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這家理髮店開了80年!有多少人曾在這裡剪過「西裝頭」?

2020-12-06 澎湃新聞

原創 資訊最全的 肇慶西江網

你知道上世紀80年代

肇慶的潮男潮女

流行什麼髮型嗎?

沈建平攝於1983年

沈建平攝於1985年

沈建平攝於1987年

對於當時的年輕人來說

紅毛頭、西裝頭應該是

那時最潮的髮型了

而由於彼時人們愛美打扮的需求增加

也正迎來了傳統理髮行業的興盛時期

位於端州區城中路94號的冠芳理髮店

也經歷了那一段輝煌的歷史

如今,TA依然佇立在原地

向我們訴說著那悠遠的故事

風光不再,仍有鐵桿粉絲

從最早的剃頭匠、私營理髮店,到國營理髮店,個人髮廊,再到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造型機構,理髮業歷經了時代的變遷。但冠芳理髮店,卻80年如一日,執著地堅守它原來的面貌和傳統的手藝。

去年,店鋪所在的騎樓外牆被粉刷一新,而它的門面招牌卻仍沿用始創時的模樣,紅綠相間的字體頗具年代特色。

冠芳理髮店現貌。

走進店內,四張有著30多年歷史的理髮磨盤椅一字排開,雖然有些陳舊,但升降、旋轉自如。老式電推剪、電吹風、摺疊剃刀等傳統工具擺放整齊,收費仍維持5到10元不等。兩名上了年紀的女師傅身穿當年特有的白色工服,熟練地用老式電動推剪為顧客修剪頭髮。

以上2圖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紫怡 攝

傳統的工具、

傳統的形式、傳統的髮型,

儘管這些老字號理髮店風光不再,

但還是得到不少老街坊的青睞,

他們是鐵桿粉絲,哪怕捨近求遠,

依然來這裡解決「頭」等大事。

今年已75歲的王生興便是其中一名,每個月他都會騎著自行車,如約而至。「在這裡,理髮後還能剃面、刮須,一條龍服務,關鍵還是價廉實惠。」

作為冠芳理髮店四位合伙人之一,呂月蓮從90年代開始執業,精湛的手藝與多年的堅守,讓她與顧客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少顧客是這裡幾十年的回頭客,甚至有客人從高要南岸過來,非要找她「動剪子」不可。

輝煌歲月,拿籌輪候裡外三層隊

按照《肇慶市府城周邊範圍「百年老字號」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冠芳理髮店始創於20世紀40年代,進深11米,面寬3.8米,廊寬3.30米,面積約41.8平方米。

記者試圖多方尋找冠芳理髮店始創時期的信息與經營狀況,但無奈該店成立時間久遠,獲知情況者大多退休或離肇,未能取得聯繫,尋求無果。

50年代的正東路。來源 網絡

但據肇慶市南方商業有限公司服務經理部工作人員郭先生回憶,1956年,乘著社會主義改造的春風,原由小商小販經營的冠芳理髮店併入合作社,隨後逐步發展成為集體企業。80年代,冠芳理髮店成為肇慶市南方商業有限公司服務經理部的一個下屬單位,歸其管理統籌。

彼時,在「吸收農村青年到集體所有制單位就業」的社會潮流下,時年正值青春的李姨(化名)從雲浮農村趕來,成為一名城裡「理髮匠」。「我們農村來的一班學徒跟在師傅身旁學技術,印象中學徒最多的一期有一百多人。」

70年代末的正東路。來源 《肇慶畫冊》

學徒之多,

也反映著理髮行業的繁盛與輝煌。

據介紹,在當時比較出名的理髮店有

大明星理髮店、一新理髮店、

牡丹理髮店、建華理髮店等。

而冠芳理髮店因為門面小,

反而在當時不太出名。

從事傳統理髮業已有近四十年的李姨先後被分配至大明星理髮店和冠芳理髮店,她回憶道,儘管店鋪名聲不大,但每逢春節前夕,前來冠芳理髮店修剪頭髮的顧客仍擠滿過道,裡外排了三層隊。

「那時人多,我們會派發一種標有號碼的紙片,大家拿籌靜候,等上一上午也是常有的事。」李姨得意地說道,「紅毛」、「西裝」頭等都是當時理髮店最受歡迎的髮型。

1983年,肇慶的青年男女精心打扮參加舞會。沈建平 攝

同樣見證了冠芳理髮店

昌盛時期的郭先生介紹,

理髮行業為了適應人們彼時

愛美打扮的要求,

由簡單的剪、電、吹增加了

染髮、美容、按摩等服務內容。

但隨著改革開放後個體經營戶增加,城區陸續出現較為新潮的髮廊店等理髮行業新業態。市場份額被佔領,顧客被分流,在這一場新舊交替的行業競爭中,冠芳理髮店等傳統理髮行業開始逐步走向下坡路。

後繼遇困,老店走步算步

上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

肇慶市南方商業有限公司

逐漸解散旗下多家理髮店。

直至2015年,眾多傳統理髮店陸續倒閉歇業,僅剩的冠芳理髮店已完全脫離公司管轄,改為私人承租。為了保護傳統理髮行業「最後一絲希望」,也為了生計,昔日員工呂月蓮、李姨和另外2名理髮師傅合夥承租店鋪,繼續經營至今。

呂月蓮為老顧客刮須。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紫怡 攝

時光流轉,

店內四張鏽跡斑駁的磨盤椅

仿佛映照著這四位合伙人

逐漸黯淡的職業生涯。

雖然仍得老街坊們的光顧,但傳統手藝後繼無人的窘況也讓四位理髮老師傅頗顯無奈與嘆息。「我們試過粘貼招工啟示,也想招收學徒,可是門堪羅雀,大家都不願意來。」承租人呂月蓮覺得,與現在時尚潮流的美容美髮機構比起來,傳統理髮店已經沒有多大優勢,對於消費主力的年輕群體而言,更無吸引力。

如今時尚潮流的美容美髮機構。

肇慶市博物館原館長馮詠浩坦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老字號」們若想繼續屹立不倒,需要創新與傳承並舉。「而如今,仍能維持經營的,除了價廉外,更多的是依靠老街坊們的懷舊情結以支撐。」

曾經引以為傲的傳統理髮工具、傳統理髮形式、傳統髮型,如今卻變成發展的桎梏。面對即將步入退休年齡的四位合伙人而言,「創新」也顯得有心無力。「我們都一把年紀了,不談改變了,按著昔日傳統手藝繼續做下去吧,走一步算一步。」李姨淡淡地嘆氣。

對於老字號的保護,市文廣旅體局則建議,店面懸掛政府認可的「肇慶府城·百年老字號」牌匾。店面由政府統一投資修繕,並保留現有舊招牌的風貌,體現古城傳統日常服務行業文化元素。店面騎樓廊柱上可懸掛文化部門策劃的宣傳圖版,介紹冠芳理髮店歷史信息和舊照片。

下期線索徵集

宇宙鐘錶店,原來位於正東路161號,接著搬遷至舊端州區人民政府對面,然後關閉。後來,鐘錶維修師傅陳錦棠申請註冊該店名,並於正東路130號營業至今。如果您了解它的一些歷史,歡迎留言講述,讓我們一起講好肇慶故事,報料電話13929865022

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紫怡

原標題:《肇慶這家理髮店開了80年!有多少人曾在這裡剪過「西裝頭」?》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麥當勞,開理髮店了!
    除此之外,麥當勞還官宣,在Golden M理髮的人,還可以用自己的髮型去麥當勞裡換一個免費的巨無霸。  免費理髮+免費漢堡,這福利簡直滿分! 不過可別高興的太早,因為麥當勞表示,這家店只剪一款復古髮型——「the Golden M」髮型。 額~沒錯,就是中分頭,敢嘗試的盆友請舉個手?
  • 麥當勞開理髮店了?還只剪M字髮型
    嗯?麥當勞?  對,沒錯,就是那個賣巨無霸漢堡的麥當勞。    圖片來自eatthis, 版權屬於原作者  在做了65年漢堡後,它開始將「魔手」伸向了理髮!!  聽說,麥當勞的第一家理髮店,就開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
  • 朝暉這家理髮店第一天開門...
    我到的時候劉先生也在,穿著白色雨衣,戴著醫用口罩,剛剛打掃了店面,用噴壺給店裡消了毒,準備一有確定通知就開業,「估計要到二月二十日之後吧。」劉先生是衢州人,這家理髮店他開了十多年,積累了不少忠實的老客戶,客戶微信群裡有一百多人。有些客人年前剛剪過頭髮還好些,有些一兩個月都沒剪過頭髮,紛紛在群裡問劉先生什麼時候開業。
  • 麥當勞,開理髮店了!去剪個「金拱門」髮型吧
    這個在生活中 無處不在的麥當勞 最近居然開了一家理髮店! Golden M理髮店 專剪「金拱門」髮型 Golden M理髮店開設在瑞典,是麥當勞的首家理髮店,但這家店只剪「金拱門」髮型!就是和麥當勞的LOGO一樣,一個「M」字型的髮型。
  • 一把理髮椅有「70歲」、一把剪子用了30年......這家理髮店,有廈門記憶!
    ,一年都有「精神頭」。郭師傅告訴記者,他19歲起到中梅理髮店當學徒,1984年出師,開始在中梅理髮店當理髮師。後來,中梅理髮店不復存在,郭師傅下崗再就業自謀出路,自己開了理髮店,不忘「師門」的他給自己的店取名「老中梅理髮店」。
  • 麥當勞開理髮店了?還只剪M字髮型!網友:欺負kfc剪不出k咯!
    就是那個賣巨無霸漢堡的麥當勞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開了一家理髮店!最大的特點就是中分的劉海流行於90年代的一種標誌性男士髮型這種中分的復古髮型一度成為潮流時尚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可是風靡一時很多明星都曾剪過這種髮型
  • 為什麼津灣這家理髮店,排隊排瘋了,還成了景點!
    所以知道這家店為什麼這麼火了吧作為天津首家1V1私人定製造型工作室從每個客人進店做專項檢測到造型師針對每個人的情況定製私人方案東廂月幫每個人都做了一次專屬的造型設計曾留學日本<宮村浩氣>深造獲得多屆「中國時尚杯髮型」大賽大獎還有很多時尚節目裡的造型也都是他操刀
  • 荷蘭黑幫混混組團開理髮店,專剪復古大油頭,花臂店員變時尚icon
    這家名為Schorem的理髮店究竟有何魔力?能讓老少為之瘋狂不已。 1)復古大油頭,特立獨行 這家位於荷蘭鹿特丹的理髮店,開張於2011年。店內全是男理髮師,也只接待男客戶。不過這並不是歧視,而是這家店的風格就走硬漢風格。
  • 一家沒有名字的理髮店,在葫蘆島開了14年,理髮一次只要15元
    你每次理髮花費多少錢?有沒有被理髮店的價格嚇到過?我們有。記得在新區有一家理髮店,店員加起來就有十多位,每次從這家店鋪門口經過都會看到很多店員在閒暇的時候都擠在門口吸菸,看他們的年齡好像都不過20歲。在葫蘆島有一家理髮店,藏在城市中的一處角落,這家店在葫蘆島開了14年了,理髮一次只要15元。
  • 小區這家理髮店,「充多少送多少」,10天收款50萬,簡單易學習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理髮店的案例,老王開了這家理髮店生意非常差,有時候一天就幾個顧客,店裡面的流水也就才三四百元,水電人員工資都不夠開,自己還要倒貼錢。後來通過一個簡單的方案,就成為了這個區生意最好的一家理髮店,現在每天都接客了超過了三百人,在周末節假日有的時候甚至會超過500人,顧客還要提前兩天預約髮型師才有位置,那麼這個轉變是怎麼回事呢?
  • 現實版長髮公主:女子秀髮長190釐米 11年未剪過
    擁有190釐米秀髮的她,11年前在理髮店留下不好的經驗後,就再也沒剪過頭髮。這名來自印度西部古茶拉底省(Gujarat)莫達薩(Modasa)小鎮的女子名為巴特爾,她在2018年12月獲得了世界頭髮最長青少年的金氏世界紀錄,當時她的頭髮長170.5釐米,現在已經達到了190釐米。巴特爾的父親對這項紀錄感到非常驕傲。
  • 媽媽當年愛去的理髮店,現在都怎樣了
    「滬江」最早可以追溯到1946年,但由於種種原因,老滬江在2001年歇業了,店裡的師傅四散而去但這家由於離原來的店址最近、師傅都是原版人馬,所以生意很好。誰能想到這樣一個普通的門店裡,承載了多少人的回憶。【華安美麗館】
  • 有一種髮型叫「郭富城頭」,也是一種潮流,這又是多少人的青春?
    雖然郭富城年過54歲,但他的髮型還是非常的搶眼,結合他個人的魅力氣質造型顯得沉穩帥氣。與三十年的他相比,造型魅力依舊不減,唯一改變的就是年齡。 有一種髮型叫「郭富城頭」,有一種青春也叫「郭富城頭」。 估計剪過郭富城頭的夥伴,現在都已經開始禿頂了。
  • 昆明一理髮店在居民樓裡開了3年多!異味、噪音讓鄰居們很糟心
    近幾年來,昆明啟鴻假日城市小區的一些業主很糟心,因為有周邊住戶家被改造成了理髮店,異味、噪音讓人不堪其擾。理髮店開進居民樓,小區住戶不堪其擾小區住戶:「開了有三年多了,就是有洗髮水、燙髮水、染髮水的味道,特別刺激。」
  • 中山南路有一家開了很多年的理髮店,不管剪什麼樣的髮型都只要八塊錢.
    李志有一首歌叫熱河路歌詞裡告訴我們熱河路上有一家理髮店不管家什麼樣的髮型都只要十塊錢當然杭州也有這樣的理髮店
  • 【舌尖上的肇慶】肇慶美食你知多少?
    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名城肇慶不僅旅遊文化盛名美食更是數不勝數今天小編就推薦幾款來肇慶一定要品嘗的當地美食
  • 肇慶這裡有一座奢華洋樓,留下了神秘的藏寶傳說……
    郭劍泉 攝1948年蘇家的人移居香港,牙鷹樓空置20世紀50年代牙鷹樓被用作高要縣委宿舍20世紀80年代>政府落實華僑房屋政策,蘇家後人返回肇慶辦理歸還手續1992年牙鷹樓被現在的業主吳先生買下。對方自稱牙鷹樓是其祖父在1928年所建,1932年才完工。蘇家祖籍高要白土,曾是國民黨軍隊中管理財務的將軍。針對這一說法,本地文史專家進行多番調查,卻仍無法證實。側面看牙鷹樓顯得十分開闊。
  • 伴隨一生的兒時記憶,細數老上海的那些理髮店
    記得出裡弄後向右拐,緊貼著石庫門的樓房群,曾經有一家小理髮店。這家理髮店是磚木結構的,樓上是住家,樓下開店經營,門外那隻轉動著的紅藍白三色的圓筒,是它唯一的標誌。推門而入,門和地板吱吱作響,店面狹長,左側牆上嵌著由多面小鏡子拼湊而成的大鏡子,右側牆上釘著一排衣鉤。
  • 上世紀80年代,理髮店是這樣的。農村婦女幾乎不去理髮店
    國營理髮店的師傅是按月發工資的,因為那個年代沒有個體理髮店,理髮都要排隊。當然,國營理髮店有自己的規矩。來理髮的,不指定理髮師,誰來理髮,誰就做,只是理髮師的手藝好。因為那個年代的髮型很單一,男生一般都是把頭剪平,大人的髮型也比較固定。成人在理髮過程中需要再刮一次面。
  • 上海有家醫院開了個「TONY理髮店」,專門服務醫護人員
    上海有家醫院開了個「TONY理髮店」,專門服務醫護人員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20-02-15 20:00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