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給寶寶選維生素AD還是維生素D3?
寶寶出生後,醫院通常都會建議每天補充1粒維生素AD滴劑。但是由於市場競爭,網絡上會有一些惡意攻擊維生素A的謠言,不明真相的父母往往會受到謠言幹擾,拋棄維生素AD產品,轉而選擇維生素D3產品。那到底該給寶寶補維生素D3還是維生素AD呢?兩者真只是相差一個維生素A嗎?
食物中維生素D3含量匱乏,維生素A很豐富嗎?
維生素D3在家長心目中的地位都很高,而維生素A就不同了。由於受到惡性競爭,不良商人在網絡上惡意攻擊維生素A,散播類似於「日常食物中含有維生素A,不用額外補」的謠言影響,進而推銷自己的維生素D3產品,使得一些家長對維生素A的補充存在疑惑。那麼,事實是怎樣的呢?
維生素A與維生素D3相同,均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即指不溶於水而溶於脂肪的維生素。一般在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並不直接存在,而只在動物性食物中含有直接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3,例如動物肝臟、瘦肉、蛋黃等。但是,像動物肝臟中雖然含有相對豐富的維生素A,但其作為解毒器官且膽固醇過高,並不建議頻繁給寶寶服用,否則有一定的健康隱患,加上動物肝口味不佳,並不是寶寶的理想食物。一句話:靠動物肝給寶寶補充維生素AD,弊大於利。
胡蘿蔔及深綠色蔬菜中是以維生素A前體物質(β胡蘿蔔素)的形式存在,需要吸收到體內才能轉化為維生素A,吸收會受到烹飪條件、機體狀態、膳食搭配等因素影響,然而即便排除這些影響因素,轉化率也是非常低的(數據顯示不到1/12)。再加上寶寶的胃容量不大,吃多了還會導致「胡蘿蔔素血症」,食補這條路自然也就行不通了。一句話:靠蔬菜補充維生素AD,遠遠不夠!
維生素A不用補?得認準國情才行!
一些家長有「不用補維生素A」的觀念,主要是受到歐美發達國家的孩子不額外補維生素A的影響所致。實際上,我國是維生素A中度缺乏國家,部分地區更是重度缺乏。
相關研究還顯示,3歲以內的嬰幼兒(特別是採用母乳餵養方式的嬰幼兒)維生素A營養水平更低,是重點防治人群。歐美發達國家與我們的國情背景、飲食習慣以及體質等方面均存在差異,所以維生素A缺乏不是普遍問題。
基於我國目前國情,家長切勿盲目效仿國外,一定要謹遵醫生建議,每日小劑量為寶寶額外補充維生素AD。《亞臨床狀態維生素A缺乏防治方案》《中國國家處方集(兒童版)》等權威著作中明確建議:新生兒從出生起應每天補充維生素AD,推薦每日口服維生素A1500IU-2000IU,維生素D3400IU-800IU。按這個劑量補充,是有必要的。
每天補充維生素A會過量?不談劑量都是耍流氓!
針對家長擔心的「每天補充維生素A會過量」的問題,我們來看下權威數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和《兒科學》有明確說明:一次補充大於30萬IU會導致急性中毒;每天攝入5-10萬IU,連續服用六個月以上,才可能導致慢性中毒。以伊可新為例,一次服用上百粒或每天幾十粒連吃半年才會導致中毒,所以家長每天為寶寶補充1粒維生素AD並不會產生任何過量問題,完全可以放心。
對於寶寶來說,維生素D3是寶,維生素A是草?
維生素D3主要有兩大方面的功效,一是促進人體內鈣的吸收和運轉,促進骨骼發育;二是激活人體免疫系統,增強機體抵抗力。因為維生素D3具有抗菌活性,它可通過多種機制降低感染風險。但是,維生素A對於寶寶的作用絲毫不亞於維生素D3,還可以說更廣泛、更重要,並且兩者還是一對「黃金搭檔」,缺一不可。
1、骨骼發育方面
維生素D3促進鈣吸收,奠定骨骼發育的基礎骨量,可謂是骨骼發育的「基石」。而維生素A不僅也參與鈣吸收的環節,還對骨骼發育起到「助推器」的作用,能夠通過促進長骨增長(使骨骼縱向生長)和生長激素的分泌來幫助寶寶骨骼與身高發育。兩者協同作用,才能全面保障骨骼發育,身高增長。
2、增強抵抗力方面
維生素A被稱為「抗感染維生素」,足見其在免疫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維生素A能夠直接參與免疫功能,不但能提高免疫細胞活性,還能促進免疫抗體的生成。而且維生素A還是上皮細胞合成和分化的重要調節因子,可以維持人體皮膚黏膜、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結構的完整性,這是抵禦外來病菌的第一道防線。
3、其他方面
維生素A在轉鐵蛋白合成(負責把儲存鐵轉運到造血器官)、亞鐵血紅素合成過程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能改善機體對鐵的吸收、運轉和分布,從而有效預防缺鐵性貧血。而且維生素A 還是「視力守護神」,不僅是構成眼感光物質的重要原料,還可以維護眼睛上皮細胞(如結膜、角膜等部位)的完整性,是預防寶寶患乾眼症、夜盲症、近視眼的重要營養素。
綜合分析,不管是維生素A還是維生素D3,都是寶寶健康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AD同補能發揮出「1+1>2」的效果,是陪伴寶寶健康發育的「黃金搭檔」!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