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炒牛河肥人人都知道,
但原來高處未算高,
還有很多碟頭飯比它肥,
到底哪碟最肥?
哪碟可以吃得放心些?
碟頭飯卡路裡逐碟話你知。
茶餐廳食物離不開一個肥字,但以碟頭飯卡路裡來說,原來豉椒排骨炒麵高踞榜首,致命傷是面經油炸,油份極高!而且排骨較肥,脂肪較多,一碟已有1,500 kcal。成年女性每日只需1,500-1,800 kcal,一碟已經用盡一天的額度。
枝竹火腩飯,這款男人的浪漫,卡路裡同樣高得驚人,枝竹經油炸,火腩位又有豬皮和肥膏,肥上加肥!鹹魚雞粒炒飯,以為沒汁不會高卡,誰知因炒飯要放很多油,雞粒有皮,鹹魚又經醃製,不宜多吃。
咖喱雞扒飯,煎雞扒大大塊雞皮,咖喱的香料要用油炒香,又要加椰奶烹調,都是致肥原因;椰奶的飽和脂肪含量較高,有增加膽固醇的風險。豬扒炒公仔麵,公仔油經油炸,豬扒也炸過,一碟等於14茶匙油,少食為妙。
看似最肥,原來不是最肥~~不是最肥。因炒米粉需要較多油來炒,故星洲炒米油的份較多,叉燒也會有肥膏位,加上咖喱的香料要用油炒香,好難不肥。至於幹炒牛河,河粉本身有油份,再加油炒,脂肪含量高,鈉含量亦高,超過一日所需。
至於OL常吃的粟米肉粒飯,卡路裡雖然高過幹炒牛河,但因脂肪含量低一截,所以沒有牛河般肥,所以去茶記都可以吃,但玉米含有大量澱粉質,不要當蔬菜吃。而雪菜肉絲燜米,因肉絲和米粉脂肪較低,所以卡路裡較低,只是雪菜屬醃製類,不宜經常吃。
茶餐廳碟頭飯碟碟都肥,到底哪款可以吃得放心點?當中滑蛋蝦仁飯算低卡,蝦仁熱量和脂肪較低。北菇蒸雞飯煮法上少油,如冬菇、雞與飯分開蒸,不吃雞皮更佳。
最穩妥選熱檸水,不加糖只有5kcal。凍飲記得叫少甜,一杯凍檸茶,正常甜度達140kcal,少甜則為90kcal!紅豆冰因有椰汁、花奶和紅豆,有260kcal,最肥!另一大家至愛凍奶茶,都有130kcal。
一茶匙辣椒油已有45kcal,而且全部來自脂肪,如果要吃辣,建議以辣椒醬代替,一茶匙6kcal,比辣椒油少7.5倍!
平時吃一碗飯,感覺吃了很多,其實4粒蝦餃的卡路裡,已經足足等於一碗白飯。一平碗白飯,大約有220kcal,4粒蝦餃,也有近216kcal。不過白飯的熱量來自碳水化合物;而蝦餃的熱量就來自脂肪,由於外皮用油來搓,一粒已經有半茶匙油,真是天使的外表,魔鬼的內涵。至於雪糕,吃兩球也相於吃了一碗飯,想精明點,選水果味雪糕:芒果、士多啤梨都不錯,脂肪低幾克。
打火鍋最愛的響鈴(炸腐竹),卡路裡高到得人驚,5件(未浸湯)已經大約等如兩碗飯。全因腐竹本身已是大豆油,再經油炸,脂肪極高,如果再吸湯汁,簡直不敢想像。另外,一包大薯條的熱量也很高,加上鹽份高,多吃有可能水腫及高血壓。如果食用時再加包番茄醬,就再加20kcal。
4種食物,一看就知道不簡單。如珍珠奶茶,用淡奶衝成,而且珍珠是用番薯粉做,又用糖煮過,高卡是意料中事。至於牛腩河,河粉本身掃過油,牛腩看似很瘦,中間也有肥油。西多士,不用多講,又有花生醬餡,又炸過,聽見到知「肥」,只有吃的時候不塗牛油,可減100kcal。沙嗲牛肉麵致肥元兇是公仔麵,一個已經450kcal,再加牛肉、加濃稠醬汁,肥﹗
堪稱至愛罐頭的午餐肉,用肥肉打成。小罐裝沒煎前,已經有15茶匙油,吃薄薄兩片,已經是全日脂肪攝取量的1/6,營養師說最多……最多……一星期吃一次好了﹗
每家茶記的公司三文治都有不同配方,但材料都離不開煙肉、煎蛋、火腿、沙拉醬、牛油、芝士……全部高脂,有如脂肪層層疊,肥爆﹗
Pizza上面的沙樂美腸、火腿、芝士、茄醬固然是致肥原因,但其實用油搓成的餅底也不容忽視。薄批半個,熱量足足有6碗飯,吃半個,馬上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