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樊榮強
自從我從事演講口才培訓以來,經常講到突破舒適區這個話題,而且強調每個人必須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區,擴大自己的舒適區。舒適區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的是一個人習慣性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模式。在舒適區裡,每個人都會覺得舒服、放鬆、穩定、能夠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這個區域,人們就會感到彆扭、不舒服,或者不習慣。在演講口才課程中講這個話題,就是因為很多人害怕公眾演講或者當從講話,深究其原因,就是他們的舒適區很窄,講臺對他們而言就不是舒適區,當他們站上講臺時,就會感到缺乏安全感,甚至是深深的恐懼。
為什麼要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呢?第一,社交。如果一個人縮在自己的舒適區裡,不敢跟陌生人交往,不敢發表公眾演講,就不可能結交更多的朋友,因此,他也是孤獨的。第二,成長。舒適區的一切都是熟悉的、習慣的,沒有挑戰的,一切都是按部就班,時間長了,你根本不可能有一點進步。第三,成功。舒適區很窄的人說到底就是一個缺乏勇氣的人,是一個不敢接受挑戰的人。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實現自己成功的夢想呢?
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就是告訴我們必須突破舒適區的道理。把一隻青蛙放進冷水鍋裡慢慢加熱,水溫逐漸上升的時候,青蛙感覺挺舒適,但它沒有發現危險的到來。隨著水溫再往上升,也許青蛙也想過跳出那口鍋,但是,它沒有努力。最後,水溫很高的時候,它已經無力跳出來了。這個故事很殘忍,但現實生活何嘗又不殘忍?
突破舒適區,擴大舒適區,是我們每個希望幸福的人必須做的事情!從學習演講開始,從以前不敢做的事情開始,當然,也要注意循序漸進。
我是樊榮強,長期致力於演講與口才的研究與培訓。我經常會以一個常見的題目寫一篇500-600字的短文,總共計劃寫200篇作為大家參考學習的演講稿範文。我所遵循的基本規則是我所發明的「鑽石法則」。我希望通過這些範文,更明確地告訴所有人,演講稿就要這麼寫,演講就是這麼簡單。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