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風俗禁忌:過年做這10件事會倒黴

2021-02-25 小豆子媽媽

上次給大家寫了《新年年俗大全,看完整個人都無心工作了》,盤點完整的年俗流程。

其實老一輩的習俗現在很多已經慢慢淡化,我們現在還普遍沿襲的只有「送紅包」和「放炮仗」了。

說起來小時候每當過年,為了保證新的一年順心如意,長輩都會叮囑一些禁忌事項,比如說初一不可以拿針,不然新的一年容易跟別人吵架;初一也不能掃地,會把福氣都掃掉。

初一還不能罵小孩,傳統思想認為孩子初一若挨了罵,就會一整年挨罵。所以新年初一可以說是皮孩子的解放日,可以隨便搗蛋。

中國人把春節看作是一年運程的兆示期,為求新的一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民間從初一至十五有很多風俗禁忌。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過年期間都有哪些禁忌,過年可以儘量避免,納福納喜哦~

一、大年初一忌打破物品

大年初一忌打破碗、鏡子等玻璃、陶瓷器物品,以防破財破運,如果真不小心打破了東西,就要用紅紙包起來,先放置在神桌上,心裡默默念「大吉利是」、「百無禁忌」的話,等待破五日再丟棄。

二、忌吃稀飯、吃葷食

大年初一早上忌吃稀飯、忌吃葷食,過去的傳統窮人家才吃稀飯,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飯,表示家裡整年度都會很富有。

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補品補藥初一最好不要吃。

三、不能洗頭動掃帚

在很多地方都講究大年初一不能動掃帚、不能洗頭,否則會把好運氣和財富帶走。

有些地方甚至是初五之前都不能掃地,垃圾要藏起來,如果一定要掃地,必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寓意財氣不外流。

四、不能喊別人姓名催人起床

初一時不能喊著對方的名字叫人起床,這樣會讓對方整年都被人催促做事。

五、不能和在睡覺的人拜年

新年的第一天,要等對方起床後才拜年,不然有一說是會害對方一整年都躺在床上。

六、年初一忌動針線

為什麼初一不能動針線?據說,初一動了針線,生下的小孩,眼睛如同針眼一樣小。

婦女也不能動針線,否則一年到頭和別人爭吵不休~

七、大年初二禁忌

年初二俗稱「迎婿日」,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

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盒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數,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

八、初三忌出門拜年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這天忌拜年,赤狗為熛怒之神,遇之不祥。

所以人們一般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兇煞,因此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家都不可以。所以早點洗洗睡了吧!

九、初四忌出遠門

大年初四忌出遠門,因為,這一天是民間習俗接神日,迎接眾神明、灶王爺與家神回來守護家人,灶王爺會點名,所以不宜外出。

這一天,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十、正月不剃頭

老天津,剃頭匠從三十早起就幹活,無論剃頭打辮子,還是洗、剪男頭,一直幹一夜,直到初一早晨。

那時剃頭師傅多是寶坻人,天一亮就卷包兒回老家了,再剃頭,找不到師傅了。這是督促人們,在新年前做好一切清潔衛生工作。

講完新年的禁忌,大家想不想知道古代的人怎麼過年呢?

今天西西媽也給大家順便掰扯掰扯,離我們最近的清朝從皇帝到百姓是如何迎接新年的吧~

清代皇帝在正月初一日元旦凌晨起床後,這一天最主要的活動是行明窗開筆禮、至祖先和各處神佛前拈香行禮、舉行朝賀典禮接受王公百官行禮、向皇太后行禮、接受後宮行禮、在乾清宮行筵宴和看戲。

早晨在乾清宮的弘德殿進吉祥餑餑(這裡特指餃子,其中有一內包小錁子)也是皇帝在元旦的固定程式;

除夕當天除了各處拈香和看戲外,要在乾清宮和后妃行家宴,向皇太后行辭歲禮並接受後宮行辭歲禮。

百官上朝時都統一身穿大紅吉服(平日的常朝是紅綠藍三原色任選),通政司也會「不奏事」,大概是把一些日常政務壓後處理。

因此雖然並未完全休息,但朝廷上下的確是沉浸在節日的氣氛裡了

而普通百姓則在農曆除夕夜,人們要「淨庭戶,換門神,掛鍾馗,釘桃符」。貼門神和釘桃符,主要是為了驅邪避災,祈求新年好運。

 

農曆正月初一,三更過後、五更來臨之時,爆竹便響徹天空。

不僅皇宮中爆竹山響,要舉行隆重的元日朝賀禮。尋常百姓也競相燃放爆竹,開始了拜天地、祭祖先、互相拜年的活動。

其實今人過年一直繼承著前人的傳統,全家團聚,飲酒,吃餃子,放鞭炮,拜年。只是在過年的內容更豐富,民間表演、放煙火、賞燈等許多娛樂活動,熱鬧非凡。

2020年春節馬上就要到了,西西媽在不斷給大家科普新年知識,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能不斷學習、成長進步,明年把日子過的興旺繁盛、更上一層樓!

寫在最後:

自從開了公眾號之後,

很多媽媽也從公眾號後臺向我諮詢關於孩子教育和生活的問題,

很開心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跟大家一樣,我是個媽媽,是個女人,

關心孩子的教育,注重自己的成長,身系生活種種。

如果你也想多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

交流生活的點滴,收穫思想的升華。

相關焦點

  • 春節風俗禁忌:過年這10件事千萬別做!
    中國人把春節看作是一年運程的兆示期,為求新的一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民間從初一至十五有很多風俗禁忌。比如不能洗頭,不能穿破的衣服,不能把口袋翻出來等等。一起來了解一下過年期間都有哪些禁忌,以及這背後的講究吧。 在春節期間(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要遵循以下禁忌:1:據說孩子的哭哭啼啼會給全家帶來黴運,所以父母竭盡所能不讓孩子哭鬧。
  • 過年初一到初七的禁忌,春節這七天有3件事不能做,5件事有禁忌
    中國歷史悠久,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日子。過年要吃團圓飯,要放鞭炮,還要走親訪友拜年啊等等等等。但其實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過,春節七天裡,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或者說,是禁忌。筆者今天就為大家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希望看完後能對大家有些幫助。我們從春節上的大年初一開始。
  • 大年初一禁忌什麼 大年初一4件事做不得現在知道不晚
    大年初一禁忌什麼 大年初一4件事做不得現在知道不晚時間:2019-02-05 15: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一禁忌什麼 大年初一4件事做不得現在知道不晚 正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新的一年是從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的。
  • 過年什麼事不能做?老祖宗留下的7件春節忌諱,我要統統告訴孩子
    過年有什麼忌諱嗎?你會把這些忌諱告訴自己的孩子嗎?過年了才知道有一些傳承沒有教會自己的孩子,甚至連我自己都有一些事情並不知道。就在除夕那天晚上,我老公在家裡貼春聯兒,孩子搖搖擺擺地走到老公的旁邊問他,這是什麼呀?老公就說這是春聯兒。孩子又接著問,春聯是什麼呀?老公就陷入了一種不知所措的狀態裡。
  • 過年不能穿什麼顏色衣服?春節衣服顏色禁忌!
    過年不能穿什麼顏色衣服,春節衣服顏色禁忌!
  • 2020年春節送禮都有哪些習俗?這三樣是禁忌
    過年走親訪友早已經是春節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習慣和風俗,在我國春節更是將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此刻您已經選好了禮品,或許您還沒想好過年走親戚怎麼送禮?那麼,跟著小編一起看看春節送禮的一些習俗與禁忌,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過年說話有哪些禁忌?過年要說吉祥話,哪些話不吉利不能說?
    春節過年於中華民族來說,是一個合家團聚,喜慶隆重的節日。特別是大年初一這一天,是國人心中新的一年伊始的日子,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有一個更好的開端。而追求好彩頭的習俗要求則要求大家說話要多多注意,於是乎,過年期間關於說話也有了一些禁忌,即大家都要說吉祥話,不說不吉利的話。
  • 在農村過年很講究,大年初一圖吉利,這8件事最好不要做
    在農村過年很講究,大年初一圖吉利,這8件事最好不要做一年一年又一年,轉眼之間,還有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馬上就又要過年了。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年一度的春節歷來都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而在春節當中,也有著許多的傳統小習慣。
  • 福州人,做完這幾件事,就過年啦~
    說現在年味不濃,沒有過年的感覺。其實,那是因為很多過年的習俗正被我們慢慢捨棄。過年應該是一個享受的慢過程,年前。一家人共同努力做過年準備,討一分好兆頭:期盼親人團聚,祈願新的一年幸福安康。在福州過年, 通常一進臘月門就開始忙年了,看看這些福州人過年前要做的事兒,滿滿都是福州的年味兒!
  • 除夕風俗習俗有哪些簡單介紹 除夕的講究及忌諱禁忌注意事項
    除夕的風俗習慣除夕風俗習俗有哪些簡單介紹  「燃放煙花爆竹」。燃放爆竹是除夕夜必須要做的一件事。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由於意義重大,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吃年糕和餃子」。傳統的春節是從臘月初八的(即臘八節)開始,家庭主婦們就開始張羅過年需要的各種食物了。
  • 大年初一的禁忌不可不知!觸犯可能倒黴一整年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一月,在民間有這樣的風俗,會把正月裡發生的事情看做一年運氣好壞的「兆示」。正是因為這種傳統文化,春節期間各種禁忌也是很多,記住下面這18大禁忌來年討個好彩頭。
  • 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
    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時間:2020-09-02 13:46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 說到中元節,不少地區都稱之為鬼節,因為帶有鬼字,所以有著一些讓人覺得恐怖的色彩,傳統的中元節習俗主要是祭祀,祭奠已故的親人,所以有些禁忌是不能做的,那麼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每年的農曆七   原標題: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 春節「禁忌」——是信仰,還是文化,它是不可不知道的民間風俗
    春節是盛開在我國的千年不敗之花,節中禁忌是培育它的那方土壤,這壤,多不得、少不得、幹不得、澇不得,它必須剛剛好,猶如暖陽中的一抹祝福,深深鐫刻在人們心底,方才護得住我們的文化之花永不凋,永不謝……做使者難,做護花使者更難,做文化使者,難上加難。感恩禁忌,陪著春節一路走到現在,風雨無阻,不離不棄。
  • 北方過年的那些傳統風俗
    特色丸子那麼北方人過春節必備的年貨有哪些呢?反正我是覺得沒了這些東西,都不好意思說要過年了!核桃、各種肉等等。同理,也不能動用掃帚,打掃屋子,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3、忌叫人名催人起床、給沒起床的人拜年大年初一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這樣會讓對方整年都被人催促做事。此外,對方還在睡夢中,也不要跟對方拜年,等對方起床再拜年,因為這樣做會讓對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 大年初二有這3大禁忌,老祖宗流傳至今的習俗,為新年討個好兆頭
    而春節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了。「正月」是農曆新年第一月,在老百姓眼中非常講究,會習慣將正月發生的事情看做新一年運氣好壞的「徵兆」。過年時,人們為了討個好彩頭,長輩一般都會告誡孩子很多規矩,像一些不吉利的話,都是不可以說的,倘若孩子不小心犯了忌諱,也是童言無忌,家長多半不會責罰,會以吐唾沫等習俗巧妙化解。
  • 2020年正月初一有什麼禁忌?最後一條要記牢
    人們一般從臘月二十三就進入了春節倒計時,各種年貨陸續置辦齊全,家裡也打掃得乾乾淨淨,就等正月初一過大年了。由於期盼所以重視,到了正月初一這天,各地的風俗不同,因此禁忌也有所不同。一、我是北方農村人,我們這裡正月初一早上是不能喊名字的,即便一時疏忽喊了名字,被招呼的人也不能答應。
  • 春節傳統拾趣:真有年獸嗎?過年的風俗知多少
    在繪本《中國傳統節日》之《春節的故事》裡,為孩子們講述了一個關於打敗「年」的故事:「年到處亂跑,糟蹋了牲畜、還傷了很多人。人們聚在一起想對付年的辦法,發現它最怕鮮紅的顏色、怕火光還怕響聲。等臘月到了頭,年來了,鞭炮聲聲響,鑼鼓震天動地,人們又唱又跳。年嚇壞了,趕緊逃跑!」年不見了,過年的風俗卻保留了下來。
  • 春節那些習俗和禁忌你了解多少?初一至十五原來是這麼回事!
    早在在南北朝時,甚至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把「年」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時期的事,當時開始採用公曆紀年,統稱陽曆,把1月1日叫做「元旦」,把農曆正月初一稱為「春節」。今天所說的「春節」是新中國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經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改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紀年。從此,正式將公曆1月1日稱「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 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大年初一這15件事不能做!
    回首過去的這一年,疫情肆虐,病毒橫行。       我們碰到過意外和不幸,看到過告別和失去,也同樣面臨過考驗和挑戰。       每個人,都過得不易,活的不易。       好在,無論遭遇過什麼,我們都挺過來了。
  • 「百家號鼠你紅」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 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春節作為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對於春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你又了解多少呢?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現代年輕人對於春節的傳統習俗關注的越來越少,因此說到關於春節的風俗有哪些,很多90後、00後感到一臉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