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激活「融合因子」 讓文化旅遊詩意愈濃!

2020-12-13 澎湃新聞

武威激活「融合因子」 讓文化旅遊詩意愈濃!

2020-11-29 1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且以詩意納四方——「十三五」期間我市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綜述

雷臺漢墓探漢風文化、華銳草原上騎馬放歌、摘星小鎮看璀璨夜空、西路軍紀念館憶革命崢嶸歲月……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在天馬故鄉綻放絢麗奪目的火花。

武威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悠久的歷史饋贈了眾多文明瑰寶,慷慨的自然賦予了一片秀美山川,人文與自然交相輝映,為文旅融合提供了豐富資源。

2016年至2019年,我市累計接待遊客5625.5萬人(次),平均年增長率26.36%,共計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11.1億元,平均年增長率31.39%。2019年全市接待遊客1956.9萬人(次),是2015年的2.5倍,同比增長29.27%;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13.4億元,是2015年的2.84倍,同比增長34.36%……

這一串串數據,顯示了我市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奮力趕超的決心和力量。

「十三五」以來,我市積極探索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徑,把重點文旅項目建設作為全市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突破口,狠抓有效投資這個「牛鼻子」,圍繞擴量、提質、增效的投資要求,著力推進和招引一批文旅項目,重點構築以項目為支撐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形成了既有「頂天立地」大項目,又有「鋪天蓋地」小項目的良好發展局面。

公共文體廣電設施不斷健全。天馬劇院、市博物館、市圖書館、天祝縣博物館、民勤縣體育場等文化體育健身場地先後建成投用,各類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達到100%,全市各級各類體育場地達5131個,總面積338萬平方米,並完成廣播電視高山臺站改擴建工程和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位化覆蓋工程。

文化遺產保護得到加強。先後實施了長城遺址搶險加固、海藏寺保護修繕等一批文物保護維修工程;編輯出版系列叢書,組織舉辦五屆「武威市民族民間文藝匯演」、四屆「涼州賢孝大獎賽」、四屆「民勤小曲戲調演」等文化活動,連續兩年參加多起大型群眾性非遺文化活動,建成武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電子資料庫,編輯出版了《武威非物質文化遺產圖典》。

產業發展環境明顯改善。編制實施旅遊發展規劃,制定出臺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辦法意見,從做大做強市場主體、文化旅遊品牌培育、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強化宣傳營銷等方面提出40條和21條極具含金量的政策措施,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從2016年的500萬元提高到5000萬元。

文化旅遊項目建設成果豐碩。「十三五」期間,共實施文化旅遊項目151項,完成投資107億元,五涼歷史文化陳列布展及南城門樓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即將建成,天梯山生態文化旅遊區、蘇武沙漠大景區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李銘漢故居及翰林園、頭道槽沙漠旅遊景區等一批重點文化旅遊項目建成投用。

文化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取得新突破。蘭張三四線鐵路中川機場至武威段開工建設,S316線至白塔寺景區旅遊公路、S588高壩鎮牛家花園至祁連旅遊公路基本建成,S308南部山區旅遊扶貧公路建成通車;開通旅遊專線,全域旅遊導覽系統、景區標識標牌系統、停車場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全市擁有星級飯店25家,A級景區22家,旅行社23家。

文創產品旅遊商品豐富度極大提升。鼓勵文旅企業投資研發特色文創產品及旅遊商品,先後培育市文旅集團武小威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武威夏王陶瓷工藝製品有限公司、民勤縣蘇武文化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等一批文創企業,開發出銅奔馬文物復仿製品系列、沙雕沙繡系列、「紅禿頭」手工拉麵系列等20大類500多種旅遊商品。

武威文化旅遊品牌形象明顯提升。成功舉辦四屆涼州文化論壇,常態化舉辦《涼州講壇》《涼州文化沙龍》,連續兩年舉辦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武威賽段比賽和「自在武威·綠色出行」市區幹部職工萬人健步行等大型品牌賽事活動41項,策劃舉辦了首屆最美農莊評選大賽、文旅商品創設大賽等多項特色旅遊活動。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依託悠久歷史和豐富的文旅資源,我市正向著文化旅遊城市華麗轉身。在這裡,文化和旅遊的融合交匯,讓詩與遠方從美好的憧憬成為可以愜意享受的體驗;在這裡,文化和旅遊的疊加效應,作為經濟轉型的新動能,讓武威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自信滿滿、越走越寬廣……

來源:中國甘肅網 武威日報

猜你喜歡

本文為武威市文體廣電旅遊微信公眾號整合內容。如遇到1、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2、標來源非第一原創;3、微信內容發現錯誤等情況,請第一時間私信「武威文體廣電旅遊」微信公眾號或致電:0935—2211772,我們及時審核處理。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武威激活「融合因子」 讓文化旅遊詩意愈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武威文廟匾額的旅遊開發策略
    作為記載武威歷史文化的重要遺產,文廟匾額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研究文廟匾額對武威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文獻綜述李豔華(2008年)認為匾額具有歷史佐證價值、學術研究價值、裝飾實用價值、藝術鑑賞價值、商貿廣告價值,它與其他文化形態的結合形成獨特的中國匾文化。
  • ...塞北風景、沙鄉民俗、祁連風光 武威唱響文化旅遊「四重奏」
    一首涼州詞,讓武威留存在世人心底。而今,武威市更是推出涼州詩詞、塞北風景、沙鄉民俗、祁連風光等四條旅遊線路,為當地文化旅遊唱響「四重奏」,讓更多遊客來一探文化與詩詞的盛宴,感受沙漠與人類的較量。武威文廟又名「孔廟」「聖廟」「涼州文廟」,位於武威市涼州區東南隅,佔地面積15300平方米。武威文廟整個古建築群由中、東、西三組建築群組成,東院為文昌宮,中院為孔廟,西院為涼州府儒學府,三座院落對稱布局於三條平行中軸線上。1981年9月1日,武威文廟裡成立了武威市博物館。
  • 武威旅遊文創——這只不同尋常的鳥幻化成胸針書籤直尺
    武威旅遊文創——這只不同尋常的鳥幻化成胸針書籤直尺 2020-12-11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去甘肅武威旅遊,哪些地方拍照風景好
    在甘肅武威,夏季是旅遊旺季,秋季也挺不錯的,而在冬季,由於武威部分地處高原,有許多的堆積平原,所以,冬季比較嚴寒,就居住在武威的當地人都幾乎不敢出門,嚴寒的天氣武威人都難以接受,所以,冬季,在武威沒有外地遊客去旅行,看似平淡的春季,其實武威的遊客也很少,但是,在春季武威的車站幾乎都是爆滿的,大多數武威人都在此刻趕回去回家過年
  • ...武威文物精品圖集》連載十二——漢、魏晉、五涼時期文物
    【"天馬行空·自在武威"線上博物館】《武威文物精品圖集》連載十二——漢、魏晉、五涼時期文物 2020-02-16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勤縣智慧旅遊建設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2020年12月11日下午,由民勤縣文體廣電旅遊局牽頭,組織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工信局、縣質保中心、縣大數據管理中心、縣文化旅遊服務中心等部門單位相關人員對民勤縣智慧旅遊建設項目進行了竣工驗收
  • 肥田山嶺之韻:秋重色愈濃
    山嶺之韻,田野之景,一片連著一片,是山巒那一抺溢光流彩的五顏六色,紅黃相間,秋重色愈濃。位於肥田鎮仙嶺山莊附近的山嶺,覆蓋著一襲紫色頁巖,那是一種寸草不生的灰黃色土地。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一方土地有一方土地的用途。紫色頁巖適合一些生命頑強的樹木和植物生長,譬如松樹、桐子樹、白楊樹、梓樹、樟樹,還有野菊花、柿子、雞冠花等就適合這種土質,就能在一片片光禿禿的頁巖之中,茁壯成長。
  • 「非遺+」 能否激活旅遊小鎮「一池春水」
    11月5日,崇州道明鎮丁知竹竹編創意館,不少遊客對這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竹編愛不釋手。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非遺文化越來越受重視,對遊客的吸引力也在不斷增強,「非遺體驗遊」也成為眾多特色小鎮的「攬客」招牌。  11月1日,四川文化旅遊特色小鎮文旅發展聯盟交流會在江油舉行,會議倡議將非遺文化的保護和發展納入到全省文化旅遊特色小鎮的建設中來,並讓其成為激活文旅小鎮市場的「重要推手」。
  • 政企合作蹚新路 文旅融合譜新篇山西杏花村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近日,山西杏花村文化旅遊有限公司在太原揭牌成立。 山西杏花村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由汾酒集團、省文旅集團和山西杏花村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注資7億元組建而成,旨在以「詩酒」開題,以「文化旅遊」為翼,共同打造極具山西特色的杏花村酒文旅項目。
  • 當康養靈臺遇見「豐收了·遊甘肅」冬春文化旅遊惠民活動,你心動了嗎
    全省各地著力盤活冰雪資源,積極開發冰雪旅遊產品,冬春季期間開放運營的有蘭州安寧滑雪場、白銀黃河石林滑雪場、武威天祝烏鞘嶺國際滑雪場、臨夏松鳴巖國際滑雪場、天水麥積山滑雪場等18個配套設施齊全的現代化滑雪場,各地紛紛推出「冰雪+體育」「冰雪+文化」「冰雪+溫泉」「冰雪+親子」等冰雪旅遊產品,組織開展各類冰雪旅遊節、大眾滑雪比賽、冰雪嘉年華、冰雕雪雕大賽、登山賞雪攝影和「賞雪景、拍美景、新體驗」等冰雪主題旅遊活動
  • 中國旅遊商標的圖案「馬踏飛燕」:讓國人認識武威
    甘肅武威雖然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結點,但查看網上的遊記介紹的並不多,只說它原是一個古城,歷史上有過一次強地震把古城和古蹟都破壞了,現存沒有什麼古蹟可玩。其實武威並不是無景點可看,古代的涼洲就是現在的武威,涼洲詞很多人都讀過,還有中國旅遊商標的圖案「馬踏飛燕」就是武威的雷臺漢墓出土的,還有文廟也是4A級景點,海藏寺也有特色,據說還與藏傳佛教有著淵源,等等這些景點都是在市裡,市郊還有一些景點。
  • 銅奔馬、八景摺扇、西夏瓷器、鳩鳥胸針……哪一款武威文創產品入...
    「十三五」以來,武威市積極探索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新思路,構築了全域旅遊發展的新格局。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遊客走進武威,人們在欣賞悠久歷史、文明瑰寶和秀美山川的同時,也有聲音發問:「在武威,有沒有特色文創產品可以推薦?」
  • 「詩意廈門·悅遊湖裡」文化和旅遊推介會走進常德
    昨日上午,由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廈門市湖裡區人民政府主辦,廈門市湖裡區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的2020「詩意廈門·悅遊湖裡」文化和旅遊推介會走進常德,邀請我市市民到廈門湖裡體驗「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
  • 文化旅遊融合 旅遊為中國經濟添活力
    未來,中國將迎來小康旅遊新階段,實現文化引領、科技創新的新發展。這是從近日召開的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上傳出的聲音。發展大眾旅遊旅遊已成為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選項。2019年,國內遊市場達到60億人次,中國已從旅遊資源大國發展成為旅遊大國。疫情來襲,旅遊業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國內遊持續穩定恢復。
  • 甘肅省河西五市冬春季文化旅遊推介會在廣州召開
    2020年12月21日下午,以「冬春精彩之旅·壯美河西走廊」為主題的甘肅省河西五市冬春季文化旅遊推介會在廣州市舉辦。本次推介會是由甘肅省河西五市(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旅遊聯盟聯合舉辦。中共張掖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潤強和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一級調研員彭鐵山出席會議並致辭。
  • 武威故事 | 弘化公主葬涼州
    《武威故事(第一輯)》由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組織市內20多位作者編寫,於2020年7月由讀者出版社出版。該書內容涵蓋涼州區、民勤縣、古浪縣、天祝縣的歷史、名人、地名、傳說等故事,融史料性、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於一體,內容生動活潑,情節引人入勝。
  • 第四屆中國文旅產業巔峰大會共商文旅融合新作為|文化旅遊|鄉村...
    權威大咖分享,探討文旅融合發展之道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剛剛走過開局之年,更多的旅遊消費潛力需要釋放,更多的產業動能需要培育,以人民為中心,推動旅遊業全面、健康和可持續發展還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三大權威報告,研判引領行業發展新時代文旅融合發展踏上新徵程,為更好助力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促進文化旅遊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聯繫,更好發揮資本能、科技、文化教育等的賦能作用,本屆巔峰大會,巔峰智業與焦作中旅銀行聯合發布《2019中國文旅十大趨勢報告》,獨家發布《2019夜遊經濟發展報告》,三大報告權威解讀,賦能新時代文旅融合發展,服務文旅產業創新升級
  • 一圖了解《大運河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規劃》
    《綱要》),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的《大運河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共8章,分別是:總體要求、推出大運河文化藝術精品力作、推進大運河文化遺產和旅遊融合發展、提升大運河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水平、培育大運河文旅融合精品線路和系列品牌、促進大運河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融合發展、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加強規劃實施保障。
  • 嶗山區北宅:逆勢而上尋發展 激活旅遊新動能
    2020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北宅街道銳意進取,共克時艱,在全力克服疫情影響、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全面貫徹落實區委開啟「戰略北進」、實施「七大行動」的奮鬥目標和部署要求,在堅持黨建引領、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民生事業保障、鄉村振興工作、環境衛生治理等各項工作上取得了新突破,譜寫了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交出了一份碩果纍纍的「北宅答卷」。
  • 休閒農業、美食體驗、風景觀光、文化觀瞻……鄉村旅遊激活鄉村...
    江門鄉村旅遊在發展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激活了鄉村振興的「密碼」,串起了當地百姓小康路上的「幸福鏈條」。,如石板沙、五豐村,也有兼顧僑鄉文化和鄉村田園風貌的臺山鬥山鎮浮月、浮石村;既有以產業融合為特色的新會陳皮村,也有以大項目投入為拉動的古勞水鄉、古兜溫泉、恩平溫泉等,不勝枚舉,且大都品質高,開發條件好,未來,江門有希望打造出一系列鄉村旅遊的精品,成為廣東省鄉村旅遊的一個重要代表性地區。