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一重,渾身不爽!一個方法貼肚臍,健脾胃、補氣血、祛寒溼

2020-12-11 養生雜誌

溼氣不愧為萬病之源啊!同事小劉最近就找我抱怨說,年後回來就身體不適,每天渾渾噩噩,頭昏腦脹,吃飯也沒有食慾,我就隨便問了句「大便稀嗎」,他大吃一驚「你怎麼知道」,後來我順便看了下舌苔,這才確定,是溼氣重。

在中醫裡,脾是運化水溼的,人體的氣血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故脾胃乃後天之本。然而生活中的飲食不節、過食肥膩、憂思過度、偏食偏嗜、饑飽不均等都會傷及脾胃。

脾臟受傷,體內的水溼就會失調,無法及時運化,堆積在身體,就出現了「溼」的症狀。所以中醫常說,脾胃不好百病生!

身體有溼氣會有哪些表現?

對照鏡子,觀察下自己的舌頭,或者上廁所的時候觀察下自己的大便,是否出現了這兩種情況:

1.舌頭:舌苔厚膩或者舌體胖大邊緣有鋸齒。

2.大便:溏稀不成形,甚至便秘。

3.臉色:臉色暗淡發黃,吃飯不香,飯後發脹,有腹瀉或便溏症狀。

4.口唇:嘴唇乾燥、脫皮、無血色、口苦黏膩等。

5.睡眠:入睡困難、驚醒、多夢等問題。

6.精神:狀態不佳,健忘、心慌、反應遲鈍。

溼氣就是一個磨人的小妖精,有句古話就有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

今天養生君要給大家介紹的一個方子,材料非常常見,用來貼肚臍,用一次只需要幾毛錢,但卻在過去幾年中,幫助了無數陽虛怕冷,體寒溼重,宮寒痛經,腸胃虛弱的人。

巧用三味藥,自製一個健脾臍貼

生活中,最簡單的三種材料,一起來製作一個健脾臍貼,不用去灸烤穴位 ,拿它貼在肚臍裡面,就有健脾的功效!是哪三樣呢 ?

1、我們女生平時很愛吃的幹桂圓肉 ;

2、我們做艾灸用的艾絨;

3、花椒,明顯是熱性的,它能去寒溼。

我們一般會選用大概兩三粒的桂圓肉,花椒一兩粒 ,艾絨的量要看自己肚臍眼的大小,拿這三樣放在一起,搗成一團泥。

搗完以後,捏成一個丸子,一般根據每個人肚臍的大小捏成一個丸子,這個藥丸就是我們臍貼的一半了。

那另一半是什麼呢?需要膏藥 。可以去藥店買專門臍貼的膠布。把它撕開,把這個小藥丸放到中間的位置,然後拿它蓋在肚臍上就可以了。

一般睡覺之間貼上,早晨起來揭掉。女性有兩個時期不要貼,一是孕期,二是經期。

除此以外 ,都可以拿來貼一貼,健脾胃、補氣血、祛寒溼,每天貼一次,一般每半個月左右我們停一周,再進行下一個療程的貼。

此秘方是由南懷瑾大師公布的,因為適用範圍特別廣,所以被世人稱之為 "萬病方"。

南懷瑾在《我說參同契》中就清晰記載了這個方子:

用桂圓肉一顆,花椒六、七顆,加上那個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放在肚臍就行了。

各種病都好,身體需要就吸進去了,繼續二三天後,早晨起來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幹啦,腸胃病都會好了。

此秘方是一道男女老少都適合的養生方子。特別適合陽虛、虛寒體質、脾胃虛弱的人群使用。它屬於溫陽良方、可長期使用,效果尤佳。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卡片試試小店的成品哦~

相關焦點

  • 身體肥胖、大便黏膩,說明寒溼嚴重!三種材料貼肚臍,很快調理好
    中醫說:溼氣是百病之源、萬惡之邪!在致病的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邪氣」 中,中醫最怕溼邪。現在人,飲食口味重、空氣汙染重,運動量少,身體大多呈陰盛陽虛,溼邪內鬱,為什麼會這樣呢?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一個方子,材料非常常見,用來貼肚臍,用一次只需要幾毛錢,但卻幫助了無數陽虛怕冷,體寒溼重,宮寒痛經,腸胃虛弱的人。
  • 溼氣重百病兇,肚臍上用它貼一貼,快速排出體內多年溼氣,奇特!
    這個亞健康狀態就像一個蟻穴,一分一秒地拖垮你的身體,最終導致整個健康之堤的崩塌。產生身體多種不適的問題有哪些呢?為什麼我們的身體總是感覺到各種小毛病呢?98.9%的原因在於體內的溼氣重。為什麼這麼說呢,講完下面這些醫學道理你就明白了。中醫說:溼氣是百病之源、萬惡之邪!
  • 花椒和桂圓打碎,睡前貼在肚臍上,竟能去溼氣!幫了很多人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一個方子,材料非常常見,用來貼肚臍,用一次只需要幾毛錢,但卻在過去幾年中,幫助了無數陽虛怕冷,體寒溼重,宮寒痛經,腸胃虛弱的人。剛才說到的幾個症狀中,大家會發現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寒溼。
  • 寒溼重都有哪些症狀,最厲害的袪寒溼的方法送給你.
    雖然各有不同,作用都是祛寒、祛溼、保暖。· 熱療祛寒熱療祛寒是自古人們就使用的古樸、自然、有效的祛寒方法之一。有的用熱水袋,或加熱後的沙、石、鹽、石蠟熱敷;有的用艾條燻疼痛的部位,或在疼痛的部位或穴位貼上薑片或蒜片等再用艾燻;有的用祛寒的中藥液煮水泡、燻等;有的用各種理療儀照射祛寒;有的用刮痧、火罐等祛寒。
  • 寒溼重的表現及處理方法
    祛寒溼的方法:  · 血足是祛寒溼的根本  只有身體內血液充足,腎氣就足,就能保證血液循環的通暢,全身就會感到溫暖舒適。有的用熱水袋,或加熱後的沙、石、鹽、石蠟熱敷;有的用艾條燻疼痛的部位,或在疼痛的部位或穴位貼上薑片或蒜片等再用艾燻;有的用祛寒的中藥液煮水泡、燻等;有的用各種理療儀照射祛寒;有的用刮痧、火罐等祛寒。可以說在醫院、民間都有不少祛寒的方法,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緩解和治療因寒溼引發的各類疾病。  · 自製外用祛寒藥酒  取花椒50克,放入250毫升白酒(55度)中浸泡。
  • 溼氣是怎樣形成的,一圖秒懂!(漫畫版)
    不過,今天我要帶給你一個令人興奮的好消息:我發現了一種非常健康也非常簡單的祛溼方法。它可以:現在,你可能想馬上知道這個方法的詳細內容……但是,我想先說說我是如何知道這種方法的,它背後有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20多年前,我在陝西中醫大學上學,我的導師,當時的系主任張曉科教授,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演示了一種新的祛溼方法:首先,他找出班上10個溼氣最重的同學,其中就包括我,還有6名女性,3名男性,我們都舌苔厚膩,皮膚暗沉,全身水腫……隨後,張教授寫下了配方……下課之後,由我負責去藥店抓回藥材
  • 風油精滴肚臍、薑片貼肚臍,真的能夠祛溼氣嗎?效果如何?
    種種表現雖然都不嚴重,但會給人帶來困擾,這些症狀就可能是溼氣過重的症狀,需及時的祛溼。風油精滴肚臍真的能祛溼嗎?告訴你真實答案風油精是我們家庭裡常備的一個好物,可以止癢、提神,效果十分不錯。生薑片貼肚臍,能趕走溼氣嗎?效果怎麼樣?生薑經常出現在各家的廚房裡,它除了可以去腥之外,確實也有著祛溼的效果。
  • 肚臍貼個它,一年少生病.寒溼斷根、健脾胃、小肚腩都沒了!
    創新採用膏貼+肚臍丸結合使用的方法使傳統「萬病方」的功效真正發揮到最大化採用與創可貼一樣的材質,非常透氣貼上一整天,肚臍也不會感到悶熱 如果有上火現象,大家可以同時貼腳底的湧泉穴,引火下行,同時排溼氣。
  • 一開始就錯了!分清溼氣類別,要對症解決
    但是,想祛溼,僅靠這兩者是不夠的,首先要分清溼氣的類別,再對症解決中醫認為,溼氣也分寒溼和溼熱。溼邪既可與寒邪為伍,形成溼邪;也可以與熱邪相勾結,形成溼熱。它們的危害都是不容忽視的,輕則會影響外貌、精神狀態,比如臉部油膩、起痘、長粉刺,晨起疲倦,頭暈腦脹等;重則會引起一系列的疾病,比如關節炎、高血壓等。若不知道自己是寒溼還是溼熱,就用了祛溼的法子,那想必就是在火上澆油。
  • 十人九脾虛,肚臍貼一物,宮寒痛經,脾胃虛寒都解決了
    南懷瑾的「萬病方」健脾祛寒溼南懷瑾在《我說參同契》中清晰記載了一個方子:用桂圓肉一顆,花椒六、七顆,加上那個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放在肚臍就行了。一個人陽氣不足時,就是身體衰老的開始。腹部是中下焦所在的位置,中焦脾胃是氣機運轉的樞紐,下焦是命門火所在,一個主後天,一個主先天。如果中下焦虛寒,氣機的升降就會出問題,容易出現水火不相濟。南懷瑾老先生說這是一個道家的方法,能讓水火交感。
  • 女人溼氣重,肚子贅肉多?睡前肚臍貼上「它」,體重悄悄降下來!
    現在已經進入三伏天了,氣溫也是一年當中最高的,三伏天是最熱的時候,同時也是減肥的黃金期,很多的女人在三伏天的時候,經常會通過節食的方法來進行減肥,雖然節食能夠起到一定的減肥效果,但是一旦恢復了正常的飲食,反彈就會特別的嚴重,其實,一個女人經常減肥而沒有什麼效果,就很有可能是由於身體內溼氣過重所導致的
  • 體內溼氣太重導致肚子大?教你3個小方法,清熱健脾、祛溼氣!
    而腰圍的粗細直接跟身上脂肪多少有關,如果脂肪過多會破壞胰臟功能系統,加大高血壓、血脂異常、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風險,這些脂肪都是飲食過於油膩、辛辣、鹹以及甜膩造成腸胃悶脹消化不良損傷了脾而脾是運化水溼的,脾受到傷害水溼不能完全運化,就會使一些分泌物及脂肪在身體內堆積起來,如果長期體內溼氣較重的話,根據脾喜惡溼的特性會加重脾的負擔導致脾虛
  • 女人溼氣重,贅肉多?每晚睡前肚臍貼「它」,你的體重悄悄降下來
    那麼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女性體內的溼氣過重而導致的,有的人享受一些,那麼最重要的就是先祛除體內的溼氣,只要體內的溼氣排乾淨了,那麼減肥也就能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那么女人到底怎樣祛除體內的溼氣呢?女人溼氣重,贅肉多?
  • 什麼是寒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寒溼?
    ▲溼氣,源於天氣潮溼,吹空調,熬夜等,導致變胖變醜其實,這些小毛病在中醫上被認為是「溼」的表現。中醫古諺:千寒易除,一溼難祛。中醫視溼氣為大敵,稱為「萬惡之邪」。  之所以被稱為「萬惡之邪」,就是因為溼氣不分季節,不分體質,不分男女,隨時趁虛而入,十人九溼,就是這個原因。
  • 溼氣在夏天最盛,肚臍眼放1種東西,排出溼毒,在家自己做
    此外,臉上還容易冒油、長痘,渾身有溼漉漉、黏糊糊的感覺,整個人不清爽,這是典型的溼熱體體質!夏天頭髮臉面油膩、黏熱、長痘痘;冬天手腳冰涼、手腳不暖,女性常宮寒痛經等;這都是溼毒在作怪。內有溼,遇到夏天的熱,就變成溼熱;遇到冬天的寒,則變成寒溼。溼氣在夏天最盛,天氣炎熱,地表上的水分蒸發快,空氣中的熱氣、水氣和濁氣混雜在一起,就會形成傷人的邪氣——溼氣。
  • 溼氣不除全身遭殃,用這個方法祛除積攢多年的溼氣,懶人也能堅持
    你該祛祛溼了「溼氣」是常縈繞在眾人耳邊的一個詞,「體內溼氣重」更是困擾大多數人的問題,我的外婆就是常年被溼氣困擾的人。我經常聽外婆說:哪些蔬菜、或者哪種水果溼氣太重,她不敢吃,怕犯風溼跟起溼疹。小時候我不懂事,笑話外婆過於敏感,認為溼氣沒有那麼可怕。直到我也被溼氣纏上,身上時不時起溼疹、四肢常隱隱作痛,我才覺悟,溼氣真的會讓人很痛苦。
  • 快自檢一下是不是溼氣重了?
    我們身體內的溼氣有兩個來源:一個是來自於外界潮溼的氣候:空氣中的溼邪進入人體,像住在沿海城市地區的人群,體內都多溼。另一個來自人體脾虛產生內溼:由於脾胃虛弱,對吃進去的食物不能夠很好消化吸收,導致堆積在體內生成溼氣。
  • 溼氣中的寒溼,溼熱區別和聯繫,引起原因及調理方法?
    小編今天要談的溼氣中的寒溼、溼熱,大家聽到這個話題,都不會陌生,都能道出一二這些病的原因,都會說吹空調,洗冷水,吹風扇才會得這些病,很多患者知道大概,可從來沒有人很詳細去了解過,所以不知道怎樣預防才是最好,溼氣中的寒溼、溼熱的發病原因,病的來源因素,及臨床表現症狀等,今天小編就從根源上帶大家了解。
  • 肚臍貼它,輕鬆排溼又安全!
    這些都與體內有溼氣有關係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味「榕漢堂」艾臍貼▲點擊上圖,了解詳情氣虛體寒的人,可以用它強身補陽;溼氣重的人,可以用它祛溼;腸胃不好的人,可以用它健脾胃。使用時,撕開肚臍貼紙取出袋中的一顆將精油丸置於肚臍貼中心圓圈內對準肚臍,貼敷平整即可不要小看肚臍,中醫將肚臍叫做「神闕穴」。這裡皮膚最薄,沒有脂肪組織,臍下腹膜血管豐富,藥物最容易透入。
  • 懶人祛溼,肚臍放一物,活血祛溼,睡眠好了、宿便排了、肚子小了!整個春天都不怕溼了
    常言道「十有九溼」像頭暈腦脹,四肢無力排便不暢,就是寒溼入體的表現寒溼遇熱則成為溼熱就會積食腹脹,食欲不振便秘或腹瀉解決這些症狀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國學大師南懷瑾曾在著作《我說參同契》中提到了一個祛溼秘訣「將桂圓,花椒,艾絨打爛睡覺時挑一塊,放在肚臍上就行」獲此方者大多溼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