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資訊最全的 肇慶西江網
你知道上世紀80年代
肇慶的潮男潮女
流行什麼髮型嗎?
▼
沈建平攝於1983年
沈建平攝於1985年
沈建平攝於1987年
對於當時的年輕人來說
紅毛頭、西裝頭應該是
那時最潮的髮型了
而由於彼時人們愛美打扮的需求增加
也正迎來了傳統理髮行業的興盛時期
位於端州區城中路94號的冠芳理髮店
也經歷了那一段輝煌的歷史
如今,TA依然佇立在原地
向我們訴說著那悠遠的故事
風光不再,仍有鐵桿粉絲
從最早的剃頭匠、私營理髮店,到國營理髮店,個人髮廊,再到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造型機構,理髮業歷經了時代的變遷。但冠芳理髮店,卻80年如一日,執著地堅守它原來的面貌和傳統的手藝。
去年,店鋪所在的騎樓外牆被粉刷一新,而它的門面招牌卻仍沿用始創時的模樣,紅綠相間的字體頗具年代特色。
冠芳理髮店現貌。
走進店內,四張有著30多年歷史的理髮磨盤椅一字排開,雖然有些陳舊,但升降、旋轉自如。老式電推剪、電吹風、摺疊剃刀等傳統工具擺放整齊,收費仍維持5到10元不等。兩名上了年紀的女師傅身穿當年特有的白色工服,熟練地用老式電動推剪為顧客修剪頭髮。
以上2圖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紫怡 攝
傳統的工具、
傳統的形式、傳統的髮型,
儘管這些老字號理髮店風光不再,
但還是得到不少老街坊的青睞,
他們是鐵桿粉絲,哪怕捨近求遠,
依然來這裡解決「頭」等大事。
今年已75歲的王生興便是其中一名,每個月他都會騎著自行車,如約而至。「在這裡,理髮後還能剃面、刮須,一條龍服務,關鍵還是價廉實惠。」
作為冠芳理髮店四位合伙人之一,呂月蓮從90年代開始執業,精湛的手藝與多年的堅守,讓她與顧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少顧客是這裡幾十年的回頭客,甚至有客人從高要南岸過來,非要找她「動剪子」不可。
輝煌歲月,拿籌輪候裡外三層隊
按照《肇慶市府城周邊範圍「百年老字號」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冠芳理髮店始創於20世紀40年代,進深11米,面寬3.8米,廊寬3.30米,面積約41.8平方米。
記者試圖多方尋找冠芳理髮店始創時期的信息與經營狀況,但無奈該店成立時間久遠,獲知情況者大多退休或離肇,未能取得聯繫,尋求無果。
50年代的正東路。來源 網絡
但據肇慶市南方商業有限公司服務經理部工作人員郭先生回憶,1956年,乘著社會主義改造的春風,原由小商小販經營的冠芳理髮店併入合作社,隨後逐步發展成為集體企業。80年代,冠芳理髮店成為肇慶市南方商業有限公司服務經理部的一個下屬單位,歸其管理統籌。
彼時,在「吸收農村青年到集體所有制單位就業」的社會潮流下,時年正值青春的李姨(化名)從雲浮農村趕來,成為一名城裡「理髮匠」。「我們農村來的一班學徒跟在師傅身旁學技術,印象中學徒最多的一期有一百多人。」
70年代末的正東路。來源 《肇慶畫冊》
學徒之多,
也反映著理髮行業的繁盛與輝煌。
據介紹,在當時比較出名的理髮店有
大明星理髮店、一新理髮店、
牡丹理髮店、建華理髮店等。
而冠芳理髮店因為門面小,
反而在當時不太出名。
從事傳統理髮業已有近四十年的李姨先後被分配至大明星理髮店和冠芳理髮店,她回憶道,儘管店鋪名聲不大,但每逢春節前夕,前來冠芳理髮店修剪頭髮的顧客仍擠滿過道,裡外排了三層隊。
「那時人多,我們會派發一種標有號碼的紙片,大家拿籌靜候,等上一上午也是常有的事。」李姨得意地說道,「紅毛」、「西裝」頭等都是當時理髮店最受歡迎的髮型。
1983年,肇慶的青年男女精心打扮參加舞會。沈建平 攝
同樣見證了冠芳理髮店
昌盛時期的郭先生介紹,
理髮行業為了適應人們彼時
愛美打扮的要求,
由簡單的剪、電、吹增加了
染髮、美容、按摩等服務內容。
但隨著改革開放後個體經營戶增加,城區陸續出現較為新潮的髮廊店等理髮行業新業態。市場份額被佔領,顧客被分流,在這一場新舊交替的行業競爭中,冠芳理髮店等傳統理髮行業開始逐步走向下坡路。
後繼遇困,老店走步算步
上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
肇慶市南方商業有限公司
逐漸解散旗下多家理髮店。
直至2015年,眾多傳統理髮店陸續倒閉歇業,僅剩的冠芳理髮店已完全脫離公司管轄,改為私人承租。為了保護傳統理髮行業「最後一絲希望」,也為了生計,昔日員工呂月蓮、李姨和另外2名理髮師傅合夥承租店鋪,繼續經營至今。
呂月蓮為老顧客刮須。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紫怡 攝
時光流轉,
店內四張鏽跡斑駁的磨盤椅
仿佛映照著這四位合伙人
逐漸黯淡的職業生涯。
雖然仍得老街坊們的光顧,但傳統手藝後繼無人的窘況也讓四位理髮老師傅頗顯無奈與嘆息。「我們試過粘貼招工啟示,也想招收學徒,可是門堪羅雀,大家都不願意來。」承租人呂月蓮覺得,與現在時尚潮流的美容美髮機構比起來,傳統理髮店已經沒有多大優勢,對於消費主力的年輕群體而言,更無吸引力。
如今時尚潮流的美容美髮機構。
肇慶市博物館原館長馮詠浩坦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老字號」們若想繼續屹立不倒,需要創新與傳承並舉。「而如今,仍能維持經營的,除了價廉外,更多的是依靠老街坊們的懷舊情結以支撐。」
曾經引以為傲的傳統理髮工具、傳統理髮形式、傳統髮型,如今卻變成發展的桎梏。面對即將步入退休年齡的四位合伙人而言,「創新」也顯得有心無力。「我們都一把年紀了,不談改變了,按著昔日傳統手藝繼續做下去吧,走一步算一步。」李姨淡淡地嘆氣。
對於老字號的保護,市文廣旅體局則建議,店面懸掛政府認可的「肇慶府城·百年老字號」牌匾。店面由政府統一投資修繕,並保留現有舊招牌的風貌,體現古城傳統日常服務行業文化元素。店面騎樓廊柱上可懸掛文化部門策劃的宣傳圖版,介紹冠芳理髮店歷史信息和舊照片。
下期線索徵集
宇宙鐘錶店,原來位於正東路161號,接著搬遷至舊端州區人民政府對面,然後關閉。後來,鐘錶維修師傅陳錦棠申請註冊該店名,並於正東路130號營業至今。如果您了解它的一些歷史,歡迎留言講述,讓我們一起講好肇慶故事,報料電話13929865022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紫怡
原標題:《肇慶這家理髮店開了80年!有多少人曾在這裡剪過「西裝頭」?》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