歡獨立女性,她們喜歡靠自己不靠男人。這種趨勢下,女孩跟"酷"沾上了邊。
西裝、馬丁靴成了近兩年的女生最潮單品,要知道西裝和馬丁靴在以前是男人的專屬品。
在搜索「颯」這個關鍵詞時,往遠了說是去年國慶《我和我的祖國》上映時宋佳的劇照:
往近了說是鄭州大學的女子匕首連:
而女性偶像照樣可以很颯
為什麼如今女性追求中性美面對的是譽美之詞,而男性追求精緻的外表就成了所謂的"娘P"呢?
現在大眾對於女性中性風的容忍度已經很高了,那麼我們面對男明星時,是不是也應該尊重他們的外在裝束呢?
究竟男性氣質是什麼?究竟怎樣才是男性應有的形象?長期以來,對這些話題的探討從來就沒有停止。
但正如人民日報所說:精緻細膩也好,粗枝大條也好,都是自己審美的選擇,一個理性、成熟、寬容的社會理應包容。
而關注男性氣質的構建,也更應該發揚內在的勇氣、堅強和擔當等諸多品質。
說實話,我以前是TFBOYS的黑粉。
他們出道時還不過是三個初中生,當時我知道他們的時候,也覺得他們清清秀秀、弱不禁風的樣子。
但是後來,我了解得越來越多,發現他們熱衷於公益,王源甚至還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我這才覺得
他們內在比絕大部分的同齡男生都更有擔當。
開頭說的鹿晗也是如此,在事業巔峰時期宣布戀愛,脫粉無數。從偶像明星的角度來看,不得不說真的很有擔當。
普通人給另一半足夠的安全感尚且難以做到,何況他是一個粉絲大部分為"女友粉"的當紅偶像呢?
來對比一下郭富城和蔣勁夫吧。
前者與前女友8年愛情長跑卻始終沒有履行「只忠於你」的諾言;後者身材健壯但是家暴前女友。
鹿晗如此有擔當的舉動不就恰恰證明了外表形象與是否有男子氣概無關嗎?
偶像明星是一份職業,舞臺是他們的工作,他們可以為了舞臺,為了粉絲需求來精緻自己的外形,
但精緻的外表不是詆毀他們的理由。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這世界上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偏見是在所難免的。
但也正是因為個體差異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特性,只要不違背道德、違背法律,人人都有資格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很多鮮肉男明星因其外形與打扮被大眾嘲諷,但是他們卻比很多嘲諷謾罵他們的人要更有擔當,對於這個社會更有價值,甚至做公益幫助過很多人!我們也不能僅僅因為外在就去忽略其內在的優秀!
希望有一天大家可以放下成見、放下偏見,尊重差異、享受個性帶來的多元文化。
文|羊蜜汁
圖|網絡
發布|文刀木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