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西安地鐵 發布消息稱,工作人員為磨破腳的女乘客處理傷口。隨後,當事女乘客回應,以上微博信息中存在不實內容,並表示以後可能不會求助西安地鐵。19日,西安地鐵對此事作出回應稱,正在積極向乘客道歉,責成有關人員反思檢查。(9月20日光明網)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擺拍」惹出的禍。西安地鐵的「創可貼」事件,其初衷就是為宣傳所需,將一起乘客求助的小事,刻意「擺拍」並篡改事實,描述成工作人員主動發現、主動關心,以「遇見最美西安」為標籤,在官微上進行宣傳,以彰顯其服務於民的美好形象。可惜,這個主動「加戲」的動作,被當事乘客揭穿了真相,引起了社會輿論的批評,實則是弄巧成拙。
宣傳貴在真實可靠,「擺拍」則毀在弄虛造假。西安地鐵設置「愛心服務站」,為廣大市民提供便民服務,本是很貼心的做法,也受到了市民的歡迎。可是,一次「擺拍」宣傳卻毀了形象,將日常服務細節「導演」成刻意宣傳,此種罔顧真實的形式主義,令大眾心生反感,實在是得不償失。這件事反映出西安地鐵滯後的宣傳思維和套路,削弱了公共服務應有的真誠,遭到了社會各界的吐槽不滿,各方應引以為戒。
需要認識到,人們並非厭惡宣傳,而是厭惡「擺拍」事件暴露出的形式主義、虛假宣傳。在宣傳方面,真實才是最有價值的,最能夠被大眾接受,形式主義、虛假宣傳只是表面光鮮,只能糊弄一時,一旦被揭露出真相,或者被公眾察覺,就會迅速褪去「光環」,遭到唾棄和批評。
西安地鐵「擺拍」是一個典型事件,引起社會大眾的不滿,卻並未令人感到驚詫。事實上,類似的做法,大家早就習以為常了。這些年來各地曝光了一大批類似「擺拍」宣傳事件,涉及到地方領導、國有企業、公共服務部門等,涵蓋了各個領域,手法五花八門,令人嘆為觀止。
「擺拍」宣傳等造假之風盛行,跟其能產生利益有關係,相關部門、人員能夠從虛假宣傳中獲益,給其形象、政績加分,而且虛假宣傳被揭穿的概率較低,代價也很小,又有從眾和僥倖心理作祟,反正大家都在這麼做。虛假宣傳的負面效應很大,久而久之,將喪失公信力和民心。
可見,要想遏制虛假宣傳之風,降低信譽損耗,需從根源入手,倡導真實可信的宣傳方法,嚴禁弄虛造假,並對虛假宣傳行為予以「零容忍」,追究涉事部門、人員的責任。(江德斌)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